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纪之交说上海

世纪之交说上海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则是这么说的:“中国只有一个上海,东方只有一个上海。”抚今追昔,细说上海。有一种说法,以为上海有六千年的历史。鸦片战争之后,决定五口通商,上海被迫对外开放。洋人、租界当局,非有所厚爱于上海,非有所厚爱于上海人。不能不说是上海的文化,上海城市性格所决定。这一趋同,上海不再成其为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优势随之削弱,而文人北上形成文化北上,上海再也没有昔日文化中心的雄姿了。

中国只有一个上海。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则是这么说的:“中国只有一个上海,东方(时通称远东)只有一个上海。”时移世易,人谋不臧,把个后一句弄丢了,东方城市之超过上海者,不只是一个东京。再过若干年,亦夫时移世易,人谋不臧,全国城市铁板一块,上海再无昔日的异彩,连一句中国只有一个上海也失掉了意义。一声改革开放,上海变了,大变了。时移而世未易,乃人谋所致。抚今追昔,细说上海。

尽管上海被颁定为历史文化名城,那是指近代历史言,上海历史之不足以夸古,是明摆着的事。有一种说法,以为上海有六千年的历史。其言之不雅驯,好古之徒亦以为笑谈。还有人主张,明定上海人的根在青浦。同样是史前之事何足为据,且学术探讨何能与何须定于一尊。一切应该从事实出发,以历史为定。有说,古代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而黄浦江又称申江,也叫黄歇浦,上海简名为申,亦由此来。故事是美丽的,上海历史得以提前了许多年,还附丽了一个古代名人。可惜终归只是想象,沧海茫茫,当时有什么上海!

华亭鹤唳,陆氏兄弟的故事,更让人低回兴叹。“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且成千古绝唱。晋代江南,诚然人文荟萃,也拉扯不上上海。即使以今天属于上海建制的松江县(区)上溯,建县华亭乃在唐天宝十年,亦非甚古。要说真正名实相符的上海,只能从上海这个地名首见起算。南宋咸淳年间始立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撤镇建县,上海历史,至今不过七百年耳。

在中国,七百年历史的城市,可谓多如过江之鲫,惟独造就了一个上海,一个远东大都会,一个让上海人、中国人可以自豪的国际城市,历史非有所以独厚于上海,乃上海文化所决定,上海人奋力以成之也。上海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东出大海,西连内陆,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其经济和文化的后援,以港兴商,以商兴市,不多年之间,便迅速发展。这中间,最为关键的,在一个海字。海开海禁,带来了上海的兴盛与衰落,决定了上海是活还是死。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海,海口封闭,从此到清代,海禁海开,时有变化,而于上海这个城市立见其效。历史证明,凡是海禁之时,上海立即百业衰零,死了过去;海禁一开,上海便活了过来,立呈活跃。自康熙二十四年在上海设置江海关,大见上海的兴盛。此后,分巡苏松太兵备道迁治上海,雄辩地证明了上海地位的上升。由于经济的兴盛乃成为政治中心,上海与松江互易主从,上海由受辖松江,转而为上海管治松江,在行政体制上,多了一个上海道台衙门,在其时和以后,于上海的政治、经济、社会以至积渐以盛的外交事务,起了重要作用。举此一事,可见上海海口开放与否的关系之重要。

鸦片战争之后,决定五口通商,上海被迫对外开放。当英国第一位驻沪总领事巴富尔站在当时荒凉的外滩,察看被上海道宫慕久指定为英国侨民居住的这一块地方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此后几十年间的发展变化如此奇速,更不会想到英国人竟然逐步成了上海的“主人”。帝国主义者掠夺上海有一个过程,租界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清政府的颟顸无能和没有外交知识,逐渐地把上海的主权拱手送给了野心日露的租界当局。

然而,历史的屈辱,竟然不自觉地引来历史的大变化。洋人、租界当局,非有所厚爱于上海,非有所厚爱于上海人。他们既然住在上海,又日益以主人自居,便会带来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以及西方一套资本主义的制度。这些,于上海和上海人都是从所未见。以之与传统的生活方式、专制意识相比较,上海人是始而惊,继而异,再继而喜,终继而效。于是,从物质层面开始,进到思想意识和政治制度,上海接受了西方的一整套内容,并促成了华界以租界为榜样的奋起,其典型是上海地方绅商所发起和组织的上海地方自治运动。物质的仿效易,精神的融合难。然而,上海和上海人是可以骄傲的,他们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其间精髓,便是市民意识的确立与伸张。公的精神,不出代议士不纳税,华人参政兴起并经多年与租界当局斗争,市民运动勃发,爱国斗争此息彼起,……上海的主人是上海人,而不是帝国主义者,不是掌握租界的工部局和公董局。上海的辉煌,是上海人学习西方所建立。

