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生活方式近中期难成社会主流

绿色生活方式近中期难成社会主流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概念说了很多年,倡导者、实践者主要是部分环保人士。因此,从更深一层来说,绿色生活方式能否成为主流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由社会发展模式所决定。因为绿色生活方式跟我们现实中的很多东西有冲突。人的欲望与自利心理导致绿色生活方式不那么容易被人们自动地接受。同时,民族国家的利益问题,社会结构失衡所带来的公正问题,等等,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绿色生活方式的弱势处境。

一、绿色生活方式的弱势处境及原因

在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概念说了很多年,倡导者、实践者主要是部分环保人士。由于这个群体占的比例非常小,而且他们的观念、行为很难被社会普遍接受,所以从理念到实践还非常不系统。

绿色生活方式,直接地说是个比较个人化的问题,它要求对个人欲望进行一定克制,过简朴生活。欲望的存在和不断膨胀,有人类爱追求享受的所谓先天“人性”的基础,但更多的是被社会文化传统和现实生存环境所建构出来的。影响个人生活方式的诸多因素中,力量最大的是整个社会所倡导的发展模式。因此,从更深一层来说,绿色生活方式能否成为主流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由社会发展模式所决定。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发展理念一直强化、放大、鼓励着对人的欲望的满足。市场经济的繁荣,不仅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需求提供了条件,甚至还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非必要需求。消费主义、消费文化深深地植入大众的行为习惯、观念意识中,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绿色”。

例如汽车,在某些情形下是必需的交通工具,但现实中很多人买车并不是因为出行、上班非它不可,更多地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对吃、穿、住、用等,我们的消费也大大背离了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原旨。比如说吃,人的胃口其实非常有限,真正放开去吃根本吃不了多少。但为了“吃”得精致、美味、新奇,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铺张浪费,各种飞禽走兽都成了“美食”。

如果说消费欲望是天性,需要被克制,那么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的欲望其实一直在被文化、伦理、法律等因素不同程度地约束着,从来没有一种环境让一个人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但这种约束又是有选择性的。至少在我们现在的发展模式下,对于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来说,这种约束的效果不大。少部分人具有先觉意识,自觉选择了绿色生活方式,但他们的选择甚至不是很得到鼓励。因为绿色生活方式跟我们现实中的很多东西有冲突。

例如,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为刺激经济,国家提出拉动内需。拉动内需要求我们在已经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消费,从节约能源资源的角度来说,它显然是“非绿色”的。但我们社会上有多少人会对之提出质疑呢?一些环保人士会,但环保人士跟公众在观念意识上有很大差别,他们的思想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公众,需要打个问号。

一个很实际的例子,前不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几位教授给总理上书,建议提高燃油税。现在开车的人越来越多,如果能够通过提高税收来强制性地让大家减少能源消费,我觉得是挺好的事情,所以也参与了这个建议。但是建议发表出来以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争论,大部分网友似乎都对之持反对和异议的态度。这反映出一点:对于一项措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它会不会约束自己,会不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额外的成本、造成不便,而不是考虑到其背后所关系到的能源、环境安全以及国家乃至人类的长远利益问题。

人的欲望与自利心理导致绿色生活方式不那么容易被人们自动地接受。同时,民族国家的利益问题,社会结构失衡所带来的公正问题,等等,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绿色生活方式的弱势处境。

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社会也普遍希望中国能够继续保持一个快速的发展。因为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所占的比重较大,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我们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在这样的情势下,一方面我们讲可持续发展,号召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坚持执行;但另一方面我们的许多政策措施,从根本上说还是在鼓励消费,鼓励增长。

对于不发达地区,如果不引导其发展经济,对当地过着贫穷生活的人来说确实不公平。但问题是,这些人过的生活要比城市人“绿色”得多。而且我们会发现一个普遍规律:这个人群中的大多数非常容易接受现代化、消费性的生活方式,并且一旦接受了就会努力去追求,很难再回到过去。

中国跟国际上更发达的国家相比,也是类似的情况。大家都认为美国人过的生活非常好,从而加以仿效。但事实也很清楚,如果全人类都按美国那样的资源消耗型方式生活,世界很快就会崩溃。理虽如此,但这其中又有很多争议了。有人说,我们不要再走美国高生产、高消费的老路了;也有人说,美国过去消费了那么多,现在也还在持续高消费,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不公正。美国人愿不愿意自动削减消耗,改变生活方式?他们在这方面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果美国仍然持续这样的发展模式,我们也可以跟它一样。

争议来争议去,都逃不开一个悖论:如果不发展,我们就会落后,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但要按照现存的模式发展,无疑又将加剧环境的破坏,使人类面临生存危机。这个悖论也告诉我们:要真正采取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发展模式,不是单一的某个地区、某个国家、某个民族能够独立完成的。

二、普及绿色生活方式,需要转变发展观与价值观

要让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选择并奉行绿色生活方式,最根本的是要有整个社会价值观(包括对于发展模式、发展动力等的认识)和个人生存价值观的转变。

我们经常说“发展是硬道理”,从原则上来说,人类只要生存着就是在发展,关键是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发展?发展不一定只有一种模式,而我们的习惯理解是将之等同于经济的增长。这对于环境保护也好,对于人们选择绿色生活方式也好,可能是一个最大的不利因素。然而,目前的社会舆论及宣传没有引导大家对这样一种习惯认识进行反思,也并未让更多人意识到这其中的冲突。

这里有我们环境保护工作缺失的部分。另一方面,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展政策也在一步一步向公众传达、渗透这样一种意识:不消费,不拉动内需,就会带来市场萧条、失业等问题。我们缺乏另外一种声音:关于发展模式,可不可以有另外一种思考?我们的发展,一定是追求家家有车,有车之后还要把它升级到更高档、更豪华吗?

