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孩子出生第一天到一周岁,中国民间有“报喜”“洗三”“送粥米”“过满月”“过百岁”“抓周”几次内容不同的庆贺活动,总称“诞生礼”。婴儿降生后,各种人生礼仪便伴随在其身边,最初的三天,仅限在至亲的小范围内。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家中便要举行正式的庆贺仪式,这个仪式名叫“三朝”,有的地方如山东、北京一带也叫“洗三”。过去,在山东一带一般由接生婆主持“洗三”仪式,通常在午饭后于产妇的卧室内举行。

一、诞生礼俗

华夏民族是一个礼仪文化极其发达的民族,拥有从出生礼、成年礼、婚礼、成长礼到葬礼的完整的生命礼仪体系。

新生儿呱呱坠地,迎接他(她)的就是一系列诞生礼俗。从孩子出生第一天到一周岁,中国民间有“报喜”“洗三”“送粥米”“过满月”“过百岁”“抓周”几次内容不同的庆贺活动,总称“诞生礼”。这形形色色的诞生礼俗,寄托着长辈们对新生儿的祝福和希望。

1.报喜

孩子出生第一天,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像山东南部济宁一带,孩子出生后,孩子的父亲须立即前往岳母家报喜。大多用箢子(箢,音yuān,即用藤条或柳条编的一种类似筐子的器具,形似元宝,两头翘,中间凹,可背可挎)装一些染红的鸡蛋,俗称“红鸡蛋”,鸡蛋的数目因孩子的性别而定:生男孩一般是双数,如10个或12个;生女孩一般是单数,如9个或11个。生男孩要在箢子里放一本书,希望其将来能读书做官;生女孩一般在箢子的边上插上一朵花,希望其将来能长得像花一样漂亮。岳母家的人一看箢子里的东西,便能明白女儿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有的地方报喜还要带上糕点、糖、菜肴和鸡,而且报喜时带什么鸡也很有讲究:如果送的是公鸡,就表示生了男孩;若是送母鸡,则表示生了女孩。

由于男孩代表着家族血脉的延续,女孩长大后则要外嫁别家,因此,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所以生男孩俗称“大喜”,生女孩则俗称“小喜”。

岳母家得知女儿生产的喜讯后,要在自家煮一些鸡蛋,染红后,分送给自家的亲友、邻居,向亲戚朋友报喜,并约定一个日期一起去女儿家“送粥米”。日期一般是男孩出生后第八天或第十天,女孩则是第九天。女儿家要用酒席招待前来“送粥米”的客人。亲朋好友所送礼品一般有大米、红糖、白面、鸡蛋等。招待前来的客人后,女儿家还要根据送礼的厚薄,再回赠几个或十几个红鸡蛋,以表示感谢。

在河南开封一带,报喜时也常带红鸡蛋。如果生的是男孩,必须是双数,染红后还要在鸡蛋的一头用墨点一个黑点,表示“大喜”;如果生的是女孩,鸡蛋只染红色,不点黑点,必须是单数,表示“小喜”:红鸡蛋送到岳母家,岳母一看就明白女儿已经生了,并能看出是男孩还是女孩。以前,岳母接到喜讯,还要烙一张饼让女婿或报喜的人带回去:报喜人在回去的路上遇到狗时,将饼扔给狗,这意味着狗替孩子咬了灾,婴儿就不会夭折了。婴儿出生后,近亲好友都要为产妇及孩子送一些礼品,一般是红糖、小米、挂面、鸡蛋四样礼,也有送衣物、玩具的。婴儿的姥姥一般要送上一百,甚至几百个鸡蛋,若是男孩,姥姥也会在鸡蛋的一头点上黑点,是女孩就不必点了。

在浙江绍兴水乡,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要敬“桥神”,家里人须立即捧着几斤面条走过三座桥,回家后把这种“过桥面”吃了,据说这样做可以使母子像长长的面条那样健康长寿。在福建漳州花乡,孩子一出生,孩子的爷爷立即到花园里摘回一个石榴,切开放在盘子里,供在祖宗牌位前。石榴多子,所以石榴成了一种文化载体,一方面,向祖先报告家族繁衍的喜讯;另一方面,祝福孩子健康成长,同时希望家中继续添加人口,多子多福。

2.洗三(三朝)

婴儿降生后,各种人生礼仪便伴随在其身边,最初的三天,仅限在至亲的小范围内。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家中便要举行正式的庆贺仪式,这个仪式名叫“三朝”,有的地方如山东、北京一带也叫“洗三”。

“洗三”的习俗并非民间独有,宫廷大内也有此习俗,今雍和宫内就陈列着一只铜制的九龙浴盆,那是当时乾隆皇帝“洗三”时用过的。“洗三”首先是洗去婴儿身上的污秽,象征着洗去婴儿前生的污垢;其次是祈求婴儿长命百岁、吉祥如意等。过去,在山东一带一般由接生婆主持“洗三”仪式,通常在午饭后于产妇的卧室内举行。首先,在产房外间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等神像;在产妇卧室的炕头上还供着“床公”“床母”的神像。照例由婆婆上香磕头,接生婆也随之三拜。然后,用槐树枝、艾叶熬成汤,装入铜盆,本家将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炕土,这时,接生婆把婴儿一抱,“洗三”的序幕就拉开了。本家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谓之“添盆”。如添的是金银锞子、硬币之类就放在盆里,如添的是纸币、银票之类则放在茶盘里。此外,还可以添些桂圆、荔枝、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亲戚朋友也按照这一礼俗往盆里添一勺清水,放一些钱币。接生婆有套固定的祝词,你添什么,她说什么。假如你添清水,她说“长流水,聪明伶俐”;你添些枣儿、桂圆、栗子之类的喜果,她便说“早儿立子(“枣”与“早”谐音,“栗”与“立”谐音),连生贵子(“桂”与“贵”谐音),桂圆,桂圆,连中三元”,以增加本家和来宾们的喜悦。

“添盆”后,接生婆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歪毛儿、淘气儿,稀里哗啦都来啦!”这才开始给婴儿洗澡。孩子受凉一哭,不但不犯忌讳,反而认为吉祥,谓之“响盆”。接着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说“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等。随后,用鸡蛋往婴儿脸上滚几下,说“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洗完,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打几下,说“一打聪明(‘聪’与‘葱’谐音),二打伶俐”。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有祝愿小孩将来聪明绝顶之意)。接着,拿起秤砣比画几下,说“秤砣虽小压千斤”(有祝愿小孩长大后在家庭社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之意),拿起锁头比画三下,说“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有祝愿小孩长大后稳重、谨慎之意)。再把婴儿托在茶盘里,用本家事先准备好的金银锞子或首饰往婴儿身上一掖,说“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有祝愿小孩长大后福大、禄大、财命大之意)。最后用小镜子往婴儿屁股上一照,说“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夜里净”(有“祝愿小孩不拉肚子,洁身防病,健康成长”之意)。

“洗三”之后,山东民间还有用父亲旧裤包裹婴儿的习俗,“裤”谐音“苦”,取“经得起人生艰辛和磨难之苦”的意思。这一日,还要用红带将婴儿双手系上,以象征孩子将来必定乖巧,不会胡作非为。还有人家要用秤称一下婴儿的体重,这样做一方面是了解婴儿的体重是多少,谐音为“称心称意”;另一方面是预祝婴儿将来是“上乘(秤)之人”,前途无量。如今“洗三”活动在各地大都不举行了,往往都是将“送粥米”和“过满月”合在一起,亲朋好友提着鸡蛋、米面等前来贺喜,主人家用酒席招待。现在讲究的人家一般在酒店招待客人。

3.送粥米

山东一带还有婴儿出生后“送粥米”的习俗。“送粥米”是指在婴儿出生(俗称“添喜”)之后,产妇的娘家和其他乡邻亲友拿鸡蛋、红糖之类的礼物前来贺喜。一般生子之家在大门上挑一块红布,“挑红”便是“添喜”的标志,有的还会在大门两侧各挂一个灯笼,“添灯”谐音为“添丁”。一般左邻右舍见到“挑红”就会拿鸡蛋、红糖之类的礼物来贺喜。娘家人接到喜讯后,有的立即就给主人家“送粥米”,主人家则择日宴请。山东临清一带在接到报喜的鸡蛋后,就派人送挂面、鸡蛋、米、糖等物,称作“送糖米”。到孩子出生后第十二天,姥姥、姨姨再亲自来探望,称作“做日子”。这天娘家人送鸡蛋,个数要与产妇岁数相同,此外再加两个,也有的送一百个,取婴儿“长命百岁”之意。

山东聊城一带也是接到喜讯后即“送粥米”,一般是糯米、红糖、鸡蛋和挂面四样礼物。主人家用红鸡蛋答谢。婴儿出生第十二天时,称作“吃面”,同时宴请“送粥米”的亲戚。有些地方不是报喜后立即“送粥米”,而是在第九日或第十日(一般男孩是双数十日,女孩是单数九日),娘家人去看望产妇时才送,一般要用箢子送一些米面、红糖、鸡蛋等,有的关系亲近的还送一套婴儿服装或送银锁、银手镯之类。忌讳用竹篮送米面、鸡蛋,因为民间有“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俗语。主人家一般当日设酒席招待,酒席后产妇把婴儿抱出来给客人看看,亲戚们要给小孩见面礼,钱数多少不等,然后主人家再拿出馒头、红鸡蛋给客人带回家去,以示谢意。如山东泗水一带是生男十天、生女九天,娘家准备车马,召集各路亲戚,带上鸡蛋、米面、红糖等礼物去看闺女,谓之“送粥米”或“送糖米”。

山东蒙阴一带“送粥米”也是娘家人集体前往,带着大大小小的箢子,内放鸡蛋、红糖、米面等,上蒙一块红布。主人家必须把礼物全部留下,空箢子内撒一把豆子作为回敬,据说可免小孩生痘毒。山东长岛一带的风俗是到家“看喜”的客人都必须吃糖果,忌讳“空口”。来客都不准带钥匙,若发现客人带钥匙一定要扣留且永不归还。

4.过满月

孩子出生一个月一般要办满月酒席,祝贺婴儿母子平安,谓之“弥月之喜”。为孩子庆满月俗称“吃喜”。过去多为多胎生育,并非每生一孩必庆满月,一般第一胎无论男女都要“吃喜”贺满月;生了几个女儿,偶得一男,或生了几个儿子,偶得一女,都是难得的大喜,必然大庆大贺。其他的就不怎么隆重了。男孩庆祝满月一般提前一天,女孩庆祝满月一般如期庆贺。

