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多样类型并存,从科学走向文化

以多样类型并存,从科学走向文化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科普作品的发展演变来看,有一个相对来说争议不太大的类型上的变化,即从传统科普向目前较新型的文化型科普的转变。因而,这种多种类型并存,可以说是“哲人石”丛书的一个突出特色。在这种多种类型并存并可以以“大科普”来相称的特色之下,因为其中许多图书远远超出了传统科普图书的类型,因而,如果换之以“科学文化”这一更为宽泛的说法相称,也许更为恰如其分。

到《你错了,爱因斯坦先生!——牛顿、爱因斯坦、海森伯和费恩曼探讨量子力学的故事》一书出版为止,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哲人石”丛书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出满了100个品种。大约在世纪之交这套丛书启动时,科普出版还算相对热闹,因而与别的出版社出版的其他科普图书或丛书相比,“哲人石”丛书还不算特别引人注目,但随着后来出版界因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而越来越少出版科普图书,特别是这种中高端的科普图书,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去一直坚持下来,使得这套科普丛书无论是在选题、质量还是数量规模上,都成为首屈一指无人可比的巨型丛书,在当今相当不景气的科普出版领域,这几乎可算得上一个创举,一个奇迹了。

面对这样一个出版奇迹,这样一种成功,应该有许多值得令人思考并有借鉴意义的话题。这里,仅从科普理论和科学文化研究的视角,尝试对这套丛书的特色和意义进行一些分析和讨论。

从科普作品的发展演变来看,有一个相对来说争议不太大的类型上的变化,即从传统科普向目前较新型的文化型科普的转变。所谓传统科普,即是指从一开始科普作家们就集中力量关注科学知识本身,努力以尽量通俗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传达这些科学知识的科普形式。当然,在这样的科普作品类型中,也还可以再分出像过于严肃的,或是通俗易懂的,或是生动且可读性强的,以及面对不同年龄的读者群的各种子类型。其基本理念,包括认为受众不了解却又需要了解各种(经典的或前沿性的)科学知识,而且普通读者的这种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这种传统科普的问题和局限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而社会上科学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一些负面的影响)使得人们对于科学本身的态度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随着与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相关的一些学科研究的成熟和影响,如像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人类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伦理学、科技政策研究等等学科的研究,为人们从一些新的视角对科学进行新的认识和反思带来了可能。相应地,源于国外的一些新的科普形式,如“公众理解科学”或“科学传播”,也被引入中国国内。在这些新型的科学普及形式下而出现的科普作品,也在视角、内容、观念、立场,甚至于表现形式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例如,科学不再被视为是绝对正确的真理,科学知识也只是人类各种类型的知识的一种而并不一定占据着最为特殊的地位,科学以及基于科学认识的技术的应用可能会有不利的负面作用,科学家们也是在其各自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其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此等等。如果抛开更为细节的差别,以及在观念上仍有许多争议的差别,仅从大的内容形式上看,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新型的科学普及图书与传统的科普图书相比,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其人文性和文化性的特点要更加鲜明,对于有关科学的人文研究的成果的借鉴和介绍也更为多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哲人石”丛书目前的100种图书,分为四个不同的系列,即“当代科普名著系列”、“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当代科学思潮系列”,以及“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系列”。在这些系列的划分中,像“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系列”,显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传统科普作品了,而“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其中的科学家传记,本来也可以算是科学史的一种特殊类型。甚至于,在“当代科学思潮系列”中的一些作品,如《何为科学真理——物理理论与实在》等,本来就是科学哲学或科学社会学领域的作品。在这样一些与传统科普明显不同的类型的图书中,其人文性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以至于,当人们不再用传统中被广泛使用的“科普”一词,而是用像“科学文化”这样的概念来进行界定时,也许反而会更为恰当。

