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时期越州都督府的历史地位

隋唐时期越州都督府的历史地位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论,越州城在隋唐时期始终是浙江地区的高级行政管理中心。隋代的吴州总管府、会稽郡以此为治所。唐代次第建立的越州总管府、越州都督府,无论管州之数增多或减少,皆以越州城为治所。越州都督府在唐代后期成为向入唐求法的日本僧人核发路证、过所的地方高层权力机构之一,就充分说明这方面的重要性。

综上所论,越州城在隋唐时期始终是浙江地区的高级行政管理中心。隋代的吴州总管府、会稽郡以此为治所。唐代次第建立的越州总管府、越州都督府,无论管州之数增多或减少,皆以越州城为治所。唐后期的浙东观察使司、镇东军节度使司依旧驻在越州城。在唐前期的景云元年,越州都督府管治地域最广时可达10州——越、台、括、婺、泉(闽)、建、温、衢、漳、武荣(泉)诸州,东临大海、西过浙江、北拒海口、南括漳州,几乎囊括今浙江、福建两省之地。开元末年,越府管8州——越、台、括、婺、温、衢、明、睦诸州,略近于今浙江省管境。因此,可以肯定的说:在古代中国发展最兴盛的历史阶段,越州城作为东南沿海地区最为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地位。

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绍兴—宁波平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这就为地方高层行政管理机构将治所选定在今绍兴市之地提供了物质基础。我们知道,自魏晋至南北朝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居民不断向南迁徙,进入长江三角洲、钱塘江左右区域,尤其是浙东滨海平原地带。大量劳动力的涌入,推进着绍宁平原农业及手工业的持续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人口进入或自然增长。封建国家的地方管理也在不断地细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州郡的逐步增多,建置更高层级的管理机构就势在必行

2.越州城(今绍兴)是联结内地与海外交通的中枢节点。南朝至隋唐时期,江南运河通达钱塘江左岸,而浙东运河则连结着钱塘江与明州(今宁波)海港,沟通着日本、朝鲜等海外诸地的交往。越州都督府在唐代后期成为向入唐求法的日本僧人核发路证、过所的地方高层权力机构之一,就充分说明这方面的重要性。交通方面的成就为五代两宋时期明州成为重要出海港口之一奠定了基础。

3.越州城(今绍兴)正因为长期作为地方中心城市,其文化事业出现长足的发展。其刻书印刷、收藏图书、重视文化教育、古典园林建设等等文化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并幅射至本行政区域及区外各地。其历史文脉环环相连、传承不绝,终于造就出一个名人辈出、享誉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

4.作为历代行政中心的会稽城、越州城,以及其后的绍兴府城,得益於地理形势的优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内外交通条件的逐步完善、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因此,在特定历史时期,今绍兴曾展现出自己的辉煌面貌,既是浙江区域的行政中心,同时也是该区域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隐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绍兴城,在新的历史时期必定焕发出新的青春光彩,铸就当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崭新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1) 《隋书》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一《地理志》上、中、下,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05—901页。文中数据依其记载统计而成。艾冲:《论隋代总管府制的发展与废止》,《唐都学刊》1998年第4期。

(2) 《隋书》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一《地理志》上、中、下,第805—901页。文中数据依其记载统计而成。艾冲《论隋代总管府制的发展与废止》,《唐都学刊》1998年第4期。

(3) 同上。

(4) 《隋书》卷三十一《地理志下》会稽郡,第878页。

(5) 《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三》,第1589—1590页。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26《江南道二·浙东观察使》,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17页、第631页。

(6) 《隋书》卷三十一《地理志下》余杭郡,第878页。

(7) 《隋书》卷三《炀帝纪》,第62页、第63页;卷二十八《百官志下》,第793页。

(8) 同上,第67页、73页。

(9) 同上,第62页;卷二十八《百官志下》御史台、谒者台、司隶台,第796—797页。

(10) 同上,第65页;卷二十九《地理志上·序》,第807—808页。

(11) 同上,第65页;卷二十八《百官志下》,第802页。

(12) 《隋书》卷三《炀帝纪》,第67页;卷二十八《百官志下》,第802页;卷二十九-三十一《地理志》,第805—901页。

(13) 《资治通鉴》卷《唐纪一》“高祖武德元年(618)”,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791—5795页。《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第6—7页。

(14) 《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三》,第1589页。原文有“纲州”,实误,应作“绸州”,今改正。

(15) 同上,第1596页。

(16) 董浩等编著:《全唐文》卷十四,唐高宗《册段宝元越州都督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8页。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二,唐高宗《册段宝玄越州都督文》,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7) 《全唐文》卷十六,唐中宗《赠徐有功越州都督制》,第79页。《全唐文》卷二九三,张九龄《故太仆卿上柱国华容县男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第2967—2968页。

(18)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天宝一七九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6页。

(19) 《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三》,第1620页。

(20) 同上,第1598页。

(21) 同上,第1589页。

(22) 《旧唐书》卷十《肃宗本纪》,第251页。

(23)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卷三十,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89—764页。

(24)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六《江南道二》,第617—643页。

(25) 《新唐书》卷六十八《方镇五·浙东》,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97—1927页。参见吴廷燮编著《唐方镇年表》第二册,卷五《浙东》,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70—796页。

(26) 《新唐书》卷六八《方镇五·江东》,第1897—1927页。按:“江东”即“浙西”。参见《唐方镇年表》第二册,卷五《浙西》,第742—76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