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世致用垂后世

经世致用垂后世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董煟这种经世致用的风格在创办书院时得以再次呈现。强调“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著实讲求,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他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但德兴董煟创办的南隐书院,则是一所讲求经世致用之学的书院。而董煟在程迥亲自教诲下,又得其真传,除了心性义理之学外,更多是经世致用的有用之学。董煟在嘉定间致仕后,回到德兴老家,在家乡创办南隐书院,讲学授徒,以其号为书院之名。

冯会明

在江西德兴,有一个名为海口镇海口村的地方,自古文风鼎盛,英才辈出。有宋以来,就走出了著名词人汪藻、治荒名臣董煟等人,王安石、苏轼、范仲淹、朱熹、谢枋得、洪迈、李东阳等名儒大家均有作品描绘海口人物、风景。在这里,还有一座始建于南宋的著名书院——南隐书院。

进入海口村,仿佛走进了一段古老的历史。海口村始建于唐朝,建村时依照唐朝都城的里坊规制模式,又盖以北斗七星星象布局,其村落布局及巷弄形态较为完好地保存至今。村内明清古建筑众多,古老的阁楼、戏台、祠堂等,无一不在向游人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一千多年来,青石路上,走过耕读世家踏歌而行的自在逍遥,解甲返乡如释重负的轻松惬意。在这里,乡愁会化作袅袅轻烟,时光会随岁月而明媚。

在古村的一隅,探寻书院遗迹的游客将目光定格在海口小学。书院的原址位于小学后面,乐安河边。但原址早已湮灭在荒草之中,无迹可寻。苍劲的古树林下,是静静流淌了几千年的乐安河水。小学,毫无悬念地传承了古老书院教化育人的功能,仿佛在告诉游客,千载而下,琅琅书声在这里不曾停歇。

南隐书院之所以闻名,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其创办者董煟的名气,二是因为书院坚持经世致用,从游者众。

董煟(?—1217),字季兴,号南隐,今德兴市海口镇海口村人。光宗绍熙四年(1193)进士。先后担任瑞州新昌(今宜丰)县尉、鄂州教授,所任之地,重视地方文教,“至则作新学宫,市田百亩以资士之不能上学宫者”。

后来,董煟任温州瑞安知县,到任瑞安后,就遇上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洪水,灾情十分严重。董煟心急如焚,他一面迅速向朝廷如实上报灾情,请求朝廷赈济;同时,积极组织瑞安官员分头到灾区各地救灾,实施赈济、赈粜、赈贷等办法,使灾民得到安置,渡过了难关。大灾之后,董煟还在思考如何才能有效抵御灾害,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不久,董煟在总结前人救荒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救灾实践和心得,撰写了《救荒活民书》三卷五万余字,陈述救荒之策,于嘉泰年间(1204—1204)进呈宋宁宗。宁宗对他褒奖召见,夸奖他:“尔忠惟报国,诚在爱民。”赏赐绢帛,升为通议郎;称赞该书为“南宋第一书”,下令刊印,发行到各郡县。

在《救荒活民书》中,董煟提出了“五法”“十五项”救荒举措。“五法”即常平以赈粜、义仓以赈济、劝分、禁遏籴、不抑价五大救荒要法。即官府设立常平仓,达到平抑谷价, 救助灾荒的目的;在乡村设立义仓,由民间储蓄,以备当地水旱之灾;劝分即劝谕富民出钱出粮救济灾民;禁遏籴就是允许其他地方的人来购运粮食;不抑价是官府不限制粮价,米价随行就市。“十五项”救荒举措为检旱、减租、贷种、恤农、遣使、驰禁、鬻爵、度僧、治盗、捕蝗、合籴、存恤流民、劝种二麦、通融有无、借贷内库。

董煟救灾的指导思想是“厚黎元”,要求统治者恤民,以“仁政”减灾。在《救荒活民书》中,再三强调对村民进行基本保障的必要性,因为“憔悴之民,多在乡村,于城郭颇少”,对农民的辛苦耕作和困苦的生活充满同情:“农家寒耕热耘,以供众人之食,及其饥也,不耕者得食,而耕者反不得食,不免采掘蕨根野葛以充饥肠,岂不甚可怜哉?”因此,在赈济时要防止“不耕者得食,而耕者反不得食”的弊病发生,做到“以农为先,浮食者次之”。

