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时序节令的作用

时序节令的作用

时间:2022-01-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立春在明清之际特别盛行,清代把立春的习俗称为“拜春”。在这些迎春、拜春活动中,“鞭春牛”是最重要最隆重的习俗。我国南北方都有在重阳节祭扫祖墓、纪念先人的习俗。
时序节令的作用_农耕习俗

第三节 时序节令的作用

img57

img58

img59

img60

一、生产指导和祈福避灾

(一)生产指导

时序节令的科学性决定了它具有指导农耕生产的作用。24节气指导我们如何进行一年的农业生产,如立春时,土壤开始解冻,此时就要开始检修农具,做好麦田的保墒,南方水稻种植则要开始准备为春耕选种;惊蛰时,万物复苏,过冬农作物进入快速增长的时节,麦田要灌溉和追肥,南方春耕也在进行,稻谷、瓜果类农作物都要抓紧种植;清明时,小麦进入快速生长的时期,此时不但要给麦地松土,还要谨防小麦的病虫害;夏收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开始扬花灌浆,农谚“立夏看夏”,就是说夏收作物年景此时基本定局,收割之前无须大忙了,而水稻此时则进入了最为繁忙的栽插时节,还有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更是进入大忙季节;芒种时,最适合播种带芒的农作物,如晚谷、黍、稷等,这些作物一定要在此时种植,因为过了这个时节农作物就不容易成熟了,另外芒种也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即将成熟。

除24节气外,农事农谚中对农耕生产也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就以霜降的农谚为例:“晚稻就怕霜来早”,“轻霜棉无妨,酷霜棉株僵”,提醒农民早做防霜的筹备工作;“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指导农民要在霜降时刨红薯;“时间到霜降,种麦就慌张”,提醒农民种麦子要在霜降时,此时是大忙之季;“霜降拔葱,不拔就空”,“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是指导农民要在霜降时收葱和摘柿。还有山东关于霜降的农谚“霜降一到,天气渐冷。抓紧收割,地瓜花生。切晒瓜干,要趁晴天。地瓜入窖,不能放松。麦田苗情,检查要精。缺苗断垄,及时补种”,安徽关于霜降的农谚“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福建关于霜降的农谚“十月寒露霜降临,稻香千里逐片黄,冬种计划积肥足,添修工具稻登场”,它们对农耕生产都有启发指导作用。

(二)祈福避灾

我国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农民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所以与农耕相关的时序节令往往都具有祈福避祸的性质。立春在明清之际特别盛行,清代把立春的习俗称为“拜春”。在这些迎春、拜春活动中,“鞭春牛”是最重要最隆重的习俗。现在农村中很多地区仍保存着这个古老的习俗,只是形式有些变化,演变为“送春牛”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敲着锣鼓、唱着赞歌(赞歌主要是一些关于好年景的吉祥话,春官即唱赞歌的人,一般唱到户主高兴给钱时为止,这种赞歌俗称“说春”),挨家挨户送春牛图,此图是在一张两开的红纸或黄纸上面印有一年24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此图俗称“春帖子”。送春牛图,一是提醒人们要抓紧农时,赶紧耕作;二是要祝福人们能有个好年成,五谷丰登。又如重阳时,人们喜欢佩戴茱萸,因为他们认为九月九日乃是逢凶之日,多难之时,而茱萸可以辟邪求吉。还有天津人在春节时要张贴年画,其中“连年有余”寄托人们对美好年景的憧憬,而钟馗之类的门神则可用来驱邪避鬼,以使全家平安。天津人除贴年画外,还会贴春联、窗花、福字,这些都流露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都有祈福作用。湖北地区在中秋之夜,各家都会沐浴一新,然后摆放好“供月楼”和祭祀的瓜果食物,燃香点烛,在家中长者的带领下面西对“供月楼”祭拜,祈求家中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二、祭祀祖先和娱乐庆祝

