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的创造性

小学生的创造性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构成创造性的所有因素中,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于创造性思维水平的高低。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阐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加工中被称为“激活”,即提取有关信息并将其组合的过程。如果一个人的激活能力太差,要么不能提取重要信息,要么组合程度不够,这都将阻碍创造性的发展。这是创造性成果的最终形式。

创造性是问题解决的一个领域,和其他类型的问题解决一样都从问题的开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换,但是创造性活动较一般问题解决更为复杂,是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

(一)创造性的含义

众所周知,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鲁迅对阿Q形象的生动塑造以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诸如此类,无不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才能。那么,什么是创造性呢?由于创造性自身的复杂性和人们对其理解的角度不同,心理学界对创造性含义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各有千秋。目前,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性定义为:个体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产生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物质的和精神的)的心理能力。显然,这一定义给定的判断创造性的标准有二:①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新颖、独特;②产品是否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新颖”主要指不墨守成规,能破旧立新,这是相对历史而言的一种纵向比较,“新颖”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绝对新颖,以前从没有出现过;二是相对新颖,个体运用知识独立创造的,也许相对于他人并不新颖“独特”主要指不同凡俗,别出心裁,这是相对于他人而言的一种横向比较。“有社会价值”是指对人类、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如重大的发明、创造和革新“有个人价值”则是指对个体的发展有意义,如新观念、新方法等。

虽然解决问题的新颖性、独特性和产品的价值大小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的主要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由此可以断定没有进行创造活动、没有产生出创造产品的个体就一定不具有创造力。有无创造性和创造性是否体现出来,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因为创造产品的产生除了具有一定的创造品质外,还需要有将创造性观念转化为实际创造产品的相应知识、技能以及保证创造性活动顺利进行的一般智力背景和个性品质,同时它还受到外部因素,如机遇、环境条件等影响。因此,创造性是一种高度特殊化的具有真实内容的能量。它的真实内容既可以体现为能产生强度非凡而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如鲁班发明锯;又可体现为个体所具备的潜在创造倾向,如一些小学生可能发现简便的算法

(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在构成创造性的所有因素中,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于创造性思维水平的高低。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

1.流畅性

流畅性是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数量的多少。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

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发现不同寻常的方案,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方案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二、创造性的心理成分

创造性作为一种心理特征或倾向,其心理成分较为复杂,它是多种智慧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虽然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但它应该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同活动,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不能排除各种辅助能力的存在,不能排除个性特征的作用。

(一)创造性的静态成分

这一内容也常被理解为创造性的构成因素。其中,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曼贝尔的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创造性主要由三方面要素构成:一是创造性人格,属动力系统,包括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自主性、主动性、好奇性、挑战性、坚韧性、求知欲等。二是创造性思维,属智能系统,包括思维的敏锐性、发散性等;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其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好坏可以用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直觉思维也明显地影响着人的创造性。三是创造性技能,属工作系统,包括具备作为创造基础的基本知识技能,具有获取和利用新知识信息的能力,操作应用能力和一般创造技法等。以上三要素中,最关键的是创造性人格,其次是创造性思维,最后才是创造性技能。

(二)创造性的动态成分

近年来,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在探讨个体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时,越来越多地采用信息加工原理及其观点。他们认为,创造性高者与一般的人在信息加工过程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问题解决为依据,创造力的结构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指从众多外界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它需要有很强的鉴别力、选择力及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在一定意义上,它比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

2.明确问题的能力

所谓明确问题,是将获取的新问题纳入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储存起来。高创造性者注重信息间的融合贯通,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

3.阐述问题的能力

阐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加工中被称为“激活”,即提取有关信息并将其组合的过程。如果一个人的激活能力太差,要么不能提取重要信息,要么组合程度不够,这都将阻碍创造性的发展。

4.组织问题的能力

问题被阐述以后就进入了加工层面。创造性观念往往是通过对问题的加工而形成的。因此,在创造性中,组织问题的能力最为关键和重要。对问题的组织加工一般包括心理加工和实际操作加工两种方式。前者如联想、类比、灵感、直觉等,后者如实际比较、操作演算、动作尝试、行为探索等。在创造活动中,两种加工方式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促进创造性观念的产生。

