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若水人生的妙趣

若水人生的妙趣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说心知是“无”,生命是“有”。人生活在真实之中即“有”,生活在虚假之中即“无”。中国人讲求和谐、仁义与顺应自然,生生不息,安乐长久,综合于天道人心的观念中。这里,我们回到“柔弱不争”的水的一种特质,继续阐述如水的高尚人生,以及水如何在社会大事中呈现奇妙的意象,启发人心。老子用水的特质描述美的人生,强调它的柔能济刚的力量。老子“上善若水”的智慧传到庄子,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水善不争

老子在第八章里以“上善若水”做提纲,说明一个行道的成功者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简译为白话文:至高无上的好东西好比水一样,它促使万物成功生长而不与之相争。它甘心待在大家不喜欢的地方,几乎与道相同。水不嫌卑下,甘居低地。它的境界开阔,可以容纳百川,形成滔滔大海。它志在滋养万物,像母亲一样慈爱。它的意表像潮水一样,有规则和可信。它公正而勤奋地立身处世。它担当责任,表现得有能。它的动静顺应时间秩序。正因为它与物、与世、与人不争,所以它不会多犯过失,妙如天道。

人可以实践如水的高尚人生吗?理想可以叫我们努力,而且在奋斗中时常回顾检讨自己,鞭策自己做得更好。

《老子·七十八章》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意思是说,宇宙间没有比水更为柔弱的东西,可是,也没有比它更能攻坚克强的东西,更没有东西可以代替它。

大家皆知晓,弱能胜强及柔能克刚,是成理又可行的,但却没有人能够做得到,除了那些效法天道自然的圣贤之辈。他们以爱为先。

老子用“心知”和“生命”来阐说道的深意。澄明的心知照亮生命。因为名利权势在现实中牵扯人与人的关系,让我们失落自己的真实。老子教我们用心知还照生命,全面地关怀生命,即是“观照”。

老子说心知是“无”,生命是“有”。虚无那边没有名利,没有困扰,却可以生“有”。人生活在真实之中即“有”,生活在虚假之中即“无”。如果一个人毕生在虚假中过活,等于没有活过,只有存在(existing),运用心知照显生命,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水的神话

在宇宙的金、木、水、火、土五个基本元素之中,人立足土地之上,借水创造出最深的哲理以及最浪漫的幻想。

犹太《圣经》说上帝创造世界万物,不多久便不让人与万物安乐,掀起洪水泛滥全球,叫人与物都无处容身。为了什么呢?古希腊、罗马、巴比伦文化都各有不同的说法,却大致相似。据犹太传统,原因是人激怒了上帝,他就报复了,动用洪水毁灭人类的大部分所有,尤其是人的锐气,那不绝对服从上帝指示的独立性格

以后的故事这样演绎:诺亚(Noah)造了一条“方舟”,载了七对亲属,驶向亚拉腊山(Mount Ararat)上逃难。当然,还有成双成对的其他动物,真是奇迹。然后,诺亚差遣雀鸟飞上高空,侦察何处有干土地可以给人栖息。他又拜祭上帝,求他宽恕,杀了不知什么动物奉献给他。然后人与神和解了,上帝答应人类永远生存下去,不再受到杀灭。

西方的神话是十分戏剧化的,而且充满杀气。这传统说明西方人的暴躁本性,凡事用武力或者强权互相对抗,上帝如是,人亦照着做。

和谐生息

中华文化不同。中国人讲求和谐、仁义与顺应自然,生生不息,安乐长久,综合于天道人心的观念中。不是说我们的历史没有打杀和勾心斗角,但是,每一次换代以后,对抗双方都寻求和谐共处的方法,发展文化传统,延续同一个国家。因为受到儒、道、释智慧的熏陶,中国人都仁义为怀,并且以致中和为理想,着重用心观照万物和人事。

古人说心,由四句话概括:“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最后一个中字是做人的方法和标准。用白话文讲,人心有欲望,愈有愈多,很是可怕,如果把此心变为道心,即自然(而非人为)之心,则可以平衡过多的欲求,使心还原本性,神妙运行。

怎样算是道心呢?我们几千年文化都不懈解释。综合说,心要精通而集中,不要三心二意。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一个人有了道心,就完成人生而无须他求而安乐了。老子说,修炼成精明专一之心,主体再不会狂走极端或做险恶的事情了,可以有自信心,安然执着中道而行,凡事不过分,不走险,不与人斗争,而是驰向和谐稳重。

