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个人的“九一八”

一个人的“九一八”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月初,大会组委会向家在沈阳的“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发出邀请函,邀请他做主题发言。张一波的“九一八”战争研究会是一个二级社团组织。张一波遍寻记载“九一八”的文献资料,哪怕只有只言片语。这种疑问来自约定俗成的“九一八事变”的称谓。在张一波看来,用“事变”是涵盖不了“九一八”性质的。张一波“九一八是战争不是事变”的观点真正引起瞩目是在1998年。

□首席记者 段芳宇 记者 经淼

“得知开会我高兴极了,但我去不了。”2004年9月6日,张一波对记者说。

2004年9月18日、19日两天,“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美国“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等民间组织将在北京召开“九一八战争(旧称九一八事变)73周年战争遗留问题暨中日关系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9月初,大会组委会向家在沈阳的“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发出邀请函,邀请他做主题发言。

“800元会务费加上路费什么的,一个人要一千四五。”张一波解释了去不了的原因。

从9月初开始,各路媒体也在不停地“寻找”张一波。

“间歇性发作”——张一波调侃每年临近“九一八”时人们对他的关注。

1980年,张一波53岁时开始了对“九一八”的研究,在这些岁月里,张一波以学者的固执,坚持“九一八”是战争而非事变的观点,并为之寻找证据;固执地为“二战”受害者进行民间索赔;固执地卖掉了房子……

青年大街312号

沈阳青年大街312号,张一波就住在这套租来的房子里,既是起居室也是办公室。

狭小的门厅是张一波会客的地方,里面有些凌乱,一块刻着“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字样的树干贴墙而立,它的对面是一张曾经非常时髦的“一头沉”,上面摆着3个绿色塑料外壳的暖水瓶,瓶口插着曾风靡一时的“热得快”,七八种报纸散放在“一头沉”上。水泥窗台上有20来个已起皱的西红柿。

“噌、噌”,脚在地面拖的声音从里间传了出来,过了一会儿,拄着拐杖的张一波蹭到了门厅里。他先是从上到下摸了一下“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的牌子,见没有灰,微笑着向我们道:“小同志好。”

记者:您自己的房子呢?

张一波:卖了。

记者:为什么?

张一波:研究会没有经费。办九一八战争网站也没有经费。

记者:只能卖房子吗?

张一波:没有别的办法,我只能把单位最后分的福利房卖了。

记者:您卖房子做什么?

张一波:够办网站用的,研究会也能打电话、发传真、上网了。

记者:办网站用了多少钱?

张一波:16万。

张一波的“九一八”战争研究会是一个二级社团组织。当初成立研究会时申请的是一级,到有关部门跑了14次都没办下来,最终只能办一个不准设账号的二级协会

张一波靠每月2600元的离休工资支撑房租和研究会的运转。

张一波租的是单位的房子,月租一个月1500元,从他的工资里扣。“我打了报告单位就租给我房子了,还满足了一楼的要求,我是全校独一份。”张一波对此很感激。

张一波的夫人去世后,他雇了一位保姆,工资是每月500元。张一波每天都要通过电脑给各地的支持者回大量的信,发各种资料,但他不会打字,他就又雇了只替他打字、复印材料的帮手,每个月给400元。

2600元就剩下了200元,这是他每月的生活费。保姆说:“先生在生活上要求不高,我刚来时先生买了400斤大白菜、80斤葱。穿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的。”

另外,研究会每月的电话费是笔不小的开销,张一波搜集证据打的都是国内、国际长途,最多的一个月电话费就1800元。

两个月前,张一波的支持者们发现,张一波给他们打电话时只让电话响两声,随即挂断。“他们打过来,我可以不花电话费。”张一波说出了他的“小伎俩”。

实在周转不开的时候,张一波还有一招,把发给保姆的钱再借回来,然后给打个欠条,张一波已经给保姆打了10000元的欠条。

早上四五点钟起床,7点上网查资料、发帖子、回信,晚8点看完新闻后睡觉,是张一波每天雷打不动的作息安排,周而复始。

他斜靠在门厅里那张小碎花布面的旧式躺椅里(门厅里唯一一张有靠背的椅子)徐徐地说:“我相信历史是可以看见的,从一开始我就觉得,我看到了发生在沈阳这块黑土地上的事情。”

