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去威尼斯要趁早

去威尼斯要趁早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角斗台下是地窖,用于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这座由奴隶血汗建造的斗兽场不仅用于斗兽,还主要用于斗人,当然,在罗马帝国皇帝和贵族,甚至平民眼中,奴隶、角斗士和异邦人等同于,甚至不如野兽。估计大约有50万角斗士在此类格斗中丧命。今天,它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可许愿池在1762年才建成,却知名度最高,最得游客的欢心。这对于年轻游客,特别是情侣,更有吸引力。

意大利

露天博物馆

我们是夜晚到达意大利首都罗马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像其他国际大都市那样灯火辉煌和富丽堂皇,罗马的夜晚比较“暗淡”,“暗淡”中的城市也显得陈旧。对此,罗马朋友的解释是:“罗马拥有辉煌的历史,够亮了,不需要再用人工来增光”。

第二天,阳光明媚,当我们漫步罗马大街小巷时,移步即景的罗马,一点一滴,一砖一瓦地告诉我们,什么叫“辉煌历史”。罗马位于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是一座艺术宝库、文化名城。罗马古城就是一座巨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在罗马古都遗址上,矗立着帝国元老院凯旋门、纪功柱、万神殿和大竞技场等世界闻名的古迹;这里还有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和艺术品

我们少年时对意大利及罗马的向往,来自于两本书:《斯巴达克思》和《牛虻》,其所透射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的烈焰,是我们度过那些阴冷无望岁月的灿烂阳光。与我们同时代的人,在读到斯巴达克思和牛虻慷慨就义时,大多泪流满面。许多人都熟知亚瑟(牛虻)的绝笔:“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面对巨大黑暗势力做殊死角斗的斯巴达克思,曾鼓舞我们与命运中的黑暗做英勇的角斗。当时,这两本书对我们这代人心灵的震撼和鼓舞,远不是现在电影《角斗士》和话剧《牛虻》所能传达和表述的,因为文化的呼应和感同是需要深刻和丰富人生背景的。

站在罗马斗兽场(又译科洛塞竞技场),我们在心里寻找着少年时脑海中的斯巴达克思,不断地在问:当杀戮成为一场游戏或大型秀时,人性和理智在何方?

从建筑学角度看,罗马斗兽场堪称奇迹和杰作,难怪它一再被入选为不同评判标准和各式各样的世界N大奇迹。虽然,它现在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气魄和磅礴气势犹存。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用于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角斗台四周,看台分为3个区,第一区在底层,是皇帝和贵族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为平民席;再往上是大阳台,大众可在此站着看表演。场内可容纳观众5万多人,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可确保在15~30分钟内,让场内5万多眼内“沾满”人和动物鲜血而兴奋几近疯狂的“观众”安全退场。

这座由奴隶血汗建造的斗兽场不仅用于斗兽,还主要用于斗人,当然,在罗马帝国皇帝和贵族,甚至平民眼中,奴隶、角斗士和异邦人等同于,甚至不如野兽。这种杀人和杀兽秀,竟被罗马帝国的统治者“玩”出了许多花样,而所有目的就是为了在“酷爱”残暴真人秀的观众中激起更大的激情和疯狂,在这一娱乐项目上,皇帝真正做到了与民同乐。

例如,为庆祝斗兽场竣工的“首演式”,驱使5000头猛兽与几千名奴隶、战俘上场“表演”,这种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居然持续了100天。一位皇帝执政期间,杀死了1万多头猛兽,有1万名角斗士在此角斗,厮杀、流血和丧生;在另一位皇帝在位期间,仅一次斗兽,就同时放入100头幼狮,狮吼声震天动地。当时,罗马人对这种秀的痴迷,令人难以置信,心态放松的就如同今日看足球比赛。而且,穿着时尚洁净和姿态优雅的女性特别沉迷于这种血腥杀戮。虽有一定的游戏规则,例如,赢得规定次数的角斗士可能获得自由,但在这种“圈起来的屠杀”中,能侥幸活下来的角斗士寥寥无几。《斯巴达克思》和《角斗士》就真实再现了这段历史。估计大约有50万角斗士在此类格斗中丧命。

