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前童元宵行会

前童元宵行会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元宵节进入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节的主题词是灯。又有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一大特色。宁海县的前童村,是个童姓家族聚居的古村落,元宵节有行会,纪念童氏祖先昔日兴修水利的功德。在泰顺县的张宅村,历来有在元宵节期间举行“聚宗亲、商族事、祈上苍、保平安”的大型民俗活动。由此可见,浙江不少地方都有元宵节后回娘家省亲的传统。

元宵节,也叫正月十五,大约起源于汉代,它形成至今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最初,元宵节只是作为皇帝祭祀天神的一个节日,到了唐宋时期流传到民间,形成了包括赏灯、猜灯谜及吃元宵等众多风俗活动的传统节日,其热闹、红火、娱乐色彩浓烈的特点,使得它成为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传统节日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节不断发展变化,不仅形成了一些新风尚、新风俗,而且还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实意义。2008年,元宵节进入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浙江元宵节概况[11]

元宵节的主题词是灯。一般认为,汉明帝为了表彰佛法,下令在正月十五夜“燃灯表佛”,才拉开了元宵灯会的帷幕。而到了隋炀帝时,则已蔚然成风。《隋书·音乐志》云:“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使人皆衣锦绣缯彩,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佩,饰以花毦者,殆三万人。……大列炬火,火烛照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自是每年以为常焉。”可见此时已成相当规模,京城里年年都有元宵灯会了。

京城有灯会,各地当然会纷纷仿效。到了唐代,史书记载灯会盛况的文字就更多了。时至今日,连穷乡僻壤也盛行闹元宵。唐代诗人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月》诗,有“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可见那时候的杭州仿效京城长安,元宵灯会已有相当规模了。《十国春秋》提到吴越国王钱弘俶,说他被废后,住在绍兴,“每元夜,张灯遍于山谷,用油数千斤”。明末张岱《陶庵梦忆》专门有一节写“绍兴灯景”,文云:“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灯会普及的一个原因。又有人说,灯谐音“丁”,迎灯就是在象征“人丁兴旺”,为的是图个吉利,所以人人欢迎。

各地灯会的形式,异彩纷呈,千姿百态,大致上又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布置了各种灯景,供人观赏游览。小的是手提的各式灯笼,大的有高似亭台楼阁的,人称“鳌山”。另一类则是踩街表演,把各种灯都舞动起来,尤以舞龙舞狮为最常见。其他如高跷、鼓亭、台阁、马灯、荡湖船、大头娃娃、各种戏阵舞队,五彩缤纷,无不出奇制胜。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元宵”,就提到当年临安城里有各种舞队在街头表演,官府巡街时总会赏赐银两,以示鼓励。这种风气一直流传下来,浙江各地的元宵灯会,常有大规模的街头流动表演,俗称踩街,常常形成狂欢。

灯彩的扎制务求精巧,于是造就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各地又有各地的杰作以为骄傲,硖石灯彩、仙居无骨花灯、乐清龙档,都因为它们各自在传统美术领域里的杰出造诣,而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种灯舞,则是把灯舞动起来,成为一种表演艺术,更加烘托出节日狂欢的气氛。浙江各地在这方面的亮点比比皆是,如奉化布龙、长兴百叶龙、浦江板凳龙、青田鱼灯舞、温岭大奏鼓、兰溪断头龙、泰顺碇步龙、坎门花龙、余杭滚灯、海盐滚灯、临海黄沙狮子、九狮图等,有的以演技高超见长,有的则强调千家万户的参与,成为一种气势磅礴的行为艺术。它们也都进入了舞蹈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精美的舞蹈一旦成了气候,也会在别的节日庆典中亮相,但是究其根源,大多肇始于元宵灯会,这是毋庸置疑的。

