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徽州古村落文化旅游的优化路径

徽州古村落文化旅游的优化路径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地调研显示,徽州古村落文化旅游虽然取得了不少经济收入,但目前仍处在简单、雷同地展示地域文化景观的较低水平,并未有效解读徽文化的地方特色和思想精髓,因而难以发挥促进徽文化保护传承和旅游者文化素质提升的作用。徽州古村落作为徽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并在近年来的文化旅游实践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但也暴露出文化挖掘不够、同质化倾向明显等突出问题。

徽州古村落文化旅游的优化路径 研究(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孔 翔

内容提要:文化遗产旅游的优化发展应更深层次地展现传统地域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这不仅能提升旅游者的文化修养和体验水平,也能更好地传承和传播传统地域文化的优秀特质,促进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行为方式改进。实地调研显示,徽州古村落文化旅游虽然取得了不少经济收入,但目前仍处在简单、雷同地展示地域文化景观的较低水平,并未有效解读徽文化的地方特色和思想精髓,因而难以发挥促进徽文化保护传承和旅游者文化素质提升的作用。本文认为,作为农耕文化繁盛时期的典型地域文化留存,徽州古村落文化承载着人地关系和谐的诸多理念和实践,这正是其地方特色和魅力源泉,对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因此,深度展示和解读徽州古村落中蕴含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徽州古村落旅游的发展和徽文化的传承、传播都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传统地域文化;徽州古村落;生态文明

文化旅游是新世纪各国旅游业发展的亮点,遗产旅游则是文化旅游中最具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传播功能的部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2)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这就为文化遗产旅游的优化发展明确了方向。徽州古村落作为徽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并在近年来的文化旅游实践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但也暴露出文化挖掘不够、同质化倾向明显等突出问题。本文拟以探析文化遗产旅游优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基础,重点通过对徽州古村落文化地域特色的深度解读,反思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徽州古村落文化旅游的优化路径,以期对徽州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传播和文化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一、展现传统地域文化魅力是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于文化旅游的概念,国内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它是一种旅游产品。例如,蒙吉军等(2001)认为,它是以学习、研究、考察游览国(地区)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具体包括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3)于岚(2003)也认为,其主要是局限在民俗文化层的具体的旅游产品;(4)吴必虎(2000)则将其定义为利用地方文化深厚内涵,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提供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游憩机会的一种高层次旅游产品。(5)不过,更多的学者认为,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类型,强调旅游行为和旅游过程。例如,李巧玲(2003)认为,它是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6)刘宏燕(2005)认为,它是文化旅游者进入异质文化的现实氛围中,切身体验和了解其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等的行为;(7)钟军(2011)则提出,它是旅游者通过旅游目的地的具体载体和相关表达方式,了解、鉴赏、体验和感受目的地文化内涵,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一种旅游类型。(8)还有学者强调了文化旅游中的文化创意,认为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种无形的服务,也不是一种经历,而是作为一种意识,融入观光、度假等旅游产品服务中去,使游客从中领略到目的地丰富的文化底蕴(郭丽华,1999)(9)。但这一认识实际仍将文化旅游视为一种旅游行为,只不过是强调了旅游者的文化创造能力,而如果这种创造所依托的旅游产品不是特定地域文化,那就把文化旅游的概念泛化了。因为从本质上说,任何旅游活动都必定是一种文化现象,包含着旅游者和旅游产品提供者的文化创造。总之,无论将文化旅游视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行为还是旅游类型,其本质上都是对异域文化的一种体验和感知。正如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文化旅游是“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是以参与和感受地方文化为主的一种旅游方式(张广海等,2004)(10)。在这种旅游活动中,需要提供机会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丰富其旅游体验的活动(Thorburn A.,1996)(11),因此它通常是那些对体验文化经历有特殊兴趣的游客所发生的旅游行为(Reisinger,1994)(12)