在山东一带庆祝满月的活动大体有两项:一项是剃胎发;一项是喝满月酒。产妇的娘家不仅要来祝贺,还要把母子接回去住几天,称作“搬满月”“叫满月”。比如,山东临朐一带是由小孩的舅舅来“叫满月”,同时主持为小孩剪头发的仪式;泰安是在第二十九天“搬满月”,姥姥家要给小孩做一身衣服穿上,称作“蜕毛衫”,表示小孩已经蜕去胎毛的意思。“蜕毛衫”必须是姨姨亲手做的,叫做“姑的布,姨的手,小孩活到九十九”。

满月礼中,最重要的仪俗是“剃满月头”,有的地方也称为“落胎发”。这是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次理发。新生儿的胎发受之于父母,因此,剃胎发在各地均格外受重视。

山东胶县一带,婴儿在“出满月”那天理发,从下到上剪三圈,胎毛剃下后,用一张面箩接住,再用红布包好,要怀抱一根葱,寓意为长大后聪明。

在浙江宁波,“落胎发”时要请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太太来抱婴儿。在上海郊区,则由祖父来抱。但在很多地方,给婴儿剃胎发的礼仪一般由孩子的舅舅来主持,没有亲娘舅也要请姥姥门里近支的舅舅参加。如果舅舅不到场,要在小孩身旁放一个蒜臼(以“臼”谐音“舅”)来代替舅舅。

在浙江绍兴,剃发一般在堂屋举行,由孩子的舅舅抱着坐好,理发师先把嘴里嚼烂的茶叶抹在孩子头上。据说茶有消毒作用,日后孩子头上不会长疮,能长出像茶叶一样浓密的头发来。剃头时不能划破头皮,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头发不能全部剃掉,要在额顶留下一块方方正正的“聪明发”;脑后要留下一缕“撑根发”(北方人叫“百岁毛”,也谐音为“八岁毛”);眉毛要全部剃掉,据说这样日后男孩子能长出浓眉,女孩子能长出秀眉。

剃下来的胎发不能随便扔掉,要放在一起,用丝线缠好,由母亲挂在孩子床头,据说可以驱邪,保佑孩子平安成长。现在还有人将胎发制成胎毫毛笔,留作纪念。人的一生中,只有胎发的顶端呈尖针状,所以,胎毫毛笔十分珍贵。

剃过“满月头”后,妈妈给孩子穿上新衣,戴上新帽,并把外婆送来的长命锁、关刀、梳子、圆镜等挂在孩子身上。这些小玩意各有不同的含义:圆镜能照妖,关刀可驱魔,梳子能辟邪,长命锁能保佑孩子长命百岁。这一天,孩子的父母要设宴招待亲戚朋友。亲戚朋友一般要带上衣服、鞋袜、帽子、被单之类的礼物前来“吃喜”,送礼大方的至爱亲朋还送上“长命富贵”的银牌、银锁。

广西梧州称满月酒席为“姜宴”,以要吃酸姜而得名,此俗至今未改。讲究的人家把酒席摆在酒店,主人在门口放一块写着“姜宴”的红纸板,人们一看便知此处有满月酒席。

在陕西等地,过满月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习俗,叫“挂红”。这一天中,谁都可以给婴儿的爷爷、奶奶脸上抹红,大家任意嬉闹。而且过满月一定要吃红蛋,酒席上要有红肉,卧室里要挂红门帘,表示喜庆、红火、兴旺,祝愿孩子一生都兴旺、发达、红红火火。

5.过百岁

过百岁是婴儿出生百日的庆贺仪式,举行这一仪式,是取百日之“百”的吉祥含义,祝福小儿长命百岁。这天,外婆等亲戚朋友再赠礼物,主人家则设宴款待。小儿若体弱多病,或家长怕孩子将来不长寿,常要用银锁锁在婴儿的脖子上。铸银锁的银两还要聚百家钱来置办,故名“百家锁”。富户可通过大宴宾朋,接受众人贺礼,来获得百家之钱;而一般人家只能在邻里中挨户乞讨钱粮,表示给孩子吃“百家饭”,或到每家乞讨一根线,佩戴在孩子脖子上,曰“百家线”。民间认为孩子吃了“百家饭”或佩戴了“百家线”,就可以长命百岁。

此外,为祈求孩子长命百岁,还有穿“百家衣”的习俗,即集百家之布头或布条做成衣服给婴儿穿。尽管邻家皆乐助“百家衣”之成,但一般紫色的布条是不肯轻易给人的,因为“紫”谐音“子”,谁也不愿意将“子”送给别人,所以,紫色的布条,通常只能到孤寡老人处去讨要。在山东,“过百岁”多在婴儿出生的第九十九天,一般由姥姥、妗子、姨姨、姑姑等送礼庆祝,比较亲密的街坊也有来送礼的,各地的礼俗大同小异。山东胶县一带亲朋来贺百日,必须给小孩买件衣服,举行穿衣服的仪式。当天上午,把别人送的衣服放在一个筛子里,端到场院的大柳树下,再找一个量粮食的斗靠柳树放好,让小孩坐在上面,这叫作“倚着柳,靠着斗,小孩活到九十九”。然后给小孩穿新衣服,穿衣服的人必须是小孩的姑姑和姨姨,这叫做“姑穿上,姨穿上,一活活到八十上”。最后戴上缝着“长命百岁”字样的帽子,由姑姑或姨姨抱着,绕村庄走一圈。山东临朐一带过百岁,亲朋都送二尺花布,谓之“百岁裤袄”,一般是姑姑送裤,姨姨送袄,舅舅、妗子送鞋帽。泰山附近有的人家到碧霞祠从尼姑手中买献神红布为小孩做衣穿,他们认为这样可保佑小孩免灾。

百家锁又称百家索、长命锁、百家链等,一般是银质打造的锁形,上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字样,用银链挂到小孩的脖子上,垂在胸前。百家锁通常是从多家敛银后请人打造的,可算是集体送礼。聊城集百家锁时,必须有姓氏为“长、命、富、贵”(或者谐音)的四个人参加,以图吉利。

百家锁的种类很多,山东临朐一带的所谓“长命锁子”就有“长寿仙锁”“八仙锁”“脖锁”“长命豆子锁”以及辟邪用的“桃核(hu)锁”等。“桃核锁”是用桃子中心的坚硬部分,即桃核做成的小锁。民间认为,桃木有辟邪的功能,同样,桃核锁也具有辟邪功能。山东莱阳还有一种百家锁则是用向各家讨来的制钱(古代铸造的铜钱)制成的,用红线把制钱编成长串,挂在小孩的脖子上。

6.抓周

婴儿出生满一年,古称“周”,现称周岁,俗谓之一岁生日,这天不仅要庆贺,而且还要举行“抓周”仪式。“抓周”,亦称“试儿”“试周”,是在小儿周岁之时预测其性情、志趣、前途与职业的民间纪庆仪式。“抓周”时亲戚朋友都要带着贺礼前来观看并送上祝福,主人家设宴招待。这种宴席必须配以长寿面,菜名多取“长命百岁”“富贵康宁”之意,要求吉庆、风光。周岁礼俗后,诞生礼结束。“洗三”“过满月”等仪式一般只在较小范围内举行,参与者多系女性宾客,所谓“婆婆妈妈事”;而做周岁则要大摆筵席,宴请男女贺客。周岁时,亲友也要给小孩送贺礼。外婆家除了赠送衣物、鞋帽外,还要赠以银首饰(长命锁、手圈、脚圈、项圈之类)。

山东菏泽一带多送花鞋,这天小孩要站到铺着红布的桌子上,试穿所有的花鞋。到一岁生日时,孩子就要学步走路了,所以,送鞋、试鞋都有祝愿孩子顺利成行的意思。昌邑一带姥姥家要为孩子做生日,送衣料、长命锁等礼物。

“抓周”时,一般是将各种物件罗列在孩子面前,男用弓箭、笔墨、书本,女用刀尺、针线等,任之自取、以观其志。人们用这种方法测验小儿的性情、志趣和未来前途,充满了祝福与希望之情。这一习俗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在宋代描写民俗的书中则有较多记载。现在中国很多地方仍流行“抓周”习俗。比如,在山东南部,当孩子周岁时,在中午吃完长寿面后,由孩子的母亲在床上或地上摆上书、笔、算盘(或计算器)、首饰、玩具、米筛、印章、笔墨、钱币、葱、芹菜、蒜、稻草、刀剑、听筒、吃食等;若是女孩,再放上剪子、尺子、针线等物。随后,家人把孩子抱来,让孩子随意抓,用孩子抓的东西来预测孩子未来的命运、职业。若是孩子抓了书或文具,表示其日后爱学习、会写文章,适合做学者、专家;若是抓了算盘,表示孩子将来会做生意、会理财,适合从商;若是抓了葱,代表聪明;若是抓了蒜,代表善于计算;若是抓了芹菜,代表勤劳;若是抓了稻草,代表适合从事农事工作;若是抓了刀剑,代表能当军官、警察;若是抓了听筒,代表将来适合从事医护工作。女孩若是抓了剪子、尺子等,代表女孩将来心灵手巧,会做家务。但是如果孩子抓了吃食,也要说吉利点的话,比如孩子将来生活好,有口福,一辈子吃喝不愁等,而不能说孩子偏食、馋嘴。现在,尽管很多地方仍存在“抓周”的习俗,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一般把“抓周”仅仅看作是一项娱乐活动,很少有人真正相信这种活动的预测功能了。

二、成人礼俗

成人礼又称“成丁礼”,是人生习俗中的一种礼俗。通过了成人礼仪式,经过某种独特仪式的洗礼,表明男子、女子已经成年,在人生旅途上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年阶段,已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可以成家立业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很多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成人礼俗。成人礼在《仪礼》中被称为“士冠礼”,现在民间仍称“冠礼”,即通过某种仪式,使青年取得成人的资格,准备进入相应的社会阶层集团。这方面的礼俗,今天仍在饮食艺术和服饰艺术中保留和传递着。

1.汉族成人礼俗

汉族在古代就有成人加冠礼俗,男子称“冠礼”,女子称“笄礼”。朱熹说:“男子年十六至二十皆可冠。”“冠”,即帽子,行“冠礼”,即束发戴帽;“笄”,即束发的簪子,行“笄礼”,即束发,并戴上簪子。男子、女子一般在十五六岁时举行“冠礼”“笄礼”,以这一仪式宣告男子、女子已为成人,可以成家立业了。这一礼俗至今已延续了两千多年。不过,在很多地方现在这一礼俗已经简化了许多。