灯会热闹,必须有声音,这是毫无疑问的。除了人声鼎沸,还必须锣鼓喧天。俗话说“锣鼓响,脚底痒”,就指此。听得远处锣鼓响,年轻人忍不住要去凑热闹,这就是所有节庆的基调。而元宵节则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场锣鼓表演,尤为喜庆。老人说“年鼓”,指的就是元宵节的锣鼓。清初嘉兴诗人朱彝尊有《鸳鸯湖棹歌》云:“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子弟师。”可见民间的锣鼓水平之高。锣鼓音乐不断发展,各地都形成自己的流派,诸如嵊州吹打、舟山锣鼓、楼塔细十番、江南丝竹也都久负盛名,如今也进入了音乐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又有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一大特色。灯会上,粘贴谜面于花灯上,供游人竞猜,主人往往有奖。一般认为南宋临安已见其滥觞。周密《武林旧事》卷二云:“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明代更盛,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称之为“猜灯”。灯谜有别于民间的口头谜语,常以文字的机巧为游戏,自成其规律。流传至今,杭州、温州等地的灯谜高手屡屡亮相,在全国范围内颇具影响,喜好者也是相当多的。

浙江各地的元宵节风俗异彩纷呈:台州一带,人们在元宵夜要到祖辈的坟前跪拜,称为点坟灯。湖州农村有不少从湖南迁来的“棚民”,也要在元宵节上坟,称为“给祖宗送灯”。

宁海县的前童村,是个童姓家族聚居的古村落,元宵节有行会,纪念童氏祖先昔日兴修水利的功德。人们以房为单位,抬着形式各异的鼓亭、台阁、秋千上街巡游,声势浩大,颇具影响。

在泰顺县的张宅村,历来有在元宵节期间举行“聚宗亲、商族事、祈上苍、保平安”的大型民俗活动。在祭祀当天有盛大宴会招待族人村民,人称“百家宴”。这样的活动近来越搞越大,附近村镇也纷纷仿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余家山头村,有“十八十八,女儿回家”的谣谚。人们把正月十八叫作“女儿节”,每年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探亲,这个传统据说已有600多年历史。村里每年此日要在祠堂祭祖,并举行“好女儿,好媳妇”表彰大会,传续孝心,弘扬孝道,普遍受到好评。清代范祖述《杭俗遗风》“年市喧哗”也提道:“新正十六返娘家,轿带箱笼人带娃。”“新妇回娘家,必在正月十六。”由此可见,浙江不少地方都有元宵节后回娘家省亲的传统。

在浙江各地农村,还有一种“紫姑占卜”的风俗,主要是在女孩子中间悄悄地流传着。在东阳,称为“接七姑”;在舟山,称为“请井潭姑娘”;在杭嘉湖一带,称为“接淘箩头姑娘”;在宁波,称为“卜筲箕”。届时占卜这一年的收成好坏和个人命运。时至今日,则已衍变为一种游戏,也往往是节日的一种乐趣。

以下就前童元宵行会作为元宵节个案展开讨论。

二、前童概况

前童村位于宁海县城西南方,是一个建村近800年历史的童姓氏族村落。前童地名即来自居住在这里的以宗族血缘童姓族人的姓氏。据《中国姓氏探源》记载,童氏最早的始祖名叫颛顼,颛顼是轩辕黄帝的儿子。颛顼有个小儿子,天生一副嘹亮的歌喉,他生性乐观豁达,终生无忧无虑,所到之处都能听到他欢乐的歌声,所以人们都昵称他为“老童”。老童繁衍的子孙,即以童为姓,童族的姓氏由此而生。前童村的童氏族人居住的村东有一山麓,山上有塔,山名为“塔山”,童氏为区分与其他地方的童氏族系,亦在自己姓氏前面加以塔山二字,亦有“塔山童氏”之称。

塔山童氏,素以“耕读传家”。由于前童村所在地属山谷冲积平原,土地的构成有水田、旱地两大类。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间有小麦大麦等品种;旱地以种植豆类、玉米、高粱等为主。前童村童氏族人历来有种植本地早大豆悠久历史,并以此为原料开发出许多豆制品,形成豆制品系列加工业,逐渐成为具有前童地域特色的地方土特产,如“前童三宝”,即前童豆腐、前童空心腐、前童豆腐干。塔山童氏虽然身居山野,但对教育历来十分看重,前童素称“诗礼名宗”。自塔山童氏第七世祖上童伯礼起,他在石镜山创办“石镜精舍”,开了塔山童氏在前童的私学教育之先河,以聚六经群书数百千卷,礼聘方孝孺先生课教子弟,开启文明。自此,“读书不求闻达,亦足变化气质”,便成为童氏先人信奉的要旨。“谨节堂”“聚书楼”“集贤斋”“天、尺木草堂”“鹿鸣山房”“德邻书院”,一座座充满文化内涵的明清时期书院相继建立。