从文化旅游的概念不难看出,通过丰富的展现和体验形式,使游客感受到异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乃是文化旅游的优化发展关键。有调查显示,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视为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Alf H.Walle,1998)(13),可见,即使是为了增强对国外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应关注如何更好地展示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遗产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更应将深度展示传统地域文化魅力作为工作重点,因为这不仅关乎文化旅游的质量,更可能影响到文化的传承。研究显示,社区居民和游客对遗产的理解、现存遗产的营销、遗产地规划,遗产旅游与当地社区的相互依存性等都是遗产旅游面临的特殊挑战(Nuryanti,1996)(14)。而有的研究则表明,遗产旅游资源的“原真性”是影响产品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的决定因素(Chhabra,2003)(15)。因此对经营者进行遗产保护和相关教育很有必要(Silberberg,1995)(16),加强文化遗产的建设与恢复也应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尤陶江,2001)(17)。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的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而如果传统地域文化的特色魅力和时代价值能得到深度发掘,那它不仅能为旅游地的文明进步继续提供养料,同时还能为其他地区的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由此,文化旅游者将从遗产旅游中得到更多感悟和收获,旅游地居民和经营者也会对传统地域文化萌生更多的认同和情感依恋,这对于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之间的良性互动将具有深远的价值。

二、徽州古村落旅游尚缺乏对徽文化的深度展现

徽文化是我国三大地方文化之一,有着丰富的器物文化赋存和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朱国兴,2002)(18)。截至2009年底,仅黄山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古徽州地区,地面文物就达5 000多处,馆藏文物约有5万件(方益群,2010)(19)。据2007年5月黄山市社科联公布的调查数据,黄山市所辖地域内有古村落1 022个、古民居6 079幢。黄山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始于1986年,而大多数古村落旅游则兴起于1992年。截至2009年7月,黄山市共有105个行政村经营旅游业务,52家列入统计的景区中,39家在乡村,19个4A级以上景区中,以古村落、古民居为主的占13个。2008年,黄山市古村落旅游共接待游客1 020万人次,占全市游客接待总数的56.62%,古村落旅游总收入41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29.09%。超过10万的农民从事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人均年收入超过7 000元(20)。徽州古村落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不少研究都指出徽州古村落旅游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朱生东等(2010)认为,徽州文化旅游存在开发面窄、开发深度不够、无序竞争明显、资源浪费严重以及缺乏整体规划、后劲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因而需要推进整体开发。(21)张飞(2007)也认为,徽州文化旅游还存在认识误区,文化旅游大氛围还未完全形成,业态创新步履艰难,对文化挖掘的深度不够,潜在的资源优势未能完全转化为现实的产品优势,同时局部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等,因而很有必要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徽文化旅游圈。(22)吴丽蓉(2006)则将徽州文化旅游的问题归纳为产品种类少且发展不平衡、零星散乱且规模小档次低、缺乏专项规划和科学管理导致资源破坏严重、旅游人才队伍不能适应市场开发需要等四个方面,她还提出了深度开发的系列对策。(23)而黄成林等(1999)则更早就提出,发展徽州文化旅游必须避免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避免破坏性建设和不合理开发,大力推出徽州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提高导游人员素质。(24)这些对徽州文化旅游的问题诊断,从根本上都指向旅游开发中对徽文化深度解读和展示的缺乏。也就是说,目前徽州古村落旅游还处在简单、雷同地展示物质文化遗存的较低水平,并未有效诠释徽文化的地方特色和思想精髓。这就既不能满足游客对徽文化进行鉴赏、体验的需求,也难以激发当地人对徽文化的认同度和自豪感。于是,旅游发展对徽文化的负面作用频频显现:某些破坏性的旅游开发破坏了文物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极度的商业化与集市化破坏了古村落的宁静与平和,大量游客的涌入给古村落的生态环境和遗产保护造成巨大压力,旅游活动的金钱示范腐蚀了山乡水村的淳朴民风(章尚正,2005)。(25)这些都严重损伤着古村落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和徽文化保护传承的能力。

笔者利用指导本科生野外实习的机会,多年来坚持在古村落对居民和游客进行徽文化感知的调研。研究显示,无论居民或游客,都对徽文化的思想精髓缺少深刻认识,因而难以形成对徽文化的深度认同和情感依附。例如,2011 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师生分别在宏村、许村对76位和80位村民进行了访谈,结果显示,两村村民虽对徽文化的整体特征评价和典型景观感知存在差异,但均对建筑文化特色给予了最多关注,而对徽文化作为儒商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对徽文化中的宗族文化特色和风水思想也关注不够(图1)。而在各类典型文化景观中,古建筑等受到了村民的较多重视,但三雕、楹联等蕴含丰富徽文化思想精髓的景观却较少受到关心(图2)。这就折射出徽州古村落旅游中过度展示物质文化留存而忽视解读文化精神的现状。这也正是古村落旅游存在产品种类少、开发深度不够、无序竞争明显、破坏性开发频现等问题的内在原因。为克服这些问题,进行整体规划和深度开发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要深度解读和生动展现徽文化的思想精髓,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体验、鉴赏徽文化魅力的需求,增进村民的文化认同度和自豪感,提高他们保护传承古村落文化的自觉性。

