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状腺建议吃的水果

甲状腺建议吃的水果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保护您的心脏,拒做餐桌“清洁员”。一辈子坚持先称体重后吃饭,只要体重一超标,立即调整饮食,少吃。节食可有效地降低血压,可作为高血压防治的一项措施。严重的贪吃会抑制大脑智能区域的生理功能。如果体内的甲状旁腺素增多,就易使骨骼过分脱钙而造成骨质疏松。节食也应有度,不能保证营养需求的“节食”不但导致营养不良,还可导致神经性厌食,这些都直接影响心身健康,这在一些少女们片面追求瘦美者身上已体现无遗。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节食有下列好处:

1.保胃肠、促食欲 节食使食物利用率提高,利用更合理,并长期保持好胃口,吃得香。

2.防胖减肥 节食是最好的“收支平衡”,不存在或少有营养的多余和过剩,当然就不会出现储存过量的脂肪而发胖。

说到底,肥胖者绝大多数是吃多了(除了病理性肥胖者以外),而且有不少人对食物有特别的亲和力。例如胖子进食的特征是:过食、吃得快(更容易胖),用“泔水桶”来形容也不为过。因为他们遇到好吃的,就多吃;遇到没吃过的,要吃;见喜欢吃的,也是吃。孩子考试吃,朋友结婚吃,就连死了人,也是吃。饿时吃,不饿时也吃;高兴时吃;不开心时吃;紧张时吃,看电视吃,睡前还要吃。这样无限制地吃,哪有不胖的道理。

吃得快是肥胖者的误区之一。选择的食物块大,每一块又吃得快,咀嚼少,单位时间内吃的块数多,狼吞虎咽,囫囵吞枣。在幼儿园吃饭,不到10分钟饭菜就全下肚,一定是小胖墩。

当餐桌“清洁员”是肥胖者误区之二。尤其是家庭主妇,当妈妈的,差不多就是家庭的“泔水桶”。为了保护您的心脏,拒做餐桌“清洁员”。①不吃剩:剩下的菜,大家分分吃,不要独自一人“包干”。②心脏病为什么女性比男性多,这是因为中国人的风气,凡餐桌上吃不完的,都进了母亲的肚子,还有不发胖的?

在这里应该学习瘦子的饮食习惯——他们不会多吃一口,吃不掉的就倒,总比吃到肚里生病好,想通了也就没有可惜的了。

肥胖的误区之三是光吃菜不吃饭。不知道菜里油(脂)水多;有人认为吃鱼没有油,可鱼是高油煎出来的,含软脂肪;有人说我只喝鱼汤,要知道鱼汤也是高脂熬出来的。

为了减肥,必须改变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误区。这方面应该学学宋美龄的减肥原则,她长寿活到103岁。一辈子坚持先称体重后吃饭,只要体重一超标,立即调整饮食,少吃。而不是等胖了以后再减肥。

3.防病、防癌 过食的食物就是毒素,而节食可以使毒素降低到最少,并有利于将毒素及时排出体外和利于排尽。

英国有人发现,致癌的原因是因为儿童时期的暴食。调查了4 000个小儿的饮食状况,并追踪至成年,发现童年暴食者,四五十年中,有5%死于癌症(排除吸烟及环境因素)。这个结论,对于那些无限制地满足儿童暴饮暴食的父母们敲了警钟;对后代的一生负责,就要避免暴饮暴食。

节食可有效地降低血压,可作为高血压防治的一项措施。日本的实验显示,头两周热量控制在6 300~7 100千焦,两周后又降为3 300千焦,节食者血压降了0.800千帕,血管舒张素增加了31%,前列腺素增加了34%。

日本专家甲田光雄根据临床实践证实,现代医学感到棘手的胃下垂、慢性胃炎、溃疡病、结肠炎、哮喘、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肥胖病以及习惯性便秘等疾病,均可用节食法取得满意的疗效,可称为“节食疗法”。

4.抗衰、延寿 从麦凯伊实验后,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不饱的老鼠活得长。当你从餐桌旁站起来,还想再吃一点时,正说明进餐的量已恰到好处了。这是向习惯要寿命的好办法,“每餐少吃几口,能活九十九”。

5.益智、防呆 吃得太多,会使人变傻,“从小傻吃,到老吃傻”。吃得太多会损伤大脑,使大脑早衰,因为饱食后脑中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含量会增加数万倍,此因子可导致动脉硬化。贪吃会降低大脑的血流量,使身体里大量的血液,包括脑部血液都调集到胃肠道。故饭后常感到昏昏欲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脑血管病、脑梗死患者成倍增加,生活改善,饱食者增多是一大原因。

