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懂就要问,才能获得进步

不懂就要问,才能获得进步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的确,任何一个人的才能,都不是凭空获得的,懂得主动求学、主动询问的人,才能不断获得进步。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一定要养成不懂就要问的习惯,这样,才能训练出自己的质疑思维能力,最终获得进步。这一点,先师孔子和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现代教育提倡尊重学生对学问有质疑精神,反对“填鸭”和“满堂灌”,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应该主动询问,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把知识“喂”给你。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学习相同的内容,学习成绩好的一定是那个主动学习、主动发问的孩子,他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相反,学习成绩差的,一定是那个处处需要老师和家长指引和督促的孩子。事实上,学习效果与自主能力是成正比的。的确,任何一个人的才能,都不是凭空获得的,懂得主动求学、主动询问的人,才能不断获得进步。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一定要养成不懂就要问的习惯,这样,才能训练出自己的质疑思维能力,最终获得进步。这一点,先师孔子和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孔子一直被中华儿女尊称为“孔圣人”,他有弟子三千,并有《论语》传世。尽管孔子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但他却一直很好学,并且常常“不耻下问”。

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去太庙祭祖。一进太庙,孔子就产生了很多疑问,于是,他就问这问那。

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

孔子听后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

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

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

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这就是孔子“不耻下问”的故事,一个学问如此渊博的人都谦逊于人,何况我们呢?

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顿时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既然你们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遗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也应该像孔子和孙中山一样,“为了学知识,不懂就要问”,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的中学多半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育,而学生们也习惯了依赖,所以,从现在起,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马虎了事了,多问问他人吧。

如果你能养成凡事质疑的习惯,那么,你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离校后继续成长、成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