img19

图1 村民对徽文化整体特征的评价

img20

图2 村民对古村落典型文化景观的感知

三、人地关系和谐是徽文化的重要特色

传统地域文化能传承至今,一般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能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和谐共生,这是地域文化延续的基础;二是近期有过相对封闭的发展阶段,从而较少受到异域文化扩散的影响,能保留住较多的地方特色景观;三是集聚了许多特定历史时期的优秀文化特质,反映了特定经济技术条件下文化进步的优秀成果。因此,在传统地域文化中,一般会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可供展示,但其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普遍落后于现代文明,其文化传统中也存在一些过时的成分,在急于实现现代化的背景下,其优秀文化精神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存在急功近利倾向,又对传统文化解读不深,因此,遗产旅游难以超越简单、雷同地展示先人物什的较低水平,而盗卖、破坏文物的现象也屡禁不止。要提升遗产旅游的开发水平,提高人们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关键还要从解读地域文化的思想精髓出发,更好地展示地域文化的优秀特质,促进旅游者和当地人对传统地域文化的认同。

徽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地域文化的代表。它是由中原士民以迁移扩散方式将中原文化带到徽州,并在徽州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新质文化(黄成林,1995)(26)。一般认为,徽文化孕育于皖、浙、赣三省接壤的崇山峻岭之中,依托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成为了中原文化在战乱时期的避风港;而人多地少的矛盾、适宜的水运条件以及丰富的林木、矿产资源共同促成了“徽民寄命于商”;富起来的徽商则在继承和发扬先祖文化精神的过程中塑造了徽文化、富人文化与贵族文化兼备的特征(孔翔等,2010)(27);清代道光以后,当徽商逐渐衰落后,徽文化重又依托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较好地躲避了历次战争、运动的破坏。徽文化发展的历程表明,它不仅是宋代以来中原文化精神在徽州传播和发展的进步成果,更是农耕文化时期徽州地域人地关系和谐的反映。徽文化的魅力不仅存在于“三雕”、“三绝”等物质文化遗存中,更体现在适应当地自然、人文环境要求而日渐深厚的文化精神里。诚然,徽文化在近代以后因为独立发展而不再“富贵”,也残留着许多封建糟粕,但它的确体现了徽民与自然、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对于当下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仍有许多启示价值。具体地说,徽文化中的人地关系和谐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徽文化的形成与保护都和徽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若无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和良好的自然风光,徽州就不会成为中原士家、大族的避难之所;若无良好的水运条件和林木、矿产资源,徽商就很难开展贸易活动,徽文化也就没有了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徽州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也成为近代以来徽文化得以较好留存的条件。可以说,正是依托相对开放的地貌条件和较丰富的资源禀赋,人多地少的徽州才能在农耕时代的技术条件下,主要通过贸易活动促成了人员和物资的交流,实现了生态平衡和文化发展。

其次,徽文化的许多景观特征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而这种适应不仅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压力,也优化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典型的如徽派建筑中天井的设计,不仅改善了室内通风环境,也使得进入居室的光线更为柔和,由此形成的水循环系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室温,这对于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应对夏季炎热潮湿的挑战很有益处。再比如,徽州古村落的街巷大多狭窄,一般仅1米多宽,只能供2—3人同时行走,还有不少一尺巷,这不仅体现了人多地少条件下节约土地的要求,也有助于夏季遮阳。此外,徽州建筑多为两层的木质结构,徽州“三雕”多以本地竹、木和石材为载体,徽菜、徽派盆景也多取材于本地食材和植物资源等,都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为地方文化创造所提供的物质基础。

