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识的丰富需要持续积累

学识的丰富需要持续积累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听过许老师课的学生,会发现他的身上有种不同于他人的魅力。谈话过程中,许老师谈起了他带领自己的学生去我国台湾地区访问的一次经历。许老师告诉我们,学习是终身之事。记得在每年的新生开学典礼上,许老师都会向学生提出“学会关爱,学会负责;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要求,鼓励学生要做一个有爱心、肯负责、会学习、能创造的人。许老师强调要深刻认识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要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言语之间,许为民老师不时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哲思。研究生期间攻读科学技术哲学的他,更多地会从哲学的层面思索他的工作和教学。

“治校有心,治学有趣,生活有乐。”有人常常用这句话来描述他。其中,“治学有趣”这四个字更被广为认可。翻开许老师的简历,你会发现他的涉猎之广,足以让人汗颜。做导师,他曾经带过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多个专业的研究生,学科跨越哲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等门类。研究的快乐才是他最大的享受。他把哲学融入治学,在理论研究上不断创新。近年来他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级课题和企业课题近百项,课题总经费(人文社科类)超过300万元。他获得过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的教学、科研奖励,已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丰富的知识使他在学校管理上深得益处。在与分院各个专业教师的交流中,他总能自如地与教师们讨论技术层面的问题。文理学科的融会贯通,让他深得老师和学生的敬佩。

听过许老师课的学生,会发现他的身上有种不同于他人的魅力。渊博的学识,新鲜的知识信息,更多的是将生涩严谨的教学内容通过风趣幽默、不乏学识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样总会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谈话过程中,许老师谈起了他带领自己的学生去我国台湾地区访问的一次经历。参观过程中,很多学生对实际应用层面的一些知识感到困惑、难以理解,他耐心地向学生们解释,并积极地教导他们要善于跳出书本知识的固有模式,更多地联系实际,善于实践总结,继而得出经验。许老师告诉我们,学习是终身之事。从本质上说,科学是明天的错误,科学的进步是用比较好的错误取代比较糟糕的错误的过程;技术是明天的废物,技术的进步是用比较好的废物取代比较糟糕的废物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要创新的根本原因。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这样才有实力立足于社会,成为能者。

谈话过程中,我们切身感受到许老师对于教学的独到有方。他指出,应用型人才不是只做现实中的事,同时也应顾及我们的人文素养,因为这更多地决定了一个学生的内涵品质。但这往往需要长期的熏陶培养。首先需要自我的渴望,渴望做一完整的人、大写的人、全面的人。学生有了意愿,进而学校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运用环境的敦促。长此以往,经过长期积累,便会进一步提高。他指出,阅读经典是提升人文素养的最好方式,其中蕴含的深厚底蕴更值得现代大学生去深深品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快餐文化,这些只会腐蚀、愚钝青年一代的思想,唯有经典才会使人弥久深思,体会内在。许老师举了电影《南京!南京》的例子,认为该片极为深刻,其深刻的背后则是导演陆川丰厚的文化底蕴。

记得在每年的新生开学典礼上,许老师都会向学生提出“学会关爱,学会负责;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要求,鼓励学生要做一个有爱心、肯负责、会学习、能创造的人。他认为,一所大学精神的培育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又要符合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大学的人才培养需要做两件事,一是教人做人,二是教人做事。他告诉我们,20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主要是两种思潮:理想主义思潮与现实主义思潮。理想主义教育希望培养完全的绅士,崇尚经典的教育熏陶,强调学会做人。但是人需要生存,需要谋生,需要掌握生活的技能,现实主义思潮主张的学会做事弥补了这一不足。许老师强调要深刻认识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要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