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明节去坟地

清明节去坟地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明节的假期还是在接受和休息,就像在宁夏古尔邦节和开斋节放假一样,回族接受这样的节日,却很少有利用清明节去扫墓上坟的。清明节是上坟扫墓的日子,回族却并不会在这一天去,而是选择在亡者去世的日子上坟,家里还专门做一些纪念亡者的活动。清明节不像我在家乡紧缩的看法,清明节只是汉族的节日。所以,当言及香港穆斯林清明节上坟时,我还有些匪夷所思。

清明节的假期还是在接受和休息,就像在宁夏古尔邦节开斋节放假一样,回族接受这样的节日,却很少有利用清明节去扫墓上坟的。回汉两族这么多年,在彼此的认同与互动中形成了互借且又互相区别。有些内容的确是为了区分而专门加强,有些则是为了相同而有意摒弃。上坟的行为,在伊斯兰国家也不多见。跪在坟头,念几段《古兰经》,算是对亡者的一种纪念,这种本土化的行为,多少是一种适应。但是上坟走坟的行为,还真有着地方性特点。内地其他地方我不敢妄言,但是西北地区的确是在接受中区别,区别中容纳。清明节是上坟扫墓的日子,回族却并不会在这一天去,而是选择在亡者去世的日子上坟,家里还专门做一些纪念亡者的活动。虽然不去祭祀,生活在华夏传统中的回回人还是知道“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知道这是春播耕种的日子。二十四节气的接受和适应,与宗教仪式中的认同则完全有着不同的表述。内地大概是这个样子。可能我也是习惯了这种文化,在香港遇到这样的日子,反而因为陌生,多了一些疑虑和不安。

香港本地穆斯林的确有纪念亡人宰牲开经的习惯。快的节奏,炎热的天气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很多家庭都不会专门在家里宰牲纪念,他们遇到纪念日,早早和社区服务联系好,也跟五楼的清真餐厅联络好,请上阿訇,在六楼开经,然后邀请参与者在五楼聚餐。这是平常纪念亡人的方式。有些为了更加体现亡人活着时的慈善之心,他们会延续前辈的做法,比如在某个地方施散一些钱,既做到纪念,又实现慈善。我在香港时,有几家人联系我在内地宰牲,开经之后,把钱尽数施舍出去。减少麻烦,反而能够救济人。

清明节到了,朋友——香港穆斯林来电话问我是否一起去,我有些惊讶地问,你们也去扫墓吗?他说是啊,人家都去了,我们总不能把先人留在那里不管吧。我带着去观察学习的目的去了。去了之后我才明白,一个多元社会中,一个群体的适应与多样性的存在,使他们真正能够实现落脚安心与继续生活。

我们一起到了跑马地坟场,路边做生意的人已经把一束束鲜花摆放在桌子上,我有些纳闷。因为我过去生活的地方,穆斯林上坟是不会带着鲜花去的。家乡穆斯林上坟的方式是带着《古兰经》,跪在坟头念几段,然后举意赞念等。难道?我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想再观察观察。前往坟地的人络绎不绝,同行的朋友也去买了几束花。有些人进入坟场时,已经准备好了鲜花,有的还提着果篮。我先前的疑虑已经打消了。清明节不像我在家乡紧缩的看法,清明节只是汉族的节日。家乡回族为了取得一定的认同,往往会拿一些节日的差异来实现。所以,当言及香港穆斯林清明节上坟时,我还有些匪夷所思。经过坟场的大门,见到人们拿着鲜花前往坟地的情形,反而增加了我更多了解的兴趣。

我们沿着台阶走上去,有一对夫妻已经走了下来,我们互相打了个招呼,我问他为什么还捧着鲜花?他说自己父母这边已经献了花,现在要去旁边天主教的坟地献花给太太的父母。我们互相拜拜手作别。夫妻俩互相搀扶着,稳步往下走。看着他们的背影,我想起异族通婚的事情,宗教和民族都是一种附着,作为个体的人,他们生活在自由并无他人干涉的家庭与婚姻下,即使各为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他们还是和谐地一起走过来,活着为了自己,去不同的坟地尽点孝心,给自己心里一些慰籍,也是不错的。朋友说,这样的组合,在香港不少。我们这些外来人觉得难得,香港人已经习以为常了。