5.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这是创造性成果的最终形式。经组织加工后,问题的解决方案基本产生。新方案的输出方式包括两种,即言语的书面输出和操作的非书面输出。两种输出方案的能力都关系到最终形成能否更好地反映创造性的成果并使其客观化。

三、创造过程

虽然创造性活动的过程纷繁多样,创造力的表面形式各有差异,但只要认真分析这些多样性背后的心理过程,仍然可以把创造性活动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划分当属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Wallas)提出的创造过程“四阶段论”。他认为,任何创造活动的过程都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一)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创造主体已明确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搜集资料和分析前人的经验,并试图使之概括化和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了解问题的性质,澄清疑难的关键;同时开始尝试和寻找初步的解决方法,但往往这些方法行不通,问题的解决出现僵持状态。

(二)酝酿阶段

在经过较长时期的准备后,创造主体对所遇问题进行各方面的尝试,以寻求解决,但经过一段紧张的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找不到问题解决的答案,于是就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暂时搁置起来。表面上此时的思考活动似乎中断,但潜意识的思考并未停止,继续孕育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因此,这一阶段也常叫做求索解决问题的潜伏期或孕育期。

(三)明朗阶段

经过一定时间的酝酿之后,创造主体突然间被特定情境下的某一特定启发唤醒,一下子使问题澄清,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所在,使久思不得其解的答案豁然开朗,问题顺利解决。在灵感出现的时刻,创造活动达到顶峰,灵感的产生,顿悟的形成,有时是突然的,甚至是戏剧性的。例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原理。这一阶段常称为灵感期或顿悟期。

(四)验证阶段

这是对整个创造过程的反思,检验解决方法是否正确的阶段。豁然开朗所得观念,仅仅是创造的雏形,是否合理可行,还须加以验证。在验证期间或采用逻辑推理,或付诸行动,这期间的创造者可能发现很多地方须加以修正。如果检验解决方法正确,问题便解决了,如果提出的方法失败了,则上述过程必须全部或部分地重新进行。

四、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多种多样,而且同一种因素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主体创造活动,这取决于该因素的性质和程度。

(一)智力

智力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将影响个体对问题情境的感知、理解以及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但创造力不等于智力,一般来说,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智力个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性。许多研究表明,高创造性需要较高的智力,但智力水平高者未必有较高的创造性。这同时也说明,高创造性除了受智力因素影响外,还受人格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二)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是创造的原料、思维加工的素材,创造常常是知识经验的重新组合,

没有足够的信息储备就难以进行创造活动。因此广泛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逐渐积累个体经验财富是创造活动的基础。知识经验的多少与创造性呈正相关,特别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有利于创造。但是知识经验并不等于创造性,它只能是创造性的基础,不能说知识经验多了就一定有创造性。相反,过于相信知识经验和教条,反倒没有了创造性。“定势”现象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表明人们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僵化思维趋向,妨碍问题的解决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脑的活动方式

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两半球在结构上稍有不同,功能上的差异却很大。左脑是处理言语信息,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聚合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主管说、读、写、算、排列、分析和时间知觉,其活动有连续性、有序性和分析性特征。右半球则是处理表象信息,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主管视觉、空间知觉、形象记忆、想象、理解隐喻、发现隐蔽关系以及态度、情感等活动,具有非连续性、弥漫性和整体性等功能。人们在大脑半球活动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有的人左半球活动占优势,加工、处理各种信息倾向于用左半球,因而表现出与左脑功能相关的能力较强;有的人则右半球活动占优势,显示出与右脑功能相关的能力较强。

左右脑的功能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在创造活动的四个时期中,第一、四阶段左脑处于积极状态,起主导作用,因为这两个阶段主要靠运用各种逻辑推理、分析思维进行工作;而第二、三阶段中右脑起主导作用,此时是新思想、新创意的孕育和形成时期,也是创造过程较关键的时期,新思想、新创意常常不是产生于有序的逻辑推理,而是没有固定的逻辑通道,需要发挥右脑的功能,它来自于直觉和灵感。