手工业是前童人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在童氏族人中,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手工匠:铜匠、木匠、泥水匠、篾匠、漆匠、裁缝等。故在历史上,前童村有“五匠之乡”称谓,尤以木匠和雕刻为代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顶花轿和一张木雕嵌镶床皆出自前童。由县文管会收藏的木工雕花床更是清末前童雕匠的代表手艺。前童家家户户,几乎都保存着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雕花床、八仙桌、红橱、篾丝箱等精致家具。古老的民居里,拱斗、雀替、柱饰造型千姿百态。山墙上堪称一绝的石花窗,林林总总200余扇,其图案没有一幅雷同。2005年,前童仿古工艺厂,巧匠聚集,专门生产竹、木雕制工艺品,产品古朴典雅,独具一格,数量达数百种。该厂生产的木雕龙舟,被选入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陈列。

前童留下了一批明清时期完整的古建筑群,这批古建筑群以古祠、旧宅和老街为主体构成。其中童大宗祠建造于明初洪武十八年(1385),占地1.2亩,檐前童镇头四注,两廊发阁,南设戏台,北存祀室。其他环村而筑的“俨思祠”“永言祠”“崇本祠”等数十座小祠,分别建于明天启、清顺治、清乾嘉年间,历经数百年轮廓依旧。古祠周围是黛青粉墙的道地(四合院),“群峰簪笏”“职思其居”“欣所寄”等40余个道地,几乎完整无损地保留着清代乾嘉年间的风貌。

三、前童行会的仪式过程

前童行会是一种极具前童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的氏族村落民间文化活动。前童行会是塔山童氏族人所创办举行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形式。它以我国民众传统的民俗节日元宵节为活动的时间点,由塔山童氏独具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以巡游的行会形式,来表达童氏族人对传统民俗节日的庆贺,对童氏族人先祖的纪念和崇拜,来演绎童氏后裔对氏族优秀传统精神、思想品德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是彰显塔山童氏团结、和谐和昭示童氏子孙聪明才智的一场文化盛会。

据《塔山童氏谱志》记载,前童元宵行会始于明代。塔山童氏是一个十分敬重祖先的家族,特别是对塔山童氏家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先祖,更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对先祖的崇敬和拥戴。前童行会,就是为了纪念塔山童氏的第十二世世祖童濠。前童村是由山谷间冲击而形成的溪谷平原地势较高,而作为前童村主要水源的村前的白溪和村后的梁皇溪地势较低,这种村落高、溪流低的地理状况使得塔山童氏族人用水问题很严重。明正德三年(1508)宁海大旱,全年无雨,当时塔山童氏第十二世先祖童濠是当地第一大户,为救受灾族人,童濠把自家存量分给童氏族人,由于受灾朝廷公粮没法完成,童濠就替当地百姓私造了一份完成上交公粮的名册。县太爷被他的精神感动,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放他回家,而且还开仓放粮,帮灾民渡过难关。童濠回家后,便谋划如何改造前童所处的地理环境,利用白溪为前童百姓造福。最终,杨柳洪砩水利工程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前童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带给了塔山童氏家族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安定。

前童行会最原始的动因就是为了庆祝杨柳洪砩水利工程的胜利落成。杨柳洪砩水利工程,是在500多年前的明代,而且是由一村一族来完成的,族人们自然要庆贺和欢呼。所以童氏族人便趁众族人在村团聚之时,以传统民间习俗中的“迎腊柴”及传统民族节日元宵节为契机,举行盛大而隆重的庆祝活动。随着第十二世祖童濠的逝世,童氏后人对元宵行会活动主旨除了原有的庆贺以外,更多体现的是对先人的思念、敬畏和感恩。