比如,在泉州一带,人们就把男子之冠礼推移至结婚时与婚礼同时举行,男子和女子的冠、笄之礼仅作为一道例行的小手续,保留在婚嫁礼仪中,而且十分简单,只要于结婚的当天早晨,双方各请一位福寿俱全的长者,分别用木梳在新郎、新娘的头上象征性地梳三下就行了,俗称“上头”。

尽管汉族各地“冠礼”“笄礼”已经逐渐简化,但是成人礼仪毕竟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在全国各地有着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基础,所以,现在许多地方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都已完成成人节立法,比如,浙江省已率先完成省级立法,其他地区如江西兴国、山东诸城以及中国台湾东吴大学等许多地方和学校都设立了成人节或定期举行成人节仪式。“冠礼”在男子20岁的时候举行,标志着他已成人,不仅要担负起家中重担,也要担当起报效祖国的重任。“笄礼”在女子16岁的时候举行,标志着她已经成人,可以出嫁了。

“冠礼”和“笄礼”的过程都是“三加三拜”。其中“三加”是加深衣、加阑衫、加公服,代表着子女业已成人,并要担当重担,为家庭增光。“三拜”是拜父母、拜正宾、拜国旗,代表着要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报效祖国。如今,在很多地方成人仪式已成为年满18周岁的中国青年学生的必修之礼。

2.部分少数民族的成人习俗

(1)瑶族的成人礼俗

度戒是瑶族男人的成人仪式,是瑶族特有的一种习俗,是瑶族男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神圣的一课,比娶新嫁女还要隆重。瑶族并不认为18岁是成人的年龄,在他们看来年龄无论大小,只要度戒过关,就是男子汉,就得到了神灵的保护,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可以担任全寨的公职,获得男性人生的社会价值。没有度戒或度戒没有过关的男人不能算是真正有价值的男人,他们不但没有社会地位,也得不到姑娘的爱慕,甚至找不到老婆。年长者如未举办度戒,必须找机会补办。可以说,度戒在瑶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云南西双版纳瑶族青年一般在十六七岁时举行“度戒”仪式。每个成年男子都要经过此仪式才能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才可以参与一切村社活动,具备选举或担任村寨头人的权利或资格,才能获得神灵的庇护,死后方可列入“本家祖先”,并可接受香火供祭。过去,度戒要接受“上刀梯”“踩火砖”“跳云台”等多种考验,以培养男孩具有男子汉的勇气和力量;现在,度戒仪式逐渐简化了,“跳云台”成了最重要的内容。

举行仪式前一个月,受戒者便每日净身素食,严守诸多禁忌,为度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度戒仪式由师公主持。举行仪式时,人们在村寨外的草坪上搭一个6米多高、上窄下宽的方台,称之为“云台”。云台由四根木柱支起,一边用横木扎成木梯,云台下结一张藤网或铺以稻草、棉被。

“度戒”仪式以“跳云台”为主。受戒者在师公引领下沿木梯登上云台,等师公念完戒词,受戒者便发誓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不虐待父母、不陷害好人等。发誓完毕,师公掷火于水碗内,表示如有违犯,命运便如火入水而灭。然后,受戒者双手交叉抱膝,全身蜷曲,从云台上勇敢地一翻而下,滚落在台下铺设的藤网或稻草、棉被上。滚落下来后,如果男孩双手依然能紧抱双膝,说明度戒成功;反之,则视为度戒失败。度戒失败的男孩不仅要被人耻笑,而且也意味着他在族中失去了作为男人的尊严,也没有权利娶妻生子。这个颇为惊险的仪式象征着受戒者从天而降,其生命从此便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度戒成功的男子,可以公开参与各种社交活动,自由择偶,成家立业。瑶族“度戒”仪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自始至终贯穿着本民族的传统道德和戒律条文训导,并借助这一形式给即将走向社会的男子灌输传统道德思想,使受戒者在人生转折关头受到教育和熏陶。

度戒虽然只是一个礼仪,但是里面却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瑶族男子从度戒中接受的规矩、戒律影响着他们的一生,有着深刻的人文价值。这一成人仪式对瑶族人学习、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彝族少女的成人礼俗

彝族的成年礼主要是为女性举行的,以女孩的“换裙”仪式最具代表性。“换裙”,凉山彝语叫“沙拉洛”,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彝族少女在“换裙”之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独辫,耳朵上挂的是穿耳线。“换裙”仪式举行之后,就要穿上中段为黑色(或蓝色)的三截拖地长裙,原先的独辫要改梳成双辫,并要戴上绣花头帕,挂上耳坠。

“换裙”时间是根据少女的发育情况而定的,一般选在十五至十七岁,多选择单岁。因为在当地彝民看来,双岁“换裙”会多灾多难。至于“换裙”的具体日期,则要请老人好好地择算,最后定下吉日佳期。届时,女孩家要宴请亲朋近邻,请一位健康多子的妇女为女孩换上成年妇女穿的红、黑(或蓝)、白色三截相连的百褶裙,并换下女孩原先所穿的红白两色的两截童裙;随即要将女孩原先脑后的独辫从头顶中间分开,梳成双辫,戴上头帕;再将女孩原先的穿耳线取下,换上银质耳坠。参加仪式的亲朋和近邻则说一些表示祝福的俏皮话。

举行“换裙”仪式后,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赶场、看赛马、交朋友、谈恋爱了。如果与男性发生性关系,只要不违反等级和血亲的限制,一般不会受传统习俗或道德的谴责。若女子怀孕,男方赔礼或结婚即可。

反之,“换裙”前的少女是受到严格保护的,他人不准调戏,更不能奸污,少女也不准与男子非法同居;如发生此类事件,必将受到传统习俗或道德的谴责或惩罚。

(3)普米族的成人礼俗

普米族少年儿童与成年人的年龄界限为十三岁。十三岁前,男孩和女孩均穿长衫,腰系一条布带。到了十三岁,举行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即成人礼后,才能改换装束,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从此以后,男孩的衣服是右襟短衫,下为长裤;少女上衣为右襟短衫,下为百褶裙,腰系彩带,头上缠牦牛尾编成的假发结。

普米族的成人礼多在春节时举行。仪式多由母亲或舅舅主持,简朴而热烈。届时,全家人围坐在烈火熊熊的火塘周围,怀着喜悦的心情注视着这一场面:受礼者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双脚踩在猪膘和粮袋上。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意味着长大后有吃有穿,生活美满幸福。如果是男孩,还要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银元。银元象征财富,尖刀象征勇敢。如果是女孩,则要右手拿耳环、手镯等装饰品,左手拿麻纱、麻布等物品,象征着可享受的家庭权利和应承担的劳动义务。接着由巫师向灶神及祖先祈祷,由舅舅或母亲换下他(她)的长衫,给他(她)穿上短上衣、长裤(百褶裙)。换装完毕,大家都要赠送给他(她)一点礼物,以示祝贺。小伙子(姑娘)也要向灶神和亲友们一一叩头、敬酒致谢,并希望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继续得到他们的保护与帮助。此后,成年的小伙子或姑娘就可以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交活动了。

据说普米族为年满十三岁的孩子举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当年忽必烈攻打云南,路过四川西部时,有两位年仅十三岁的普米族少年随军南下,出生入死,英勇善战,深得忽必烈的赏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同时也为了教育后代,便于每年的新年为十三岁的儿童举行成人礼,祝福他们健康成长,将来成为有志之士。从此,这种活动便相沿成习并流传至今。

(4)纳西族的成人礼俗

纳西族的成人礼一般称作“穿裤礼”与“穿裙礼”,女孩称“穿裙礼”,男孩称“穿裤礼”。在成人礼以前,男孩、女孩都只穿用麻织的长布衫,不穿裤子、裙子。

纳西族的“穿裤礼”与“穿裙礼”都在正月初一举行。正月为岁首,之所以定在一年之始的正月初一早上举行,与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新生命开始”有关,也是为了更加隆重热烈,使受礼者终生难忘。

成年礼要在自家的“母房”里举行。纳西人一家一个大院子,“母房”其实就是大院子的正房,正房里立着两根柱子,左为男柱,右为女柱。这两根柱子是用同一棵树做成的,树的上节作男柱,树的下节作女柱。纳西人举行成年礼时,男孩必须站在男柱旁举行仪式,女孩必须站在女柱旁举行。

女孩的成年礼——“穿裙礼”异常隆重,整个家族都要参加。仪式由女孩母亲或属相与女孩相符的女人来主持。举行成年礼的女孩儿双脚踩在猪膘肉(象征财富)和盛满稻谷的竹箩(象征丰收)上,手里拿着纺轮、梭子(象征承担家务)和项链、耳环等(象征容貌美丽),以示女孩成年后吃穿无忧、手巧能织、生活幸福。

仪式首先从手捧裙子的祖母开始,她把裙子在女柱上挂一挂,表示家门又有了顶梁柱,再往房门上摔打几下,以示打掉了不洁和邪秽,并向孩子祝福。随后,母亲为女儿脱去旧的麻布长衫,并为她穿上新上衣和美丽的裙子,系上绣有花卉图案的腰带。待女孩穿上新裙子后,纳西人的巫师——东巴要为她向祖先神灵祈福,并把一根吉祥的羊毛绳拴系在女孩儿的脖颈上。当仪式结束时,再将这根羊毛绳挂于神位旁的木棍上。纳西人认为,羊毛绳能拴住即将成年的孩子们的性命。同时,羊毛绳是羊的象征,这是要她永远不忘以游牧、放羊为生的纳西人祖先。

纳西男孩的“穿裤礼”也很热闹,一开始也要脚踩稻谷和猪膘肉,只不过纳西男孩手中拿的是钱币、布匹(象征财富)和尖刀、长矛(象征勇敢威武),以示他从此吃穿不愁、善于聚财并英勇善战。仪式通常由舅舅来主持完成。纳西男孩穿上象征成年的裤子后,长辈和亲友们要分别向他赠送礼物,而男孩也要分别向祖先牌位、灶神和父母、长辈叩头致谢,然后就静听纳西巫师东巴念诵祖谱,最后还要跟着唱祝福歌。仪式结束后,青年男女通宵达旦地举行舞会。

