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肛门直肠脱垂

肛门直肠脱垂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肛门直肠脱垂,俗称脱肛,是肛门和直肠或黏膜因某种原因失去支持遂向下移位。图7-4 直肠黏膜内脱垂多点单纯结扎与小针刀治疗 1-多点结扎黏膜层;2-齿线;3-肛门;4-内括约肌;5-小针刀;6-肌间沟;7-阴道;8-前凸;9-直肠3.双位注射配合小钩针点状缩肛术治疗肛门直肠脱垂 肛门直肠脱垂治疗方法较多,但老年患者体弱多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因此,宜采用双位注射,配合小钩针点状缩肛术治疗。

中医有关肛门直肠脱垂症记载很多,如《医学入门》中载有“脱肛全是气下陷”。

【病因病机】

肛门直肠脱垂,俗称脱肛,是肛门和直肠或黏膜因某种原因失去支持遂向下移位。脱出肛外的叫外脱垂;脱垂部分仍在肛管内,外面不能看见的叫内脱垂。依照脱出程度可分为三级。

第1级:仅是肛管或直肠的黏膜与肌层分离,向下移位。若仅是肛管皮肤脱出的叫作脱肛,或叫肛管黏膜脱出;若只是直肠黏膜脱出的叫作直肠脱垂,或叫直肠黏膜脱出。

第2级:是指肛门直肠各层全部向下移位,有时上部直肠可脱入到直肠壶腹,叫直肠套叠。

第3级:是盆结肠向下移位,叫作盆结肠套叠,可脱出肛门外很长,甚至可达30cm以上。

中医学认为,由于气虚(中气下陷),以至升提无力而形成直肠脱出。现代医学则认为是由于解剖上发育缺陷,如骶骨弯曲度小,直肠失去其有效的支持,或直肠前陷凹腹膜反折处过低,当腹腔内压力增高时,均可使直肠被直接向下推移。另外,由于支持直肠的组织软弱,如坐骨直肠窝脂肪被吸收,失去支持直肠的作用;也可因为神经系统疾病引起提肛门肌及括约肌松弛或瘫痪;或由于腹腔内压力经常增高,促使直肠向外脱出。最常见的肛管黏膜脱出,则多由于较大的内痔反复脱出,使黏膜与肌层间组织松脱,与内痔一并脱出。

【临床表现】

初起大便时有黏膜自肛门脱出,便后自然缩回。这是因为直肠环还有紧张力的关系,以后由于反复脱出,直肠环渐渐松弛,脱出的黏膜则不能自然复回,必须用手推回肛内,并常有少许黏液由肛门流出。如果长久反复脱出,在打喷嚏、咳嗽、行走稍久时,均可脱出。这是因为直肠环过于松弛。因为黏膜常受刺激而糜烂,所以大便有时有少量出血。常自觉肛门部坠胀、酸痛。内脱垂一般坠胀较明显,常自觉大便未排净常有血和黏液排出。

【诊断】

第1级脱垂:大便后可见黏膜脱出,便后自然缩回。在脱出时可见红色环形肿物,长数厘米,自肛管中央向周围有放射状纵沟。指诊可摸出两层折叠黏膜,没有弹性(不同于内痔);在突出黏膜外侧与肛管之间,可摸到一沟,即直肠脱垂或称直肠内黏膜脱出(图7-1)。如无此沟就证明是肛管黏膜也随着脱下。如果黏膜未脱出肛外,指诊时在直肠上部可摸到折叠的黏膜,质柔软,上下可移动。用窥肛器检查可见直肠黏膜折叠,有时也可能有部分黏膜脱出。

第2、3级脱垂:是直肠及盆结肠各层完全脱出肛外,脱出部分如螺旋形环状皱襞,且较第1级长,有时可达30cm以上。有时稍微弯腰、略一用劲即可脱出。如未脱出肛外,在直肠内可摸到脱出部分为一硬块,光滑、活动;手指可摸到脱下部分与肠壁之间有一环状沟;用窥肛器检查可见脱出部分塞满肠腔,黏膜充血(图7-2)。

【治疗】

1.简易疗法 调理大便如内服补中益气汤。

2.直肠黏膜内脱垂治疗

图7-1 直肠脱垂(肛管中央有向外放射状纵沟)

图7-2 第2级直肠脱垂

(1)弯头负压吸力式套扎枪配合小针刀治疗:①小针刀治疗:采用斜面小针刀和钩状小针刀,从肛门外,点状皮肤针眼分次刺入肛门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皮下层。将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皮下层闭合性切断。②弯头负压吸力式套扎枪治疗:用圆头缺口电池灯肛门镜,分4次分别插入肛门直肠腔使脱垂黏膜层突入缺口肛门镜中,再用弯头套扎枪于截石位3点、6点、9点和12点钟位分别套扎,直肠(腔内)黏膜层的4个部位。先将3点钟位的松弛黏膜,用胶圈套扎,并于被胶圈套扎上方的黏膜层内注消痔灵液1ml以隆起为度。此后,依次分别套扎6点、9点和12点钟位松弛的黏膜层(图7-3)。