其实,在科普领域中,有关概念的争论也一直存在着,关于不同的概念及其所附带的价值判断,更是各人有各人的不同看法。像“科普”这个词汇是否还应在今天的继续使用,都有着激烈的争议。公允地说,在这个领域中最常见的“科普”、“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这三个概念,以及相关的像“科学文化”这样的概念,其间是既有内容相关或相似的重叠,又有其使用的不同语境中有着对于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观念的强调。而且在现实中,它们又在不同地场合经常是被混用或交替使用的。用各种不同概念所指称的不同类型的作品,在现实中也都依然存在着,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彼此很难完全被与其不同者所取代。在“哲人石”丛书里,我们看到,这些不同类型的“科普”(在此当然是在更宽泛的“大科普”概念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词)作品,是多元并存于其中的。这既显示出出版者的一种开放的心态,也可以让这套丛书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因而,这种多种类型并存,可以说是“哲人石”丛书的一个突出特色。

在这种多种类型并存并可以以“大科普”来相称的特色之下,因为其中许多图书远远超出了传统科普图书的类型,因而,如果换之以“科学文化”这一更为宽泛的说法相称,也许更为恰如其分。其中,像《何为科学真理——月亮在无人看它时是否在那儿》《爱因斯坦奇迹年——改变物理学面貌的五篇论文》《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物理与人理——对高能物理学家社区的人类学考察》《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爱因斯坦恩怨史——德国科学的兴衰》《科学革命——批判性的综合》《早期希腊科学——从泰勒斯到亚里士多德》《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寻求哲人石——炼金术文化史》以及《古代世界的现代思考——透视希腊、中国的科学与文化》等书,实际上本来就是科学史、科学哲学或科学人类学等领域的著作。就此而言,“哲人石”丛书的意义更为超越,在“科学文化”的旗帜下,为对科学的人文研究的诸领域,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以往,甚至现在,人们经常会抱怨国内原创的科普作品水平不高。这里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少有作者兼具科学与人文的修养,没有专业的科普作家等。实际上还有一个更为本质的重要因素,就是在当代的优秀科普作品中,人们经常可以体味到来自科学文化研究前沿的成果,以及各种新理论、新观念的渗透。这恰恰又正是传统科普作品所缺乏的。不过,这也与我们学习那些新的科学文化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若只功利地急就成章写科普,而没有更深层理论的支撑,显然其水平是很难有所提升的。就此来说,“哲人石”丛书既为那些学术领域直接提供了最新的学术资源,为新型科学文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教本,也为更长久的科普发展在准备着学术基础。就“哲人石”丛书的发展来看,这一特色这也正可以用从科学走向人文的说法来形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几乎是快被用滥了的老说法,但在现实中,我们离这种说法所要求的境界,也依然非常遥远。作为一套全部为翻译引进的科学文化丛书,要认真地做起来,在目前绝对是困难重重的,远远要比许多所谓的“原创”图书要难得多。这并非是说我们不应该在科普或科学文化图书的出版中倡导原创实际上在我们的各种政策中经常过于形式化地支持原创,但原创是要有根基的,无根基的原创其实近乎于浪费性的白创。当年,如果我们不是先翻译和学习西方科学,从一开始就一味只强调原创,那么到今天也许在我们这里仍然不会有高水平的自主的科学成长起来。科普以及科学文化也是一样。

在现实中,翻译引进优秀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费时费力(要找到合适的译者实在是一件太难的事情),而一些新的、前卫的观念,有时还会带来不理解和争议。这也正是“哲人石”丛书特殊的价值之所在。当若干年后,当中国原创的高水平科普和科学文化类出版物真正大量出现时,人们再回顾中,肯定会将“哲人石”丛书的功劳置于突出的地位。

前面说过,就这套丛书可圈可点,可分析可借鉴的方面实在很多很多,这里仅就其类型上的多元和越来越强的人文性与文化性这两个特色做了一些讨论,但仅就这两个特色,我们也希望在未来“哲人石”丛书的继续出版中,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能够进一步以更开放的心态容纳更多的相近相关类型的图书,能够在科普和科学文化的图书选题和内容中更加强调科学的文化特征,也更以人文的立场和视角去理解科学。

此文的部分内容曾刊于2012年5月4日《中国新闻出版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