也有说法认为,角斗士的社会地位比奴隶略高。而且,也有些角斗士,因其所向披靡的高超搏杀技巧而成为明星。历史学家们还从庞培古城遗留下来的墙壁涂鸦中了解到,色雷斯角斗士如同那个时代的贝克汉姆,受人追捧。斯巴达克思就属于“色雷斯角斗士”,这是最受欢迎的一种角斗士,他们身上几乎没有什么防护的铠甲,而且兵器又是匕首,因此角斗双方的攻击速度非常快,完全依靠自身的体力、速度和技巧来周旋。进攻同时还要兼顾防守,一旦失手,就送命。

罗马斗兽场中这种杀戮游戏,一直玩到公元608年。中世纪时,此处被改成一个城堡,部分被毁。有意思的是,被毁的原因竟是要挖取斗兽场的建筑材料,用以建造教堂和宫殿。这些浸泡着角斗士和动物鲜血的建筑材料,又成了巍峨宫殿和神圣教堂的支柱。

今天,它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意大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维护和重建。斗兽场外,穿着角斗士服装和拿着角斗士武器的罗马小伙,高大威猛,面容俊朗,给点小费,就能与他们合影。跳蚤市场堆满了斗兽场的明信片、T恤和模型等旅游纪念品。斗兽场始建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这个集体公开凶杀的时代毕竟已经久远了,可此类的“游戏”和“观众心态”销声匿迹了吗?显然没有。

参观斗兽场的“沉重”心情,到了许愿池就消散了。格里高利•派克和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后,全世界人都知道了罗马这一优雅的景点。

许愿池,又叫做幸福泉或特雷维喷泉。许愿池中央立有一尊被两匹骏马拉着奔驰海神像,海神的左右两边各立有两尊水神,右边的水神像上,有一幅“少女指示水源”的浮雕,浮雕上面有4位代表四季的仕女像。雕像的基座是一片海礁。喷泉的主体在海神的前面,泉水由各雕像之间、海礁石之间涌出,流向四面八方,最后又汇集于一处。

罗马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喷泉,如纳沃纳广场就拥有3座著名的喷泉:四河喷泉的四座雕像分别代表尼罗河、恒河、多瑙河、拉布拉多河;还有尼普顿喷泉和摩尔人喷泉。可许愿池在1762年才建成,却知名度最高,最得游客的欢心。这是因为所有到罗马的人,很快会听到一个美丽的传说:游客只要背对着许愿池,右手拿硬币越过左肩抛入池中,便可以重返罗马;用同样动作抛3次硬币,第一枚是代表找到恋人,第二枚代表彼此真心相爱,第三枚是婚姻成功,并夫妻双双重返罗马。这对于年轻游客,特别是情侣,更有吸引力。

我们看到,许愿池边,不同肤色的男女老少都乐滋滋地背着身,正儿八经地向池中摔硬币,以至于要排队扔币,还有两位漂亮的女警察笑嘻嘻地维持着秩序。我们入乡随俗,也扔了几枚硬币。走到池边看看,池底堆满了厚厚一层硬币。

格利高里·派克曾说:《罗马假日》是赫本的电影,我只是配角。《罗马假日》以许愿池为背景,结果,她却成了不变的主角。

《罗马假日》还“演红”了一个不起眼的景点,即“真言之口”。《罗马假日》中有一段:记者告诉公主,“真言之口”会把说谎人的手咬掉,接着他把手放在里面,突然,他痛苦地叫喊着。公主大惊失色,赶紧帮他使劲住外拔,而拔出的手只剩下了袖子。公主大惊失色。记者却笑着把藏在袖口中的手伸了出来,两人高兴地拥抱。这场面是派克和赫本的即兴表演。现在,“真言之口”蜚名世界。情侣游罗马,多不愿错过“真言之口”。其实,“真言之口”也就是嵌在一座罗马式教堂门廊墙壁上的排水口。可是这个“口”,在《罗马假日》之后,就不是那个“口”了。