史载孔子专程造访老子,向他问礼。老子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说法表面在批评当时社会的失落,实际是提醒孔子要重道多过重礼,因为道方是做人的根本,礼往往被用来掩饰不善的意图。今天,不少人认为,日本人多礼,却没有很高的诚信

后来,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老子》),仍然不忘劝孔子不要重德轻道,要行道而有德于心。他在第三十八章中写道: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我们今天可以想象,向孔夫子说教的话,当然甚有分量。老子坦诚论道德修养,分之为道、德、仁、义、礼、智六个等级。他说,合道的社会是最为理想的,其中人人顺着自然而行,不识不知,无私无欲,无为无事。但是,一旦社会失道,人们就讲仁义礼智这些东西了,用来遮掩恶劣行为,维系诈伪丛生的社会。结果,礼这些东西,就失去原有的作用了,而须求诸法令刑赏,一些不是人们主动生命的规矩。所以有道的大丈夫,言行忠信,厚实,谨守自然的本质,不重浮华的礼节。

接着,《老子》的后半部提出人格修养的具体建议,如清静无为、柔弱不争、至知成智等,这些都各有解释,散载于本书的各章。这里,我们回到“柔弱不争”的水的一种特质,继续阐述如水的高尚人生,以及水如何在社会大事中呈现奇妙的意象,启发人心。

柔弱美妙

老子用水的特质描述美的人生,强调它的柔能济刚的力量。在宇宙的运作中,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能,使万物享受它所产生的利益,而不与万物有争,好比至净、宽容和强大的胸襟和气度。

孔子记述他观水的感受,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赞美水虽然流注向下而逝,却是前呼后应,不作停息,具有不舍时游的独立恒定精神。孔子讲精进利生,老子讲谦下养生,两人都以水的柔美恒动比喻人的高尚风范。

老子继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九章》)

这段话是劝世文,又是格言。我们记在心中,时刻都有助于自我反省。

“持”字有多个解释,皆与做人有关,用英文表达,它可以同是treat, keep, manage, maintain的意思,即本着个人的天赋。就是说,不管一个人有怎样的智力和才能,他如果本着自然法则去做人,即会获得圆满的结果。但是,如果他不满足自己所有,强求无止境的过分余裕,就会因为生命太过满盈而溢泻,超过个人所能维持的限量,生出烦恼。同样,一个人执着锐利的工具做事,却不满足,不断把锋刃磨得更为锐利,结果会损毁原来的锋芒。所以,做人应该知己知足,诚谦地看待成功,然后实践返璞归真的生活。

老子“上善若水”的智慧传到庄子,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庄子写《秋水》,运用河神与海神的精彩对话,分七层阐释人的认知过程多么微妙,包括何为大小,何为内外,为何言不能达,为何意不被察。

到了第五层,庄子说,宇宙人生的一切一切都必然是自然变化的。他说: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盈,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那是说,大道恒久,物则是有起有落的,所以一时一地的成功变化无穷。一个人应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呢?都将有自然的变化规律,由主体自己把握。最后,庄子肯定通识的重要,因为通识的人可以明察安危,安于祸福,知所行止,顺应自然规律做人,恬淡快乐。

诗若流水

老子和庄子的文笔都清丽如流水。他们的智慧感动过不知多少中外诗人,即如水是诗人的创作源泉,诗人的灵感和归宿。

我于1980年第三次去德国的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在那哲学家小径上享受舒曼的音乐和荷尔德林的诗。海德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德国城市中,连联军亦不忍心轰炸的小镇,因为它受着历史上太多的哲人、科学家和诗人的灵魂保护。

缓缓北去的内卡河,经过重重茂林以及长年繁花绽放的山谷,对望着古堡和大学校园,呈现一片难得的宁静。就在这里,不久以前,马丁·海德格尔写成他的《存在与时间》,给20世纪风行的存在主义奠定“问”的基础。他的著作深染道家精神,因为他熟读老子的智慧。他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Elucidations of Holderin’s Poetry)说:“诗是对存在和万物本质的创造性命名。它不是任意的道说,而是那种让宇宙人生进入敞开的道说……诗本身使语言成为可能。”

中国诗人的水诗十分丰富,多数写道别和等待。我独爱柳宗元的《江雪》,它是日本中学生必读的中文诗,于自然静谧中显现浓厚的禅意。我更爱李之仪的《卜算子》,它借水的流长牵住情人的心思,把爱情与流水交融在一起,超越时间与地域,自然自在: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我联想到爱尔兰诗人托马斯·莫尔(Thomas Moore)的《水相逢》(The Meeting of Waters)。它同样以水比喻安心。这里节译该诗的两段供读者体味:

