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秦中吟的诗歌创作

试论秦中吟的诗歌创作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克温同志是一位有影响有成绩的诗人。从那起直到现在,长达37年,诗人一直在崎岖而又曲折的创作道路上艰苦跋涉,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深深浅浅的脚印。也许如此缘故,有人称他的诗为“直人直诗”。秦克温发表的第一首诗《水利工地红旗飘》就是高歌祖国建设者的。我们知道,诗人是“塞上江南”的农民的儿子。寥寥几笔,一个一心为民除病的回族女医生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样,这些诗受我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试论秦中吟的诗歌创作

秦克温同志是一位有影响有成绩的诗人。远在1951年,当诗人还是一位稚气未脱的少年时,就在《宁夏日报》副刊“宁夏川”发表了处女作。从那起直到现在,长达37年,诗人一直在崎岖而又曲折的创作道路上艰苦跋涉,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深深浅浅的脚印。迄今,他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第40余家报刊,发表了500余首新诗和旧体诗,歌词50余首,还有若干篇小说、剧本、评论及杂文等。

诗人的创作颇为繁富,以诗为主,兼及其它文体。最近这几年,诗人焕发了艺术的青春,佳作迭出。过去那种质朴明快、清新隽永的风格,经过那个人所共知的非常时期的冰冻,如今变得凝练、深挚起来。这也许是必然现象,然而这对诗人来说,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秦克温同志素以“直”著称。难道诗人不知道“曲”的妙用?不!“谁不知道曲的妙用/曲径通幽/曲笔的文章生动/曲意奉承可讨某些人欢心/曲着身子趋炎附势/像附风柳絮直上青云”。诗人可谓深知“曲”之堂奥。

我不认为直是人的毛病
人怎能弯下七尺之躯
歪曲灵魂
尽管我踏着直人的脚印穿行人生
被现实的峭岩碰得鼻青脸肿
但我不后悔,也不埋怨命运
而是更爱那宁折不弯的直
昨天,那场曲与直的白刃格斗
教我懂得了血写的教训
人如果在压力下弯腰曲背
只能像古猿一样痛苦地爬行
就这样,我理解了直,爱上了直人
直是人性的合金制成的炮筒
是真理的防风林

我们不妨把这首诗看作是诗人的人生宣言,“昨天,那场曲与直的白刃格斗/教我懂得血写的教训/人如果在压力下弯腰曲背/只能像古猿一样痛苦地爬行”。这事实上,是作者几十年人生经验的总结。但是它又超越了作者的经验范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也许如此缘故,有人称他的诗为“直人直诗”。不过,我们在揽读了诗人的作品后,却分明感觉到是“直人真诗”;因为克温同志也是一个如艾青所说的“把自己的情感燃烧起来,再拿这火去熔化那对象”的诗人。关于他的诗作,唐祈同志曾作过这样的评价,“诗如其人,您的诗质朴,诚恳,亲切,仿佛塞上的泥土,散发出土的芬芳。”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比较准确的。也诚如高嵩同志所云,“他的诗不像羼了奶的水,那么迷离,那么氤氲;他的诗像黄河之水,带着西北高原的土腥气。他的诗也如银川白酒,能把一种热辣辣的感觉送进你的胃口里去,只要你慢慢饮啜,有时也会感到朦胧的微醺。”

建国初期,我们的诗人的歌声大都单纯明净,就像我们年轻的共和国一样清新、美丽。讴歌伟大的党,歌颂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是当时生活的主旋律。秦克温发表的第一首诗《水利工地红旗飘》就是高歌祖国建设者的。这就是说,诗人从他开始试唱的那一天起,就关注人民的命运,祖国的建设,尽管当时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也许生活中好多事情对他来说都是朦胧的,不甚清楚,但他凭着自己的心“立脚在我们的灵魂对一切美丽、善良并且理智的事物的向往上的”(杜勃罗留波夫语)朴素意识,为人民鼓与呼。但是真正表现了诗人早期丰富的想象和勾勒形象的能力,即真正崭露诗人创作才华的,还是诗人反映故乡生活的那些“土里土气”的诗歌。我们知道,诗人是“塞上江南”的农民的儿子。因此,在诗人的笔下,无论是描写故乡风物,还是刻画父老乡亲,均散发出一种泥土的清香,呈现出一种浓郁的地方特色。那水平如镜的稻田,那芳香四溢的沙枣,那漫漫东流的黄河,那驾着羊皮筏子的船工,无不浸润着作者的情思,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的一切具象,都成了作者主观世界的艺术表象。“初夏的银川闪光辉/绿的是秧苗红的是水/平整的秧田长流的水/诗一般绚灿画一般美”。像这样,描摹故乡景物的诗,数量不多,但那用简洁笔墨勾勒的画面,分明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浓重的艺术氛围,即清新明丽,又有“塞上江南”的鲜明特色。此外,传神写意这种手法,在诗人早期的一些诗作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如《回族女医生》:“一颗红星白帽上绣/十字药包背身后/矫健的脚步草原上走/草原是大海你是海鸥”。寥寥几笔,一个一心为民除病的回族女医生的形象跃然纸上。“草原是大海你是海鸥”,境界辽阔,耐人寻味。接下来,诗人写回族女医生那时蒙着盖头如今揭了盖头,“披一身阳光多挺秀”!这与上一节末句有异曲同工巧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捕捉艺术形象,还是提炼主题,诗人已具备了良好的素质。他不只是从二维平面去刻画人物,观照生活,而从内心着墨,通过一个简单的细节描写揭盖头,就写出了人民的觉醒,社会的发展,且又自然朴素不露斧凿之痕。