有学者明确指出,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展和协调活动是创造性发展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右脑的活动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四)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接受、处理信息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并研究了人的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即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场依存性是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在环境和参照物。场独立性是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据个人内在的认知线索和参照系统。人群中,大多数人是处于上述两个极端连续体的某个中间位置上。

在创造活动中,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两种认知风格会有不同的表现。场依存性的人相信权威;场独立性的人则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喜欢从事独立性强的活动,更倾向于依据内在的参照框架,并喜欢寻找信息的转化,其认知活动的结果带有更多的个性独特色彩,因此,场独立性的特征对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动机状态

创造动机是推动创造者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直接影响人创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一般认为内部动机有利于创造性,外部动机有碍于创造性。当学生被强加于他们的目标所策动,不如由他们自己的兴趣以及对活动的喜爱所策动时更有创造性。同时,创造动机强度也影响创造性活动效率。动机过弱,注意力和思维易被无关因素引到创造活动之外,内在的创造潜力也难以调动;动机过强,将妨碍创造性思维,因为他敦促人即刻找到答案,从而限制视野,思维常会回到已有的解决方法上去;中等强度的动机,既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潜能,又不受紧迫任务的束缚,是萌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状态。在动机的种类中,成就动机对创造性的影响特别突出,一个学生成就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

(六)人格特征

一个创造者的成功与否,往往与他的人格有内在联系。人格结构的合理和科学必然有利于创造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创造成果的取得。

日本创造心理学家恩田彰认为学生中有高智能型和高创造型之分,他们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高智能型的学生一般能力强,对学习内容能很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勤奋,能悉心听取老师的意见,师生关系协调,能按时工作、遵守纪律等。

而高创造型的学生则更喜欢探索自己有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思考问题不受教师意见左右,不按规定的时间学习,有时有不守纪律的行为等。一般来说,高智能型学生的一般能力比创造型学生要高,而高创造型学生的创造性比高智能型的学生要突出。

综合有关研究,高创造者一般具有以下个性特征。

1.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不断地提出问题,有浓厚的认识兴趣,喜欢猎奇,喜欢尝试新奇的方法来探究问题,不怕失败。

2.有抱负和强烈的成就动机

对工作有热忱、有决心,即使遇到困难,或面对单调乏味的工作情境,他们也能坚持,并自得其乐。

3.喜欢幻想

在日常生活中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梦想,但能够自由地往返于现实与幻想之间。

4.有独立性

他们常常不迷信权威,不随大流,不落俗套。好表现,很少考虑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5.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承认矛盾,对无结构的问题或错综复杂的问题,对那些违反“常识”的假设和观念都能够坦然接受;具有较高的挫折忍受力,愿意付出无报酬的代价,去从事无法预计的工作。

6.具有幽默感

即使面对较困难或严肃的问题情境时,也能表现出较多的幽默。

(七)环境因素

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环境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也可以抑制创造力的发挥。大量的研究表明:

1.创造性比智力受环境的影响更大

2.家庭气氛和管教方式是影响学生创造性的主要因素

3.学校教育民主程度、课堂开放度及师生关系都明显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如果教育气氛较为民主,教师不以权威管理学生,鼓励他们的自主性,容许他们发表不同意见,学习活动有较多的自由等,就会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如果教育过程过分重视纪律和规范,学习中过分强调答案的准确和标准,就会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支持环境,而师生关系不良则会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4.社会文化和体制也会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托马斯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下五种错误倾向影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①过分重视成绩,养成学生不敢有超常或越轨的行为习惯。②在社会团体生活压力下,个人不得不放弃自我的独立性,去遵从大众,迎合别人;标新立异者,被视为异端。③教师不鼓励甚至阻止学生发问书本外的问题。④社会上过分强调两性角色的差异,忽视女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⑤把游戏和工作截然分开,使工作情境过分严肃和紧张,因而不能在工作中培养创造性的思维习惯。在这一方面,我国的学校文化对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有不利的一面,课程改革对这一现象具有较大的冲击力。

