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体差异发展研究与课程改革

个体差异发展研究与课程改革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都七中在长期教育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和确立了“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三体”教育模式。为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展,关键是建立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教学体系,其核心是改革课程。因此,“三体”教育的实施,是把课程改革和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研究结合进行的。这对于认识个体差异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但在学校教育条件下,缺乏教育操作意义。

个体差异发展研究与课程改革

成都七中在长期教育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和确立了“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三体”教育模式。在实施“整体、个体、主体”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办学首先是“着眼整体发展”,追求学生整体在德智体等诸方面的高水平发展,即为所有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和各行各业的骨干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同时,把“立足个体成才”作为学校和学生个体共同追求的目标。整体发展和个体成才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说来,一大批(不是个别)高素质学生的涌现,是离不开整体的高水平发展的。整体的高水平发展是个体充分发展的一个条件。但是,无论整体还是个体的发展,都不是平衡发展和平均发展,而是差异性发展,是富有个性特长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潜力和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潜力和需要。只有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较好地适应了人的发展的不同需要时,个体充分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为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展,关键是建立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教学体系,其核心是改革课程。因此,“三体”教育的实施,是把课程改革和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研究结合进行的。

一、学校条件下的学生个体差异性

人的禀赋不同,即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般地说,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

可以从个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获得的天赋素质,如血型、体型、年龄、性别、气质类型等角度来讨论个体差异。这对于认识个体差异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但在学校教育条件下,缺乏教育操作意义。

在学校条件下,具有操作意义的学生个体差异是:(1)在学校生活中反映和表现的个体心理特征及其发展水平特征。(2)在学习活动中反映和表现的自身发展的能力和需要。前者侧重于身心现实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判断,后者侧重于预测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在实践中,我们把这种差异性按三个维度划分,即不同发展方向、不同个性特长、不同发展层次。这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结构。三维空间的每一个点反映不同个体的差异性结构(发展方向、个性特长、发展层次)。认识这种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促进不同类型和具有不同发展潜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的学校教育条件

第一,教学计划的灵活性

首先是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和层次性。这是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和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映,也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学校教育目标既有不同发展方向的要求,也要有不同发展层次的要求。这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兴趣,不断拓展学生发展空间的一个前提。只有这样,学校才有可能改变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塑造人的弊端。其二,学习内容和层次的可选择性。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标准的统一要求是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基础,但绝不能成为扼制资优学生发展和忽视学习困难者的桎梏。无论学科的设置、课程的内容和标准的确定都应具有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性。其三,教学过程和方法力求做到整体推进与个别化指导相结合。既要有班级整体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又要有分层分类的指导和推进。对个别资优学生可创设高于同级目标的学习条件,比如实行导师制等,对于学习困难者则给以特别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教育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现代学校教育是以班级教育为基础,围绕教学并辅之以相应的课外教育活动来进行的。由此可知,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但并非学校教育的全部。课外教育活动是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这里,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以及他们为自身未来发展所作出的选择和努力都可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尽情的发挥。学校教育要围绕教学活动创设多方面的活动空间(包括参加校内外各种社会、科技、生产、文学、艺术、体育等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尽可能让他们在多种领域去“试一试”,以发展和展示自己的发展潜力并把握和确定自己的发展类型。

第三,教育环境的和谐性

首先是人和物的和谐。物化的教育环境除了绿化、美化、净化外,要突出环境的知识性和教育性。通过鲜明美观的橱窗、各种植物的标志签、铭牌、班级的训导语、板报、名人语录以及学生艺术作品的陈列等等给以体现。良好的环境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每个人生活在其中,同样也必须为之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竞争与合作的和谐。倡导竞争,强调合作。这既是学生现实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生活的需要。

其三,个体与整体的和谐。把自己置身于群体之中,高水平的整体发展是个体充分发展的条件。同时每个人的充分发展也是整体高水平发展的条件。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尊重人,尊重人的不同发展,从而自己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才能有更佳的发展。

三、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建立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的教学体系

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课程学习、课堂生活是学生身心成长的主要阵地和场所。因此,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其核心是改革课程,同时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改进教学思想和方法、改进教学管理,建立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的教学体系。

1.成都七中的课程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行多项国家、省、市教材改革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986年开始的高二年级的一个班的实验,规定必修课与选修课、劳动技术课的比例为2:1,形成以必修课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教学体制。必修课在上午进行,下午由学生选修、自学和上劳技课,学生选修3-4门课后,仍有空余时间去图书馆上自习或从事自己喜爱的课外活动。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两年中多上300课时的选修课和300课时的自习课,明显促进了不同类型学生的自主发展,达到了“全部优秀,部分冒尖”,70%以上学生有爱好和特长。两年中,该班学生获全国奖19项、省级奖60项。

第二,从1991年起,在高94级全年级进行课程改革实验。课程结构为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三大板块。选修课分为与必修课相关性的课程,与必修课不直接相关的知识类和技能类课程。该年级开设选修课21门;课外活动分为学科类、科技类、艺体类和社会活动类。基本形成了成都七中的课程结构框架、初步规范了选修课的开设、完善了课外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以必修课为主,必修与选修课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体制。