总之,诗人这一时期的诗清新、明朗、质朴、隽永,从这些诗中,我们既可以看出李季的影子,又可以看出贺敬之的影响,诗句的字数大致相同,也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同样,这些诗受我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十年动乱过去了,和许多归来的诗人一样,秦克温又欢快地歌唱了。不过,这时的作品,明显地变得深沉、凝重,一扫诗人早期清新、明朗之风。譬如,一座普通的乡村水泥大桥在诗人的眼中,不再是过去诗人所吟唱的那样,像彩虹!而是像旧社会的独木桥一样,宛如“一个惊叹号”横陈在心中“桥啊,是土地隆起的腰身/承受着一个沉重的厄运/是乡村向星光射不透的云层/愤怒张开的只只弯弓”。由此可见,经过一番磨难,经过一番血与火的洗礼,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相应地诗的内容也更加广泛和深刻了。但是,诗人对于人民的命运乃至于祖国未来的思考,又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诗风虽有所变化,但诗人那颗热爱人民,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并没有变。

从诗人的作品里,我们发现诗人不但非常关心人民的命运,而且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敬意。《飘香的黄土》、《五月的马兰花》、《黄土高原》、《唱给毛驴》、《土屋》等,就是诗人献给故乡人民的情歌。“像一股碧蓝碧蓝的海水/一抹抹蓝色的云霞/一弯寂寞中燃烧不熄的蓝色火苗/自身的生命在燃烧中升华”。这虽是刻画女性,为塞上的“姐姐妹妹和年轻的妈妈画像”,但与《回族女医生》又不一样。诗人没有直接礼赞她们那包容一切的博大胸襟,她们那种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的奉献精神,而是采用象征的手法,通过马兰花这一物象,把诗人对故乡姐妹的崇敬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意味悠远,造成了一种感情浓郁而又易于充分传达给读者的艺术效果。

自古以来,黄河便是我们民族的一个重要艺术母题,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吟过她,关于她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秦克温同志为何知难而进,大写特写黄河,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位河套平原上的农民的儿子,把黄河当作我们民族的化身,我们民族的象征。他对黄河怀有一汪深情,他曾这样吟咏过黄河:“黄河向太阳铺平波涛/亮出最纯正的颜色/像我值得骄傲的黄皮肤/清晰的肌理可数可摸”。啊,“清晰的肌理可数可摸”。假若没有对黄河的满腔热情,即使艺术感觉再好,恐怕也捕捉不到这样叫人柔情依依的形象。然而,诗人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诗,其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诗人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经过那一段恶梦般的时光以后,诗人深深地体察到了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所以,当诗人看到现实生活中安于现状,抑或固步自封的现象,便禁不住热血沸腾,情思涌动。以致这阶段的诗直抒胸臆者居多。