(5)藏族女孩的成人礼俗

藏族对子孙后代的成长非常重视,他们有着本民族独特的成人礼,其中藏族人为女儿举行的成人礼更是有着本民族的特色。

在西藏的一些地区,女孩子年满十七岁,即被认为开始进入成年期。此时,父母要为女儿举行“上头”仪式。举行仪式的时间一般在藏历正月初二,这一天,父母为女儿准备好美丽的服装和各种装饰品,并邀请一位与女孩属相相配、家庭幸福美满并有化妆专长的已婚妇女来替女儿梳头打扮。女孩子小时候梳两条辫子,十三四岁梳三条辫子,十五六岁梳五六条辫子,到了十七岁“上头”时,就要梳几十条辫子。一般是在左右两侧各梳二十条小辫子,中间梳一个大的,并在发尾用蓝色哈达绑上,再把镶有白色海螺及珊瑚等的头饰系上去,这些都意味着能给女孩的一生带来吉祥幸福,这种装扮也象征着女孩已经成熟,是男青年可以追求的一种标志,即女孩子有了这种标志,男青年就可以向她求爱了。因此,举行“上头”仪式时,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向她献上洁白的哈达,并郑重地告诉姑娘,从“上头”这天开始她就是大人了,在日后的生活中要像个大人的样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稳重,从“上头”仪式以后,女孩就可以参加男女社交,寻找恋人,乃至谈婚论嫁了。

三、民间婚嫁习俗

古往今来,婚姻都是男女青年的终身大事,婚姻倾注着人们纯真的感情,寄托着人们的社会理想,表达着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的婚嫁习俗也以其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深深地扎根在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

1.汉族婚礼习俗

我国现代各地婚俗各有差异,但都源于古代的“六礼”,总的来讲,大同小异,一般都要经历议婚、订婚、嫁娶、婚礼、闹洞房等环节。

(1)议婚: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的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与不成,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付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彩”。媒人议亲,一般首先口头上探询双方意图,女方即使不允,一般也只能婉言谢绝,俗谚“一家女,百家求”;可以不允许,但不可以得罪媒人。

(2)订婚: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订婚,即“许亲”“定亲”。男方可以郑重地给女方家送去聘礼,至于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而异,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征”,山西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

(3)迎娶:订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宴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一般要事先请人定一个好日子。因为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到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选日子”,又称“看日子”“送好”“送娶牌”等,即古代的“请期”。无论何种形式的喜礼,都要讲究吉利,不能送谐音不吉的物品,如钟(终)、梨(离)、缎子(断子)等,一般也不送单数。有些地方要给待嫁的女子加“笄礼”,俗谓之“上头”。古代女子十五岁许嫁时要举行加笄仪式,即改变幼年的法式,把头发绾成一个髻,以此表示女子已成人。女儿出嫁离家时,各地大都有新娘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着椅子,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毯或红布铺地(红毯、红布象征一生走红云),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力求脚不沾地。

(4)婚礼: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很多地方新娘有索取“下轿钱”的习俗,一般几百到几千不等,都是双数,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毯或红席进门,称之为“传毯”或“传席”。婆婆随后用扫把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的——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新郎、新娘进门之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即开始举行拜天地的仪式,这是婚礼告成的主要标志。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位。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行夫妻对拜礼。仪式结束之后,新郎要用一条红绸牵新娘走入洞房,到了洞房门口,新郎用一杆秤将新娘的“蒙头红”挑下,然后新娘才进入洞房,或者等新娘进入洞房坐在床上后,两人并肩坐在床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的袍襟之上(表示已经同房同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蒙头红”,然后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

(5)闹洞房:新娘被送进新房之后,多是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帐”或“坐床”。此时,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床上,边撒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此谓之“撒帐”。以前坐帐要坐三天,为此新娘在婚前几天便要节食,以免坐帐时难堪,后来改为一天,或者象征性地坐一下午。中国各地一般都有“闹洞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俗话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

(6)回门:新娘婚后的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回门”“回亲”等。回门标志着男子开始以女婿的身份进入女家,也是给新娘缓和初为人妻、初为人媳紧张的一次机会,女家往往也借此机会来考验新女婿。回门通常由娘家人来接,也有由婆家送的,然后由丈夫接回婆家。有的地方讲究“爹接娘送,一辈子不生病”。

2.部分少数民族的婚俗

(1)蒙古族

蒙古族的婚礼情趣盎然。结婚那天,新郎要亲自到新娘家去接新娘。当新郎到新娘家门口时,会有两位少女手拿丝巾拦在门口,这称为“闭门”。新郎必须以诗歌的形式回答新娘嫂子的各种问题,直到女方满意了,他才能跨进新娘家的门槛。新娘头蒙红布,到了男家,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自己亲手煮的奶茶分送给父老乡亲品尝,乡亲们对飘香奶茶的欣赏就是对新娘的承认和赞赏。

(2)哈萨克族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男女青年表露爱情、确定终身的方式之一,流行于新疆等地。一般是在一位姑娘和一位年轻小伙子之间进行的竞赛,以男逃女追的方式,在结婚或喜庆节日之时举行。

男女青年先骑马双双向指定目标前进,一路上,男青年可以与姑娘开各种各样的玩笑,或者直言不讳地向姑娘表露爱慕之情,而姑娘则不得恼怒或表示反对。一到指定地点,男青年要急忙骑马往回跑,而姑娘则在后面紧追不放。追上后,如果姑娘看不上男青年,就可以任意地用马鞭抽打男方,当然,如果姑娘将马鞭高高悬起,舍不得抽打对方,就意味着姑娘已经向小伙子默许了终身。这种戏谑性的游戏为青年们提供了接触的机会,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

(3)维吾尔族

在新疆维吾尔族的婚礼上,人们跳着欢快的舞蹈,婚礼热烈隆重。新郎把新娘接到家后,要先围着火堆转一圈才能进入房间,据说这样可以万事如意。婚礼中新郎、新娘要当场吃下老人赠与的两小块蘸了盐水的馕,表示从此同甘共苦、白头偕老。维吾尔族人认为盐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婚礼中吃下盐水馕块,借着食盐的神力,可以使夫妻恩爱、天长地久。

维吾尔族擅长歌舞,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轻歌曼舞,弹起乐器,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以此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4)朝鲜族

朝鲜族的婚礼别具情趣。结婚当天,新娘家要摆起一张大桌,迎接新郎。桌上要摆放各种食品,特别是要摆上一只炖熟的大红公鸡,这只大红公鸡仍保持活着时的姿势,嘴里叼着一个红辣椒,以辣椒的多籽象征子孙满堂,也表示人们对新人未来能有火红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在新娘家,新郎必须喝完娘家代表敬的三杯酒才能把新娘接走。按照传统习俗,公公婆婆和亲朋好友们要跳着舞来欢迎新娘;倘若公公婆婆跳得不热情,新娘可以不下车,不进丈夫家的门。

(5)土族

土族的婚礼保持了传统的习俗。婚礼的前一天晚上,男家要派出两位娶亲人带着礼物到女家迎娶新娘,这两位娶亲人被称为“纳信”。纳信一般都具有突出的本领,既能歌善舞,又能言善辩。

纳信进门时,房顶上的人们要向他们泼凉水。女方代表设宴招待纳信时,会对他们评头论足,故意取笑,他们必须沉着应对。在跳舞时,纳信必须边跳边唱,回答女方代表们提出来的各种问题,倘若答不好,不但会遭到耻笑,而且婚礼还会延期一年;回答得好,就可以把新娘带走。双方你唱我应,我舞你随,一直热闹到天亮。在酒宴过程中,纳信还得设法巧妙地偷走两个酒杯和几个包子。这不仅是他们对新娘家人戏弄自己的“报复”,也是为回去向新郎家“交差”。

当迎亲队伍到新郎家时,新郎迎上前把新娘扶下马,然后向送亲的人敬酒献哈达。接着,新娘怀抱瓷瓶,与新郎一起脚踏红白毛毡进入大厅。纳信此时则把新娘的嫁妆和“偷”来的酒杯、包子交给新郎的父亲,表示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迎亲的任务。

新郎、新娘拜过天地之后,新郎揭下新娘头上的盖头并当众用梳子为新娘梳理秀发,随后在众人的祝福歌声中进入洞房,但别人不准跟进去,更谈不上闹洞房了。然而这并不影响土族婚礼喜庆、风趣的气氛。他们不闹洞房,而是闹媒人。在随后答谢媒人的仪式上,人们簇拥着媒人唱歌、跳舞,敬酒感谢他撮合姻缘,做了好事。在此过程中,有人往媒人嘴里大塞炒面,还有人把酥油抹到他的脸上,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把婚礼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土族人能歌善舞,可以说,整个婚礼都是在歌舞中进行的。

(6)苗族

中国古老的民族——苗族有很多不同的支系,被称为长角苗的“箐苗”生活在我国贵州的深山中。箐苗姑娘认为发髻越大越漂亮,因此姑娘们都留着长长的头发,都在头上挽着大大的发髻。结婚时,箐苗姑娘要穿着百褶裙。她们为自己办喜事编织的百褶裙有六十多层,重一百二十多斤。云南苗族的新娘在迎亲路上要打伞,进入新房后,新郎要抢过新娘的伞才能拜天地。海南岛的苗族在闹洞房时,众人要掐新郎、新娘,而且掐得越疼,表示爱得越深切。苗族的婚礼较为复杂,一般分三天举行(也有分两天举行的)。第一天,新郎(苗族称“新官”)到新娘家举行婚礼。这天早上,新郎穿上新郎服(即内穿白衬衣,表示纯洁无瑕,中间穿本民族服装,外穿长袍),由五名陪郎陪伴出门上路。五名陪郎中,一名是正陪郎,一名是对歌手,一名是挑夫,一名是护郎,一名是年轻姑娘,即女陪郎,也叫带娘。上路后,不管路途远近,都要等太阳落山时方可到达女家村口,鸣枪或放鞭炮通知新娘家:新郎已到,请新娘回应。等到村中有枪声或鞭炮声回应,方可进村。否则,新郎会被村中的父老乡亲视为不懂礼貌,继而受到鄙视、被人疏远。进村时,新郎方面派出一名代表带路,新郎必须由陪郎撑着黑色伞,一同进入村中主人家(新娘方面定为接待新郎的人家)。由主人杀鸡宰羊做菜,酒席不允许杀狗、杀牛。菜中必须有芭蕉心,表示“夫妻一条心”,意为夫妻恩爱,偕老百年。第二天早晨,新郎吃完早饭后才到岳父家,同新娘一起拜堂,认识岳父母和其他亲戚;拜堂完毕,新娘由家人背出家门,与陪郎、带娘和媒人一同到新郎家举行婚礼。第三天早晨,新婚夫妻与家人及乡亲举杯相互送别后,上路回新娘家去。这一去,新婚夫妇就在新娘家居住两至三年或更长时间。期满后,由男方派一兄长带酒肉到女家,宴请村里长者及亲友,说明工期届满,才将他们夫妻接回家。