翡冷翠的翡翠

徐志摩有一首名诗,叫《翡冷翠的一夜》,写的是一个女子与爱人的别离,依恋、哀怨、感激、幸福、痛苦,心绪婉转百回,情感百感交集。写这首诗时,徐志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佛罗伦萨待了几天后,我们体会到,这座婉约、精致和缠绵的古城,还真是写这类诗的适合地方。

“翡冷翠”是徐志摩对佛罗伦萨的中文翻译,比佛罗伦萨更有诗意,也符合古城的气质。只是缺乏“全球性”,也只能在小范围内孤芳自赏。“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为“鲜花之城”,也挺不错的。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在15~16世纪时,佛罗伦萨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1865—1871年,还曾为意大利统一后的临时首都。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我们沿着石头路,在小城绕了一圈,就有了感觉。满目都是中世纪的精美建筑、雕塑和盛开的鲜花,不大的城中有40多家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及教堂。

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最辉煌。统治佛罗伦萨的美帝奇家族酷爱艺术,也懂艺术,思想也较开放宽容,在其有力保护和资助下,许多艺术和思想大家聚集在佛罗伦萨,例如,达·芬奇、但丁、伽利略、米开朗基罗等,他们在此创造了大量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绘画和理论作品,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1737年美第奇家族的最后一个统治者去世。因佛罗伦萨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和珍贵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称,当今,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保存地之一,可使游人大饱眼福。

我们先去了乌菲兹美术馆,这是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殿堂,珍藏米开朗基罗等多位大师的杰作。重要的作品有: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春》;拉斐尔的《金翅雀的圣母》和米开朗基罗的《圣家族》等名作。《维纳斯的诞生》表现裸体的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浮水而出,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此画中的维纳斯形象,虽然仿效希腊古典雕像,但风格全属创新,强调了秀美与清纯,同时也具有含蓄之美。据希腊神话描写,维纳斯出生即是成人。她没有经历过婴儿之身,没有经过非美的过程,生来就完美无缺。作者表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形象。但《维纳斯的诞生》中的维纳斯脸上挂着淡淡的哀愁,因此,诞生似乎并不带来欢乐,反而有点悲剧味道。这个被认为是美术史上最优雅的裸体,不同于许多女性裸体画中胴体的丰艳和诱惑,《维纳斯的诞生》中的维纳斯有一种无邪的稚气和清纯。

乌菲兹美术馆不远处就是米开朗基罗广场,广场中央有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的复制品,《大卫》的身后是一座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教堂。《大卫》真品现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大卫》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用整块大理石雕成。大卫是《圣经》故事中的人物,他容貌俊美,机智勇敢,以他的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拥戴,成了以色列最年轻的军事统帅。前人在塑造大卫时,常采用他取胜时的情景。米开朗基罗独具匠心,塑造了一个怒目而视,准备战斗的全裸青年大卫,表现出大卫渴望投入战斗的紧张情绪和坚强意志。《大卫》的全身肌肉暴起,手臂上血脉贲张,形同真人。后来,全世界对《大卫》的解读,早已脱出了宗教故事的范围,成为人们从黑暗思想桎梏中挣扎和解脱的象征,是人类思想解放诉求的艺术表达。

佛罗伦萨如此美丽,又曾经聚集过这么多性格各异而又才华横溢的大师,必定是一个故事之地。我们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这句诗耳熟能详,也由此知道了意大利诗人但丁。但丁出生和成才于佛罗伦萨,可但丁故居的小房子的确没什么好看的。我们的导游是北大学中文的,对但丁故居,他说,我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看吧”。

他说,有一座据说与但丁有关的古桥,值得一看。贯穿佛罗伦萨全城的阿尔诺河上,有多座优美的古桥,最为知名的就是“旧桥”,也叫维琪奥桥,它像一条空中走廊,把乌菲齐美术馆和比蒂宫连成一体。桥上有二层楼的建筑,两边有店。