第三,徽文化对自然环境的许多巧妙利用,还体现了人的志趣追求,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就使得人地关系的和谐不仅保障了人类的生存,更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就天井而言,徽文化不仅赋予了其“聚财”的内涵,还通过“如日中天”等样式设计,既满足了贵族小姐追求幸福婚姻的愿望,也寄托着人们的良好祝愿。在狭窄的街巷,街角的古建筑往往会将底层的棱角改造成斜面,为车辆拐弯提供便利;而街边如有水沟,则会设置一些“让路石”,为行人避让车辆提供立足的空间。在徽州,古村落布局非常重视风水,这承载着人们敬畏自然的思想,而古村落里的水口则在满足风水和“聚财”要求的同时,为人们生活和防御火灾提供了便利。至于徽州民居在门楼、窗棂乃至柱础、房梁、屋檐等处布置的精美“三雕”,更充满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它们和楹联等一起诉说着先民的志趣追求。

从人地关系视角解读徽文化,还有助于辩证地分析徽文化中的儒商文化和宗族文化特质。徽文化的儒商文化特征,与其创造者作为迁居于此的北方大族后裔,在人多地少的矛盾下“寄命于商”,进而又依托商业活动赚取的财富传承和发展中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这些北方大族的后裔看来,“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因此,“富而教不可缓也”,这也为程朱理学的兴盛创造了条件。而徽州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也与北方移民整族迁入、聚族而居有关,因此祠堂不仅维系着族人的亲情和经济利益,更承载着与北方先祖的情感联系,那些“忠、孝、节、义”的牌坊也寄托着光宗耀祖的梦想。至于大面积的族田和严苛的族规,在“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一世夫妻三年半”的徽州,也能部分发挥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家庭稳定的功能。强调儒商文化和宗族文化形成的特定历史地理条件,并不是要维护传统文化的糟粕,而是要通过对历史局限性的科学分析,更好地促进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帮助旅游者提高鉴赏徽州文化的能力。

总之,徽州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留存都体现着人地关系和谐的重要价值。徽州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了北方移民的大量进入,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探索出一条以贸易活动为基础的开放发展的道路,并在商业利润支持下,积极传承和发展先祖文化,依靠有限的技术水平,较好地克服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文明进步的均衡。虽然这种均衡是暂时的和较低水平的,但却体现了人地关系大体平衡时期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对于当前区域的持续、协调发展仍具有借鉴价值,这也应在徽文化旅游开发中得到更多关注。

四、展现徽州古村落的生态价值应成为旅游开发的优化方向

徽州古村落旅游取得的巨大经济利益,已经凸显了徽州文化的经济价值,但仅仅停留在简单、雷同地展示物质文化遗存的较低水平,又反映出其远未激活徽州文化的潜在文化和生态价值。徽州文化作为人地关系大体平衡时期的优秀地域文化代表,在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共生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经验,而这对于深刻理解和鉴赏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促进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很有必要通过生动展现徽州古村落的生态价值来优化旅游开发的水平。具体地说,应该着重开展如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要注重深度解读徽州文化的形成机制和文化内涵。徽文化是以独特地理环境为空间载体,主要基于北方移民的贸易活动和文化传承而逐步发展和繁盛的。因此,徽文化既是中原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更折射出在徽州独特地理环境下中原文化传承发展的特殊路径,它不仅要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挑战,也要满足移居到徽地的北方后裔在主要从事商贸活动后的特殊文化追求。在旅游开发中,要注重和旅游者分享徽文化形成的特殊机制,并以此串联徽文化的诸多特质,从而形成旅游者对徽文化的深度认知和情感,满足旅游者对体验、鉴赏异域文化的需求。

二是要注重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诠释不同村落的特色文化模式。徽州古村落很多,单从物质文化遗存看,相似性比较大,这也是徽州古村落旅游容易陷入同质竞争的重要原因。但如果能从文化与环境关系的视角进行深度解读,就会发现各个村落的许多文化特色,而旅游者也会因为在不同的村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发展模式,得到更多启发。例如,宏村的水系规划很有特色,但呈坎的风水文化在选址和村落布局上也非常成功,唐模村则在水口、桥梁等的布局上有独到的思考。如果各村落都能在旅游开发中找到人地关系和谐的特色实现模式,那么低水平同质竞争就可以避免,旅游者也就能得到更深刻的生态文明教育。