(7)撒尼族

撒尼族男青年向女青年求婚的方式十分独特,男青年要给女家挑一担水,倘若姑娘不开门,他就要耐心等待;倘若姑娘开了门,就表示姑娘向他敞开了心扉,这门亲事就有希望成功了。

(8)哈尼族

哈尼族的男女青年结婚时,新娘要穿上民族服饰,由要好的女友将新娘往新郎家推或拖;新娘到新郎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和新郎一起下田劳动,他们认为劳动是至高无上的美德。

(9)藏族

藏族办喜事十分隆重,为了招待客人,他们要准备几十坛青稞酒和各式各样的点心、食品。按照藏族的风俗,办喜事要选择良辰吉日。在婚礼上,宾客们向一对新人赠送洁白的哈达,祝福他们生活幸福、万事如意。新郎、新娘要向来宾逐一敬酒。在婚礼上,贺喜人唱着吉祥如意的歌曲,使婚礼喜气洋洋、热闹异常。生活在四川的藏族男青年在向姑娘求婚时,必须带上两瓶酒,倘若女方父母喝了这酒,就表示同意结亲了。结婚的喜庆场面更是异常热闹,全村男女老少都会来参加。新郎、新娘唱着敬酒歌先向老人们敬酒,再向大家敬酒,等到众人们都沉浸在浓浓的醉意中时,婚礼仪式才宣告结束。

(10)瑶族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较为自由。他们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配偶。如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大多不必征求父母的意见。瑶族是一个喜爱歌唱的民族,在谈情说爱、选择意中人时也不例外,对于姑娘和小伙子来说,对歌是他们表达爱情的重要方式,以歌为媒结成良缘的例子比比皆是。唱歌的机会很多,在劳动中或劳动之余以及在喜庆节日或走亲访友时均可对歌,甚至可专门走村串寨找歌对。不仅可去外地对歌,在本村也可举行歌堂对歌。通过对歌彼此相互了解之后,双方唱“谈婚歌”,唱到一定程度,双方都认为可作为意中人了,就可当场互赠礼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的,双方家长通过媒人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互赠礼物时唱道:“今夜歌堂在中屋,我俩有心送礼物;互送礼物作留念,以后往来不生疏。”礼物一般是银戒指、头帕、腰带,如果以后因种种原因不能成亲时,便托人将礼物退还,绝不失信,不然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在结婚时,新娘要由自己的姐姐或妹妹撑着伞,搀扶上路。姑娘出嫁,全寨的妇女和姑娘都来送亲,人越多越好,一直送到男方家里。男方要在半路上设半路酒招待迎亲和送亲的人们。送亲的队伍走进村寨以后,新郎的父母兄妹要在门口放鞭炮、舞狮子,隆重热烈地迎接新娘。新郎、新娘要互相对拜,喝交杯酒,然后举行婚宴和对歌,边唱边饮酒,通宵达旦。

(11)土家族

土家族在结婚时盛行哭嫁,人们甚至把“哭嫁歌”唱得好不好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的形成大概是由于以前的包办婚姻给女子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姑娘为自己的苦难命运而痛哭,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哭有规矩,有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等,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之恩、托兄嫂照顾年迈的双亲、教女儿为人处世等。姑娘在出嫁前三个月就要开始哭,每半个月哭一次,到出嫁这天,寨子里要好的姐妹都会来一起哭,用哭嫁的方式为新娘送行。

(12)白族

云南白族姑娘在结婚时头上要蒙上红色的丝巾——“蒙头红”,由哥哥背出门,交给前来迎亲的新郎。在新房内放上剪子、尺和秤,希望新娘是个勤俭持家、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白族婚礼上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婚俗,即“掐新娘”。当迎亲队伍来到男方家门口时,新娘由哥哥或弟弟背着,快步跑进新房。按照白族的习俗,新娘来到男家时,那些参加婚礼的小孩往往会蜂拥而上,一边朝新娘撒米花,一边争着用手去掐新娘。据说这是为了吉利,即便是掐疼了,新娘也不能发火。不过新娘也早已做好了准备,紧急时,她会拿出一把剪刀来自卫,胆小的孩子还真不敢上前,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全地进入洞房。有的白族地区,迎亲队伍刚一进门,新郎、新娘就像参加百米赛跑似的争着跑进洞房抢枕头,据说谁先抢到枕头,就预示着将来谁当家。进入洞房后,新郎、新娘要喝辣椒酒。酒本来就辣,再加上辣椒,很难下咽。在白族语言里,“辣”与“亲”的发音相近,酒加辣椒意味着亲上加亲。新郎、新娘共饮辣椒酒,表示亲亲热热。有的地方还将辣椒末撒进火盆里,辣烟四起,呛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新郎、新娘吃喜面时,也要放很多辣椒。

(13)彝族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云南一带彝族人缔结姻亲时,男方要在媒人的带领下,备上酒礼和三个鸡蛋,到女方家里去相亲。对方若收下礼物,就表示同意这门婚事。彝族人结婚时,有很多有趣的婚俗。首先是泼水抹黑脸。娶亲时,按彝族的风俗,新郎和长辈都是不前往迎亲的。男方要由自己的几位兄弟组成数十人的接亲队,到女家去迎娶新娘。到了女家门前,女方家人用早已准备好的冷水泼接亲人,这种泼水欢迎仪式热闹非凡。接亲人勇敢地冲进女家院内后,女方寨子里的姑娘欢呼雀跃,用锅底黑灰给迎亲的小伙子们抹黑脸,小伙子们也不避让,抹得越黑越好。其次是摸耳朵、背新娘。晚上,新娘被数十个年龄相仿、服饰相同的姑娘围在中间,接亲的小伙子冲进去摸新娘的耳朵,摸错了要被姑娘们拧掐、捶打。有时一直要持续到天亮才能摸到新娘的耳朵。只要新娘被摸到耳朵,她便算是婆家的人了。这时新娘发出哭声,女家准备发亲。云贵彝族地区的女子出嫁离家时,往往要在祖宗灵前跪拜大哭,女伴们也陪哭而歌,尤其是在与父母辞别时要倾诉自己嫁人之苦,表达依依难舍之情。有的还要唱“咒媒歌”。新娘要由寨子里最要好的女友背出寨,接亲人(一般是伴郎)要把新娘一直背到男家。男家估计新娘将要到达的时候,用前一天现砍的竹子、松枝在院内屋外搭一个简易的“迎亲棚”,并铺以油绿的松针,谓之“也惹”(因祖屋都是公婆旧居,取新人新居吉利之意),预祝新婚夫妇长命百岁、白头偕老。

新娘到达时头上戴一斗笠,男女两家在新娘刚要步入迎亲棚时争抢此斗笠。斗笠落在前面则男家吉利;若落在背后则女家吉利。与此同时,燃起若干堆篝火于迎亲棚邻近的地坪上,每堆火旁围坐数十人不等,此时婚宴开始。届时,舅舅须挨新娘坐下,其他人分亲疏长幼而坐。按传统习惯,要用酒、“剁剁肉”宴请送亲的娘家人和本寨本家的亲邻。喝彝族特有的“杆杆酒”,吃彝族特有的“剁剁肉”,整个婚礼热闹隆重,富有民族风情。

(14)基诺族

基诺族的新娘一到婆家,婆婆就要给她一个鸡蛋,表示早生贵子的吉利愿望。公公见新娘后,要在她手上拴红线,而且要绕三圈,意思是要把新娘的心拴住。

(15)黎族

海南黎族姑娘十四五岁就住进了父母为她们建造的定情小屋——“隆闺”。在小屋里,她们可以和男青年对歌、玩乐器,谈情说爱。“夜游”是黎族青年男女谈情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与“隆闺”有密切的联系。每当夕阳西下,男青年们便穿戴整齐,跋山涉水地到远山别村的“隆闺”中去,通过对歌和吹奏乐器来寻找情人。但男青年要想走进“隆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先唱“请开门歌”,进门以后要唱“见面歌”“来意歌”“请坐歌”“试情歌”“结情歌”。倘若相处一段时间后,双方认为感情不和,也要唱“断情歌”,表示歌断人离,以后就可以各自寻找意中人了。如果双方经过相处,情深意浓,想缔结秦晋之好,一般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带着槟榔到女家求婚,女方家长如果同意就会吃男家送的槟榔,同时男方选择吉日订婚。订婚时,男方要送上自家制作的精致的手织品等作为礼物,并挑两担烟、酒、肉、米、糖果、饼干、槟榔到女家,回门时女方则在男方挑来的两担礼品的箩筐里,放一些槟榔,以示守约。槟榔象征着婚姻常绿常新,预示男女双方相亲相爱、和睦美满。此外,还要挨家挨户地送槟榔,让大家给予美好的祝愿,称为“放槟榔”或“放衣服”。黎族男女青年结婚时,双方家长都要摆酒席宴客,男方尤其隆重。按照黎族的传统,举行婚礼的当天早晨,男方派出由引路郎、陪娘及两三名新郎兄弟或亲戚组成的迎亲队伍,到女方家中迎新娘;迎亲代表在女家喝酒后,便唱歌催促新娘起程。新娘穿着精致的上衣和花筒裙,戴着耳环、手镯,在母亲和本村、邻村众多姑娘的簇拥下离开娘家。一路上新娘用伞或草帽遮住脸,走在送亲队伍的中间。当送亲队伍到达男方的村寨时,迎亲仪式便开始了。新娘和送亲队伍受到新郎及其父母的迎接,新郎的母亲站在后门迎接,新郎的父亲和新郎站在前门迎接,新娘进屋前,新郎家的妇女从屋内取出一碗冷水泼在门口,以表示祝福。新娘进屋后就给大人送槟榔,给小孩发糖果,之后,便开始入席。新郎家要准备盛大的酒宴,在酒宴上,人们大碗喝酒,称之为“饮福酒”,新郎、新娘也要互敬对方,双方的母亲各向对方的子女说些勉励和吉利的话,然后参加婚礼的人男女成双成对地按顺序轮流互相敬酒。这时,酒席上掀起对歌、敬酒的高潮。结婚时村寨里的男女老少及新郎的亲戚朋友都要赶来参加,人数常常多达上千人。在整个婚礼中,对歌贯穿其中,同时婚礼也成了未婚男女寻觅对象的好时机。他们提倡见面用歌量,对歌讨人心,敬酒先量歌,对歌结友情。举行婚礼这天,新娘就由新郎的母亲用红巾牵着手,指点家中的米缸、水缸等家具放置的地方。第二天早晨,亲戚家的妇女带着新娘到水井边挑水,到田间除草,提水给公婆洗脸,给家人、亲友送槟榔。结婚后的一个月内,做媳妇的每天都要早出晚归,拼命地干活,直到自己的言行举止经受住了考验,得到家人及村中长辈的亲口赞誉,整个婚礼才算结束,新娘也才算真正成为新郎家的人。