世间没有山谷比你更可爱

众川在你怀里缓缓地汇流

当生命最后之情必须分离

我将淡忘谷中绽放的繁花

……

多么甜蜜又不静的阿沃卡

我与爱人憩息在你的怀里

再没有人生的冷漠和风暴

我们似水之心将共享和平

莫尔是爱尔兰诗人、作曲家、歌唱家、演员和文艺作家。他曾周游欧洲和美洲,是比利时、法国、波兰和希腊民主运动的支持者,以及美国虐待黑奴的批评者,写下可歌可泣的讽刺诗。在20世纪流行歌曲出现之前,他的歌曲受到全人类的普遍喜爱。它们旋律优美亮丽,歌词深含哲理和感情,可以超越时空与文化,震撼人心。

香港人喻水

香港是世界各地中最特殊的地方。香港人更为特殊。

19世纪大英帝国兴盛之时,英军攻打广州成功之后,到香港暂时休息,领航者给伦敦报告行迹,说香港是“一块巨石”。谁能想到它于百多年间成为“东方之珠”,一个举世瞩目的前卫城市?

香港人绝大多数由中国内地迁来,尤其于1948年以后的移居潮最大最急。然后,在两次恐慌的时刻,一次在“文革”,一次在中英决定让香港“回归”之后,有少数有条件“移民”的能者离她远去。但是,等到恐慌期过后,这些人及成长了的子女又大量“回流”,形成新的动力推动香港发展。

历来有人指责香港为“文化沙漠”,意思是这里的殖民教育不讲文化、历史和文学,只顾实用。这些批评者忘记,“务实”也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儒、道、释智慧都劝人以“照顾生活”为做人基础。而且,从中国内地来香港的民众,都带着他们的“文化行李”(cultural baggage)前来,以中道做人,重视子女教育,并敢问天高。

殖民地教育有两个成功的特点。一是教人学习双语,二是教人坚守秩序。我们今天做百年回顾,发现这两个特点都是中国现代教育所欠缺的。香港人不论读书成绩优劣,多数都有双语的钥匙,通往古今中外的文化及实用世界。香港人受尽殖民主义者的凌辱,曾经不准踏上半山区半步,也曾不许进入告罗士打及半岛酒店进餐,因为身属华人。但是,香港人有胆量称洋人为“鬼佬”,让洋人知道他们在港人心中并不高贵。内心不怕洋人是一种重要的心态,它无须突破对洋人的一切的自然恐慌,可以本着平常心学习外国文化及科技,傲然与外国人平起平坐。尤其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双语的本能容许香港人在一个世界的格局中自由运游,没有障碍

守秩序是人类的至高品质。孔子教人实行仁义,老子教人顺应自然道法,都是秩序。放在今天社会,守秩序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守时,第二是守规则。香港学生从开学时就养成准时上学和交功课的习惯,折射到成长以后服务社会,也一定守时限和公共秩序。

秩序的第一个层次是谦让有礼,第二个层次是自胜和自信。香港学校教导学生谦让有礼,不能争先恐后;必须尊重他人,不能作假诈骗。同时教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弱点,接受内在和外在的生活挑战。放诸今天的世界格局,这种人格品质实是21世纪最优胜的做人之道。有自信者善于创新和解决困难;自胜者可以自由自在,少存尤怨,凡事不为人先,知所行止。

香港人因为善于生活,所以创造了不少喻水的俚语,给生命添加色彩,更迅速为全球华人所乐用。例如,大家都以水为财,“有水”即是富有,“过水”即是付款,“扑水”即是寻钱,“下水”即是独立谋生,“上岸”即是充实满足,“水货”即是走私货,“水嘢”即是劣等,“放水”即是通融,不一而足。

最有趣的是香港人讽刺那些奉承官家之辈所得的勋衔,如殖民时代的“太平绅士”“帝国官勋”及“爵士”等,戏称它们为“荷兰水盖”,即汽水瓶盖。

水在中国人的心中,不分古今,都是善性而恒久的动力,如老子所说,它“善利万物而不争……唯其不争,故无尤。”所以,若水的人生,就是美善长久的人生。

综观中华智慧,儒、道、释三家都赞水。孔子观水,赞它不断运动前进,有不计时间的永恒精神和毅力,他确认水是精进利生的象征。老子赞水,说它“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自存”,有与物无争、谦下自处的表现,是人的至高品质的美妙写照。佛家赞水如明镜,可以助人自照、自知、自处、自如自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