“古桥与但丁”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阳光洒在“旧桥”上,少年但丁与一位叫贝特丽丝少女(据说只有8岁)在桥上相遇,少女的美丽使但丁目不转睛,惊喜而怅然,而手持鲜花的少女却直视前方,径直从但丁身边走过,仿佛没有看见他。但她脸上泛起的潮红却透露出少女的情动。这是一位著名画家在他的油画《但丁与贝特丽丝邂逅》中所描绘的情景。贝特丽丝最终嫁给了一位伯爵,25岁就夭折了。虽然,但丁后来也结婚生子,但贝特丽丝却是但丁一辈子都梦牵魂绕和不能忘却的情人,对她的哀伤和思念,全写在他的爱情诗——《新生》之中。他在《神曲》中,又把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并引导他进天堂的女神。由此说,但丁是一位对爱情矢志不渝的人,可我们有疑问:这种孩子般爱恋是成熟的爱情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这位美丽少女触动了诗人那少年敏感的心绪。如此看来,早恋也不是一无是处,这不?还造就了一位天才。

去威尼斯要趁早

一座城市如果是建在一片岛屿上,而这些岛又用桥连接,如果再有些历史,风景美些,这座城市一般就会自称或被称为“××的威尼斯”。

例如,斯德哥尔摩共有24000个岛屿,被称为“北方威尼斯”和“水上美女”。圣彼得堡有100多个小岛,靠400多座桥梁相连,所以,被誉为“俄罗斯的威尼斯”。还有我们的苏州,不是也称为“东方威尼斯”吗?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干脆把“威尼斯” 微缩景观搬到室内。国内外房地产开发商搭“威尼斯”车的也不少。

但是,威尼斯是不可复制,且不说,她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在神韵,就是古老建筑与碧绿水网之间的动态统一及融洽,也是效仿者可望不可即的。

任何车辆都不能进入威尼斯市区内,因此,城内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船,像公交车一样,有固定的线路和船站。游客也可以打“船的”,这是一种古老的游览船,威尼斯人称之为贡多拉,它船身狭长,首尾翘起,船底不对称, 适合在狭窄弯曲的水巷中穿行。贡多拉长10.75米、宽1.75米,只坐6人。

一到威尼斯,我们就去乘坐贡多拉,在小船上,陪同我们的当地导游说了贡多拉的故事。贡多拉的历史悠久,最早产于7世纪,11世纪最盛行,当时,威尼斯的贡多拉超过了一万只。16世纪时,富得流油的威尼斯贵族们为了斗富,用昂贵绸缎和精美雕刻装饰自己的贡多拉,招摇过市,显摆自己家族的地位和个性,此举惹恼了威尼斯元老院,于是颁布禁令:为了遏制社会的奢靡之风,任何人不准在贡多拉上搞炫耀门第的装饰,所有的贡多拉必须漆成统一的黑色,大小规格也必须相仿。该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所以,游人在威尼斯搭乘贡多拉不会有“经济舱”和“商务舱”的不平,撑贡多拉的艄公也没有开“奔驰”和“桑塔纳”的区别。

当然,贡多拉也不是一年四季都素面朝天的,每年9月的第一个周日下午,在威尼斯的大运河举行贡多拉比赛时,可以把贡多拉打扮得花枝招展,以显示个性。这种威尼斯赛舟节起源于1315年。

我们看到的贡多拉船夫个个都是意大利帅哥或帅叔,他们穿着统一的黑白或红白相间横条紧身短袖上衣,有些像水手的“海魂衫”,或白色的短袖制服,突露出结实肌肉的轮廓。他们站在船尾上,优哉游哉地划着桨,在威尼斯曲曲折折的水道中游弋。会船时,两位船夫放声歌唱,用美声彼此打招呼问候。为我们撑船的船夫是一位年轻小伙,相貌俊朗,热情奔放,一路歌声不断,笑声朗朗。

从贡多拉上看威尼斯,倒是多了一份忧虑。沿途看到,由于多年浸泡在水中,多数房子的一楼,甚至二楼已破旧不堪,废弃不用了,而仍在使用的二楼或更高的楼,总给人一种岌岌可危的感觉。有意思的是,穿过一座座小桥时,给人的感觉,桥比房更为结实可靠。其实,威尼斯有威尼斯的麻烦,且不说,每年为维护水城风光而作的大量投入,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毁坏是不可挽回的,所以,这几年都说“看威尼斯要趁早”,多少也透着一丝哀伤和无望。美也水,败也水。

