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序更迭,除旧布新

时序更迭,除旧布新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春联只用风物点缀春意,却能开拓出新的意境:联中的“二十四番花信”写物候。我国古代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全称二十四番花信风。因其花期一直要算到谷雨,所以人们在寒食清明联中也用:除旧布新,贵在一个“新”字。岁增一春,人添一岁,于人、于家、于国,新年新岁都要有个新局面。

第二节 时序更迭,除旧布新

从时间上说,除夕夜具有特殊意义,它既是两日之交,又是两年之交,所谓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腊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这两句话本来只是记录了时序更迭的实事,却成了有名的历来讽诵的春联。

正月初一则更具特殊意义,它既是一月之始,又是一年之始,《初学记》说:“正月为端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是所谓“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因此,联语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说法,春联中又有“三阳开泰”的说法,敦煌遗书联语有:

三阳始布

四序初开

三阳始布

四猛初开

“三阳”即春天的开始,《易》以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于是人们用“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作为一年开头的吉祥语。“四序”即为四季,南朝梁何逊《寄江州褚咨议》诗云:“自与君别离,四序纷回薄。”此外,春联中还常常出现“四猛”。“四猛”即“四孟”。为每一季第一个月,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的合称。

为了使字面缤纷多采,春联写节令常又同物候连在一起,把时令风物作为吉祥物来描述。入联最多的风物是梅和雪:

梅传春讯

雪兆丰年

雪映丰收景

梅报胜利春

接天瑞雪千家乐

献岁梅花万朵香

春为岁首,梅占花魁,爆竹辞岁,飞雪迎春,一般春联都离不开这些东西。

体现时令的风物虽是春联中不可少的点题之物,但也不必每联都用,一联之中也不必尽用风物为对,更应避免生拼硬凑。有些春联只用风物点缀春意,却能开拓出新的意境:

喜报闹新春,从头数二十四番花信,锦绣铺大地

东风掀日历,放眼看一千万里江山,阳光照红旗

联中的“二十四番花信”写物候。我国古代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全称二十四番花信风。其计算方法为,由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天;每五天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一花,如小寒节三信:梅花、山茶、水仙;谷雨节三信:牡丹、酴醾、楝花。因其花期一直要算到谷雨,所以人们在寒食清明联中也用:

寒食雨传百五日

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

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除旧布新,贵在一个“新”字。岁增一春,人添一岁,于人、于家、于国,新年新岁都要有个新局面。人们的追求也好,颂祝也好,每年都会出现新的内容,春联也就要有新的主题。“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自然还可以写,但毫无新意;“斧头砸烂旧世界,镰刀开辟新天地。”却只能唤起对工农革命时期的回忆。相反,“国存二制,新春新事新形势;邦归一统,好雨好风好山河。”人们一看便知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春联。

在文学和时代的关系上,社会现实影响和决定着文学的发展;时代的经济政治必然要反映到文学作品之中。这就是《文心雕龙》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春联,作为民间抒写百姓愿望,反映百姓呼声的通俗形式,与现实的联系尤为紧密。明清楹联故事中的春联多挖苦贪得无厌、好吃懒做的人。晚清及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春联,突出的一类是穷苦人民悲惨境遇的写实,一类是讽刺朝政的谐联。解放以来的春联,从其内容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几个时期:建国初期的欣喜若狂、对党对毛主席的无限感激;“文革”时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改革开放以来昂首阔步的姿态、国富民强的图景。

年年写春联,如何常写常新呢?这里录清末民初联家吴恭亨的几副春联,以显其“间有旁皇周浃之用意”,以供读者学习揣摩:

一九○五年春联:

岁首为春,吾国亦地球六十三国之一国

欧元殊亚,今年是耶历千九百年又五年

一九一六年春联:

九万里绕日地球,又一周改岁

十三国轰雷炮火,今孤注看人

一九一七年春联:

盼未来春秋三世升平,定月球殖民,欧亚弭战

记过去一年吾国大事,有赵佗窃帝,翟义起兵

一九一八年春联:

如火如荼协商战云,美利坚加盟,俄罗斯革命

可惊可愕过去政局,宣统帝复辟,零陵郡起兵

可以看出,吴恭亨不愧楹联大家,所撰春联各年不同,都能结合时势,以联纪史。这应该是春联作者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