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应答的有效性

提高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应答的有效性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问和应答是幼儿园经典绘本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教师的回应策略直接影响到孩子在绘本学习中回答问题的思维、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师对幼儿的回应只是对幼儿回答的简单重复,没有自己的主见。对于这种回应,教师在活动之前对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师在活动前要充分了解本班孩子的已有经验,做好各种回应的准备。

提高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应答的有效性

一、研修缘起

提问和应答是幼儿园经典绘本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教师的回应策略直接影响到孩子在绘本学习中回答问题的思维、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前期对教学活动的调研,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回应幼儿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1.简单重复。即教师对幼儿的回应只是对幼儿回答的简单重复,没有自己的主见。教师没有对教材进行充分解读,没有充分分析幼儿当前的已有经验,未能充分估计到孩子的能力表现、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可能出现的话语,所以在回应上只能是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简单重复。

2.一味表扬。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只作“棒棒棒,你真棒”等一味地表扬。当教师经验不足,不能及时抓住孩子有价值的话语进行回应时,第一反应就是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反正采取正面教育总不会错,因此表现出回应策略不够丰富。

3.不置可否。当对于幼儿的回答不切合教师的需要或超出教师的预设时,教师没办法回应,只好不置可否。也就是说教师较多关注自己的各种教育行为、意图的实现与否,较少顾及幼儿的情感表达。

4.急于求成。当幼儿的回答不能顺应教师的期望时,教师没有等待幼儿,而是急着把自己认为的正确答案告知幼儿。

5.“爱憎分明”。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老师的回答应该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但从教师的期望值来看,教师往往把这些分成两部分,且有不同的反应:一部分是积极的,就是说教师期望孩子回答出来的;另一部分是消极的,就是说教师不希望孩子回答的或者说教师根本没考虑到的。对于前部分的回答,教师的回应很积极,从教师的语气、评价上能反映出来;而对于后面一部分的回答,教师的回应则相对消极,这就是所谓的“爱憎分明”。

6.不当追问。当幼儿的回答偏离期望主题时,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追问,但是由于预设不足或经验欠缺,现场预设追问不当,导致孩子反而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因此,如何改变教师应答中的不足,了解教师应答的有效策略并应用于今后的绘本教学成为本次研修活动的目标。

二、研修准备

1.教师提问与应答实录表;

img141

2.前期实录一个活动,了解应答现状。

三、研修过程

(一)深入调研

教研组、师训部门深入课堂听课,了解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答现状;青年教师互相记录身边同伴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答情况,从而互相发现应答问题。

(二)课堂观察

以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小蛇》的现场教学活动为集中观察点,现场记录教师的应答语言。

(三)课后分析

1.热身游戏:词语练习

根据语意,说出适当的成语。(教师对幼儿的应答中经常需要教师快速归纳出优美的语句或者适当的成语来营造规范的语言环境。此环节激发教师兴趣,并提升相关语言素质)

(1)形容词大集中

描写大树的形容词:碧绿、茂盛、青翠、绿油油、郁郁葱葱、参天大树、又高又大。

描写天气很好:晴朗、万里无云、晴空万里、阳光明媚。

描写开心的表情:微笑、笑眯眯、笑嘻嘻、眉开眼笑、笑得合不拢嘴。

描写湖水或河水:清澈、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清清的、碧波荡漾。

(2)根据意思说出成语

集中精神,非常专心——专心致志;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狐假虎威;

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得意扬扬;指各个方向来来往往的——南来北往;

形容脸上充满笑意——笑容满面;指本领极大,无所不能——神通广大;

形容种类很多——各种各样;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四面八方;

形容非常高兴——欢天喜地;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五光十色;

形容完全相同——一模一样;指注意力不集中,东看看,西看看——东张西望。

2.交流课堂观察记录单,剖析现场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应答语言中的亮点,对教师不同类型的应答语言进行归纳、整理。主持人分析提升优秀应答方式。

(1)提升式回应——教师在幼儿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归纳和梳理。对于这种回应,教师在活动之前对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有丰富的语言积累。

小结:当幼儿所言甚多,或者所言无逻辑,或者回答质量不够高时适用。有助于幼儿积累良好的语言经验,树立幼儿脑海中零散的经验。

(2)追问式回应——当幼儿所说比较浅显或者回答较单一时,可以在幼儿回答之后再次追问,而追问的问题必须扩展幼儿的思路,有助于幼儿思维的深化。可分为深入性追问和下位性追问两种。

深入性追问:重在深化幼儿思维。绘本《跳芭蕾舞的牛》设计了以下提问:“这头牛喜欢芭蕾舞吗?”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提问:“牛最后有没有成功呢?”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

下位性追问:重在启发幼儿思维。“绘本《跳芭蕾舞的牛》你觉得牛看芭蕾舞看得怎么样呢?”(很认真,很专注)“你从哪里看出牛很认真?”当幼儿出现思维停顿或困难时,教师进行下位性追问:“你看它的眼睛怎么样,动作怎么样,神态怎么样?”

