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的“玩耍世界”

孩子的“玩耍世界”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究其原因,是因为洋洋写作业时一边写一边玩,不知不觉地把写作业的时间拉长了几倍。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玩耍对他们的意义是不同的。父母不仅不能阻止孩子玩耍,还应准备适当的设备使小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尽管如此,父母在孩子小伙伴的选择上,也要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不能让孩子沾染上坏毛病。

爸爸妈妈看着调皮可爱的小宝贝,心里满满的都是爱,孩子一天天长大,做父母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是,当小宝贝在学校里总是贪玩调皮,在课堂上坐不住、不守规矩,对与小伙伴玩耍的热爱程度远远胜过对学习的热爱程度的时候,爸爸妈妈怎么想呢?面对这样的问题,爸爸妈妈也许有很多疑问:孩子贪玩是问题吗?孩子应该好好学习,家长应该严格要求。可是,万一把孩子“管傻了”怎么办?随他去吧,孩子就是该玩,爱玩的孩子身体好、精神好。可是,长此以往孩子养成坏习惯可怎么办?……困惑的爸爸妈妈们,当你们面对这些难题时,你们已经走向发现和认识孩子天性的第一扇门了,接下来我们就要直面问题,一起去寻找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探索玩耍对孩子的意义,引导孩子更好地发挥潜力、创造未来。

典型案例

洋洋今年7岁,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生活在小康之家,在爸爸妈妈的细心照料与呵护下,健康地成长着。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洋洋越来越不爱学习,越来越贪玩。先说每天放学回家做作业这件事,爸爸妈妈调查了一下邻居家的孩子,他们做作业特别快,家庭作业一般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但洋洋总是要写三四个小时才能写完。究其原因,是因为洋洋写作业时一边写一边玩,不知不觉地把写作业的时间拉长了几倍。

再说上课这件事,洋洋总是管不住自己,老师讲课时不好好听,总在下面搞小动作,摆弄摆弄这个,再摆弄摆弄那个,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等洋洋想听的时候老师已经讲完了。在洋洋的记忆里,有几次他在课堂上玩着玩着,老师突然叫到他的名字,让他回答问题,他回答不出来,就只好满脸通红地站着。就连中午午休的时候洋洋也静不下来,看班的老师留一些作业或是叫同学们睡觉,但顽皮的洋洋还是忘不了玩,坐在座位上也不老实,一会儿和这个同学说几句话,一会儿又和那个同学逗几句嘴,要不然就私下搞点小动作,因为这些“毛病”,洋洋没少被老师批评。后来,老师好像和洋洋越来越疏远了,以前老师还经常和家长联系,现在都不说了,由着孩子在那儿自己玩,这让爸爸妈妈感到很困惑。爸爸妈妈很担心洋洋这么贪玩,将来会没出息。

专家解读

孩子普遍好动,父母要学会引导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从婴儿到青春期,孩子的活动水平是一生中最高的,在这段时期内,他们总是显得喜好各种活动,活动内容和形式也十分丰富,他们可以独自玩耍,也可以找小伙伴玩耍。小孩子年龄越大,玩耍的花样就越多,玩耍的内容就越丰富。例如,当小孩子长到一两岁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学着走路、说话,这时候的小孩子就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模仿动物和大人的行为,如果在模仿的过程中有大人或者动物和他们互动,他们就会更开心。他们可以搬动自己的玩具,搬动椅子,拿着木棒当枪用,甚至把大人让他们做的事情也当成玩耍。当孩子长到八九岁的时候,身体和智力两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时候,他们的身体更强壮,知识更丰富,因此也有了新的玩耍形式和玩耍内容,与三四岁的孩子相比,八九岁的孩子更喜欢带有竞争性的游戏。

如果做父母的不让小孩子玩耍,就违背了小孩子成长的天性,通常会遭到更强烈的反抗。运动可以带来健康,玩耍可以带来快乐,经验可以积累知识。做父母的不能违背小孩子的天性,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做父母的必须知道,哪些事情可以控制和引导,哪些事情无法控制和引导,从而去控制那些可以控制的,引导那些可以引导的;而对于那些不能控制和引导的事情,父母们要多关注和了解,但不能强行干涉。

适当的玩耍有益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和身体发展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玩耍不仅是孩子用来打发时间的事情,它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和身体发展均有帮助。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玩耍对他们的意义是不同的。学龄前儿童玩耍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功能性和建构性两个方面。功能性内容会涉及简单、重复性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参与者的目的是保持活跃,而不是创造什么物品。建构性内容会涉及一个最终目的——建造点什么。建构性活动既可以检验孩子身心发展的情况,还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因为,在某些活动中,孩子可以通过共享或转借的形式进行互动,甚至与他人轮流进行某项活动,或发起竞争。

好父母修炼

既然喜爱玩耍是小孩子的天性,而玩耍体验也能够让孩子获得满足感,那么,爸爸妈妈们硬要强制孩子不玩耍并不是明智的做法。堵不如疏,爸爸妈妈们首先应当尊重孩子,然后让孩子在健康的道路上成长,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有意思,让学习更加有趣。

健康运动,健康玩耍,让孩子充满活力

父母不仅不能阻止孩子玩耍,还应准备适当的设备使小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现在国家提倡全民健身,应当说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运动大环境,受此影响,孩子也会在有意无意间形成自发运动的意识,更何况,从孩子的天性来看,他们都是热爱玩耍的,而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玩耍的一部分。所以,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热爱运动并不是难事,这恐怕要比让孩子热爱学习更容易。为了让孩子养成健康运动的习惯,父母首先要为孩子准备适当的运动设备,保证孩子能够得到充分、安全、有益的锻炼。其次,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积极投入健康运动的行列,因为在孩子眼中,父母无疑是自己最好的榜样,如果父母光说不练,孩子即使被我们强追着开始运动,也很难坚持下来,更难以养成健康运动的好习惯。

为孩子寻找适宜的伙伴

做父母的应该为自己的孩子寻找适宜的小伙伴,从而使孩子能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孟母三迁”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津津乐道的经典,但是,现实中的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友谊、社会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当然,人无完人,父母不能要求孩子的朋友都是完美无缺的天使,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毛病,如有些人性子慢、做事情比较拖沓,有些人脾气不够好,等等。尽管如此,父母在孩子小伙伴的选择上,也要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不能让孩子沾染上坏毛病。所以,做父母的要为孩子寻找适宜的伙伴,这些伙伴可以陪伴孩子成长而不会让孩子陷入坏习惯里不能自拔。

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

首先,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父母应当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其次,引导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东西,帮助孩子在玩耍中设定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案和短期目标,这些目标对孩子来说要难度适中:一方面有一定的挑战性;另一方面又仿佛触手可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孩子不得不了解一些必要的知识,由于有完成目标的挑战和对成功的预期,孩子在了解知识的时候不会感到枯燥乏味;相反,他们将充满斗志,满怀热情地把这些事情当成愉快的活动。此外,在设定这些目标的时候,要考虑这些具体目标之间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以便上一个目标的实现能够为下一个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而下一个目标也能为上一个目标提供引导。在这些具体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孩子很可能发现学习内容本身原来是如此令人着迷,他们将体会到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

成长小贴士

1.父母要给孩子自由玩耍的空间,也要适当监督孩子玩耍的内容和过程。

2.孩子不是机器,不能一直都学习,要劳逸结合。

3.好习惯的养成一定要从细节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