黄河是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她在诗人的笔下出现的次数最多。但是,在诗人的笔下,这个客观性的东西被感性化了,她不再是我们眼中的那条“河”,而是成为作者复杂心境的一个客观对应物。诗人高歌“历史不只是记载过去/更重要的是书写未来”。并且吟出了“停止不前就是障碍”这样的警句。不错,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屡见不鲜,但是,我们从未像诗人这样认真思考过。一个平平常常的生活现象,一经诗人的点染,便掷地有声。其实,这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一种升华而《奔腾的黄河》则抒发了改革者的那种宽阔胸怀,豪迈情志它如黄河之水,浩浩荡荡,激荡着人的心扉;它如黄钟大吕轰轰作响,气势摄人魂魄。“呵!黄河,你从远古走来/……命运总是曲曲折折/但却不是老祖宗的一声长叹/而是一支百折不挠的壮歌/哦,你从不沉缅于昨天/尽管昨天有痛苦欢乐/有无数大禹为你赢得的荣誉/浪花传诵的英雄传说/你不醉于《黄河大合唱》的旋律/虽然它唱出了你解放的喜悦/正确评说你千秋功过/但对于你,昨天只是鞭策/你珍惜今天向往明天/更珍重沟通明天的现实改革”。虽然是直抒胸臆,但气势雄浑。读完全诗,使我不由得想起歌德的一段话来,“要是只能表达自己一点点主观情感,他是不配为诗人的,只有当他驾驭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时候,他才是个诗人。那么,他就是永不衰竭的。”尽管我们对他那清新明朗的歌是那么留恋,但那已成为过去。是伤感,还是欣喜,对于这样的文学现象。岂只是文学现象,我们怎么诉说呢?还是让诗人自己说吧,“你不满历史造成的淤积/不满造神运动的阻塞”“哦!黄河,黄河你时刻都在改革/你在改革奔腾前进/改革使你波澜壮阔/是的,有时你性格暴烈/迅猛洪峰也常常冲堤冲禾/但那是因为你改革之心太切/一经觉察你便毅然改错”。我们谁也不会承认诗人是为了写黄河而写黄河。我们知道诗人只是借黄河这个艺术载体,在宣泄自己的思想感情。

20世纪80年代,是拿破仑所谓“东方睡狮”腾飞之时,一方面抹去梦魇,一方面展望未来,然后朝气蓬勃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魄力向前拓进。但是“一首诗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到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想起一些更深远的东西”(艾青语)。诗人站在今天的坐标系上,瞻前顾后,他敏锐地触到了时代的脉搏,所以他以一种更饱满更深沉的激情,豪迈地歌唱。他写《陶罐》,使人从它的古老想到了“真正的自豪属于明天”。历史在向前发展,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就像诗人所吟的那样“停止不前就是障碍”。这些诗最能反映这个特定时期人们复杂而又深刻的心理态势,具有很强的现代意识,是的,多年来郁积于心的思考和激情,经过那个非常时期的冶炼,使诗人进入了思想活跃,感情凝重的时期,诗人不再轻易地歌唱,总是有感而发。执着地追求现实主义,力求与时代合拍。他喜欢从一种宏观的角度出发,以一种壮阔气势,表现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感受,反映自己对历史、人生的认识。读了能给人以勇气和信心。“我投身你的激流与你一起奔向大海/我的生命是你的浪花一朵”。诗人始终把自己当作普通的劳动者,为人民歌唱。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我的生活仍很闭塞”,可是“希望的心田和可耕地的面积都能扩大”。他的诗并没有停留在表面图解生活,而是常常用一种触及灵魂的声音和耐人寻味的诗句,讴歌我们轰轰烈烈的现实生活。

作为一个与时代振数相同,和人民共命运的诗人,当然不会停止自己的追求。秦克温的诗粗犷、豪放、雄浑者有之,清新、柔婉、优美者亦不少。他的诗即有关西大汉的阳刚之美,又有江南少女的阴柔之美。近年来,秦克温迎着改革的洪流,进一步走向生活的深处。他并不追求单一地表现方法,而是企求多种多样的表现方法,艺术上进行多方面的探索,视野越来越开阔。诗是主情的,且诗里的思想一般均应是充满激情的思想。别林斯基曾说:“激情永远是观念在人的心灵中激发出来一种热情,并且永远向往观念,因此它是一种纯粹精神,道德的相当完善的热情。”对生活中一切真、善、美的崇尚,是诗人产生激情和诗的酵母。从早到晚的黄河之景,固然很美,但我们觉得诗人的感情更美。“任晨曦醉了朦胧烟/我的头脑露珠清醒/整理好纷乱的思绪/让时间校正心灵的指正/当汽笛发出尖厉的号令/我便和太阳一起跃上拥挤的渡轮/从这点向光明的彼岸突进”情景交融,蕴藉典雅。这正如弥尔顿所说的那样,“我深信,一个人要想成功地写出一首好诗来,自己就必须是一首真正的诗;那就是说,他必须是那种最美好最光荣的事物的组合与图案。”“傍晚,我和太阳/同步进入一首古诗的意境/太阳一入大河/便洗去浑身迷蒙/圆圆的脸庞像苹果/又像国画家笔下溅落的一滴朱红/给白天画个句号/给黄昏一个圆满的注释和造型”。如画似歌,与此同时,我们心中漾出的美感,叫人难以言传,仿佛进入了那恬美的境界,神醉心迷,片刻,心中又光明澄静,像注满了阳光一样。