威尼斯是一个奇迹,它始建于公元453年,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

城市面积还不到7.8平方公里,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像蜘蛛网一样,密布其间,小岛和运河由4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威尼斯是先在水底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据说,水下的木头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

果真如此吗?2003年9月,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聚集在英国剑桥召开了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讨论如何挽救威尼斯。与100年前相比,威尼斯的水平面如今上升了23厘米。许多古老的建筑物的地下基础结构被腐蚀,变得不坚固,造成大批古建筑下沉。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挽救威尼斯的话,到2100年,威尼斯将完全被水淹没。

1987年,威尼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始建于5世纪、由118个小岛构成的威尼斯,10世纪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航运枢纽。总体上来说,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筑杰作。挽救威尼斯,迫在眉睫。但耗资巨大,又令人生疑。

素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的威尼斯,一度曾握有全欧洲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14世纪前后,这里已发展成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是地中海最著名的水上都市;14~15世纪为威尼斯全盛时期,成为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16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威尼斯逐渐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区才与意大利实现统一。

从水里看不出来,登陆就有感觉了,昔日的尊贵和繁华,在这不到7.8平方公里面积上,充分展现。有圣马可广场建筑群,有许多宫殿、教堂和豪宅,大多建于14至16世纪,拜占庭、哥特、巴洛克和威尼斯风格,争奇斗艳。这里也是文艺复兴的一个重镇,如产生过历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威尼斯画派。所以,威尼斯也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圣马可广场是我们看过的广场中有魅力和实用的。她位于市中心,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自从19世纪以来,广场一直是大主教的驻地,它同时也是许多威尼斯节庆选择的举办地。

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有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歌剧院等建筑。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赞叹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的客厅”和“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并下令把广场边的行政官邸大楼改成了他自己的行宫,还建造了连接两栋大楼的翼楼作为他的舞厅,命名为“拿破仑翼大楼”。

我们一进圣马可广场,就看到成群的鸽子,不同肤色的孩子们在喂鸽子,父母就坐在一旁的咖啡店喝咖啡。广场两侧楼下是商店,有各式各样的精品店,包括金饰、玻璃、寝具、服饰等,还有许多风格优雅的咖啡厅、酒吧和餐馆。楼上就是艺术馆等。

广场一侧是巍峨壮观的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公元829年,为千年的古迹瑰宝。圣马可教堂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教堂正面的5个门因设计华美精致而闻名,中央拱门上方有4匹复制的青铜马,真品收藏在教堂内,是公元前4世纪的青铜作品,是威尼斯人在1204年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掠夺来的,曾被拿破仑抢回巴黎,但后来又回到了威尼斯,成了威尼斯的标志。

圣马可广场的南侧入口有一座小广场,有些类似我们室内装潢中的玄关或屏风,一走过小广场,圣马可广场全貌尽收眼底;而一出小广场,波涛滚滚的威尼斯大运河就一览无余了。河边有两根白色石柱,一根上雕刻着威尼斯守护神;另一根上雕刻着圣马可飞狮,狮子也是威尼斯的标志物,也是威尼斯的保护神。威尼斯电影节所设最高奖就是“圣马可金狮奖”,奖品是一只带翼的狮子。这两根石柱是威尼斯官方城门。以前,威尼斯的贵宾都要从石柱中间,进入圣马可广场,也就完成了入城仪式。