(一)祭祀祖先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时序节令的祈福避祸的功能在逐渐减弱,而祭祀祖先的功能还依然占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祖先崇拜观念。

重阳、春节、清明和中元四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中元节时全国都会祭祀祖先,如湖北地区祭祖持续七月的上半月,据说新亡人(去世一年以内的人)在初一到初七回家,旧亡人(去世一年以上的人)在初八到十五回家,所以初六要在稻场中给新亡人送钱,十四给旧亡人送钱,取名为“送月半包袱”,即用封袋把纸钱装好,上写“月半祭钱,某某魂下受用”的字样,祭祀时,还要把两碗泡了水的饭洒向四周,俗称“送水饭”。早稻成熟时,湖南很多地区都会举行“尝新节”。即在六月开镰收割早稻前,要选一个良辰吉日,全族人坐在一起“尝新”。这个礼仪由全族资格最老的人主持,开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先请祖先“尝新”,即祭祀祖先。在祖先享用后,各家还要把祭品带回,再祭祀自己的祖宗,最后由家中最长者吃第一口后,全家才能进餐。我国南北方都有在重阳节祭扫祖墓、纪念先人的习俗。重阳祭祖在福建莆田地区非常流行,当地人甚至称三月为“小清明”,重阳为“大清明”。另外,福建永定地区的客家人常用三牲、糍粑和芋子肉丸来祭祀祖先。

祭祖不仅在内地流行,在香港、澳门、台湾也同样盛行。香港新界廖族不但九月初九重阳日要在鳌地祭祖,翌日还要在虎地祭祖。在重阳祭祖之日,族长、二族、房长、父老(61岁或以上的男性族人)及其他宗族成员要前往先人墓地拜祭。参拜者要根据辈分高低就列,在行叩首礼之前,还要燃放炮竹并奏乐,之后供上酒肉,在族长宣读完祝文后,族人按辈分祭奠,祭拜完毕,年长的族人可领取胙肉一份,当地人俗称“太公分猪肉”。

(二)娱乐庆祝

时序节令是我国的古老传统,人们在这些时节会举行一些活动来表达自己的希望、感激或喜悦之情,所以时序节令的娱乐庆祝功能自古就有,而且时代愈发展,其娱乐性功能愈显著。我国自周代就已有立秋之俗,此日天子会亲率公卿大夫到京城的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蓐收的仪式。到了汉代,立秋习俗进一步发展,皇帝在祭秋时会举行大型的歌舞活动。宋代时,立秋这一天男女都盛行佩戴楸叶,还要食年糕、饮酒,而且出嫁的女儿要归宁,全家团圆,共同庆祝庄稼丰收,表达秋收的喜悦。到了清代,民间还出现悬秤称人体重的娱乐习俗,据说称了体重,人在夏季就不会变瘦。现在在立秋这一天举行的娱乐庆祝活动更是种类繁多,“啃秋”就是其中一种,农民为庆祝丰收的喜悦,会在树荫下席地而坐,大口啃着红通通的西瓜、白生生的山芋和金灿灿的玉米,畅谈农事,共享丰收喜悦。

中秋节是我国最为古老的节日之一,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秋祀秋报习俗,唐宋时中秋拜月、赏月之风已非常盛行,时至今日,我国各地中秋的娱乐庆祝活动依然种类繁多。在福州,人们会在自家的庭院中把两三张桌子拼起来,中间摆上土塔(土塔是用砖头垒起来的塔,下面留有塔门,可以放进柴火),在塔周围还会摆上各类小泥人以供观赏,另外每个小泥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有沉香救母、桃园三结义等。在广西崇左,白天亲友之间会互送瓜果、月饼,晚上孩子会拿着纸糊灯、做游戏,大人则会在庭院里摆好月饼、花生、石榴清茶等供品,待拜月后家人一起品茶点拉家常,直至深夜才散。吉林朝鲜族的农民在中秋节不但要用新谷酿酒,还要宰牛杀鸡,到了晚上,全族人还会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场面非常热闹隆重。

img6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