我们顺着台阶往里面走,看到一个坟墓上摆着一点奇怪的东西,我当时惊讶地要大叫了,拉着他的手说,真主啊,这是什么啊,哎呀呀呀……墓碑前面摆放着几盘水果,中间放着一杯酒,旁边还插着一根烟。墓碑上明显是穆斯林的,用阿拉伯文和繁体中文写着。我的朋友拉着我的手说,你啊,还是要接受这些的,来了总比不来好。他们能够记着先人,来给先人上坟已经不容易了。他们用什么方式,我们还是不能阻挡的,各有各的表达方式。父母活着的时候,可能是穆斯林,但是他们的孩子有了新的选择。他选择的文化样式是佛教的,或者中国民间信仰的方式,他在扫墓时,自然要用适合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方式。朋友指着墓碑上的名字说,这个人他认识,孩子后来再没有信仰伊斯兰教。这种现象算是走出去了。我想拍个照片,朋友阻挡我说,还是不要散播好,这本身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再让别人看到不好。我把相机装起来问他,那该怎么办呢?他捋了捋胡须说,你知道吗,人啊,都是来来去去的。来了欢迎,走了也要顺其自然,不能强迫或者说三道四,接受和理解最重要。有时候有人皈依,我们大呼感赞;有人放弃,我们却恨之入骨,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自己保育好,同时竭尽全力地去规劝,尽量帮助已经在里面的人少放弃,还没有进来的人走进来。

继续往前走,有些坟头放着鲜花,有些明显被人打扫过,可能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扫墓了。四周清扫干净,除去坟头的杂草,然后扶着墓碑再说几句话。我想,如果再会念几段《古兰经》,大声地念出来,让亡者在地下也享受一下滋润的感觉。一家四口人,可能是父母带着儿女。他们在一座新坟前面坐着吃东西。坟前摆放着一些吃的。父亲手里拿着《古兰经》,放在坟头,然后对儿女说着什么。见我的朋友过来,他站起来用港式色俩目问候了一下,两人寒暄几句,那人摇摇头拜拜手说没有办法,现在都不会念了,只好坐在身边说几句话,让老人知道他们都好着。把《古兰经》拿过来放一会儿也是一种寄托吧。朋友问为什么没有请阿訇来帮忙。他说阿訇忙,没有请到。儿女都在国外读书,这次清明节专门来看望去世的爷爷,他们都没有见过爷爷就走了。儿女要起来给爷爷鞠躬,朋友马上阻挡说,还是不要祭拜,穆斯林不能接受叩头祭拜,穆斯林只拜真主。两个人看着父亲表态。父亲说握着双手放到胸前默默给爷爷说几句话吧。

前面台阶上也有人影晃动,不断有人上来为先人扫墓。我这时才有些适应了。是啊,清明节的扫墓,的确是一种文化适应的结果。认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接受的自我调适,一种是排斥的自我改变。家乡回族穆斯林为了表现出与汉族的不一样,有意避开节日而强调自己的几个节日,因为回汉的相似性太多,必须通过这些零碎的不一样来彰显自我。当然主动的适应也是不可避免的,譬如对二十四节气的掌握,为的就是农耕生活的需要。一年几个假日的选择,也是一种休息或者找个回家探望双亲的机会。香港本地穆斯林同样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最初一定是强调自己的节日而有意淡化统一的方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日常生活中飞快的节奏,使香港本地穆斯林不得不去调适,从而寻求一种共同性的适应。譬如对于节假日的适应。本来他们一定是在亲人去世的日子去上坟,或者选择星期五礼拜结束后去上坟,但是公司事务的繁忙和平日时间的紧张,使他们无暇调整时间,最后他们渐渐去适应。这好比有些人对于信仰的实践。他们也是一步步地去妥协去接受去适应,最终保留意识而在仪式上有些欠缺。清明节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香港本地穆斯林的坟场,按照常识,应该是在星期五或者去世的日子,或者是在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前往坟场上坟。在内地如果在清明节这天去坟地上坟,回族人肯定也不太接受,其实说白了也是一种仪式过程,不过在强调区分和差异的这样的认同过程中,有意强调差异性的群体如果去接受并借此上坟,接受的可能性比较小。香港本地穆斯林不仅接受了,而且也选择了适应,适应这个日子扫墓,也适应了不同的上坟方式。上坟除了走到墓地诵念《古兰经》和赞主赞圣之外,还有像一位香港穆斯林说的,他什么都不会念,到了坟地,跪在父母坟前默默地呆一会儿也感觉是一种上坟。还在坚持伊斯兰教信仰的人,有的会请阿訇来帮忙,有的干脆自己念几句,另外受本土文化再加一点英国文化的影响,上坟除了诵念还有扫墓和献花等。选择了其他信仰的人,为了纪念父母先辈,他们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方式,自然会觉得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带父母走出牢狱而登上天堂。