53岁的选择

1980年,本来对张一波来说,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年份,作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的党史教授,过着早八晚五的生活,安逸舒适。

直到他参加一个指定任务:年初,辽吉黑三省开始编纂《东北抗日联军斗争简史》,张一波是辽宁省编写组副组长,负责编写辽抗联后期史。“它改变了我形成已久的‘抗战八年’的观点。”

让张一波改变观点的是124位当时还健在的抗联战士。

一位抗联战士告诉张一波:“我们每天都在爬雪山过草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被抓走的都让日本人做实验用了,把皮管子接到大腿动脉上,再把有细菌的血排到木桶里去,让人失血而死。没被抓走的和日本人打了14年。”

几个月下来,124位抗联战士各不相同的故事,让张一波已记不完整了,但124位抗联战士几乎相同的开场白让他震惊不已:“我是‘九一八’以后开始抗日的。”张一波用“颠覆”形容他当时的感觉。

这种颠覆对张一波来讲是震撼的,从他开始讲党史那天起,他对学生们讲的都是抗战八年,但是当他听过抗联战士的讲述后,他疑惑了,抗战是8年还是14年?他写道:“我要弄清‘九一八’对抗日战争所起的历史作用。”那天是1980年9月18日。

张一波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选择的路口。

张一波遍寻记载“九一八”的文献资料,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九一八”后奔逃的沈阳难民,被砍头的义勇军战士,丛林里以树皮、草根、冰雪果腹的抗联战士,捆绑起来遭受屠杀的年轻人——字里行间凝住的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张一波说:“历史是可以看见的,我感觉我可以清晰地触摸到那段历史。我愤怒,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愤怒,我明白了自己要做些什么了。”

两个月后,张一波找到一些“九一八”的亲历者,他们向张一波描述了当时情景。

对“真相”越加深入的了解,张一波的疑问越大。这种疑问来自约定俗成的“九一八事变”的称谓。在张一波看来,用“事变”是涵盖不了“九一八”性质的。他和别人争执。人家就问他,“九一八”不是事变是什么?“是战争!”张一波被自己的观点吓了一跳。谁都清楚,战争和事变的本质区别,在当时约定俗成的定论下,张一波的观点被认为是学者的哗众取宠。

张一波告诉自己:不能沉默,不能再局限于学术上的研究,要告诉公众“九一八”为什么是战争而不是事变。张一波说:“以后的岁月不再只是为了自己而活了。”

为了还原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张一波开始了寻找当时被称作“还原真相”的历程。

从1980年起,一找就是24年。

24年的事业

“日本人将‘九一八’称为事变是有用意的,是在掩盖历史,我们为什么也跟着这样叫?”张一波很愤怒。

在查阅史料过程中,张一波发现在各国反法西斯战争文献中,对“九一八”都是蜻蜓点水,再后来的调查过程之中,他发现人们只是对“九一八”的背景有所了解,而对于“九一八”的实质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

愤怒的同时,张一波开始了他的行动:

1985年9月13日,张一波在《沈阳晚报》上发表了《九一八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开始》的文章,就此打破了“九一八事变”的垄断称谓,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仍然只算是没有得到官方认可的坊间学者的观点。

1988年,张一波从党校离休了,时间更自由了,他开始筹备“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同时又自找了一项工作——组织“二战”民间受害者索赔。

张一波“九一八是战争不是事变”的观点真正引起瞩目是在1998年。这一年的9月,香港《大公报》加编者按全文刊登了张一波《“九一八”是战争不是事变,“二战”始于“九一八”》的文章。至此,认同此观点的人也越来越多,张一波的观点开始在国内有了市场。“我很兴奋。”张一波说这是自己当时的心情。

