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毛泽东对岳飞所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感触尤深,给予很高评价。实际上,“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魂。八百年前的岳飞已经懂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道理,冲破“阵图”的束缚,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指挥战斗,从而取得几乎是百战百胜的结果,实在不简单。

64.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宋史》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飞应募。相有剧贼陶俊、贾进和,飞请百骑灭之。遣卒伪为商,入贼境,贼掠以充部伍;飞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贼出战,飞阳北,贼来追之,伏兵起,先所遣卒擒俊及进和以归。

康王至相,飞因刘浩见。命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补承信郎。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

——选自《宋史·岳飞传》

[评点]

《宋史》为元代脱脱等撰的纪传体史书。共四百九十六卷。记事详于北宋,略于南宋中叶以后,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官修史书。这里选录的是其中《岳飞传》中的一段。

岳飞(1103—1142)凭勇敢与计谋擒获相州大盗,并在滑南大败金兵之后,声名大振。不久,他隶属北宋名将宗泽麾下,又屡立战功。宗泽见他作战不拘常法,好野战,既佩服又担心。根据宋代军队作战的惯例,凡将帅率军出征,需严格按皇帝亲授的阵图布阵出战,不许变更。但岳飞不以为然,认为用兵的奥妙在于以变制变,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不拘常规,根据战场上千变万化的情况,依靠将帅的主观运筹谋划,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岳飞“自结发从军,大约经百战,未尝败北”,他一生与金兵打了三次大战,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之役他收复了六郡,打通了川陕等地向朝廷纳输财赋的道路。绍兴六年之役,他恢复了伊水和洛水流域的许多州县,切断了河南与陕西之间敌人的联系。绍兴十年之役,他一直打到距金军大本营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金人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除了他从严治军外,善于谋略和运用战法出奇制胜也是重要原因。他曾经说过:“为将之道,不患其无勇,而患无谋。”

毛泽东对岳飞“精忠报国,全心为民,抵抗外军侵略”的事迹十分钦佩,称他“是一个大好人”,“是个民族英雄”。毛泽东还在《新唐书·徐有功传》一书中写下一段批语:“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同时,毛泽东对岳飞所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感触尤深,给予很高评价。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中,结合抗日战争的实际,对此有深刻的分析和发挥,他说:“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的‘运用之妙’。”实际上,“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魂。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指挥员有了这种“运用之妙”,就会保证在战争中的主动地位,“就能压倒敌人而击破之,而最后胜利就属于我们了”。八百年前的岳飞已经懂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道理,冲破“阵图”的束缚,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指挥战斗,从而取得几乎是百战百胜的结果,实在不简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