(16)满族

相对其他民族,满族的婚姻习俗更是洋溢着浓厚的民俗风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满族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文化的特点。满族婚俗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礼仪,下面我们就从迎亲说起。一般来说,迎亲的队伍在天没亮的时候就要出发,整个队伍一路上吹吹打打,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新郎要出去迎亲了。在新郎出发迎亲的同时,新娘在家也要做充分的准备,最主要的是由新娘的长辈和“全福人”(即父母、丈夫、子女俱全的人)为她梳妆打扮,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即新娘把脖子上戴的吉祥锁解下来还给娘家人。生命伊始挂在脖子上的吉祥锁,是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祝福,如今要出嫁的女儿解下这把锁,标志着女儿从此成人,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同时,留下这锁又表达了女儿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激之情。娶亲时新郎头戴缨帽,身着箭衣,披红戴花;新娘身穿红旗袍,头梳大卷式,上蒙红盖头。迎亲时去的人数是单数,回来的是双数。喜车必须在清晨赶回男家门口,在门口要停一会儿,俗称“练性”。喜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个火盆,让喜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辟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在下轿之前,新郎要把挂在轿上的弓和箭拿下来,搭上箭对着花轿连射三箭,意思为驱赶一路上带来的邪气。射箭反映出满族是一个射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如今还保留着这个古老的习俗。新娘下轿之后,在左右搀扶下要脚踩红毡。脚踩红毡这件事是很有意义的,象征一生走红运。但据《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词典》所载,这个脚踩红毡的习俗与少数民族古代夺婚有关,不让新娘踏地,是为了消除痕迹,以防止女家再来抢回姑娘。新娘下轿,脚踏铺地红毡走到“天地桌”前,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拜完天地后,请“萨满”(即巫师)行“撇盏”仪式。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的神桌前,桌上供有猪肘一方、酒三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三人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这一仪式的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子孙满堂、白头偕老。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福人”搀进洞房。入洞房前,新娘要迈过一个火盆(寓意为将来的日子红红火火),再跨过一副马鞍(寓意为全家老老小小平平安安)。亲友们还要向新郎、新娘身上抛撒五谷杂粮(寓意为人寿年丰)。新房的床铺必须由“全福人”铺设。床铺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响房”。新娘入洞房时,由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两面铜镜分别挂在新娘的前胸和后背。接着,由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下,俗称“抱宝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揭盖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民间有一种说法是“秤”谐音“称”,取“称心如意”之意;还有一种说法是俗以旧秤,即十六两为一斤的秤,两花叫做“秤星”,十六个两花,代表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福、禄、寿三星,正应十六两之数,取“美满姻缘,天作之合,吉星全到,大吉大利”之意。揭去盖头后,新郎抚一抚新娘的头发,再摸摸自己的头,代表“白头偕老”,这永远是人类对美好婚姻的祈盼。进了洞房以后,新郎、新娘就开始对坐,俗称“坐福”。所谓“坐福”实际上是“坐斧”,即将一把新斧子置于被褥之下,新人坐在上面,寓意为坐享幸福。小孩子们在一旁会把花生、大枣、栗子、桂圆等干果撒在炕上。“枣”谐音“早”,“花生”暗含着“生”,“桂”谐音“贵”,“栗子”谐音“立子”。大枣加桂圆、栗子表示“早生贵子”,“花生”则是希望新娘子日后生男又生女、生女又生男。满族也有闹洞房的习俗,参加婚礼的亲友们一起高唱喜歌《拉空齐》,其大体意思是:美丽的姑娘结婚了,祝愿你们白头到老,生活美满幸福。新人在洞房内要喝交杯酒,吃合喜面,尝子孙饽饽。围观的亲友还要有人用一语双关的话向新娘发问:“生不生?”然后由迎亲婆代答“生”,寓意为早生贵子。有的吃面条,象征着长寿;还有的吃用豆、肉、米做的饭,象征着家庭兴旺、家族兴旺。婚礼此时算是进入高潮,这时德高望重的族中长辈在庭院当中为新人唱起“阿察布密歌”,也就是“合婚歌”,人们把酒和食物抛向空中祭告上天,祝愿新郎、新娘和和美美,祝愿整个家族兴旺绵延。

(17)回族

回族的婚姻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婚姻一样受伊斯兰教教规的约束。回族的婚姻必须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把结婚视为天命和圣行。婚姻须双方同意,在自愿的原则下,经家长和媒人施以聘礼,合乎教规手续,才能举行婚礼。婚后夫妻应孝顺双方的父母,教育子女遵守伊斯兰之道,爱国爱家,奉公守法,尽国民应尽之义务,夫妻共勉,保证家庭的和睦幸福。

回族青年婚前要由男方下聘定亲,并择婚礼日期。定亲叫“吃粮茶”,结婚要请阿訇赞圣证婚。“赞圣”就是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青年的美满婚姻,并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讲授伊斯兰教常识,要求男女双方遵守“依玛尼”(指信仰),背诵清真言。问他们各自的“经名”(宗教名字),若无“经名”,便由阿訇为他们取名。问新郎是否已送新娘“迈赫尔”(指礼物),因为礼物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最后由阿訇正式念“尼柯哈”(即“证婚词”),这是婚礼必行之礼,有了“尼柯哈”,才说明这桩婚姻得到了宗教的正式承认。之后,还要举行“撒喜”活动。由阿訇或家长将事先早已准备好的“长生果”(象征长生不老)“枣子”(象征早生贵子)“金属小钱”(象征富贵)等吉祥物向新郎、新娘身上撒去,意为“感谢真主赐给的良缘,祝新郎、新娘长生到老,早生贵子”。这也是阿訇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有些地方将吉祥物撒在新郎内衣内,有些地方新人入洞房时,将喜枣、喜糖等撒向围观的群众,以表示喜庆的施舍,众人皆从地上抢着拣,回族人把“撒喜”也叫“撒金豆”。

婚礼结束后,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置办较丰盛的饭菜待客,但禁止喝酒。在举办喜事时,男女双方都要待客,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去贺喜。回族婚礼的高潮是“闹洞房”。闹洞房的主要对象是新郎和新娘,其内容是让新郎和新娘应宾客要求表演各种节目。闹洞房是青年人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往往闹到深夜人们还不愿意离去,这是新郎和新娘最不好过的一天。由于地区和教派的不同,回族举行婚礼的方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回族人结婚一般不放鞭炮,这点与汉族婚礼明显不同。

(18)纳西族

纳西族是古老羌人的一支,曾辗转南迁至四川西南、云南西北一带生活,现在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约有30万人。

纳西人的婚姻家庭生活,直到今天仍保留着母系社会遗俗,是地球上最后的“女儿国”,以自称为“摩梭人”的云南永宁县纳西族人最具典型。在“摩梭人”的家庭结构中,妇女地位显赫,家长由辈分高的妇女担任,掌管全家的生产、生活,她还是家庭宗教祭祀活动的主持人。家庭的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财产也依母系原则继承。与这种母系家庭相适应的婚姻制度,被称为“阿注婚”。

四、丧葬习俗

1.汉族丧葬习俗

汉族丧葬文化习俗传承祖先崇拜和佛教、道教及儒家思想,形成了延续至今习俗并蓄的礼仪和祭祀程序。汉葬基本实行土葬,辅以火葬(火葬者多为恶性疾病、月间产、孕妇、年轻突发死亡者)。老年人病逝或寿终正寝者,一般不会火葬。如果火葬,会遭到别人的笑话。在整个葬礼过程中既注重亡故者归土后的安葬,也崇尚来世的修行和对灵魂超度,更以孝道而显昭世人。汉族的丧葬仪式一般有几个主要过程。

(1)净身冥灯。儿女请村中长辈给弥留之人洗浴净身,如剃头、修面、剪指甲。在病人咽气(断气)前,要在病人房中、院落、大门点燃佛灯,意为亡魂一时进入阴间,双目不能适应黑暗,点着冥灯可以让亡魂顺利走上黄泉之路。

(2)穿寿衣。人咽气后既要给遗体闭目合嘴,还要请本村庄与亡者平辈中的年长者为死者穿寿衣。寿衣须衣、鞋、袜齐全。无论冬夏均着棉衣,一般要穿上五下三,有衬衣、棉衣、罩衣;家境富裕的可穿五件、七件不等。后将遗体仰面安放在正堂(上房)靠后墙中央的灵床上,将两足并拢用麻衣片束捆,面盖冥钱。

(3)带打狗饼。安放好遗体后要在亡人左右手腕上带两串小饼(俗称打狗饼),便焚化纸钱,孝子连续哭喊三声。民间传说人亡故后,要赴黄泉之路,到阴曹地府报到,路遇恶鬼和恶狗挡道,亡魂可以用打狗饼打狗,使狗贪吃而放魂,亡魂携带的纸钱全用来贿赂挡路恶鬼,使亡魂顺利到达阎君地府。

然后在灵床前遮以幛幔,幔下设供桌,摆放亡人遗像,点着长明灯,摆放祭祀献碗、茶酒及亡者身前喜娱之物等,另放民间手工纸货。有金童玉女守于供桌左右,供桌前摆放烧纸盆。灵堂布置完毕后在灵堂地铺上一层麦草,称为草铺。亡人之子女和亲近晚辈(称孝子)执香跪于幛幔下的草铺,日夜守灵,焚香烧纸正式开始。

(4)告丧。在孝男孝女齐备于草铺时,由总管(村庄中操办丧事的总负责人)询问奔丧亲友,并一一记下,安排庄子里与亡者亲友熟悉的年轻人第二天凌晨四处奔赴报丧。孝子男头缠5寸白布一周,女头缠白布后垂至腰部,用麻绳系于腰间。若亡人在世已添重孙,重孙则头缠兰孝布一圈,除孙子以下,脚趾骨不系麻绳外,其余孝子全部系麻绳。