张一波利用一切点滴机会,宣讲他搜集的证据:张一波翻开他随身携带的一本发表于1948年11月4日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在这份长达48万字的《判决书》中,查找到了他的第一条论据。原文如下:“从‘九一八事变’到战争结束为止,日本历代内阁都不承认在中国的敌对行为是战争,他们坚持称它为‘事变’。”判决说:“日本把‘九一八战争’称为‘九一八事变’、把七七战争称为‘七七事变’是违反1907年海牙国际战争法,是犯罪。”

张一波说他坚持“九一八”是战争不是事变的原因是要“消除日本对我们的殖民文化烙印的影响;事变的称法是日本人叫的,他们的目的是在帮助日本模糊战争性质”。

“我是友日派,我不是反日派。我办研究会、办网站,我认定‘九一八’是战争,是因为历史——真的不可以遗忘。”张一波强调。

张一波说:“这不是工作,这是事业!”事业的意义——“为了民族尊严。”

张一波举办展览、做演讲、参加讨论会,贡献出所有时间、精力,努力让人了解他的事业。2001年3月,张一波将“九一八是战争不是事变”的提案,通过市、省、全国三级“两会”提出。出版了《九一八战争》一书;发起全国隆重纪念“九一八”提案;发动网上签名。张一波记不清组织了多少次学术会议,参加过多少次海内外国际学术研讨会。

张一波努力的结果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对“九一八战争”问题的正面答复:提出“九一八事变”改称“九一八战争”是可以理解的,应先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充分讨论,待有了统一的意见后,再审定。

虽然没能一步到位,但张一波认为“官方对九一八战争观点的认可,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是可以期许的”。

每当有人认可他的观点,张一波都高兴极了,尽管他的支持者大部分来自民间,大部分来自海外。他提及了几乎每一个给予他各种支持的人。

张一波说他很想参加北京那个国际研讨会,但他去不了。付出了这么多,却参加不起一个会?“自从搞这个事我就没难过过,看到自己的观点正在被一点点认同,我高兴。”张一波如此回答我们、回答自己。

张一波隔着窗户和我们道别,房间的光线很暗,有些看不清先生的脸,走出很远回头看,张一波还站在窗口。

(原载于《华商晨报》2004年9月16日)

记者手记

中国社会,幸有这些坚持己见之人

不久前,接到张一波先生的电话。老先生在电话中告诉我他将自己一生搜集、撰写的史料,无偿献给了家乡的史料馆。

与先生结识于2004年的早春,当年是“九一八”73周年,我写了《“九一八”73年祭》一组文章,其中一篇为先生专访。从此,我们常通过邮件传递消息。

当年先生77岁。

先生给我的名片上有两个头衔: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史教授,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是名学者,身上有其学者的“通病”——固执。

这种固执在他提出“九一八”是一场战争,而不是事变观点上,尤为明显。

先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九一八”历史的,在这之后的所有时间里,老人一直致力于宣传自己的观点。尽管他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人说不认同是他坚持自己观点的动力。

如今,先生依旧在为扭转人们认知误区而努力,用先生的话说,“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相信‘九一八’是场战争,而非事变,不是给了当年侵略者不承认侵略我们的口实”。

对于那场如同硝烟一般逝去的历史,日本国内也许有人有不同的看法。这让我想起了代表中国参加东京审判的梅汝璈先生的一段话,或许能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战争和历史:“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段芳宇)

2004年12月26日,履新12天的辽宁省省委书记李克强来到“煤都”抚顺,就棚户区问题专门调研。

80天后的2005年3月16日,辽宁省下发《全省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至此,辽宁省24.8万户、844.4万棚户区居民,开始了史上最大规模拆迁。

我们在报道中,摒弃了以往类似报道中大而全的做法,而是仅选择了一个点——抚顺,来记录此次棚户区居民命运的变迁。

选择抚顺,除了它是李克强书记视察之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我省的煤炭之都,它的棚户区居民,由于多半为矿工的原因,因此在棚户区居住得更长久,在棚户区遭受的苦难更深重,对于棚户区的体会更深刻,也唯其如此,它恰如是整个辽宁省棚户区居民的标本,是这一群体生存状况的完整断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