第三,1994年,以高97级为主在全校各年级展开全校性的课程改革实验。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进行主体性教学实验研究、规范选修课的开设、改善和进一步完善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的课程结构体系和多层次教学组织模式,并对课程改革进行理论的总结。

2.课程的计划及要求

成都七中在改革中形成了如下所示的课程结构模式:

img2

课程计划

(1)集体教学与扎实基础的必修课

必修课主要体现整体基础性教育,采用集体授课,完成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重在全面打好基础。教学分层要求,对学有余力和超前学习的学生,适当提高教学要求或允许他们不跟班上课,在教师指导下到自修室或阅览室自修该科内容;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明确应该完成的教学基本任务并为他们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适当减少必修课课时,主要是两条途径:一是每课时由45分钟减少为40分钟,每周可节约150分钟,二是在保证学科质量的同时,鼓励某些学科减少课时。由此为开设任选课程提供了充裕时间。

(2)分层教学与分层发展的必选课

必选课程:高一年级为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或语文;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为与文、理科相关的5门学科。必选课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较高要求(高考要求),依托教学内容进行加深扩展,突出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

必选课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并结合学生的志愿分为两个层次,主要在高一、高二实施,每周安排4课时。

3.分类选修与多向发展的任选课

任选课分为知识类和技能类课程。知识类课程有《人与自然》、《物理与社会》、《唐诗·宋词·元曲》、《古代散文》、《金融及经济法常识》、《形式逻辑》、《应用数学》、《中学生心理健康》等;技能和艺术类课程有:《英语听说》、《计算机应用》、《实验技术》、《音乐欣赏》、《美术创作》、《摄影与暗房技术》等。

任选课程主要体现的内容:现代人必备的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要求。任选课的实施,主要根据学生任选情况,确定开设的科目和次数,充分体现任选课开设的灵活性和学生对任选课的选择性,为不同发展方向和个性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条件。任选课除音乐与美术外都为微型课,每门课开设10课时,每个学生在高中一、二学年中,任选课至少选择5门。正因为任选课为微型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分段选修时间,学校可根据学生选修情况分段开设。任选课实行学分制,音乐或美术(选修一年)记3个学分,其他每门选修记2个学分,每位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学满9个学分,取得任选课合格证书。

4.分类指导与发展特长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包括学科活动、科技活动、艺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学科活动有两个层次:一是学科的兴趣活动;二是为理科实验班和平行班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英语的高层次辅导课,主要采用自选材料和奥赛辅导材料,突出培养学科优秀生(特长生)。科技活动有无线电技术、微生物技术、航模、海模、无线电测向等小组和现代科技讲座等,同时每年5月为全校科技活动月,开展小制作、小创造、小发明、小论文等活动。艺体活动有管乐团、合唱团、话剧团、舞蹈队、美术组、棋类、田径、体操、游泳、排球、羽毛球等运动队。社团活动有学生电视台文学社、英语角、广告书法社、音乐英语广播站、读书沙龙、礼仪队、新闻广播社等课外活动,着力为不同个性特长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5.课程计划的特点及研究成果

成都七中新的课程结构的特点是:(1)课程设置突出了整体发展、个体成才的培养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体系保证。(2)调整了课程结构比例,增加了选修课和课外活动。按周课时计算,成都七中改革后的选修课时与国家教委调整后的选修课时比较,高一年级由3课时增加到10课时,高二年级由4课时增加到11课时,高三年级由16课时增加为20课时。这就为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供了保证。(3)突出了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的多样性、灵活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机会,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此期间开设了20余门任选课,作为成果之一,自编铅印了《唐诗·宋词·元曲》、《古代散文》、《计算机数据库》、《金融及经济法常识》、《人与自然》等教材,《高中数学选修课讲座》已正式出版。与此同时,还系统开展了“中学生课外活动”的课题研究,并于1991年将实验研究初步成果报国家教委,受到很高评价,认为成都七中的研究对中学的工作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其研究成果和实践情况被录制成电视教学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多次播放。研究成果《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收入国家教委主编的《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一书。(4)新的课程结构体系确立了相应的教学体制。形成了“以必修课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体制。

四、进展和思考

1.与课程改革相配套,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我们在保留班级教学的同时,对班级采用组合式分层教学、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结合。除了教学行政班外,还有选修课程班,数、理、化、生、计算机提高班,必选课的分层推进班以及各种兴趣学习小组等教学组织形式。既保证了整体的高水平发展,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成都七中不仅高考升学率高,而且各类特长生数量多、特长明显、发展层次高,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1997年4月,我校“建立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教学体系”的课题,经以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教授任组长的评审小组的评审鉴定,认为:“该课题意义重大,研究过程清晰完整、方法科学、创新成分明显、其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并于同年获成都市和四川省政府首届普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2.我们的课程改革是在稳定和保持现有必修课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选修课的教学时间是“挤”出来的,选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还很不够。我们认为,当前的关键是如何调整必修课的内容、标准和教学时间。根据我们的实践和探索,必修课的教学时间以占学科课程的70%-80%为宜。如果这样,则大体可以这样安排每日的教学活动:上午以必修课为主,下午以选修课、自学课和课外活动为主。其次,提供可供选择的选修课教学大纲和教材,进一步改善和规范学校课外活动设施,以拓展学校教育空间,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