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出“一体两翼”

突出“一体两翼”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体两翼”雁阵式队伍建设模式紧密围绕地震队的队伍结构、管理特点、品牌建设等中心工作,有效凝聚了基层员工共识,充分发挥了地震队在企业发展的主体支撑作用。关键时刻,党支部及时发出号召,组建了由12名骨干党员、8名后勤党员和4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共同参加了大排列摆放的任务。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青海物探处党委

近些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青海物探处党委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沉淀形成了以“6+4+4”为主要内容的“一体两翼”雁阵式队伍建设模式,通过推广应用,形成了队伍建设的规范化机制,使队伍建设与中心工作结合更加紧密,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锻造出了一支作风过硬、能征善战、攻坚克难的员工队伍,深刻诠释了青海物探“缺氧不缺斗志、艰苦不怕吃苦、困难大决心更大、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高原先锋精神,充分展示了青海物探高原勘探铁军的形象和实力。

一、选材背景和起因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保持稳定的第一线,企业生产的最前沿。当前国际原油低位运行成为新常态,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明显放缓,物探市场迎来了历史上最严峻的“寒冬”,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升基层队伍战斗力,成为推动物探企业科学稳健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体两翼”雁阵式队伍建设模式紧密围绕地震队的队伍结构、管理特点、品牌建设等中心工作,有效凝聚了基层员工共识,充分发挥了地震队在企业发展的主体支撑作用。

二、具体内容与做法

在基层队伍建设中,如果把一支地震队比喻成一个雁阵,那么领导班子就是头雁,发挥着引领作用,是导向与核心;党员和班组长就是雁阵的两翼,发挥着骨干和带动作用,是辅助与支撑,三者互带互促、相辅相成、纲举目张,与员工队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地震队班子建设“六字法”

班子建设是地震队队伍建设的根本与灵魂,“六字法”即:“分”:班子成员按照工序分工,责权利相统一;“规”:班子成员带头践行议事规则和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带”:班子成员现场带班,正职60%以上,副职80%以上;“联”:重大事项共商共决、党政联签、带头执行;“述”:目标任务与完成绩效挂钩,班子成员述职述廉;“评”:组织考核,上下互动,民主测评。

(二)班组长建设“四个统一”

班组长作为队伍的“兵头将尾”,是所有计划方案的具体执行者,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班组长的管理,青海物探处党委突出“四个统一”:统一管理:将班组长全部纳入到物探处统一管理;统一选拔:在全处或地震队范围内,统一竞聘或优选直聘;统一培训:将班组长纳入公司或物探处统一培训,持证上岗;统一考核:对班组长的工作绩效实行统一考核,优胜劣汰。

(三)党员队伍突出“四化”

“四化”即:身份公开化:通过承诺践诺、亮牌示范,“亮”出身份,实时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责任属地化:通过流动党员责任区和先锋岗活动,强化其属地责任、知听见责任和拓展责任,使党员责任“广”起来;作用显性化:通过党员突击队、劳动竞赛等活动,在急难险重和关键节点,凸显党员作用;考核民主化:通过星级党员评比,实行群众画像和升降格管理,使党员形象“树”起来。

三、成效和启示

(一)基层领导班子引领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在推广班子建设过程中,青海物探处党委对原成果班子建设“分、规、带、联、述、评”六字法进一步细化,并分项制定实施细则。在项目运作中,针对领导班子建设,量体裁衣开展了“五优”基层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主要标准是“政治素质优、团结协作优、学习创新优、工作业绩优、作风形象优”,进一步提高了对班子建设的要求。青海物探处249队是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服务业务金牌队,从2011年起,该队三上英雄岭,取得了英雄岭地区勘探的重大突破,落实了英东一号超亿吨级的油藏规模,其项目运作模式受到了中石油集团的高度肯定,被集团公司专家命名为“英东模式”。2139队是“东方先锋物探队”,近三年来,该队战“牛中”,下“冷东”,胜“冷七”,高效完成了多个油田公司重点勘探项目,打破了多项柴达木勘探记录,创造了近5亿元的勘探工作量,多次获得优质工程、创新创效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两支地震队成绩的背后主要得益于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队领导按照“五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头雁引领作用的发挥感召着员工。正是有了队领导的率先垂范,参加野外项目施工的员工眼里有榜样、心中有标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队伍的战斗力与日俱增。

(二)班组长骨干作用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四个统一”的班组长建设模式持续加强了班组长队伍的管理,充分发挥了班组长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班组生产均衡有序地进行,在2015年藏北勘探项目中,产生了“1+1>2”良好效果。藏北项目工区高寒缺氧、环境艰苦,且又是青海物探处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的第一片项目,对参与项目生产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通过两年班组长的统一管理,青海物探处对所属骨干员工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建立了一个资料齐备、评价准确的“人才库”,此次选拔进藏人员,青海物探处按照“职工推荐、本人自荐、竞聘上岗”的方式在全处范围内统一选聘了12名班组长,在原先培训的基础上,青海物探处依托东方公司及社会资源,对这些班组长进行了安全、技术、质量等各方面的针对性培训,帮助班组长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进藏所需的必要技能。生产过程中,地震队对班组长工作业绩进行统一考核,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功效挂钩,确保公平公正。藏北项目战线蔓延上千公里,工区分散,资源匮乏,竞聘上来的班组长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发挥出了超越班组长岗位的特殊作用,为项目平稳连续运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甲方高度赞扬,藏北项目被授予“优质工程”荣誉称号。

(三)党员带动作用有了进一步体现

在“四化”党员管理的推广应用过程中,青海物探处在野外项目运作过程中又设计开展了“星级”党员评比活动,按照“项目运作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党支部的影响就延伸到哪里”的思路,把党员身份公开化、责任属地化、作用显性化、考核民主化全面融入创先争优活动中。2015年,在藏北项目施工进入鄂斯玛区块时,正值最寒冷的季节,施工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时,季节工队伍出现了退却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往往会引发破窗效应使施工陷入被动。关键时刻,党支部及时发出号召,组建了由12名骨干党员、8名后勤党员和4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共同参加了大排列摆放的任务。正是在这关键时刻党员先锋作用的彰显与带动,确保了队伍稳定,为项目成功运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2016年,物探处党委制定下发了《青海物探处党员“星级”管理办法》,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处施工地震队开展了此项活动,366名党员中,5星级党员比例达到了30%以上,四星级党员达到了50%以上。实践表明,党员“四化”管理的推广与星级党员评比活动的开展,为队伍建设注入了鲜活动力,形成了有力支撑,助推了项目的安全、优质、高效运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高度,着眼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把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一体两翼”雁阵式队伍建设模式找准了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员带群众、抓班组长带职工的着力点,明确了领导班子、党员队伍、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方法与途径,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是科学有效的基层队伍建设模式。

案例执笔人:张志玉 赵志强 段国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