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装品牌亟须“名分”
记者:的确,国内职业装发展很快,在提高科技含量上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国际职业装发展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创立职业装品牌方面,还任重道远。您认为目前国内职业装应如何重视创立品牌,如何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马金芳: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职业装的认识客观,使用普遍,职业装市场细分十分规范。单就警察制服来说,美国的警察根据具体分工不同,制服的防护特点也不一样。如火警制服侧重防火耐高温,交通警制服侧重防水防尘,治安警察制服侧重防暴。而我国的警察制服目前仅仅体现了其职业的特征,面料材质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先进国家职业装的设计水平、科技含量都远远超出我国。在有些关键技术上我们不得不受制于人。耐高温防火服等一些专业性防护服只能依靠进口,这类衣服动辄上万元一套,给我国的职业装生产企业留下了遗憾,更增加了无形的压力。
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职业装著名品牌林立,职业装的附加值高出国内企业数倍甚至数十倍。而我国的职业装却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职业装品牌被排除在申报“中国名牌”的大门之外,至今没有正式的“名分”,实在令人遗憾。很多消费单位搞不清哪些品牌可信,哪些品牌不可信,连带很多正规的职业装生产企业也受到影响,妨碍了整个职业装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行业有关部门对大众市场服装企业的诸多考核指标在职业装专业企业里并不能简单套用,要看到职业装企业的特殊性与专业性。
我国加入WTO以后,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职业装的需求,广大企业已不再满足于原先款式单一、色调沉闷的劳保制服,迫切需要能反映企业风采,增强企业凝聚力,同时性能上更趋于完善的现代化制服;银行、证券、大型贸易公司、商场等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的专一性与严谨性,更加需要较高品位的中高档职业装来进行企业包装,树立公众形象;公检法、邮电、税务、工商、铁路等存在垄断或半垄断性质的企事业单位,随着市场竞争的公平化和国家逐步采取的透明化、公开化招标的政策,他们也会选择科技含量高、既美观舒适又大方实用的职业制服;军装这个以前很多企业想都不敢想的领域,也逐步采取了公开招标的形式“择优录用”。这一切都说明职业装已为更多有远见卓识的管理者所青睐,而职业装品牌创建和品牌管理也成为职业装产业的头等大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