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画龙点睛”之妙

“画龙点睛”之妙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这就是“画龙点睛”的典故,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传神。事实上,关于“点睛传神”的真正渊源是《世说新语》中对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这种“传神”的笔法,是顾画的最大特色。洛神的目光成为这幅画的精妙所在。

有个叫张僧繇的人,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这就是“画龙点睛”的典故,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传神。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事实上,关于“点睛传神”的真正渊源是《世说新语》中对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他认为所有画中画人物是最难的,不仅难在不容易掌握人的形象特征,而且更难在不容易表现人的精神面貌,也就是要“传神”,而传神的关键就在于“点睛”。这种“传神”的笔法,是顾画的最大特色。古书记载说,他曾给人家画扇面,扇面上是三国大诗人阮籍、嵇康的像,但都没有点上眼珠,就把画给了人家。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郑重其事地回答说:“怎么能点上眼珠呢?点了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还有一个故事说,顾恺之曾在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做过参军(掌管文书的官),他很想给殷画像,但殷因为自己的眼睛有毛病,怕画出来不好看,就坚决推辞。顾恺之看透了他的心思,就坦率地对他说:“眼睛有毛病是没有关系的。我在画的时候,可以一样把瞳人画清楚,画后只要用干笔在上面轻轻扫过,就可以画出你眼睛的特征,就像遮在薄云后面的月亮,将会更美。”这番话把殷仲堪说得很高兴,但同时也表明了顾恺之在画人点睛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技巧。

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是以曹魏大诗人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巨幅绢本着色画卷,赋中抒发曹植在爱情生活中的感伤情绪。顾恺之就以此赋为题材,画成《洛神赋图》。他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例如:洛神曾多次出现在水面上,手持麈尾,衣带飘飘,动态委婉从容。她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之情。曹植头戴梁冠,身穿宽衣大袖,在打着华盖的随从者的簇拥下,有着贵族诗人的优雅风度。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她梳着高高的云髻,手持麈尾,以依恋之情望着曹植,他们好似在互相交谈。洛神的目光成为这幅画的精妙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