我们继续往前走,华人社会留下的习惯在一个比较有钱亡者的后代这里显示出来,儿孙后代为了显示自己的孝心,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把父母的坟墓收拾的极为别致,四周围住,中间放一些沙粒,再种一圈花,中间再摆上鲜花、香炉等,墓碑上顶部用阿拉伯文书写着一段话,下面是中文繁体写着亡者生卒及后代立碑记录等。这些本在穆斯林社会不见的文化现象,当东方遇到伊斯兰时,两种文化的互相溶解形成了这样一组有特色的文化表达。穆斯林能接受,非穆斯林也能接受。这家香港本地穆斯林的后代究竟在实践着怎样的宗教姑且不知,但是他们在墓碑上彰显的两种文化特点足以证明他们对这两种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实践。再往前走几步,一位中年人把一瓶价格不菲的白酒倒在坟墓的四周,然后双手合十拜了拜,点起一根烟,边抽边嘟囔着什么,朋友捏了捏我的衣襟说,别说话继续往前走。我这次有些惊讶了。他说还是别少见多怪。他知道背景。这个人的确是穆斯林,但是活着的时候,在香港这个地方,混过黑社会,不过人内心还是很虔诚,给穆斯林帮过很多忙,但是走进去了,很难出来。现在儿孙后代知道亡者的喜好,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没有教门了,留下的只有孝心。清明节来一趟表达一下自己的孝心,也不错了,还能怎么办?我说这不符合伊斯兰教法,他说对不信仰者来说,谈教法是没有意义的,你如果上前阻拦,他还说你的不是。顺其自然吧,别想那么多了。我还想争辩什么,他说什么现象都有,只要我们把心胸打开,接受还是可以的。他说了前些日子一位穆斯林妇女去世,女儿带着几个尼姑来做法的事情。她们认为这是女儿表达孝心的方式。一个老人活着的时候虔诚敬意,去世了,孩子却用基督教的仪式给埋葬了。一位老人去世,子女见要花钱十万港币买墓地,干脆来一个火葬。

老人说着这些,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是瞠目结舌的,不过现实就是这样,无论如何还得接受,香港在后现代社会的过程中,经历了这些变化,留下这样一个结果。中国大陆在慢慢往前走,也在经历或者部分经历着这些。在山顶上,我们看到对面的天主教坟地也是人来人往,今天是传统中国文化的清明节,信仰了天主教的华人也在适应中接受,相信天主教也没有扫墓这一说,但是香港人也在这一天,用这个日子,不过还是有着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前辈亡人的纪念。我们正看着前方,有一位巴基斯坦的年轻阿訇带着几个华人穆斯林过来,他是被邀请来上坟的,他们的做法与我家乡的基本一致,让我突然有了时空错位的感觉。他们围着坟墓大声地诵念着《古兰经》,咏调、仪式过程都很接近,尔后一起举起双手做个祈祷(杜瓦),请他来的人默默地把一卷钱递给他。他也不看,接了之后,举起手再做个祈祷,算是完成了。请的人说,他们都不会念,但是他们对待宗教很认真的,爸爸生前虔诚,他们做儿女的尽点孝心,愿爸爸在天堂安心。选择清明节是因为平时都忙着各自的事情,这天放假就来了,相信爸爸能够接受和理解。我们握手言别,阿訇也是微微一笑,我明白他微笑的意思,对于宗教知识掌握的不够,没有办法来实践,只好请人来完成,可能在印巴文化中比较少见,他们能够接受这种邀请,也是一种适应。

从山顶上往下看,对面是天主教坟场。脚下一个个台阶下去,都是穆斯林的坟地。他们自1840年开始,从世界各地游走到这里,他们也没有想到会在哪里睡土,结果就在这里没有了性命,身边的人也就顺从主意,埋葬在这里。几座坟墓在一起,有的上面是纯英文的雕刻,唯有墓碑上的几句太思米能够证明这是穆斯林的坟墓。旁边是一位阿拉伯文和英文并存的,我仔细阅读了一下,这是一位印度穆斯林的墓碑,还有马来西亚穆斯林的……不知道他们各自从哪里出生,去过哪些地方,临结束的时候,却在香港,而且也没有想到,邻居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朋友感叹说,人啊,一辈子走来转去的,最后在哪里谁都不知道。你看看这漫山遍野的墓碑,如果仔细数数,一定也是一个世界各地的人的大聚会。我忍俊不禁地说,呵呵,是啊。香港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一个大都会,活着的人,亡去的人,都一样。

我们走下去,来来去去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亡去的人安静地躺在下面,上面活着的人为了自己,也为了亡人,我想更多还是为了自己,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哀思和纪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