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诗歌阅读十练

古代诗歌阅读十练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园诗话》云:“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是怎么体现“曲”的?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无溪、辰溪的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请指出这首诗与戎昱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苏书记为什么要到北方去担任节度使的文书呢?因为他才思敏捷,早有声名,而被节度使看中。

(一)古代诗歌阅读十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苏书记

杜审言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赶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注:①书记,康制,元帅及节度使都有掌书记一人,主管文书工作,书记即其简称。②为许:为什么。③燕支山:在今甘肃省山丹县东,是汉、唐时代国内各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苏书记要去任职的地方。

《随园诗话》云:“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是怎么体现“曲”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无定河,是由今内蒙古自治区流入陕西北部的一条河流。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此诗,认为后两句“用意工妙”,而前两句“筋骨毕露”,请谈谈你对“工妙”之处的理解,并简要分析这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用虚拟的情景抒写诗人的心情,是唐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请你描述一下诗中的“虚拟图景”,并简要分析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龙标,在今湖南省黔阳县。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无溪、辰溪的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夜郎,此指湖南沅陵县的夜郎。

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具有相同的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也是形象思维的常见方式。试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人格化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诗写作者在迁居时,离开在旧居附近的湖心亭,对这座亭子及其周围景物依依不舍的心情。

B.首句点题。春风写时令,春风中的湖亭,当然比平日更为美好。“好是”说明值得留连,暗含惜别之情。

C.这句正写惜别。借柳丝、藤蔓写人的情丝心绪。

D.后两句写鸟。以小鸟分别时的相互啼叫,表达彼此间的依恋之情。

E.黄莺的出现渲染了“莺歌燕舞”的欢快氛围,驱散了临别的感伤。

(2)杨巨源有一首《和练秀才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请指出这首诗与戎昱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客 中 作

李 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

横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下列判断,错误的两项是(  )

A.李诗中的“醉客”,是指喝得酩酊大醉的客人。

B.李诗的前两句极写酒的名贵,分别从嗅觉和视觉方面突出酒的芳香和悦目。

C.在诗首句用一个“裹”字,写出了江畔万紫千红,吐艳争妍的明媚春光。

D.杜诗第三句的意思是“诗和酒还是供我驱使着的,不需要别人来照管哩!”

E.刘诗第三句中的“排”字,不似“鹰击长空”的“击”字,它是“排列”的意思,化动为静,表现白鹤在蓝天翱翔的悠闲情态。

(2)摘录诗句填空。

这三首诗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因为作者能以敏锐的洞察力体验生活,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别人多写客居思乡,李白却说:“__________”;别人都说老病堪伤,杜甫却说:“__________”;别人发“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九辩》)的慨叹,刘禹锡却认为“________”。

(3)这三首诗所表现的精神有何相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李白的两首览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注:越中是春秋时代越国的都城,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苏台览古

李 白

旧苑茺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不胜,这里引申为十分、无限解。

(1)下列判断有错误的两项是(  )

A.第一首的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B.第一首的二、三句分写战士还家和勾践回宫的欢欣鼓舞。

C.第二首的前两句写春光中的吴苑苏台杨柳青青,菱歌不断,依然是那么繁华可人。

D.第二首的后两句强调“不变的只有明月”,也就暗示了台苑的“变”,从而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2)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  老

杜 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向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琴台,相传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之处,此代成都。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诗的意境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古文物皆着我之色彩”。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哪属“无我之境”,哪属“有我之境”?试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村  行

王 禹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春。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此诗是诗人被贬商州团练副使之时的作品。

(1)下列判断有错误的两项是(  )

A.首联中的“长”字不仅表现了诗人游兴的浓厚,也流露出自己被贬之后无所事事的惆怅心情。

B.颔联用“有声”衬山之静,用“无语”衬有声,写出了生机盎然的山野秋光。

C.颈联写出原之富:深红的棠梨、雪白荞麦花,构成了一幅丰收的图景。

D.尾联用设问,点明惆怅落寞之情,源于对故乡的思念。

(2)结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诗人“惆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猛 虎 行

张 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1)开头两句写猛虎的肆意横行,发端立意,统领全篇。_________两字刻画尤其深刻,突出猛虎肆无忌惮作恶乡里的猖狂。

(2)对五、六两句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承上写麋鹿繁衍生息,和睦安宁的生活。

B.写猛虎之间上下勾连,盘根错节的关系。

C.借喻当时的社会恶势力内部深广的社会联系。

D.影射出皇亲国戚,豪门大族利用封建宗族和裙带关系。

(3)从内容和表现手法看,这是一首用乐府形式创作的______________。全诗处处写猛虎,句句喻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第一句是第二句的答案。苏书记为什么要到北方去担任节度使的文书呢?因为他才思敏捷,早有声名,而被节度使看中。这样先答后问的倒装安排,不仅突出了“书记本翩翩”的赞美之意,也增添了诗歌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三、四句是送别诗的主旨所在:在朔边不要耽搁太久,要早点回来,诗人却不从自己的角度直言,而是想象行人之妻的殷切盼望,委婉地表达到“莫经年”的嘱咐。以柔情劝其早归,显得更真诚,更亲切。

2.与前两句的“直露”相比,后两句是寓意深刻,构思新巧的:它通过“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这两个具体形象的对比,写出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妻子在梦寐中思念的丈夫,早已化作了边塞上的一堆白骨!这样表达,既有画龙点睛之妙,又深化了全诗的主题。

3.诗人想到,魏二和自己分手以后,在遥远的潇湘之上,只能满怀惆怅地听到猿猴凄清的啼声,就连在梦境之中,也无法挥去。这段虚拟情景,展示了友人旅途中孤寂的处境和愁苦的心情,能够想到这些,正是诗人对朋友无限关切、留念的反映。

4.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它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5.①D、E。D:不是鸟儿之前的啼叫,而是鸟对人的啼叫。E:临别的依依不舍是通过鸟依人的情景来表现的,鸟对人叫,是对人的依恋,而“鸟依人”想象,正是“人依鸟”、“人依亭”、“人依湖边景物”的反映。 ②体裁:都是七绝。

内容:都是写的离别之情;都用杨柳、春风表达依依别情。

写法:都采用了人格化手法,化无情的春风、杨柳、藤蔓、黄莺为有情,突出了离愁的浓重。

6.①A、E。A:应是“使客醉”的意思,即“让客人开怀痛饮。”E:意思恰好相反,应理解为排开、“冲击”,表现鹤飞冲霄的雄健。②不知何处是他乡;未须料理白头人;秋日胜春朝。③乐观、积极。

7.①B、C。B:应为“战士的喜悦骄傲和勾践的荒淫逸乐。”C:旧苑荒台虽然依然弥漫着无限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都早已化为乌有。②相同点:题材相近,主题相同,都是通过对比抒写对古今盛衰的感慨。不同点:在对照中,前一首突出的是昔日的繁盛,后一首渲染的是今日的凄凉。

8.前四句是“无我之境”,诗人心境宁静淡泊,完全陶醉在优美的江边晚景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后四句转入“有我之境”,无论是云彩,还是城阙,是秋色还是角音,都浸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沉哀痛。

9.①B、C。B:颔联写出傍晚山中天籁有声,借以反衬山之寂静。C:主要突出山原之美。②这里画龙点睛之笔,有卒章显志的作用:面对山原美景,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③主要原因还是诗人被贬异地所产生的孤寂、忧伤、失落之感。

10.①“白日”。意为“光天化日之下”。②对“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的理解,A项不对,应指“猛虎”。③寓言诗,人事(或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