第二天下午,要在大门口竖起倒头幡,贴告丧讣告。讣告牌上书主人名讳、出生年月、亡故时辰、孝子、孝眷名字及告丧时间等。倒头幡要用竹枝和五色彩纸扎为圆圈,并用彩纸连缀。每一圈表示十年,若亡人六十,则倒头纸为六圈,依次类推。

(5)备丧。丧事悼念的一切事务由本村庄众人公选的一名有威望、懂礼仪、并有一定阅历和组织能力的人承担(称总管),由他来组织丧事执事(也称值事或手足的)班子,对全庄子的劳力按丧事规模进行详细分工安排,一般为总管、坐匣(收银记帐)、接客、提茶、司酒、厨师、点照等。阴阳由4、6、8、9人组成不等,有的家庭也请僧人单双数不等,这种超度亡灵称经、黄两坛。所有被安排的人员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在整个治丧中虽然孝子和亲友为失去亲人而悲伤,但庄院治丧、安排后事却井井有条。

(6)招亡坐师。晚8时左右,阴阳吹打、诵经,从丧铺至院落,反复到场外。场外按照五行方位,备有招魂城,约400平方米,四角立杆,杆根放麦草堆,并点灯,立杆上方用线连接,线串纸钱。中央安放桌椅升幡,在此阴阳吹打诵经转城。孝子按辈份大小顺序排列,大孝子手捧亡人灵牌及引魂幡跟随阴阳,其余孝子紧随其后。阴阳停止步伐时,孝子们就地而跪,焚烧纸钱。待诵经完毕,分别破城放鞭炮焚草堆。此时观看招亡的邻舍每家都给自己的亲人焚烧纸钱。传说此时已故亡魂都来此接受超度,并由招亡的丧家备好米汤给所有的纸堆泼洒。

转完城后,阴阳领孝子入院。招亡转入院内事先准备好的由小凳数条组成的奈何桥。桥面上搭着白孝布约丈余,从上房屋檐延伸到灵堂前。阴阳诵经超度亡人过奈何桥,烧火布。诵经中可听到阴阳在超度亡魂中说到亡人在世间如何辛苦一生,亡故后孝子们如何悲哀和悼念等。经诵完后,将灯全部关掉,点着火布,说能看到亡人已走到哪里了,是否过了奈何桥。燃烧时的布由经线和纬线网成,烧着后火星覆灭前后不一,便形成不规则的花纹,每个人看到的画面感受和理解不一,故想象也不一样。有人说看到动物,有人说看到房子,有人说看到人等等。

招亡结束,休息片刻就进行所谓的坐师了。此时,阴阳坐到事先在院落中搭好的坐师台开始诵经。孝子们跪在坐师台下烧纸跪香,直到诵完经,阴阳将放到师罐内的五色粮食,包括冰糖、核桃、红枣和阴阳书写的“符”抛向孝子们,坐师才算结束。传说,男女老少吃了师罐内的东西会得到亡人的保佑,平安大吉。一般坐师3~4个小时才结束。

(7)奔丧。第三天早上,本家要全力以赴接待前来吊丧的亲友。老丧要门口放鞭炮,以示福寿全归,每位亲友要在丧铺烧纸叩头,孝子也必须迎合叩头。祭奠亡灵,儿有外家(即亡人的舅舅的儿子、孙子),女有娘家,高潮在娘外家吊丧。每当娘外家到达,先不进门,让接客人告知总管,后由孝子们从灵堂手柱丧棒、头顶香盘从灵堂内走出,前去大门外恸哭、跪迎。娘外家也须在大门外放声大哭迎合孝子,由本庄院放鞭炮迎到堂内,悲丧痛哭,烧纸、泼酒祭祀,同时阴阳击鼓,诵经(三五分钟),其间庄院接下娘外家吊唁的三牲祭(猪头、全羊、公鸡)及挽幛、素盘等摆在灵堂前的院子当中,后请娘外家坐席吃早饭。娘外家吃过早饭便到草铺坐草或与亲友们相互问安。庄院执客,全力以赴忙碌地接待其他吊唁的亲友,大部分亲友吃过道场菜后逐渐告别。

(8)吃道场。奔丧上菜称“吃道场”。丧事上都要设席招待每位吊丧的亲友。一般席上不那么讲究规范,道场上的菜叫八碗(是用碗来盛菜的),在饮食前,总管请孝子在桌前跪下叩三头相谢,回丧铺,吊丧亲友才可饮用。在饮食前,要夹一小块菜撒在院内,示意祭祀亡灵。同时,娘外家出2~3元钱让厨师割下娘外家献奠的羊肉,炒少许祭献在亡灵前。

(9)入殓。下午1时至2时左右(也有地方为上午12时之前),庄院送完亲友后开始入殓亡人,先抬棺到灵堂前,棺材头在门槛尾在堂内,用门帘遮住阳光,让每位孝子用衣襟包材内的木刨渣少许烧在烧纸盆里,随手向棺内放几元钱,让铺材者实收,其余的人把祭文、挽幛、纸字等收拾到大门外,等抬棺开始后焚烧。

棺材底先铺三并排烧纸一层,用佛香摆斜格图案,再撒五色粮食(大豆、小麦、青稞、玉米、小豆)、发面几小块和麻片一小束,再铺褥子,有娘外家做的,也有孝女做的。后安放亡人,仰躺在材内,亡人身体四周用黄纸包好木刨渣的草包挤紧,盖好被子。让孝子最后过目亲人的面容,依规矩不能哭,更不能让眼泪掉入棺内。然后盖好棺盖,由“阴阳”中的一人用切刀背敲击棺盖,念念有词,舞弄大公鸡叫唤,点亮棺盖顶上用发面捏成的“长明灯”,一声起令,由十多人手抬背负,移棺到大门外放到已准备好绳索的凳子上,绑八抬轿。此项工作须有经验者操作,免得到墓葬地下棺入葬后解不出绳索。扫堂人把灵堂中的坐草全部打扫至大门外。

2.部分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

(1)蒙古族的丧葬

蒙古族丧葬习俗有土葬、火葬、野葬。

早期蒙古人认为死亡是由此世渡到彼世,因此不论贫富都要尽力为死者穿戴好,好让死者到彼世有好的生活。尤其是贵族的土葬非常隆重。所用的棺,一木为二,“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还将死者所需要的东西一同下葬,并“宰杀驼、马殉葬,以为盘费”。埋葬他们时,同时也埋进大量的金子银子。清朝蒙古人死后,土葬以木板为棺请喇嘛育经,一连五日或七日。王公贵族埋葬后要为之建陵,并设守陵户住陵园。在农业区的蒙古人基本上都实行土葬。

火葬。早期色目人等实行火葬,但在蒙古人中并不提倡,直至佛教在蒙古上层中兴起,才出现火葬。明政府虽然反对蒙古人实行火葬,但有些贵族、喇嘛仍实行此俗。传染患者、难产者死后多将尸体涂上黄油,火化成灰,请喇嘛念经超度,有的把骨灰埋于旷野或撒于山、河。

野葬。也称明葬、天葬。这种形式,在有的牧区实行。此外,还出现过古墓葬、合葬等。

(2)壮族的丧葬习俗

壮族的丧事礼仪,有一定的秩序。

报丧: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家中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

洗礼: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女就自动地到主家里,帮忙办理丧事。孝男孝女及族人,披发带孝,戴竹笠,携竹筒或小水桶,到河(塘、泉)边号哭,掷几枚钱于水中,汲水回来浴尸。孝男孝女及最亲者给死者擦洗完毕,俗曰洗礼。死者是男的给他剃头发,是女的给她梳理头发。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好头巾。接着给死者穿新衣服、新鞋,还给死者口里放一枚银元,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给他手中拿一把扇子,女性死者给她手里握一块手巾。目的是让死者干净体面地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

入殓:道公来后,儿女到齐,由道公择定吉时,便举行入殓仪式。其仪式是:由族人在棺材内放一层草木灰,后铺上一层白布,将死者尸体抬入棺里,再用一幅白布盖上,作为新被,又用白布缝成蚊帐式罩上,使布角露出棺外。诸事齐备,就将棺盖盖上,用大铁钉钉牢,此时孝男孝女及族人便放声大哭。边哭边歌,以示与死者诀别。死者入殓后,棺材放在厅堂中央,用一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冲犯祖宗在天之灵,棺材头垂下一张布幔,设一张方桌,桌上设死者灵位,点灯燃香烛,地面铺着席子,孝男孝女日夜坐席守灵。

停丧:停丧日期,视其家贫富而定,一般为三五日。孝男穿白衣服,头戴竹纸帽,腰束麻带,脚穿草鞋;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带,头扎孝巾,脚亦穿草鞋,日夜守候在棺边痛哭,以示忠孝。前来吊丧的亲朋,均戴麻巾。男的束于左臂上,女的扎于头上,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念经文,给死者超度亡灵。

出殡:出殡日子时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且定在午后。出殡时,先由亲属一人提着装有鞭炮、纸钱的篮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纸钱。道公一路敲锣打鼓,持利剑在前开路。灵柩紧跟道公之后,披麻带孝的孝男孝女扶着灵柩走在前面,亲友送葬的队伍在后面。行进途中,灵柩绝对不能着地,直至墓地。到达墓地后,下葬前,道公将一只带去的公鸡捧在手中,转了几转,放进墓坑里,以卜吉凶。道公还把带去的谷粒抛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阴间能丰衣足食。随即将灵柩及陪葬物放入墓坑,先由孝男孝女填入一些泥土,之后他们及送葬队伍就转归路,由一些人在那里埋棺筑坟。在回来的路上,道公不得再敲锣打鼓,孝男孝女及送葬的人们不得再哭,不得回头望。人们在路上还摘路边的桃树枝叶来鞭打自己的衣服,以示驱邪,人们回到丧家门口,每人都要在装有桃叶的水盆里洗手,以祛邪。人们吃了一餐饭后分散回家。

出殡后,丧家在屋的一角安桌设死者灵位,朝夕供奉饭菜,过节点灯烧香。满三年孝男孝女才脱孝服。

在死者的葬式上,壮族曾经有过各种形式。如岩洞葬、悬棺葬、屈肢蹲式葬、水葬、火葬、拾骨葬等。而民间普遍流行的是拾骨葬。

拾骨葬,又叫迁葬,是将棺尸埋葬,上土筑坟,过三五年后,择吉日良辰,再开棺拾骨迁葬,俗曰“拾金”再葬。

壮家人认为,拾骨葬是帮助先人的灵魂从地下回到地面,以便逢年过节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如今拾骨葬之俗民间尤存。