五、小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不是社会精英的专利,一般人只要有意培养和训练,都可以萌发创造意识,出现创造行为。小学阶段是人可塑性最强的一个时期,也是培养创造性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创造性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将会对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及今后的人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创设创造性环境

创造需要心灵的自然放松。只有在一个社会、一个家庭、一所学校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对创造性进行鼓励时,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而对个人的认同、接纳和赞许是促进心理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才能导致学生的创造性。一般来讲,有高度创造性的人经常偏离常规思维,而社会对个人的奖励常常以顺从为条件,这就致使创造者偏离常模的思想受到压抑。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中,学生只会封闭自己的心灵,根本谈不上创造。为此,老师和家长应该采取民主的态度,容忍、鼓励、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或“标新立异”,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尝试用不寻常的方式理解事物。重要的是使他们感到,他们的想法是会被接受的,不会受到排斥和指责。总之,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心理环境。这样,才会形成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气候与土壤”。

托兰斯(Torrance)提出的助长创造性的五条建议对造成民主的学习环境是极为重要的原则,即:①尊重儿童任何幼稚甚至荒诞无稽的疑问;②尊重儿童与众不同的观念;③向儿童证明并夸奖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④避免对儿童的行为作完全肯定的评价;⑤对儿童的见解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

此外,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也是创设创造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学生与欧美学生相比,往往是基础知识强,而创造性差,这与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束缚过多有关。为扭转这一局面,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余地,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验。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

1.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与创造性有直接的关系。发散思维训练是国内外训练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发散思维的训练主要有以下内容。

(1)用途扩散。即以某种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种种用途,如尽可能多地说出砖头、回形针或报纸等的用途。

(2)结构扩散。即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多种可能性,如尽可能多地画出包含“等边梯形”结构的东西,并写出或说出它们的名称。

(3)方法扩散。即以解决某种问题或制造某种物品的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如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用“吹”的方法,可以办成哪些事情或解决哪些问题。

(4)形态扩散。即以事物的形态如形状、颜色、气味、明暗等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如尽可能设想利用红色可做什么,办什么事。

从我国实际来看,发散思维的训练主要应通过各科教学,结合学科特点进行。

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自然常识还是美术、音乐等,均可根据自己的学科性质,来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如数学中类似这样的题:白兔有27只,黑兔有9只,一共有多少只?等小学生解答后,提问:这道题的问题还可以改成什么?怎样解答?通过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补充条件、补充问题等有效地打开思维的闸门;教语文课《跳水》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船长除了逼孩子跳水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为什么不用?”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既鼓励求异,又重视求佳,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语文课易于就一词多组、一问多答、课文空白处联想、续编课文等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美术课适于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是进行“结构扩散”、“形态扩散”训练的极好途径。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时,要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还要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尝试,勇于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拓宽对事物的认识,增加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有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

2.重视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未经仔细分析而突如其来的理解和领悟。通常我们把猜想、预感、假设、灵感都看做是直觉。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表现,在创造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现行的教学对直觉思维培养不够重视,甚至背道而驰。早在195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就指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受忽视而重要的特征。”因此,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既十分重要又十分艰巨,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去发展它和利用它。

布鲁纳对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曾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1)鼓励儿童近似合理的猜想和飞跃的直觉;

(2)教师应善于应用直觉思维的方法,大胆探索与猜测,以给学生做出示范;

(3)使学生知道对问题的解决抱有强烈的愿望,搜集与阅读有关资料并作持续思考,是产生直觉的前提;

(4)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对称或形象化的方法去解决难题,有助于缩简思维过程而产生直觉判断;

(5)教会学生善于捕捉瞬间即逝的直觉,最好是随时在本子上记下突然出现也许是微不足道的新念头;

