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妆品对眼的伤害

化妆品对眼的伤害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化妆品一旦进入眼睛,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眼损伤,轻者造成红肿、畏光,流泪、疼痛,异物感等,重者可造成失明。经研究证明,试验动物出现上述眼睛疾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洗发剂中的烷基亚硫酸盐所致。洗发剂中含烷基亚硫酸盐的成分愈高,对眼睛损害的程度越大。由硫元素同有机胺等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合成了一大类硫化染料。大量硫化染料的生产,使价格高昂的艳丽染料,一下子变得十分便宜。

化妆品对眼的伤害

眼睛非常“娇气”,对异物十分敏感。许多化妆品一旦进入眼睛,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眼损伤,轻者造成红肿、畏光,流泪、疼痛,异物感等,重者可造成失明。不论是油彩,霜脂,染料类化妆品,还是药品类(如治疗雀斑、汗斑,疣,痣及痤疮等)的化妆品都会损伤眼睛的结膜,角膜,甚至危害晶体,严重时导致角膜和晶体混浊,使视力下降或失明。

目前市场上的洗发剂名目繁多,所有的洗发剂几乎都含烷基亚硫酸盐。它可使头上附着的油脂污垢易溶于水,但却对人的眼睛有严重的危害作用。不久前日本大阪的眼科专家在大阪召开了一个眼科研讨会,到会的一些眼科专家指出,近年来由洗发剂所引起的角膜混浊,结膜充血等眼科疾病逐年上升。他们曾将日本市场上畅销的三种洗发剂的溶液分别以0.1毫升的量滴入不同家兔眼中,发现所有的家兔眼睛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有的兔眼发生角膜云翳或结膜炎,有的甚至出现失明。

img39

眼影

经研究证明,试验动物出现上述眼睛疾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洗发剂中的烷基亚硫酸盐所致。洗发剂中含烷基亚硫酸盐的成分愈高,对眼睛损害的程度越大。

由于洗发剂中的烷基亚硫酸盐的含量与使用者眼睛的疾患成正比,故美国已规定,出售的洗发剂中烷基亚硫酸盐的含量不得超过5%。

人造染料

染料给纺织品塑料等物品抹上了绚丽的色彩。今天,人工创造的姹紫嫣红的染料,比大自然亿万年来赋予的五光十色,更加瑰丽多彩。最早人工合成的染料,是从煤焦油里提炼出来的。

经过对一系列染料的研究与合成,人们逐渐掌握了颜色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在染料化合物的分子中都有一类称为“发色基团”的原子团,还有一类叫“助色基团”,发色基团是物质具有各种颜色的根源,助色基团可以使原色加深。掌握了这些规律,人们合成并生产了比天然染料颜色更鲜艳、性质更稳定的染料。现在,人造染料的总数已达几万种,经常生产的约有2000多种。人们从工厂里制造出来的染料,比大自然的色彩更丰富,更鲜艳,更持久,而且产量大,有许多颜色是大自然中所没有的。人造染料主要有苯胺染料、茜素染料、硫化染料和偶氮染料等。

人们用苯制成了苯胺,用它可以制出一品红,苯胺紫,蓝靛、苯胺黑等染料。

用蒽做原料,制成红橙色的人造茜素,再把它溶入碱水,就成了红色染料。用茜素做原料还可以制造茜素绿、茜素蓝、茜素纯天蓝等各种彩色染料。这些染料都是茜素的衍生物,因此都叫做茜素染料。其中曾风靡一时的阴丹士林蓝,有很强的着色能力,不论是浅色的还是深色的阴丹士林蓝,颜色鲜艳,既不怕洗,也不怕晒,即使衣服穿破了,它仍鲜艳如故。

img40

人造染料

由硫元素同有机胺等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合成了一大类硫化染料。本世纪初,硫化工业的发展为染料输送了新鲜血液。大量硫化染料的生产,使价格高昂的艳丽染料,一下子变得十分便宜。硫化染料的特点是颜色比较深,制造容易,常见的有硫化黑、硫化绿、硫化棕、硫化纯天蓝等。

现在,大部分的黑色布都是用硫化黑染的。人们使用最多的一种颜色是黑色,如:黑色的衣服、黑布伞、黑布鞋、黑线团、黑鞋带、女格呢、黑丝绒等等。硫化黑印染的布,过去容易发脆破损,那是由于硫原子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氧化生成硫酸,使黑布发脆了。现在,人们在硫化黑染料中放进一种特殊物质,对硫原子产生抑制作用,这样黑布就不会发脆了。

人造染料中品种最多的要算偶氮染料了。近代石油、煤炭工业的兴起,带来了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萘蒽等。于是,以苯环为中心的化学研究蓬勃开展。偶氮染料时分子中含有2个、4个或6个以双键相连的氮原子,都为偶数,因此叫偶氮染料。偶氮染料具有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从浅到深,各色齐全。例如,红色的有刚果红、不褪红;黄色的有酒石黄、苯胺黄;蓝色的有锡利翠蓝、苯酚蓝黑;青色的有靛青染料;紫色的有泰尔紫、维多种亚紫等等。

染料大多是有机物,对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有很大的亲着力。大部分染料都能溶于水,有一部分不溶于水,但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如酸化、还原)后,也溶于水。

丝、毛的纤维是蛋白质高分子,它由几百个氨基酸分子组成。氨基酸有酸基,也有氨基。酸基显酸性,氨基显碱性,容易同酸性或碱性染料分子结合成盐。因此,丝、毛织品染色比较容易。

