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足国内,面向未来

立足国内,面向未来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才培养基地必须有很好的育才环境,首先必须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的好环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献身精神,使他们有良好的品德,包括科学道德、谦虚进取、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要成为风气。

立足国内,面向未来(1)——谈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我曾经就研究生培养工作和我们学校的研究生院(合肥)的同志们进行了一些讨论,回答了一些问题,现根据他们的建议,把我的一些看法整理成文,请关心这方面的同志们指正,文中所说的研究生是理工科方面的,行文中一般不再标出。

问:您对我国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如何评价?和发达国家比较,处于怎样的状态?

答:研究生的培养水平,依赖于很多因素,它取决于培养单位的学术水平、学风和物质条件,也依赖于培养经验、管理水平和招生的质量等等。我国的研究生学位工作起步较晚,又曾几起几落,总的说来,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但最近十几年来,这方面的工作有着正常的、迅速的发展,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质量打下了有利的基础。具体说来,我国当前已有一批有一定水平的学科点,其中有许多点有很好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有先进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科研成果,有和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环境,有良好的学风。不少博士论文在国际上是站得住脚的。实验设备的条件是差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说我们学校有同步辐射加速器,在国际上说,也是相当先进的大型实验装置。在应用科学方面,如果能抓住主要课题,深入钻研和勇于实践,也完全有可能使研究生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学校培养的博士杨震宇和硕士李俊,他们发明了应用范围很广的计算机病毒消毒卡,就是一个范例。

问:您对研究生立足于国内培养是怎样理解的?

答:我们需要一批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这样的人才,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不但需要有很高的科学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献身祖国、献身社会主义的精神,他们必须把自己事业的根基深深地扎在国内,必须能够很好地了解我国国情,必须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言而喻,所需的人才又这么多,不能期望别的国家来为我们承担这个责任,事实上,世界上一切大国,都是立足于本国来培养高层次人才的。

问:这和对外开放和派遣留学人员是否有矛盾?

答:派遣留学人员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措施,许多留学人员抱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在国外努力学习,学成后回到国内并为国家建设努力拼搏,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老一辈如此,在新的一代中,有不少人也已经这样做了。有许多暂时还不回国的人员,也非常关心国家的建设和经济的振兴,他们时常提出各种建议或到国内来介绍情况和作学术交流,这也是对祖国的贡献。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们生长在这块土地上,在这块土地上受了很多教育。立足于国内培养并不是闭关自守的,我们希望在国内培养的人员也有机会到国外进修和作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以扩大视野、博采众长,到世界上高水平的学术中心接受熏陶。有条件的话,在研究生阶段,也可以到国外做一段时间研究,充分利用国外的条件来培养我国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这和立足于国内并不矛盾,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在国内建设起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能够吸引人才,在世界性的人才争夺中加强自己的实力,这样才会提高人才回收的比例。

问:您认为应该如何来加强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呢?

答:应该做的事情很多,现在举出下面一些,但这肯定是不够全面的。

人才培养基地必须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在科学研究上必须处于国际前沿或应用研究的前沿。我国的科学研究分3个层次安排,第一是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项目;第二是高技术的跟踪和创新;第三是基础研究,包括纯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研究。没有高水平的研究是很难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的,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本身必须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能抓住国际科学发展的前沿和有重要意义的问题,或国民经济中重要课题开展研究,并且要有重大成就,要形成特色,不能只是零零星星地做一些枝节性的课题,甚至于低水平的重复。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特别是对基础研究而言),但不是唯一的形式,要重视质量和课题的意义。

人才培养基地必须有很好的育才环境,首先必须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的好环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献身精神,使他们有良好的品德,包括科学道德、谦虚进取、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要成为风气。在这方面,学术带头人负有更大的责任,他们的言传和身教有很大的作用。

物质条件,如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也是很重要的。虽然价格昂贵,但是必要的设备还是应该建设起来的。要提倡各单位共同使用实验设备,提高使用的效率,防止浪费。

国内外的交流也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请人讲学、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信息资料等等,和国内外同行保持经常的联系,做到对本学科的新发展能尽快地了解和掌握。在国际上,各个研究方向上都有一群群的处于前沿的专家,他们交往频繁,信息非常灵通,要争取进入他们的圈子。

人才培养基地必须有活跃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除了发挥老专家的核心作用外,必须有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力量,使研究生能够向集体学习,在集体中工作。特别在许多博士生导师年龄偏大、逐渐离开科研的第一线的情况下,新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更是刻不容缓。

问:您对于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前景有什么看法?