(6)在学习紧张之余,善于休息和放松,以利于直觉的出现。

(三)运用创造性技法

1.脑力激励法

脑力激励法是由世界著名创造学家奥斯本(Osborn)提出的,又称思潮冲击法或头脑风暴法。它多用于集体讨论的课上。通过集体讨论,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一位教师在教《新型玻璃》一课时,根据课文中“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一句,设计了这样的训练“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在座的同学想发明什么玻璃来作为迎接新世纪的礼物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设想。有的说“我想发明消音玻璃,把它装在窗口,消除外界带来的噪音。”有的说“我想发明一种照明玻璃,夜色降临后会自动发光,既省电又方便。”还有的学生想得更妙“我想发明一种变色玻璃,它和我们书上讲的变色玻璃的特点正好相反,装在教室的窗上,使不专心听讲的学生能安心听课。”这就是脑力激励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体现。它是在集体中群策群力,互相启发,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激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不必担心个人意见被批评,而坚信每一种观点都是被欢迎的。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们会相互感染,创造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进入创造性思维之中,从中获得创造的经验,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具体应用此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和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2.隐喻训练法

隐喻训练法是威廉戈登(Willian Gordon)1961年提出的。所谓隐喻训练是指一个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来对不同的事物或观念进行比较的方法。隐喻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隐喻训练法包括个人类推、直接类推和强迫冲突等具体方法。个人类推是把学生自己纳入要比较的事物或观念之中,想象自己就是要解决问题的一部分,然后来体会问题的性质。这是一种失去自我而移情别物的方法,这种立场和思维角度会产生罕有的新观念和创新性。个人类推时与正常情况差异越大,类推便越新颖,越富有创新性。直接类推是指对两个物体或观念的直接比较。即把要解决的问题转换一下,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以便产生新思路和新点子。强迫冲突是指用两个截然相反的词来描述同一对象。它最富于创造性,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参照系之间的距离越远,冲突越大,说明心理的灵活性越大。

隐喻法在教学中应用时,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让学生以新的更富创造性的眼光来看待旧问题、旧观点;另一种是让学生把新的、不熟悉的观点变得更有意义,即把陌生的东西变成熟悉的。

3.吉尔福特的多重策略

吉尔福特(Guilford)在总结了大量有关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文献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多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的具体策略。其内容如下:

(1)拓宽问题。例如,我们不应该问“如何改进灭蚊器”,而应该问“怎样才能消灭蚊子”,这样就为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打开了思路。

(2)分解问题。问题越具体、越明确,就越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提取信息的线索,从而增加问题解决的机会。

(3)常打问号。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特征是不断发出疑问,通过训练,人们可以形成提问的习惯,在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不同特征的问题。

(4)快速联想和终止评判。在解决问题中最广泛使用的策略,也许是奥斯本提出的快速联想。这种策略一般在群体思维或小组讨论时使用,但个人也可采用。

快速联想要与中止评判策略结合起来使用,若没有中止评判,很可能会产生抑制的效果。在这期间,要严格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批评,也就是说要鼓励学生的“放任自由”,想提什么观念就提什么观念。

(5)延长努力。产生观念的努力不应过快地终止。一般说来,产生观念的速度是刚开始时最快,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慢。也许,一般人认为自己已竭尽全力了,然而记忆是不可能干枯的。据统计,后半部分产生的观念,有78%比前半部分产生的观念质量更高些,因此,观念的质量一般是随时间的推移而提高的。正如著名教育家艾怀德海所说的,“第1000个观念也许正是改变世界的观念”。

(6)列举属性。采用列举属性的策略,可以对事物重新分类,从而使它们更便于使用,更适用于不同寻常的场合。

(7)形成联系。获得新观念的一种可能的途径,是迫使自己把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自己以前从未听到过的,如带橡皮的铅笔就是橡皮与铅笔的组合。

(8)尝试灵感。对某一问题的实际工作停顿一会儿,但仍保持解决该问题的愿望,而得到的,往往是灵感。

()塑造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是指创造者所具有的对完成创造任务和创造力发展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个性特征。它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是培养创造性的重要内容。如何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心理学家提出了种种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不甘平庸之心

成就动机是个体创造积极性的源泉,是取得学业成就和人生成就的基础,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是个体成就和社会成就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小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不甘平庸的愿望,会使学生追求卓越的愿望更加强烈,寻求与众不同的眼光更为独到,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持性。