我们出了圣马可广场,来到码头,码头边的建筑因看不到水中的根基,也没有了“漂浮”之感,几层楼高的五星级宾馆也是古老的建筑。从码头这侧看叹息桥,是游览威尼斯的一个“俗套”,所谓叹息桥是连接两座建筑之间的一座廊桥。据说,以前连接的两座建筑物分别是法院和监狱,审判过的犯人经此桥押往监狱,透过桥上的窗口,可最后看一眼明媚阳光下的威尼斯美景,不由地发出一声深深的叹息,后悔莫及。也有说,被审判的犯人在此看到心爱的恋人有了新欢,而发出世事难料和人情淡薄的叹息。奇怪的是,又传,恋人或夫妻在此桥下拥抱接吻,能维持爱情长久,所以,我们看到不少情侣在桥下相拥接吻。这传统甚至传到了英国,我们在剑桥和牛津大学都看到威尼斯的叹息桥,谈情说爱的学子们对她颇为喜爱。电影《情定日落桥》就在威尼斯叹息桥取景的。

景点推荐

罗马

参见“露天博物馆”。

大竞技场

参见“露天博物馆”。

万神殿

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是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公元80年的火灾,使万神殿的大部分被毁,仅余下长方形的柱廊,有12.5米高的花岗岩石柱16根,这一部分被作为后来重建的万神殿的门廊。在万神殿里,埋葬着一些伟大的意大利艺术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拉斐尔。在拉斐尔的墓上,是他的弟子所作“巨石圣母”雕像。

威威尼斯广场

位于罗马市中心,长130米,宽75米,是5条大街的汇合点。威尼斯广场南面,有一座巍峨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叫“祖国祭坛”,是意大利独立和统一的象征。祭坛上方刻有“祖国统一、人民自由”。有无名英雄墓,墓前两支火炬日夜燃烧,两旁有卫兵守护。每年意大利国庆,总统都要亲自主持向无名英雄献花圈。到意大利访问的各国首脑,通常都要到这里来献花致意。

西班牙广场

完工于18世纪,优雅高贵,它的喷泉、台阶和教堂无不闻名遐迩。这里是罗马年轻人约会之地。

君士坦丁凯旋门

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

古罗马市场

古罗马时期的人民,常以广场作为生活中心,聚集在这里,听公告、交换见闻或发表政治言论,广场也是拍卖奴隶的场所。

许愿池

参见“露天博物馆”。

佛罗伦萨

参见“翡冷翠的翡翠”。

圣母百花大教堂

是世界第三大教堂。这是一座哥特式的建筑,高106米,其外部以绿、白、红三色大理石装饰,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因建筑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又称为“花的圣母寺”。

学院美术馆

除了《大卫》,还可以看到米开朗基罗的其他作品,如4座未完成的“奴隶像”。

维琪奥王宫

这座防御完整的宫殿,内部曾是美第奇家族的住所,自1873年,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就一直守候在门口的左侧,现在所见的是仿制品。

圣玛利亚大教堂

是一座十分辉煌的罗马式建筑,登楼可俯瞰佛罗伦萨全貌。

国立巴吉洛美术馆

佛罗伦萨最大的雕像美术馆。

威尼斯

参见“去威尼斯要趁早”。

总督府

作为威尼斯共和国总督的执政厅,现在的建筑物 建于15世纪。内院有16世纪初建造的“巨人梯”。30级的大理石台阶上部竖立着战神和海神的巨大雕塑。

卡多洛金屋

建于1400年左右,是威尼斯哥特式最富丽堂皇的建筑,漂亮造型的阳台,非常引人注目。建筑曾用大量的金叶作装饰,因此被命名为“金屋”。

圣马可广场

参见“去威尼斯要趁早”。

圣马可大教堂

建于829年,重建于公元1043~1071年,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钟塔高达97米,每到整点的时候,自动敲钟报时,整个城市都可以听见钟声。参见“去威尼斯要趁早”。

利亚德桥

造型为单孔拱桥,用大理石砌成,它曾出现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

叹息桥

参见“去威尼斯要趁早”。

贡多拉

参见“去威尼斯要趁早”。

佩姬·古根汉海姆美术馆

展示着美国富豪佩姬·古根汉海姆的收藏品以及她生前物品的美术馆。

米兰

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东邻威尼斯,西靠都灵,南部是热那亚,北部是科莫湖。米兰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

米兰大教堂

位于市中心,亦称圣母降生教堂,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是米兰的象征。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规模仅次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世界第二大教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