严重的贪吃会抑制大脑智能区域的生理功能。主管肠道消化的自主神经中枢,因过量贪吃食物而长时间兴奋,就会引起与其毗邻的语言、思维、记忆、想像等大脑智能区域的抑制,久之则人变呆傻。而半饱状态对自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是一种良性刺激,可调动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使内循环、内环境均衡稳定,免疫功能增强,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趋向于平衡,从而提高抗衰抗病能力。

6.健肤美容 节食可加速肠道内代谢物的排泄,使胃肠对摄入的食物在不超越处理能力范围内进行分解、消化,这样就不易产生便秘;增加肠道蠕动,每天清晨可排便通畅。这样皮肤等组织对代谢产物的外排也会进行得很正常。皮肤是对养分、水分最敏感的器官之一。机体运转正常,脸部及其他部位的肌肤就会变得红润,黑斑及粉刺也会不治而愈或消失。节食还可使人体充满活力,不易疲劳,头脑清晰、记忆力增强,缓解紧张等,这些都是人的“神气”的表现,而“神气”正是人深层次美的表现。

7.防骨质疏松 过去认为造成老人骨质疏松(已占老人的1/3)的原因是由于摄取钙质的不足。美国著名生理专家彼约格·巴尔教授的研究表明,如果平时不注意节食,仅靠摄取含钙丰富的食物是难以收效的。钙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极其复杂,它受各种激素的影响,尤其是受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这两种激素呈双向调节作用,降钙素的作用是使血液中的钙沉着于骨骼之中;而甲状旁腺素的作用则与之相反,它使骨骼中的钙返回血液之中。如果体内的甲状旁腺素增多,就易使骨骼过分脱钙而造成骨质疏松。

巴尔教授仔细研究了不同食量对小鼠体内甲状旁腺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自由饱食组的小鼠,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的甲状旁腺素含量也明显增加,故骨骼中的钙逐渐减少;相反,限食组的小鼠,由于只吃六成饱,体内甲状旁腺素的含量却无变化。他认为,人类也存在着这种情况。不难想像从年轻时就经常饱食的人,到了老年,由于体内甲状旁腺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即使再另外补充较多的钙,也难以沉着于骨骼之中,所以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相反,从年轻时就注意节制饮食的人,到了老年,由于体内甲状旁腺素含量增加甚少,所摄取的钙就很容易沉着于骨骼之中,所以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节食的好处如此之多,难怪“节食观”被普遍接受,但我们要的是科学节食而不是盲目节食,保证营养是其核心。

节食也应有度,不能保证营养需求的“节食”不但导致营养不良,还可导致神经性厌食,这些都直接影响心身健康,这在一些少女们片面追求瘦美者身上已体现无遗。我们仍然要遵循古训——饮食严格掌握一个“度”字,食量多,食量少都影响健康与寿命。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饮食以时,饥饱得中”。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体所需要的热量一般只是想吃的食物热量的1/3。但又要认识到饮食并非越少越好,节食要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进行,既要全面摄食,使营养平衡,又要饥饱适中,保持胃肠正常功能。在这个前提下,因人而异地减少动物脂肪、糖及淀粉食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的摄入。我们要记住,多食高热量的饮食不但可导致人体肥胖,易患心、脑血管疾病,还容易导致短寿。

8.节食清体 我们的祖先早就告诉我们:“食勿过饱”是养生的重要法则,过则伤,则生痰毒。中医认为:食过则积,积而生热,日久成痰成毒,滋生出各种疾病。怎样避免痰浊滋生呢?首先要节制饮食,每餐只吃7~8成饱,一日三餐,晚间不加餐。如有一顿没控制好,吃多了,可适当停止进食1~2餐,决无大碍(此时可用饮水和吃点水果来代替饮食)。不要在不愿进食的情况下强迫自己进食。如感冒发热,胃纳欠佳,此时干脆就饿1~2顿。因为在胃功能差的情况下,没有食欲,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此时强迫进食,势必进一步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而受损伤,又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而积食生毒。此时的进食,不是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源,而是一种恶性循环。

失眠有时与晚餐过于丰盛或近日饮食过多有关,或是因进食肉食和高热量饮食过多而导致。舌苔厚和大便较臭也是脾虚、内有食积痰浊的表现,予以减少饮食可以改善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