小结:当幼儿所说浅显、答案比较单一或思维停滞时适用;促使孩子积极思考或以下位性提问,搭建孩子思考的支架。

(3)激励式回应——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评价,通过有针对性的表扬激励幼儿。注意多样性和针对性。

小结:对幼儿回答的问题不是千篇一律的“嗯,好的,对”或不答,而是要注意应答语的广度,给幼儿一种激励感,使活动呈现动感。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应答幼儿:“你是这么认为的,请你说说理由。”“你的想法与别人不一样。”“你的观点很有道理。”“××小朋友说的‘笑眯眯’这个词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等。

激励式回应也包括适当的重复。当孩子所说非常不错时,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重复表示对孩子的肯定,也是对其他孩子的再次示范。但教师的重复要注意选择关键词语进行重复,不可“滥用”。

激励式应答适用情况:幼儿回答正确时适用;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

(4)互动式回应——把发问权或解答权抛给孩子,让孩子提出问题或解答同伴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趣,有效提升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互动式应答适用情况:活动氛围比较单一或者幼儿提出问题比较简单时适用;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促进幼儿积极思考,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

(5)滞后式的应答策略:当问题比较简单,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回答问题,可暂时不做应答,等部分孩子都回答之后再进行。

滞后式应答适用情况:问题比较简单时适用;鼓励孩子倾听同伴答案。

(6)重复式应答策略:幼儿没有理解教师提问时,教师可以适当重复问题的方式进行应答,并突出重点词语。

3.列举其他常态课中的应答亮点或误区

选取几位教师展示自己或同伴常态课中的课堂实录,分析应答中的亮点、误区,并运用今天活动中研讨的应答方式,谈谈可以如何改变。

4.欣赏名师的应答实录

名师实录:窦桂梅落叶》。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市,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小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十杰教师。

点评:跳出幼教看幼教。“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在课堂焕发亮丽的光彩,一定要让孩子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窦桂梅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写的一句话。窦老师几年的阅读量达300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记下了10余万字的教后记;几年中听校内外1000多节课……她凭着自己的“勤劲儿”、“恒劲儿”,练就了语文教师的真功夫,终于实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理想

5.对教师课堂应答的建议

(1)活动前充分预设,储备回应素材

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100”种语言和表达方式。教师在活动前要充分了解本班孩子的已有经验,做好各种回应的准备。活动前分析本班幼儿已有经验及发展需求,精心预设活动,并针对每个互动环节提出可能性假设:假设孩子在这一环节中的表现是怎样的?假设孩子对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面对这一现象,我该怎么回应。假设越多,教师在活动中的回应就越从容,也能更好把握互动目标。

(2)积极解读幼儿,打好回应基础

其实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只有倾听孩子的声音,解读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够有效应答。教师有效的回应策略就是“善于观察、积极解读”。教师应当把这当作自己专业成长的一个锻炼和挑战的机会。对于幼儿的观点和意见,教师不仅要耐心倾听,而且要依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行解读与推测,做一名积极的解读者。不仅要充分分析幼儿当前的已有经验,努力搞清楚每个幼儿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还应该让幼儿知道什么。也就说,我们不仅要备教案,还要“备幼儿”。

(3)专业提升,克服语言随意性

教师在活动中普遍存在回应随意性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现象,表现为:反复重复孩子的回答;经常打断孩子的话,急于表达补充;简单肯定多,提升小结少等,且活动中教师自身对这一现象毫无意识。可以利用摄像实录以及现场记录教师每一句组织语言的方式,先引导教师在活动后观察实录,对活动组织状态有感性的了解。

例如:在新教师组织阅读活动《上床睡觉》时,第一次施教实录充满五张纸,但在逐句分析后发现教师的许多回应都是无效的,使活动显得啰唆、无序;有的回应看似追问,但实际越问孩子越糊涂。经过研讨,去除多余组织语和应答语,第二教时实录仅两张纸内容。在目标把握较好的情况下,活动成功与否并非依赖于组织语的多少,而更多考虑回应有效与否。第二次施教中教师回应精炼、有序,整个活动师幼互动好。

总之,教师应作为一个细心的倾听者、敏锐的观察者,适时地对幼儿报以有效回应,引发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多向互动,培养我们的孩子愿意提问、敢于质疑的品质,共同促进孩子们的主动发展。

(四)活动后续

对比实施青年教师和师傅同一个活动的不同应答情况,并以案例的形式记录自己和师傅在集体活动中回应幼儿的实况以及思考、调整内容,以便进行效果跟进。

研修活动策划:张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