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六章实现自我塑造健全人格

第六章实现自我塑造健全人格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格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人格是一种内隐的结构,它必须借助于人们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引发、促动的作用,是行为后面的心理动力系统。完全能够肯定地说,塑造成熟健全的人格是青少年借助于学习所必须完成的人生目标之一。到底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什么样子,自古以来,研究者们一直为此而争论不休。遗憾的是健全人格的标准到底如何,目前依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六章 实现自我——塑造健全人格

人格在心理学中也叫做个性

人格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指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价值观、需要、动机、兴趣与信念。个性心理特性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经常出现而又十分稳固的心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人格作为一种心理动力结构,具有相对固定不易改变的性质,它在人们的行为动机、需要取向与生活目标的追求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格是一种内隐的结构,它必须借助于人们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引发、促动的作用,是行为后面的心理动力系统。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其人格结构与特征尚未定型,在不断学习与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才会走向人格的成熟。完全能够肯定地说,塑造成熟健全的人格是青少年借助于学习所必须完成的人生目标之一。

到底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什么样子,自古以来,研究者们一直为此而争论不休。著名学者杰拉德雷曾经尝试性地为健全人格作了这么一个定义:

“健全人格是引导一个人开展社会行动的心理方式。人们在开展行动时,既依靠其智慧的指引,又依赖于对生活的尊重。健全人格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使人们在思想觉悟,行为胜任力,热爱自我、他人和自然的能力方面得到发展。这就是健全人格。”

这个定义显然过于笼统,而且说得有些模糊不清。遗憾的是健全人格的标准到底如何,目前依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