塔山童氏自释卿公子之四子,思立、思忠、思德、思恭作为敦字辈排行,作为族房制的开始,其后则按族脉流传设定族房,一个族房作为一脉童氏而传承。前童行会中的民间艺术样式,如鼓亭、抬阁、秋千等,均以族房的代表来参与行会,资产属性是某一族房的共同族群产。前童行会之所以能经久不衰,而且越办越红火,与这些行会道具并非出于个人而是由族房出资是分不开的。因此,前童行会的形成,既得益于地域文化所形成的民间风俗,也得益于传统民俗节日,更与童氏家族文化特色分不开。由于这种自然的、人文的文化基因有机结合,创造出了具有塔山童氏宗族文化印记的前童行会习俗,形成了一姓、一村为基本单位的民俗文化盛会。

前童村元宵行会代代相传,年年举行,大年一过从正月初十开始到十三,是童氏族人集中精力做行会准备工作的阶段,要做好敲打锣鼓的任务:正月初十,两个人担四面大铜锣,四个人敲,两个人敲前锣、两个人敲后锣;正月十一,四个人担八面大铜锣,八个人敲;正月十二,八个人担十六面大铜锣,十六个人敲;正月十三,二十四个人担四十八面大铜锣,二十四个挑担的人敲前锣、二十四个人敲后锣。每日早中晚各一次,绕着村里的大街小巷敲打一圈,让村里的族人都知道。到了正月十四清晨,前童村童氏的百面以上大小铜锣都会出动,进行敲打,这就预示着一年一度的元宵行会要举行了。民间有句俗话说:“铜锣堂堂响,村民喜洋洋。”

正月十四、十五的一早,童氏族人就会从各自的村落抬着代表各自族房的民间艺术样式会集到大操场(旧时是在童氏大祠堂前)。至下午一时,鸣炮响毕,行会活动正式开始。按行会队伍次序,头牌在前,五圣方旗、白布蓝色清道旗、金黄色龙旗交相辉映,双龙双狮挥舞开道,随后由各族房的鼓亭、抬阁、秋千等民间艺术按族房大小依次排列,浩浩荡荡向“濠老爷”所在的塔山庙出发,去迎接“濠老爷”出殿巡游。仪式开始,先由大铜锣敲三遍,大鼓打三声,长号吹三次后,族长发令:“恭请濠老爷出殿!”这时,百面抬锣的铜锣声、十九支古乐队的古乐声、热闹的鞭炮铳花声汇成一片,响彻云霄。请“濠老爷”,一般人是不能动手的,只有童氏家族里有名望、有身份的长辈才能参加。整个仪式过程童氏族人都非常庄重、肃穆,十分虔诚地把“濠老爷”神像从坐阁中请出来,放到专门为其制作的神轿里。随后在仪仗的引导下按行会队伍的序列出发进行行会巡游。

在巡游的途中,人们还会进行鼓亭、龙舞等民间艺术表演,十分热闹。沿途,靠近巡游道边的住户都会自费在自己的家门口摆两张桌子,放上茶水和红枣桂圆汤、糖果等食品,免费送给抬杠巡游道具的人吃喝。白天行会后,夜里还会继续进行。到了晚上,所有的民众都会走出家门,或参加巡游,或观看行会,整个前童村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与白天有所不同的是,行会队伍中增加了无数个大红灯笼。长长的队伍中,每隔几米就有一盏大红灯笼作指引,与鼓亭、抬阁、秋千上的数十盏大小不一的灯笼相照映,再加上装饰在巡游路线上的挂灯、提在观众手上的红灯,整个前童村形成一个灯的海洋,大有“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观美景。

到了元宵节,前童村童氏家族有个族规,凡是童氏宗族的人,不论是住在本村还是已经搬到外村,包括出嫁在外的童氏女性,都要按时赶到前童参加元宵行会的活动,塔山童氏的正月拜岁活动都会等到元宵节行会期间一并举行。前童元宵行会活动是以一祠(童氏大祠堂)为中心,二庙(塔山庙、南宫庙)为支点,以各族房的鼓亭、抬阁、秋千等民间艺术为载体,以全族人整体的行会活动来表达他们的心愿和渴望,其核心价值是和族睦亲、祈求吉祥。