20世纪50年代以后,壮族民间的丧葬礼仪风俗文化有了不少的改变。丧礼、礼服、脱服以及迁葬等均从简。然报丧、入殓大体仍沿旧俗,一些地方还请道公做道场念经。

在壮族很多地方,有类似现在治丧委员会的“老人会”。如果这家是“老人会”成员,必须马上去报丧,“老人会”立即出来协助办理丧事。“老人会”现在依然存在,不过已经没有迷信的内容,变成纯粹是互助的团体。参加该会的会员,交十个碗,十个羹匙,并把姓名写在传命牌上。该会积累了一大批餐具,供有丧事的会员借用。平时可以租赁。每年旧历六月初六为改选正副会长的日子,会员家各派一名男子到指定地点赴会,各带家酿米酒若干。宰一头猪作宴席。会长主持会,照例要阐述一番宗旨,宣布申请入会名单,用协商办法选下一任正副会长。会务办完,即共饮团结酒。谁家老人去世,会长便召集会员齐心协力处理后事,壮语叫做“含卢过喝”,意思是划船过河滩,同舟共济过难关。会长为死者家属征集钱、米、酒等物。会员各家壮实男子要出来帮助打柴、修桥、铺路、挖坑、扶棺、料理吊唁事宜,事毕,会长设宴酬谢。会长还要出任丧家办理丧事的总指挥。有了“老人会”,即使是贫寒之家,丧事也能隆重举行,使儿女尽到孝道。这是壮家人团结互助的好传统。

(3)彝族的丧葬习俗

彝族由于支分繁多,分布甚广,所处地理环境各异,因此,丧葬习俗乃至礼仪在各地彝区,各个支系都不尽相同。从丧葬形式到丧礼程序都明显地表现出地方差异和支系特色。

仅以丧葬形式看,彝族历史上曾有火葬,约在明代中叶以后,滇、黔、桂彝族改为棺木土葬。此外,彝族还有过树葬、陶器葬、岩葬、水葬、天葬等。

火葬:以火焚尸的丧葬方式,在彝区传袭已久。嘉靖《贵州通志》载当地彝人“焚于野,掷散其骸骨”;《西昌县志·夷族志》也有记载,彝族火化尸体以后,“收骨殖于瓮,命忠实年老娃子数人,负瓮荷锄入深山崖洞密埋之,不令人知,防冤家盗掘也。”现云南省的彝区火葬时,尸须蜷曲,男仰卧,女侧卧,架起柴楼放火烧之。而后掘坑将余灰用坛装起并包以茅草,放在坑中埋葬。有的在垒坟后,堆子周围砌一转石头。宣威县有的彝家人的祖坟场就是火葬墓群。也有的在火化之后,将骨烬放入罐中送到岩洞里。这两种葬法皆属复合式的二次葬,即火葬后再土葬,或火葬后再岩葬。传统的火葬方式被保留和沿袭得较为完整和原始的是大小凉山地区。

土葬:滇、黔、桂彝族明清以后逐渐以棺木土葬代替了传统的火葬,土葬习俗与当地汉族类似。云南撒尼彝族人死后一般停放两天,由巫师诵经送魂,村里人及女方亲属来“耍狮子”“闹猴子”“跑锣鼓”等。出殡当天,全村男女要去送葬,男人在棺前,女人在棺后,列队送往墓地,每人自带酒菜,丧家准备饭食。女的死后必须请娘家亲属来送终,出殡时母舅要交酒还人,表示断绝以往的婚姻关系,如没有娘家的人来送葬是不能出殡的。阿细彝族人死后需停尸三天才出殡,全村人自备口粮,齐集在公房里吃喝三天,表示祭祀。

水葬、天葬、岩葬:这几种方式为古代凉山彝族的特殊葬式。水葬,即将尸体投入河中冲走。天葬,即将尸体背到附近山头,任飞禽走兽撕食。岩葬,即将尸体从悬岩上抛下。这些特殊葬法都是经毕摩根据死者的属肖、命宫、死日查经掐算后决定执行的,现已废止。

陶器葬:陶器葬又称为“直葬”“冲天葬”。即在人死后,用六尺高的坛罐,将死者放入站直,埋在土里,垒成坟堆。云南路南撒尼支系的彝族历史上曾实行过这种葬法。当地人认为是祖先传下来的,人是站着走的,也要站着死,头顶青天,脚踏大地,活着如此,死了也如此。

树葬:树葬是彝族古老的一种葬俗。云南彝区流传着一则关于“树葬”的传说:“在汉代,诸葛亮在世的那个年代,彝族先祖孟获大将军的妾死了。孟获让属下用帛缎裹尸,葬之在青松树杈上。人们围在树下唱歌、跳舞,悼念这位美丽的妾。”当地人们还传说,树葬之后,骨头从树上掉下来,不好处理,于是用桶把裹着帛缎的骨头装起来,有说放之于树洞,有说放之于灵房,称为“鬼桶”。

(4)佤族的丧葬习俗

佤族人死后,实行独木棺土葬。过去佤族认为人死是由于已死去的家里人把他(她)的灵魂叫走了,他的灵魂永远离开了他的肉体。在垂危的时候,要杀猪、剽牛看卦。如卦不吉,就认为病人的灵魂已去,要给其准备后事。换上寿衣,用棉线将死者的双脚拇指拴拢,男的用白线,女的用红钱。然后再用织好的新毯子或寿布裹起来,用绳索分三道捆扎好,安放在主火塘的右上方。死者是男则朝日落方向鸣枪,是女就敲锣报丧(小孩死了不报丧)。亲友和寨人(只限成年人)闻讯后,立刻带上一筒水酒、一碗米、一陀盐巴、一块茶、一包烟叶等,前去吊丧,死者家人杀鸡或剽牛,招待来吊丧的亲友和寨人。佤族对死亡者,视不同情况进行土葬。

佤族把人死分为“好死”与“凶死”。凡病故于家里的都算为“正常死亡”;凡死于寨外的人都算为“非正常死亡”。佤族的传统观念认为,人的吉凶祸福、生老病死都是超自然的鬼神所为,世界充满了鬼神之灵,甚至人也是由灵所做成的;还认为,一个人不论是老死、病死等,只能死在家里寨内。因此,佤族人在医院治病时,不愿长久在医院接受治疗乃至康复,而愿安宁地死于家中,做正常死亡者。正常死亡者,一般是第三天才葬,小孩死后则当日葬。

埋葬正常死亡者时,要举行一定的丧葬仪式和活动:死者用独木棺(用一段粗大圆木挖空制成)入殓,在划定的家族墓地上挖好墓穴。棺木放入墓穴后,将死者生前用过的若干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作为随葬品放入墓穴(认为死者到了“灵魂”世界后,还要生活和劳动),然后在场的人每人往墓穴内丢一把花草,最后填土齐地面,用脚踩踏,在墓地用竹篾围起来作标记。非正常死亡者,不举行丧事活动,不做棺材,不葬在公墓,找一块离寨子很远的偏僻地方挖一个坑掩埋就算了事。

(5)傣族的丧葬习俗

傣族的传统丧葬,分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种,以土葬为主。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每个村寨的附近,都有一块或几块墓地,有的把这种墓地称作龙山,傣语叫作“坝消”,坝消内的林木,被称为“龙林”是不许砍伐的。久而久之,“龙林”苍劲挺拔,葱茏青翠,变成了一片风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风景更加秀丽。

埋葬死人的墓地分三种情况:一是正常病死的人埋在一个地方;二是没有成人的孩子死了埋在一个地方;三是非正常死亡,即暴病死、凶杀死、溺死等,另外埋在一个地方。有些地方,则将不正常死亡的人,实行水葬,让邪气随尸体一起被水冲走。过去,傣族实行严格等级制,人死了,叫法和葬法都不一样,帕漳屺佛爷死了叫“涅槃”;召勐(土司)死了叫“暖且”;头人死了叫“信佐”;佛僧死了叫“桑奔”;一般百姓死了叫“歹”或“桑佐”“信西”。土司、头人和佛爷等有地位的人死了,实行火葬,祝福早日升天;一般的百姓死了,则实行土葬。

当家里死了人,首先是向亲朋好友报丧,报丧要身背大米,将米撒在亲戚朋友家的楼梯上,然后站在楼下,把死讯报告给亲朋。如果到外寨报丧,按照古老的传统,只能站在寨子外面,托人把死讯通报给寨里的亲朋好友。

家里人则把死者抬到竹楼的中间,将尸体依靠在木柱上,傣家称木柱为“骚流乃”,并要求一次性坐靠稳,否则不吉利。然后用温水沐浴更衣,随后将死者平卧,双手合于胸前,手下置腊条二对,用白布裹尸,把眼、鼻、嘴部位剪孔裸露,殓入棺中,择日出殡。傣家人有许多忌讳,傣语说:“晚陇抱些宰,晚来抱些影”。“陇”与“来”分别为干支中的“辛”与“丙”。“晚陇抱些宰,晚来抱些影”,意思是“陇”日,死者是男的就不能出殡;“来”日,死者是女的也不能出殡。出殡那天,要把竹楼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把三脚架下进行一次彻底清除,将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集中化为灰烬,倒在江河里,顺水而流,和死者一起进入天国。另外,由一亲属男子,右手持一把长刀,左手拿一个白布袋,用刀把前来参加送葬亲友手中的“曼苦”树叶包着的饭粒挑进白布袋里,一起送进墓地,让死者不当饿死鬼,好好安息。如果死者是热恋中的青年,要选择他(她)们常去玩耍的树林中的一棵树,出殡时,将尸体在树干上撞击数下(一般是双数),并祷告说:“这就是您心爱的人了,带上他(她)一起去吧。”据说,不这样做,死者的灵魂就会回来找他(她)心爱的人,使其闹病。

如果是孕妇病故,就要对孕妇进行剖腹,将胎儿取出,把妇女和胎儿分葬两地。这是因为成人和小孩是要分葬的。有些地方,出殡时,还要举行断绝夫妻关系仪式。不论年龄多大,其中一方去世,都要举行仪式。其仪式是:用一缕白线(或用一腊条,从中折断),系在棺木上或尸体上,生者握住另一端,由村长或一长者,将其割断,即表示断绝夫妻关系,可以另娶和另嫁,不受婚约。

送葬返回,重新安放铁三脚架,重新燃起火光,请僧侣诵“芒嗄拉”经文,送家神家鬼,然后方告葬礼结束,开始新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