2.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它能使学生对未知的东西进行主动的尝试与探索。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童年时就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不过,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早年未得到支持与扶持,是会衰退的。因此,学生自发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应该受到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限制或讥讽。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有意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3.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影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是畏惧。学生对可能犯错误的担心、害怕会严重阻碍其创造性。因为学生怕犯错误,就会为“保险起见”,放弃新的探索与尝试,而循规蹈矩,就会泯灭创造活动所需要的甘愿冒险的可贵精神。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他们尝试新的探索。在这方面,优秀教师宁鸿彬的做法值得借鉴。为打消学生在课堂上的顾虑,宁老师与学生“约法五章”①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说错、做错。错了,一不批评,二不挖苦讽刺。②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鼓励他们逐步完善自己的认识。③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同老师争辩。④允许学生坚持自己的见解,并保留自己的意见,直到彻底搞懂为止。⑤允许学生在老师讲课过程中随时质疑。

4.鼓励多样性和独创性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有位学生提出“课文的题目是记金华双龙洞,文中两个自然段是描写沿途景色,而写洞内的双龙时,却仅两句话带过。我认为这样的安排没有紧紧围绕中心来写。”这样的提问,包含学生积极的思维,包含着独创性价值。对此,老师对学生不迷信课本的提法给予充分肯定,并抓住契机让学生讨论。创造就是要出新东西,它是多样性与独创性的表现,无论学生的学习或活动,都应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事物,以多样的手法表现同一主题,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创性。

5.鼓励幻想

幻想是创造活动的前奏。多数高创造性的个人记述表明,在某些时期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奥妙事情进行虚构,有助于创造活动。鼓励儿童作大胆新奇的幻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与对现实的认知结合起来,幻想才能产生积极作用。

6.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鼓励学生与高创造性的人接触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不过,这种接触更多的是间接接触,如组织学生听取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等关于他们创造活动的报告,介绍学生阅读这类人物的传记或有关他们创造发明的故事等。有创造性的学生一般都有不少不易捉摸的目标,但又不知如何去实现,让他们多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他们就很容易受其感染和启发,受到创造者优良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启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要,激发理智感,树立创造的志向。

7.鼓励参与各种创造活动

实践是创造的源泉,所以,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课堂上可组织带有创造性的竞赛活动,课外举办小制作、小发明、小展览活动。

此外,有信心、有恒心,一丝不苟,克服胆怯、倦怠,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重要方面。创造性的培养和训练是长期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应结合日常教学,有意识地进行多种形式综合的间接训练,这比单项直接训练法更好。它还需要多方面协同进行,从整体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附 鼓励创造性的指南

★接受并鼓励发散思维

1.在班级讨论中,问:“谁能对这个问题提出不同的方法?

2.鼓励学生用不平常的方法解决问题,哪怕其结果并不完善。

★容忍异议

1.要求学生容忍不同见解。

2.确保唱反调的学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奖赏。

★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判断

1.当学生问教师一个问题,实际上学生自己有可能回答出来,这时,教师要重述或明确该问题,把问题重新推给学生。

2.布置一些不作评分的作业。

★强调每个人都能以某种形式进行创造

1.避免过分夸大艺术家或发明家的技艺,仿佛他们都是超人。

2.承认每个学生作业中的创造性的努力,对某些作业的新奇性予以不同的等级。

★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刺激

1.一有可能,应用班级脑力激励法进行讨论。

2.给全班学生提示不平常的解答,演示如何创造性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推理判断某一个具体的建议,直到考虑了所有的可能性为止。

思考与练习

一、思考题

1.怎样理解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实质?

2.小学生的问题解决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3.哪些因素影响问题的解决与创造性的发挥?

4.如何结合教学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6.试举例说明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创造性技法。

二、讨论题

1.问题解决教学的意义。

2.创造性培养的意义。

三、实践题

1.调查小学生解决问题所采用的策略。

2.走访教师,调查对小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态度和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