四、前童行会的艺术表演形式

每年正月元宵节的行会活动是前童村一年之中气氛最热烈、形式最隆重、规模最浩大、影响最广泛的民俗文化活动。它既传承和保留了上古狂欢的色彩和节目,又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民间风俗、民众信仰和宗族传统,在欢庆元宵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善、丰富民俗文化活动,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浓郁地方文化特色和宗族文化特征的活动样式。以下就介绍几种前童元宵行会较有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

(一)鼓亭[12]

在前童行会中,鼓亭是行会的主角。鼓亭,按一般的常规而言,是置放作为乐队指挥用的鼓的一种亭阁。但前童鼓亭与众不同,它是以塔形作为鼓亭的基本形态,精致且漂亮。重檐式的塔形结构,配置以精湛的工艺雕刻装饰,朱红油漆,鎏金花饰,塔身上各层重檐挑角间点缀有大红灯笼,塔尖至塔形底座间挂有许多彩色三角小旗,映托出塔形鼓亭工艺的精致。其身高有5—7米,一般的鼓亭有五层结构,也有七层、九层的。除了作为主体的塔形结构外,塔形的周边及每层塔形上都装饰有各种雕花,而且每一种雕刻和设计都有不同文化寓意的图案。因此,一杠鼓亭的完成常常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要斥资七八万元,做工好或是用材讲究的高达十几万元。

前童村在历史上有21杠鼓亭,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已恢复16杠鼓亭,尚有5杠鼓亭还没有完全恢复。前童鼓亭是以童氏家族中的某一个族房作为鼓亭的出派单位,每一杠鼓亭代表着某一个族房,鼓亭就是这一族房的传家宝和代表物。而且每一杠鼓亭都有专门的命名,都与童氏宗族或某一个族房中的历史名人,或本族房的历史事件、典故有关,这样就赋予了鼓亭特有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如前屋派的公忠亭,俗称“头牌”,系敦一孝一悌五秉二忠二贞,前屋派族房后裔为纪念该族房童氏先人的光荣历史和业绩而制的鼓亭。此亭总高度18.6尺,大红底色彩,凡花草、雕刻件全部贴金,为五层加结顶结构,前有牌楼,顶部有双鱼伴日月图案,体现“日月无私照”的“公忠”精神。前屋派童氏族人制此公忠亭,在元宵行会五百年历史中一直被奉为鼓亭队伍之首,以示敬奉,该派祖先之聪慧之风、公忠之精神一直是前童人榜样。做此鼓亭,体现塔山童氏族人对先祖的尊敬和学习。

旧时,由于鼓亭体积大、分量重,每一杠鼓亭都要组织一支庞大的鼓亭出迎队伍。每当行会巡游时,每杠鼓亭都由8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来抬杠。同时,为保障行会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每杠鼓亭以最佳的状态参与其中,各族房都会配置好替换的人员,在这基础上每杠鼓亭另有50—80人负责各项保障工作。在鼓亭前面,有数人引导,为其开路;鼓亭后面,簇拥着锣鼓乐队,边走边乐,鼓亭在乐队的伴奏下缓缓前进,场面壮观。

(二)秋千[13]

秋千是前童行会中非常特别的民间艺术样式。其形状与鼓亭基本相似,都是塔山族人以族房出派的形式参与行会活动。荡秋千是中华民族大地上许多民族共有的游艺体育活动,秋千源自先秦,是帝皇家后宫的妇子游戏,后流传至民间,至汉武帝时宫中盛行荡秋千。唐代把荡秋千称为“半仙女戏”。

前童的秋千名曰“风车秋千”,因其形状似纺车,又名车秋、转秋、转转秋、转秋千、纺车秋等。前童的风车秋千蕴有八卦的文化精神,八卦的第一卦为“乾”卦,卦上所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寓意象征塔山童氏是一个自强不息、代代相传的有为家族。

