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生物与肠道健康

微生物与肠道健康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肠道是人体中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肠道菌群的组成情况可作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由此可见肠道菌群的重要性。因此,合理膳食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因食用生鸡蛋而发生沙门氏菌性食物中毒疫情的报道在世界各国屡见不鲜。因此,沙门氏菌是食品卫生检疫的重要项目。但因特殊原因,这些大肠杆菌在肠道内的繁殖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引发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

相关微生物:肠道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等

肠道菌群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肠道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

肠道是人体中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人体肠道中细菌的数量和种类非常多,尤其是在大肠内,根据已有的研究发现,其数量可高达1011~1014个,种类可达400~800种,占粪便干重的1/5~1/2。可分为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三大类,有益菌和中性菌(又称条件致病菌)是肠道中的正常菌群,有害菌是肠道“过客”或“黑客”。肠道菌群的组成情况可作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由此可见肠道菌群的重要性。

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包括有益菌和条件致病菌(又称中性菌),人体肠道中主要的有益菌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等,它们是肠道菌群的重要成员;主要的条件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它们的繁殖和数量受有益菌的控制。在正常状态下,有益菌和条件致病菌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中,共同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正常的肠道菌群在从肠道中摄取营养的同时,能够合成人体所必需的许多营养物质,如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同时,它们能参与或促进许多营养物质的代谢或利用,并具有拮抗病原菌、排毒解毒、激发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是陪伴我们一生一世的“益友”,而且必不可少,互利共生。

正常人肠道中有益菌的比例占肠道菌群的1/4~2/3,有益菌比例越高,表明肠道微环境越好,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越强,就会更加健康。若肠道菌群平衡失调,有益菌减少,中性菌和有害菌大量繁殖,就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直接导致便秘、腹泻、消化不良等疾患。随着中性菌和有害菌数量的不断增多,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逐渐积累,而同时有益菌比例减少,排毒解毒功能减弱,会导致人肤色暗黄、口臭,以及一些代谢异常疾病,如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甚至还会诱发肠癌,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呀。

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肥胖与肠道中厚壁菌门细菌比例较多有直接的关系。这类细菌对能量、热量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因此,我们要关注肠道菌群,关注身体健康。

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我们的日常饮食结构直接相关,长期的高糖高脂饮食会降低有益菌的数量,高蛋白饮食也会增加以大肠杆菌为主的腐败菌的数量,而膳食纤维有利于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合理膳食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合理膳食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肠道中的有害菌(致病菌)

肠道有害菌主要是指肠道中的致病菌,它们不是肠道的“固定居民”,而是随食物进驻肠道。在肠道中,它们会受到肠道正常菌群和人体免疫系统的共同抵御,有些有害菌逐渐消亡,而有些有害菌则因数量较多或致病力较强而成为漏网之鱼残留下来,它们通过施展不同的“妙计”而使人致病。

最常见的肠道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见微生物毒素部分)等,它们主要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若不加预防和控制,可能引起传染病的爆发。

沙门氏菌

在世界各国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榜单”上,沙门氏菌常“名列前茅”,在我国它也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中的魁首。沙门氏菌引起的主要病症以急性肠胃炎为主,其次是败血症。沙门氏菌是值得高度警惕和严加预防的人畜共患病原菌。

沙门氏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极易污染蛋、肉、奶类制品。因食用生鸡蛋而发生沙门氏菌性食物中毒疫情的报道在世界各国屡见不鲜。沙门氏菌也可污染新鲜果蔬,如美国2013年发生的西红柿中毒事件就是沙门氏菌的“战绩”。

最好不要食用生鸡蛋

沙门氏菌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其产生的内毒素,当菌体死亡或损伤造成细胞膜破损后,内毒素随即释放,引发机体疾病,严重的可致死。因此,沙门氏菌是食品卫生检疫的重要项目。与其他肠道病原菌一样,沙门氏菌病重在预防。请慎食生食,避免病从口入,并谨防患者或带菌者对密切接触者的交叉感染。

大肠杆菌

多数大肠杆菌是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作为条件致病菌与人终生相伴,它们在肠道中摄取营养的同时为人体生产很多有益物质,如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B、维生素K,拮抗致病菌的杀菌物质大肠杆菌素等,与人类互利共生。但因特殊原因,这些大肠杆菌在肠道内的繁殖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引发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若这些大肠杆菌“乔迁”到肠道外的地方并繁殖,则会引起肠道外感染,如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

虽然多数大肠杆菌并不致病,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却世世代代与人类为敌。这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能够产生多种毒力因子,如黏附素、肠毒素、志贺氏毒素等,使人致病,引起流行性腹泻,也可引起肠道外感染,如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等,我们称之为致病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的电镜照片

特别是臭名远扬的肠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H7,它的传染性非常强,主要引起出血性腹泻,并容易殃及肾脏,使人出现急性肾衰竭,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性命难保。自1982年以来,已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中国等许多国家引起多次爆发性流行。目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及传播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临床治疗的难度也不断增大。因此,要防患于未然,除了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以外,还要严防患者、畜或禽对环境及接触者的传染,避免疫情的发生。若不幸患病,要及时治疗,一定不可大意!

志贺氏菌

志贺氏菌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的肠道病原菌,主要引起人类特别是儿童的细菌性痢疾,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等中毒症状,因此,又称为痢疾杆菌。志贺氏菌主要的致病因子是其产生的内毒素,有些志贺氏菌也可产生外毒素—志贺氏毒素。

志贺氏菌主要污染肉、奶类食品,也被列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病原菌。不过可喜的是,志贺氏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弱,将食物加热至60℃以上,即可致其死亡。因此,注意饮食卫生,可阻断食源性病原菌传染。另外,还要注意交叉感染,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和秋季,传染性较强,更要注意防范。

小心生肉上的志贺氏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