国内城市之有租界者甚多,天津一地且多至八个租界,惟独上海一地独放异彩,稍加探索,原因立明。这是上海文化所决定,上海人所奋斗以得。如果要说租界的作用,它不过是借机引来了西方的思想、文化与制度。昔尝为文,说上海的性格有三:一曰有容乃大。海纳百川,胸襟宽大,什么都可以容纳。上海没有很多土著人士,多移民,太平天国时期是移民高潮,此后多年,不只国内移民,包括国外移民,上海从不去排斥。惟其为移民城市,文化的融合,取优从长,最能发展。二曰生意盎然。上海的竞争性极强,不竞争无以图生存,所以生意盎然,新机勃发,新事物多萌发于上海。三曰为天下先。老子“不为天下先”,造成了因循苟且,萎萎缩缩。在全国地方中,惟上海敢为天下先,勇为天下先。在全国人中,惟上海人敢为天下先,勇为天下先。于是,西方之先进事物、新思想,上海和上海人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吸收之,融入之,上海乃成其光辉。

五口通商之前,多年相沿,是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凡涉对外贸易及其有关事务,只能在广州办理。洋人洋商每年定期来广州,日常只能住在香港和澳门,业务只能和垄断性的广州十三行交涉,洋人洋商不准乘轿穿中国衣服。如此等等,自然是加以限制,但是,毕竟广州已和西方接触了许多年,而广州之无变化也如故,对于西方文化之不受其影响也如故。何以上海开埠之后日起变化,终达于最高点?不能不说是上海的文化,上海城市性格所决定。再看,中英《南京条约》谈判,《虎门附粘条约》之规定五口通商,英国人最所注意最急于开埠的地方,不是上海,而是宁波。经过实践,上海开埠的优越性大大超过宁波,英国人及其后继的美国、法国,乃转而以其大力转向上海。帝国主义者看中上海,集中力量以经营他们在上海的租界,诚然并不就是上海的光荣,但是,带来了上海腾飞的机会,乃是事实。

一百年的历史如此,上海成为中国之独一,成为远东的独一,上海和上海人可以自傲,历史可以自豪。

可惜,一九四九年之后,形势所定,全国铁板一块,彼此一样,再没有人想到:昔日上海异于全国,中心在一个异字,求异便造成了上海,趋同则消灭了上海。这一趋同,上海不再成其为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优势随之削弱,而文人北上形成文化北上,上海再也没有昔日文化中心的雄姿了。至于几十年政治运动的折腾,严重影响了上海,自亦同于全国,元气尽丧了。于是,上海不再是有容乃大,不再是生意盎然,也不敢和不勇为天下先了。这样的上海,还成其为上海吗?

所幸,时间虽然晚了一些,机遇毕竟抓住了,实行改革开放,平地雷响,上海活了。改革开放在上海的大效,上海人所同感,全国人所共见。开发浦东,功效渐著。造大桥,盖立交,辟大道,建地铁,血脉畅通,精神活跃。拆旧房,盖高楼,上海面貌一变。新造博物馆,建成大剧院,是上海文化事业的盛事。如是等等,诚见精神。但只就物质建设一面说,一是高楼林立,并非就是现代化城市的象征;二是改造城市如何保持旧有风貌,其间且有矛盾,怎样处理确有困难,临事以慎,还当考虑。城隍庙成了珠光宝气,丧失了原有的文化风貌,未必可取。南京路则是真正只有珠光宝气了,现正进一步改造,其结果恐怕是更趋珠光宝气。商业街亦有其文化面貌,将何以求?淮海中路则失去了旧日的宁静,旧有风格不复存。人问我,今日上海,何处可称代表,让人低回宛转,而独具旧与新的风格?答云:外滩。外滩的巍峨壮丽,不在建筑之高,在其建筑的多样,说明了各国建筑文化之并存于上海,这正是上海文化的独特。新增者只是它的装饰性,对外滩无所破坏,反增江山换了主人的点染。论缺点,应该是外滩公园形同破坏了,把一个上海也是中国最早的公园改变成今貌,不足为训(中国园林极美,而皆为私家园林,第一家公园出现在上海,对于市民意识的萌发是有关系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庄严雄壮,放在那里,不免让外滩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我以为是选址不当。

以上所说,皆是物质建设。相对说,物质建设比精神建设容易,物质建设之中,也有精神文明、文化因素在,自然应在考虑之中。尤当考虑的,是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上海的文化(不是指文化事业的建设),此当道诸公所屡已言,上海人切盼早见实效者。“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上海过去之独放异彩,是上海文化之所表现,上海是有文化的地方,上海人是有文化的人。世纪之交说上海,更应时时不忘文化二字。“因政教而成风俗,因风俗而成心理”,章太炎这句话,我深信之,因此更感到,使成风俗,更成心理,是百年大计,是极不容易做到的,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上海成为文化上海,以文化成。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日

(原载《收获》一九九九年第一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