秦克温诗作的大量意象,大都来自生活,经诗人的点化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就能使它熠熠生辉,土壤“松软、丰腴、呈团粒状”放在其它地方,充其量不过是说明词而已。可是在诗里,由于通感手法的应用,我们绝对不会承认,它是普通的解说词,而是饱含着情感,浸透着思想的意象。“当春风送我回到你的身边/见你四面绿波/心呵才轻松了许多/你开门迎进灿烂阳光”《土屋》。在这里,我们除了体察到诗人看到故乡兴旺景象,所产生的喜悦心情外,我们还感到诗人有着高超的驾驶语言的能力,以及深邃的思想。同是喜悦之情,但在诗人的笔下,却能让我们尽情品尝,不受想象和空间的制约。春风送我回家,土屋四面绿波,况且,这土屋曾是“一叶扁舟,载我在浪里颠簸”,这景象不光是美,而且给人以启迪。“塞上江南棋子般密布的土屋哟/我心头光焰无际的星座”!诗人把“土屋”当作今天进行新的长征的一个观照物,一种思情的象征物。这就像高嵩同志评论他的诗作所讲的那样,从他的一些好诗来看,他比较注重原型生发,就是说,通过感受,理解和评价,形成情绪化主题,再反馈生活原型生成诗的意象;最后把情理的逻辑和带着现实生活本来面貌的艺术形象交织起来,构成诗的艺术境界。

近来,秦克温诗作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表现出一种对人的价值的思考。“我不顾那些热衷高档商品的人/把我也看作‘破烂’/我只唱自己的进行曲/让手摇铃和小红旗/显示我的自豪和尊严/我相信你——祖国母亲的心/最了解我的生命的价值/因此,我也把自己的心/像银钉紧紧镶在秤杆”。诗的意象密度并不太大,但是感情复杂多了。这是因为诗积淀的历史的内容太多了。尽管诗人一贯喜欢把感情倾注在普通的形象里,表达自己的情思,然而,现在诗人对于生活的深沉思考,加重了诗的分量,不像以前的诗有点飘忽。“我不愿遭受风雨打/因为我们青春也曾被风雨摧残/是祖国不惜代价收回我这‘废品’/又把我投入生活的熔炉冶炼”。因此,“如果新建的音乐大厅/举行歌咏比赛或联欢/我将仍以宏亮的男高音歌唱/我是个废品收购员”!理直气壮,“我是废品收购员”但这其中的滋味何其多,自尊的人向来不屑讲,可我们的心颤栗了。“理想是美丽的花朵/习惯于地上生活/空想只能得到失望/强权只能使它凋落”。我想,几十年前,诗人是唱不出这样的理想之歌。过去的生活赠予诗人的是什么?难道只是苦难我认为还应加上用人生韵华换来的人生经验。也许诗人的诗作的深刻性、丰富性就表现在这里。“我欣慰失去的只是幼稚的幻想/收获的是她教给我的成熟”《飘香的黄土》。诗人成熟了,“但爱的神经并未麻木”,“我纵是跑到天涯海角/心却被她沾乎乎的香乳粘住/铺展在黄河前套平原的黄土/是沙枣花一样飘香的黄土”。爱得更深了,爱得更切了,在这些诗里,我们也发现诗人那种敢讲真话,敢抒真情的秉性并没有改变,而且更加执著。“理想是纯贞的爱情/与市侩绝无缘分”。这种富有启示性的语言,却以最平凡的外形,蕴含着深刻的真理。爱默生曾说:“一个艺术家,只是在道德意义上是一个美的人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作品成为道德意义上的美的作品。因为,作品的美,美的光辉……那是从艺术作品所放射出来的人的性格的光辉。”而人格理想却表现了特定的道德风貌,这一切都通过诗格表现出来。诗人常在时代意识和历史感之间,苦心选择自己的构思角度,寻求思想与情感饱和交凝的焦点。表现人情世态,抒发自己的爱憎,排解自己的忧患,反映诗人自己对精神品格的自我要求。然后又升华为哲理形态。组诗《黄土的深情》表现得尤为突出。苦豆子,“使我想起妹妹/她的勤劳,她的朴素/和那凄苦的命运/一生没离开家乡的黄土/至死没有梦见/乡外还有人走的路”。意象虽不复杂,但其中却包含着好几个层次,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这不只是抒情主人公个人感情的宣泄,更重要的是他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社会、历史、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进而阐明了一个生活的道理,使它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秦克温虽执著追求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但也不排斥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表现手法。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吸收了现代主义常用的一些表现技巧,诸如通感、象征等。在创作风格上,他主张多样化,不要单调。他认为,“诗要走向成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必须克服单一化倾向,做到独创性多样化统一。”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秦克温同志在今后的创作中,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198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