秋千的整体形状虽然与鼓亭一致,但鼓亭是整座呈塔形形状,结构均匀,层层相叠,而秋千是塔形底部的二层中心是空的,改二层塔形结构原本置放大鼓的地方为一种车轴式的结构,在这二层中心有一个车轴横架在中心,车轴杆的两头分别搁置在塔形框架的两边,在中轴上设有四根穿心十字形秋千木档,每两根木档为一个小型秋千架,呈180度对角,这样中间空层形成四个秋千档,每个秋千档上设有两根锁链、一块座板,练成一个秋千座,供人就座。四个秋千座上,坐有四名化装打扮成我国传统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小演员有男有女,都是自己族房中挑选出来的后裔,小演员的挑选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条件,一旦被选中是件十分荣幸的事情。当秋千在巡游时,有人在旁边拨动装在秋千底部二层空间的十字转轴,秋千就随着转动起来,坐在秋千座上的小演员也会顺势转动一蹬一踹,四个小演员也会不停地转动,十分引人注目。

如栅下派族人与其他异姓村民共有的一座秋千一门亭,此秋千总高度为15.3尺,棕色底色彩,雕刻图案、花朵、人物均为米黄色,四层式结构。据说八百年前许宝公栅下上角屯居住,其子孙科甲显达,荣归故里,引来汪、童、娄、陈诸姓共居福地,村人提倡“进了两脚门,都是家里人”的和睦宗旨,亭连五姓,远亲不如近邻。

(三)铳花[14]

前童行会的铳花是塔山童氏族人自己制作的,长约一尺,是一个圆形的长筒,内装火药,用土纸包装,外面用红纸护封,类似于大炮仗。铳花有好几个品种,据当地童氏老人介绍,主要分为四种:一种叫走线铳花,铳花放后似有一条线一样地沿线出去,然后又沿线回来;二是风旋铳花,铳花放后似旋风一样会旋转;三是流星铳花,铳花放后升空呈流星状;四是一般人们见到的铳花,类似于现在的烟花爆竹。前童行会年年举行,铳花施放碎碎不断,放铳花已经成为前童行会一项重要活动。

前童行会在元宵节举行,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寄希望于阖家团圆,生活美满。铳花作为一种“花”,人们寄寓它能开花结果,以铳花祈团圆,借筒为喜,达到家、人、村、族吉祥如意。另外,前童村传说被放过的铳花壳可为未生养的妇女带来孩子,人们认为铳花是吉祥物。因此,每当行会活动过程中,铳花施放后,许多人都会去抢铳花筒。

《铳花记》:岁正月立有值年,届期值年者醵金钩硝磺,择净室造爆竹及流星花筒,走流线诸色,花样必新。上旬十日先鸣锣,申约束,并于村口大车门正对石镜山之处,树高棚为放花所。棚之前设社神,敷敷惠侯王位,每日味爽至日哺,以钲十余具鸣,绕闾巷,前后络绎不绝,声声相应,不啻百万军马声。取金能生水、水可制火故也。十有三日,诣社庙上灯,以多为贵。至十四夜,钲鼓喧天,束锦绣为台阁,演诸故事,灯浊辉煌,由庙迎社神至棚,值年者率众参拜已毕,乃放铳花,随放随行,如繁星烛天,如火树竞发,光明四射,云霞五色。虽曰制火星泄火气乎,而实则岁之丰歉,人之否泰,悉兆于铳花之吉凶而毫厘不爽。然则昔人之所以设此者,当别有深意存乎其间?而非后人所能臆度者耶。抑人心所向,神即化之,亦春报祈之意。

(四)狮子舞[15]

狮子舞是流传于我国各地的一种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唐代,历经1000多年的流传和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样式。历史上,狮子舞在宁波城乡都有广泛的流传,宁海的狮子舞俗称“打狮子”,又称为“狮子灯”。清康熙《宁海县志》“正月演剧,敬祖迎神”。前童行会中,童氏族人以狮子舞形式来参与,用自己精心编排的舞蹈来表达对先祖的敬重和纪念。

总的来说,前童行会是一个以童氏族姓聚居的氏族大村发起、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一种民俗文化盛会。在前童行会中,含有大量的具有生命的、生动的、历史的文化信息,与这一片土地、地域文化、童氏族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前童行会以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节日——元宵节为时间节点,以纪念童氏族人先祖,为感恩先祖的功德为主旨,以民间文化艺术为表演形式,通过聚会、巡游来展示童氏后裔在数百年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和物化的童氏文化成果,起到感恩先祖、纪念先人、表达情感的氏族村落的大聚会、大狂欢,具有超强的凝聚力,也是童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大展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