棉、麻纤维是中性的聚葡萄糖高分子。分子中没有易于和染料分子结合的基团,所以它需要用媒染剂做媒介,把染料牢牢地固着在纤维上,使棉、麻织物染色。此外,印染织物时间长了还会褪色,这与织物纤维内的气体有关。炎炎烈日下,当棉纤维还在棉铃中成长时,就已与空气中的气体原子(多数是氧原子)结合了。这种结合力极大,比现代任何一种染料的粘合力都大得多。因此,要想给加工成布的棉花染色,用染料原子来“驱逐”气体原子,是很困难的。如果把织物放在不断往外抽气的真空箱内,织物内的气体就会被清除得干干净净;再让织物从染料液通过,织物纤维就能十分有效地“抓住”染料。这样,原来需要好多小时印染的织物,在真空箱里只要零点几秒印染过程就可完成,而且染料可以浸透每个“死角”。这就叫“真空印染技术”。

这种真空印染机用两块光滑的不锈钢板把四个互相紧靠的胶辊两端闷死,真空泵不断从胶辊间的腔室中把空气抽出,清除在胶辊间移动的织物中的气体,织物通过密封装置进入染缸,绕过几只滚轴后就被充分染色了,这种方法每分钟可染200米布。

采用真空印染,不仅能提高运转速度,而且可以简化甚至取消纺织品印染前的准备工序,直接将织物从织机上取下来即可印染。

20世纪50年代后,新的绚丽鲜艳的染料不断涌现出来。

1956年,英国制成了一种活性染料,它染出的颜色格外鲜艳,又特别坚牢,不怕水洗、皂煮、热熨、摩擦等。原来,它的分子上有活泼的反应基团,能同棉、麻纤维中的羟基、丝、毛等蛋白质纤维中的氨基、合成纤维中的酰胺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有色化合物,使纤维染上色泽;它的号称“永不褪色”的阴丹士林染料还坚牢,在染料家族中独树一帜。

我国经过不断研究和试验,终于也研制成功这种活性染料,而且质量很好,品种也很全。目前已经大量使用活性染料来印染了。

成百种活性染料的出现,引起了染料工业的一场革命,前程未可限量。它染色范围广,价格不很贵,府绸、绸缎、呢绒、哔叽、灯芯绒等都能印染,色彩特别鲜艳。

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本质上差不多,也很容易染上颜色,因此,人造丝、人造棉像棉、麻、丝、毛一样.都披上了绚丽的色彩。

可是,合成纤维的染色情况却大不相同。只有锦纶的分子同蛋白质有点相似,容易染上颜色。

丙纶、涤纶、氯纶等染色就困难了,因为染料、媒染剂都粘附不上它们,所以人们只好在喷丝前将染料混在原料里,喷出带色的丝,使织物有颜色。

丙纶(聚丙烯纤维)没有能同染料相结合的基团,而分子排列又非常整齐,用各种染色方法难使它的纤维着色。人们在制造丙纶前,将聚丙烯粉末混合镍的化合物,制成金属改性的聚丙烯纤维,再用一种新的丙纶染料,进行分散性染色。

新的合成纤维不断出现,对染料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未来染料的性能将更加多样化,色彩将更加艳丽。

染料工业发展到现在,不仅有给纺织品染色的染料,还有专门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用的染料。有液晶染料、激光染料、变色染料、感光染料半导体染料等,在尖端科学和工业、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染料除了染色以外,还有着许多奇妙的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红蓝墨水、彩色纸、复写纸、圆珠笔等,都要用到染料。

人造的染料像刚果红、甲基红、甲基紫、百里香酚等,都有变色的本领,人们利用它们的这种特性来充当指示剂。许多染料在不同的酸、碱溶液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可用来指示化学的反应。有些人造染料在不同温度下也有变色的本领,人们利用这种特性,把染料涂在机器上,从颜色的变化可察知机器温度的高低,及时处理,以免机器损坏。例如,有一种染料玫瑰红,在30℃以上呈红色,30℃以下变成蓝色;有的染料在常温下是紫色的,升高到44℃时,就变成白色了。可利用这些性质制造示温涂料

有些染料经过紫外线照射后,晚上就会闪闪发光。如果用这种染料来书写指路牌、电影院座位的号码,不用灯光也可以使人一目了然,省了许多麻烦。用这种染料画舞台背景,在灯光和紫外线灯照射下,能够使舞台上的景物千变万化,时而金光灿灿,时而荧光闪闪,使剧情和场景融成一体。

在飞机场、码头、大型工地上,发号人员的衣服和旗子,用发光染料来染色,在晚上指挥工作就很顺利。

彩色电影的胶片上,分别涂有对红光、绿光、蓝光敏感的感光层三层,在每一层感光层上,都涂有不同的染料。由于红、绿、蓝是光的三种原色,把这三种原色按不同的比例调配,就可以变化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

染印法是洗印电影拷贝的新技术。它根据彩色套印的原理,把彩色底片用分色的方法制成三条浮雕片,再用红、绿、黄三种补色染料染色,然后叠印到空白片上形成彩色图像。

人造染料还能给人治病,不少染料是良药。例如,红汞、紫药水,既是消毒药物,也是染料。外科医生常用的消毒剂雷佛奴尔,也是一种黄色染料;另一种黄色染料苦味酸,可以用来治烧伤。人造染料刚果红,用做止血剂,可以加速伤口的凝结。人造染料酚酞,常常用来做泻药。阿的平、百浪多息等既是染料,也是药物。人造染料还用来诊断肾脏的功能:将一种染料从静脉注入,然后观察病人2小时内小便的颜色、多少,就可知道肾脏功能是否正常:人造染料在工农业生产的其他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它丰富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