答: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在21世纪中站得住脚,就必须有一大批高层次的人才,这一点已经成为有远见的人士的共识。社会既然有这个需求,又开始为人们所认识,国家和社会必将更加重视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所以,我们有根据地采取乐观的态度。尽管目前有许多方面不尽如人意,如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不很多、待遇相当低等等,但我相信,随着经济的振兴和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情况会不断地改进的。

我国人力资源相当丰富,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优秀青年。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并不差,特别是部分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水平能够和世界名牌大学相竞争,所以研究生的来源应该是很好的,即使有一部分人愿意早日去国外做研究生,但终究还是少数,只要我们努力改善培养条件,提高培养质量,社会上又增加了对研究生的需求,愿意做研究生的人会多起来的。

做好培养工作是需要花大力气的。我国在体育运动方面迅速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特别是在这次奥运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要学习教练和运动员那种为祖国拼搏的精神、科学的训练方法、顽强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把每一个环节抓细、抓紧。既然体育界能做到,我们在科技、教育方面为什么不能做到呢?尽管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别是存在着的,重要的还是事在人为。

问:在这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您对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有什么想法?

答:我们应该深刻体会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的精神,结合实际,加快我们的步伐,我们要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全面考虑研究生培养的业务要求。

对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生来说,将来主要是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部门工作,或是参加到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或者开拓高新技术,实现科学技术到产品以至于商品的转化,因而在观念上需要有强烈的经济意识,对将自己的所学用来为生产发展作贡献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期间,要尽可能地参与生产问题的研究,要接触生产实际,到第一线去实习和参与研究是很重要的,即使是参观、调查研究或搞点咨询活动,也都是很有益处的。学校也要创造好的环境,如吸收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加对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和有关单位、企业合办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研制和发展产品等等,使学校的科技成果,包括研究生的成果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对理科专业来说,应该分解为两个部分,有一部分理科专业的应用性很强,一样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潜力很大,应该发挥出来;另一部分是基础学科(包括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研究生,在培养时就应该瞄准国际前沿,使他们在将来能有重要的创造,能在国际科学舞台上崭露头角。有些青年人现在不大愿意攻读纯基础的学科,原因之一是出于对现在和将来的物质待遇的考虑,我想,如果他们很适宜于搞基础研究的话,应该劝说他们献身于基础研究,因为基础研究往往是高技术的先导,一旦发挥作用,就能使生产得到飞跃。我总是想,有志于学的人不会把物质待遇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的。“鹪鹩筑巢,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而科学上的重大成就,却必须以全部的心血去换取。此外,我想培养他们从事跨学科和会转行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现代的科学是综合和交叉的,基础研究转化为高技术的机遇极多,应该使学生有能力适应,有能力抓住机遇。

我还要强调一下,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为重要,必须加强,要针对实际情况以有效的方式进行。一方面要注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方面要注意品德的修养,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集体的事业,工作人员必须有足够的集体意识,良好的社会公德,这样才能搞好团结协作,处理好人际关系。

问:在管理方面要作哪些改革?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一时也说不清楚,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供参考。

(1)提倡由学校、研究所和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扩大委托培养(指人数而不是指比例)和自费招生,将一部分高层次的继续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范围,但学位授予的质量必须保证。

(2)有博士点的专业按博士、硕士分流办法进行培养,即前期不分博士生和硕士生,经过两年培养后进行分流,不少单位已经这样做了。

(3)总结和推行研究生要做助教或科研助理的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问题是在于要有领导、有检查,要提高报酬。

(4)招生人数要适当扩大,特别是对培养能力强、专业分配需求大的专业。高级人才的需求必然是增加的,纯基础的队伍要少而精,但要培养年轻的生力军,而且少而精的人才也必须由一批人中选拔出来的,进入工作岗位时(及以后)应该陆续有人改行,这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有好处的,不能说是学非所用。

(5)我希望逐步做到学位委员会只评定博士点,到一定时期取消博士生导师这一头衔。当然,在评定博士点时,学术带头人和梯队的水平是一个重要标志,但我想还是不要由国家来评定谁可以担任博士生导师,学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可以确定由哪些人充当指导人员,同时也给研究生一个选择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发挥学有专长的中、青年学者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国家要严格检查培养的质量,对质量差的点可示黄牌直至予以撤销。

(6)要设法提高高层次人员的物质待遇,光是依靠本单位的创收还是不够的,特别有些基础学科创收困难很大,要消除后顾之忧和减少由于分配上的悬殊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失衡,这样可以增加对一部分青年在国内做研究生的吸引力。

(7)要充分利用开放的条件,如请国外专家讲学,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到对口单位作短期研究等等。我国现在在国外的学有专长的科技人员不少,可以吸引他们以各种方式为培养研究生作出贡献。

(8)要深入研究国外的研究生的学位制度和培养方法,世界各发达国家各有各的传统,各有各的做法,相互之间差异很大,同是博士,水平也很悬殊,我们需要继续研究他们的经验,结合国情,博采众长,把我们的制度建设得更完善,使管理和培养方法更科学化。

大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我的意见是很不成熟的,有的是属于全国性的问题,我们学校的工作如何改进,还请大家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办法来,谢谢!

【注释】

(1)此文刊载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年第六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