董煟被称为“南宋治荒名吏”,他的《救荒活民书》汇集了古代已行的各种救灾措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荒政百科全书,也是第一部有关乡村社会保障思想的指导性文献,自刊行以后,为历代从政者所重视,成为宋代以后,开展荒政的纲领性文献。

董煟不尚空谈,书中所提出的各项救灾措施,切实可行有用,因此,乾隆皇帝亦称其著述“实有经济,与同时空谈性命者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称“在南宋人著述之中,最切于实用,胜理气心性之空谈”。四库馆臣也评价此书“尤古书中之有禆实用者也”。实用而非空谈成为该书的最大特色。

董煟这种经世致用的风格在创办书院时得以再次呈现。藏书、祭祀与讲学是书院的三大功能,在书院的讲学活动中,大都以研究和传播经典文化为己任,教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经世安邦之策,特别是理学兴起之后,名师大儒兴办书院,讲学授徒,书院往往成为传播学派主张、宣扬理学的阵地。有的书院则直接为科举考试服务,以科甲成果作为书院功效的标志,很少关注具体的国计民生。因此,书院空谈无实往往成为反对者禁毁书院的理由,如张居正万历七年(1579)下令毁掉全国书院,其禁毁的理由就是反对书院空谈废业,反对以讲学为名牟利。强调“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著实讲求,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他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但德兴董煟创办的南隐书院,则是一所讲求经世致用之学的书院。

董煟是程迥门人和女婿。王梓材称其:“娶沙随(程迥)之女,有家法,故其学为沙随之学。”同治《德兴县志》亦称:“沙随程迥官德兴丞,一见,妻以女,遂得师承。”程迥,字可久,号沙随,受经学于喻樗,为杨时的三传弟子。同时又师从于昆山王葆和嘉禾闻人滋,王葆等有“通经博古之学”与“拨繁济剧之才”,受其影响,程迥博闻强识,得其经世之学,于户口、田制、贡赋、占法、医药、度量衡等均有研究。朱熹称其:“博闻至行,追配与人,释经订史,开悟后学,当世之务,又所通该,非独章句之儒而已。”而董煟在程迥亲自教诲下,又得其真传,除了心性义理之学外,更多是经世致用的有用之学。

休宁人端明殿学士程珌在《董知县墓志铭》中说到:“古之学者格物以致其知,开物以成其用。二者常相须而未始相悖也。”但曲学之士杂然四出,“穷理者流于虚无之说,而不本乎性命之原。用世者汩于功利之末,而不知乎经济之本。”但董煟之学,“平日之论,以为自汉以前固未易言,而唐之人才亦非后世所可及者。相则房、杜,将则李、郭,节义则张、许,论则魏、陆,文则韩、柳,诗则李、杜,字画则欧、颜,下至于术数技艺亦皆精绝一世。”“岂后世空谈者可望耶!”充分肯定了董煟不尚空谈的实用之学。

董煟在嘉定间致仕后,回到德兴老家,在家乡创办南隐书院,讲学授徒,以其号为书院之名。他在讲学中,始终坚持“力行之说”,以经世致用的实用之学授徒,很多人慕名而来,影响很大。但南隐书院具体教学情况如何,由于史料湮没而难以考察。1217年,董煟去世后,葬于德兴六都(今泗洲镇)金狮源口。董煟虽然早已离世,但他的“活人之书,已足垂后世”,他在南隐书院“皆切于当世”的经世致用的讲学,在众多空谈性命义理的书院教学中,无疑是独具一格,具有鲜明特色的。

如今,在德兴市古龙山上,矗立着该市十大历史人物铜像,其中之一便是董煟。董煟以半跪姿势作呈献《救荒活民书》状,忧国忧民之情呼之欲出。愿市民瞻仰之时,能受惠于董煟及其他九位历史人物的品德与思想,使得古代文人志士的精神得以教化绵长,福佑一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