我们现在的生活模式就是使劲挣钱,使劲消费,甚至把休闲也变成了一种消费。休闲是对生活节奏的调节,其目的本来是为了让身心得到放松,提高生活质量。但我们现在陷入了一个怪圈:旅游、休假,如果没有到风景名胜之地去消费,住高级宾馆,吃大餐,这个假就算休得没有档次、没有意义。大家在各个旅游“胜地”之间穿梭往来,除了花钱,还累。休完假,回来后接着玩命工作。

我们视那些不使劲挣钱、没有更多钱消费的人为社会的失败者,一个人在工作上不出色,理所当然地被认为对社会的贡献很少。什么叫做对社会有贡献?我们的主流判断标准是生产了更多的东西,带来了更多的物质财富。那么,是不是可以有别的——比如,以非能源资源消耗为标准?在这个意义上,对待积极工作这件事情,我认为得两分来说。如果积极工作的过程是在玩命地和资源环境打消耗战,那么它对社会的贡献要大打折扣。相对应地,在个人的休闲时间,如果大家选择绿色的休闲方式,不追求在豪华的建筑里享受空调,而愿意更多地去郊外散步,去公园锻炼,这间接地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所以,对于发展,对于生存,对于生活,要有一个价值观的转变。价值观改变了,人们的具体生活目标、方式以及对幸福感的设定、追求,才会有相应变化。现在也出现了一些调整的苗头,很多人意识到钱的多少与幸福感并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有一些城市和地区在搞“幸福指数”。但总体来说,我们的调整还是太少,鼓励的力度也太小。

未来,绿色生活方式能否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流?对此人们有不同的预期,我认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要实现很难。

要成为“主流”,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都采取这种生活方式。要达到这个目的,没有来自于体制方面的推动、限制,不可能实现。绿色生活方式在目前来说,只是被一些具有先进意识、具有较高道德追求的人士所选择,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要完全靠大多数人的自觉,或者完全靠非主流的微弱声音来宣传,来改变大多数社会群体的意识,这不现实。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社会系统的有效运行,只靠自发的道德伦理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之外的法律、规章等强制性政策措施必不可少。而我们的现实环境中,强有力的观念、意识、措施,很少是鼓励和支持绿色生活方式的,甚至绝大部分是对它的限制与损害。因此,如果我们的决策者、管理者在整个国家发展格局、发展目标上没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在近期内或者中期内,绿色生活方式就不可能成为主流。

而要让决策者、管理者转变发展观念,进而调整社会结构、体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说,在发展方向上,我们能不能不再追求GDP的增长,转而寻求、发挥其他方面的优势,让中国成为一个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其他领域世界领先的国家?这是个大问题。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短期目标与整个社会生活更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不得不去追求其有效性。由此制定的一些政策措施,有时就会与立足长远的战略目标之间产生或多或少的冲突。比如说拉动内需,就有它的两难和不得已。当然,我们是不是可以试图超越这些不得已,采取更激进、更超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都可以讨论。

从长期目标来说,绿色生活方式不是简简单单一个部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事,它有一个更大范围的环境制约,而这恰恰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过去我们常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那个时候我们放眼的是什么?放眼的方式是什么?是西方国家的“先进”,是我们跟在后面模仿和“赶超”。能否用“我”的价值观去影响别人,让别人变得跟“我”一样,这是放眼世界的一种方式;看着自己“落后”了,“我”学习、赶超,与别人竞争,然后再制约别人,这也是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我们是不是可以去树立一个更终极的、立足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这个理念出发看待世界、观照自己、设定目标,由此来调整和影响世界的发展格局、进程?这大概是另外一种放眼世界的方式,当然也将是一个更长期的问题。

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意义

环保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然而很多人都相信,科学可以最终解决环保问题。我们现在虽然不直接说“人定胜天”了,但这种观念的残余和变形的表现在我们的意识里依然存在:总认为人终归会有办法解决各种问题,不会让它们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甚至于有院士公开宣称“人类无须敬畏自然”。支撑这种幻想的一个很大的力量,就是对于科学的盲目乐观。在有限的阶段内和一些具体操作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可以局部缓解和解决部分问题。但只靠科学和技术,肯定不可能根本解决环保问题。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带来更多环境问题。

如果绝大多数人采用绿色生活方式,无疑会直接降低很多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那么从更本质的层次来说,绿色生活方式能不能最终解决人类文明面临的困境?包括我们的整个环保事业,从现实可能性上来说,能不能最终获得成功,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争议很多。在这些终极目标上,我感觉,一些最激进的、献身于此的环保主义者心中都未必持非常乐观的态度,甚至于他们可能比其他社会人士要悲观。

然而,即使有争议,我们仍然无法否定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对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性。打个比方,一个人早晚是要死的,是坐以待毙甚至加速死亡,还是垂死挣扎,延续生命?至少作为一种正常的反应,人的一种本能,是会努力延续生命的。而积极主动地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有意义的事情,正是人之为人的价值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实践绿色生活方式是有意义的,环保主义者、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们所付出的很多努力是有价值的。

原载《绿叶》,2009年第2期,pp.81-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