三是要注重增强古村落旅游的体验性。吴文智等(2003)早就探讨过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的问题,但如何通过整合多种感官刺激来增强遗产旅游的体验水平,一直是个难题。(28)笔者认为,要将人地关系和谐作为徽州古村落旅游的开发重点,首先就要切实地让旅游者感受到古村落的优美环境,而目前古村落的环境卫生条件还有待改善,水体污染等也亟须治理,这是让旅游者喜欢徽州古村落的前提。其次,可以通过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引导导游和游客深度理解徽文化的独特形成机制和思想精髓,也可以通过“梦回徽州”等穿越体验形式,增强旅游者对徽文化的切身感受,但这些都要注意合理布局,不能破坏古村落的整体风貌。此外,增加旅游纪念品的徽文化含量,提高古村落居民对徽文化的认识水平,系统性地推进古村落游的文化内涵发掘,对于古村落游的水平提升都有重要意义。

总之,徽州古村落作为农耕文化时期典型的地域文化留存,承载着特定地方人地关系和谐的诸多理念和实践,这对于更好地满足旅游者体验、鉴赏地方文化的需求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当前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很有借鉴意义。因此,通过多样化的体验和展示方式,深度解读各个徽州古村落促进生态和谐的不同文化实践,对于徽州文化旅游和徽文化的传承、传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Path about Culture Tourism in Ancient Villages in Huizhou

Kong Xiang

Abstract:To profoundly unfold the charm and value of traditional loc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optimize culture heritage tourism that not only can enhance tourists’literacy and experience,but also do well to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excellent qualities of traditional local culture promote the behavior of tourists and operators.It is showed in field work that in spite of profitable economic income,the tourism in ancient Huizhou villages still remains at a low level that culture landscapes are simply displayed and there is less effective interpretation about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 spirit of Huizhou Culture,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promote culture preservation and enhance tourists’literacy.It is argued in this paper that,as typical culture heritage of the prosperous period of farming culture,there are a lot of ideas and practices that show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These are exactly the sourc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m and have great potential val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civilization.Therefore,profoundly display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simple ecocivilization ideas that contains in ancient Huizhou villages will be of significant val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o the culture preservation as well.

Key words:culture heritage tourism;traditional local culture;ancient Huizhou villages;ecocivilization

【注释】

(1)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传统地域文化保护研究”(09YJCZH0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0ZD&016)。

(3)蒙吉军、崔凤军:《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139—143页。

(4)于岚:《文化旅游概念不宜泛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95页。

(5)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李巧玲:《文化旅游及其资源开发刍议》,《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87—90页。

(7)刘宏燕:《文化旅游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5期。

(8)钟军:《海南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9)郭丽华:《略论“文化旅游”》,《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42—45页。

(10)张广海、方百寿:《旅游管理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11)Thorburn A.Marketing Cultural Heritage:Does It Work Within Europe.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1996(6):39—48.

(12)Reisinger Y.Tourist—Host Contact As Part of Cultural Tourism.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1994(36):24—28.

(13)Alf H.Walle.Cultural Tourism:A Strategic Focus.Westview Press,1998,p.238.

(14)Wiendu Nuryanti.Heritage and postmodern tourism.Annalso Tourism Research,1996,23 (2):249—260.

(15)Deepak Chhabra.Ttaged Authenticity and Heritage Tourism.Aannals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3):702—719.

(16)Silberberg.Cultural tourism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 museurns and eritagesite.Tourism Management,1995,16(5):361—365.

(17)尤陶江:《发展文化旅游应重视旅游文化环境的研究》,《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第32—45页。

(18)朱国兴:《徽州村落旅游开发初探》,《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年第6期,第40—43页。

(19)方益群:《徽州文化旅游的现状和发展》,《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第12期,第207—208页。

(20)黄山市旅游委员会网站:《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

(21)朱生东、章锦河、杨效忠:《徽州文化旅游整体开发模式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第2期,第86—90页。

(22)张飞:《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徽文化旅游圈构建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第9期,第114—116页。

(23)吴丽蓉:《徽州文化旅游深度开发与对策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4)黄成林、冯学钢:《徽州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人文地理》1993年第1期,第58—60页。

(25)章尚正:《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地方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徽文化的旅游利用与文物保护为例》,《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52—156页。

(26)黄成林:《徽州文化生态初步研究》,《地理科学》1995年第4期,第299—306页。

(27)孔翔、陆韬:《传统地域文化形成中的人地关系作用机制初探——以徽州文化为例》,《人文地理》2010年第3期,第153—156页。

(28)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旅游学刊》2003年第6期,第66—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