(2)多点单纯结扎配合小针刀治疗:取截石位,局麻或腰俞麻醉、扩肛后于两叶肛门镜直视下,从齿线上至直肠壶腹,用直角血管钳夹住,并提起直肠前壁松弛的黏膜,包括黏膜下层波及肌层。每点仅钳夹1cm2。用粗丝线于基底部单纯结扎,由近至远行呈点状结扎,每点之间应留0.3~0.5cm黏膜桥,并避免在同一水平结扎,使结扎点纵横交错,呈均匀分布的网状结节。直肠全周黏膜内脱垂,则在直肠前与后壁及侧壁用同法处理;若合并内痔、息肉或直肠前凸也采取同法处理,但直肠前凸要以前突凹陷消失为准进行多点单纯结扎,以加强直肠前壁支撑。配合小针刀治疗:于肛管腔将肛管后侧栉膜带切断,再于后尾骨尖至肛缘肛外皮肤中点旁开1cm为进针点,潜行刺入小针刀,深达肛门白线,即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分界线,下端外括约肌皮下部用小针刀闭合切断,再用小针刀将上端内括约肌潜行闭合性纵行切开1~1.5cm,使肛管松解,术毕肛内外置干纱布(图7-4)。

图7-3 直肠黏膜内脱垂套扎枪治疗
1-套扎胶圈上,注入消痔灵;2-胶圈套扎;3-齿线;4-肌间沟

图7-4 直肠黏膜内脱垂多点单纯结扎与小针刀治疗
1-多点结扎黏膜层;2-齿线;3-肛门;4-内括约肌;5-小针刀;6-肌间沟;7-阴道;8-前凸;9-直肠

3.双位注射配合小钩针点状缩肛术治疗肛门直肠脱垂 肛门直肠脱垂治疗方法较多,但老年患者体弱多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因此,宜采用双位注射,配合小钩针点状缩肛术治疗。

(1)肛管镜下注射法:用肛门镜较高位插入才有利于向松弛黏膜上方注射药物。用碘伏消毒,取20ml注射器抽0.5%普鲁卡因与消痔灵液1∶1。用心内注射器的长针头在3、6、9点钟位置及齿线上,最好选择在脱垂起始部,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的尖端,直肠中下段末端,于第3个直肠瓣为标界,每点注入6ml。呈扇状注射,即针头向上注射再往回吸(没回血),边退针,边注射药液至齿线止。注射总量3处共18ml。每点间隔相距1.5cm。注射后,以上3个点位置呈纵行分布于肠腔中,以注射在黏膜下层为准,勿注入过浅(黏膜层),也勿注入过深(波及直肠肛管壁的肌层),以黏膜层充盈隆起,毛细血管清晰可见为度。

(2)肛管与直肠间隙注射法:将肛周皮肤消毒,分别于截石位3点和9点钟位,肛缘外1.5cm,选用腰麻针头接20ml针管,抽鱼肝油酸钠注射液15~20ml或1∶1的消痔灵液。将左手示指伸入肛管直肠腔,先触摸内外括约肌分界的肌间沟。其上为内括约肌,两侧为坐骨结节,即找到坐骨直肠窝。如为脱肛,则各注入5ml至两侧的坐骨直肠间隙。如为直肠脱垂,则将药注入两侧骨盆直肠窝,(也叫骨盆直肠间隙)第2个针头刺空感,一般在提肛肌与盆肌膜之间(图7-5)。刺入并穿过提肛肌才可进入骨盆直肠窝。其针头类似刺入橡皮感觉后,再有刺空感。

4.小钩针点状缩肛术 消毒,取尾骨尖与肛门缘之间的皮肤行点状局麻,右手持钩状小针,从局麻针眼刺入,在左手示指伸入肛内辅助,将肛周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尾骨方向推移,找到条状肌束,然后右手用钩状小钩针从针眼钩出肌束。最后再用细羊肠线做2次结扎紧缩。紧缩程度以示,中指可插入肛管,并有紧缩感为度。最后仍从原针眼处将扎紧的外括约肌皮下部推入原位针眼,用乙醇纱布块压迫即可(图7-6)。

【注意事项】

(1)不要将药注入括约肌中;回吸无回血再注入药,以免注入血管中。

(2)肛管与直肠间隙勿注入过深或过浅,必须在左手示指肛管直肠腔内导引下,左手示指与右手持腰麻针或心内注射长针头,两者与相离肛管或直肠壁有一定距离,又可触及针尖,以相距0.5~1cm为宜。每处注药5~6ml。

图7-5 肛门直肠脱垂注射疗法

图7-6 点状缩肛术

(3)骨盆直肠窝,注射部位一定要准确。针刺通过肛提肌,一定要体验出通过类似肌性橡皮针感后针头有至明显落空感,回抽无回血再注射药。然后,再伸入示指按摩注射间隙,以避免药物过于集中。

(4)黏膜下层镜下注药时,针尖勿穿破肛管直肠腔,以免引起感染或内瘘。勿注入括约肌中,尤其不可注入肛门直肠环内。

(5)肛管和直肠窝分别注射,位置要确切,针刺要有明显的刺空感,针尖上下有一定移动度,没阻力,回吸没回血才可缓慢、定向注入药物。

【术后处理】

手术后俯卧(或侧卧),臀部垫高10~20cm,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3~5d,并给鸦片酊0.5ml口服,每日2~3次,以防排泄大便。治疗后第3天在排泄大便之前用盐水洗肠,或服五仁润肠丸等,保持大便稀软。如排便后黏膜脱出须立即送回,否则时间长久,注射局部组织已粘连固定,即不易送回。术后经常练习收肛活动(有意识地收缩肛门)。1周后下地活动,但大便仍应保持稀软。脱垂从此即不会再出现。

【点评】

(1)直肠脱垂的起始部在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部,脱垂首先发生在黏膜松弛处,形成内脱垂性肠管上尖端脱套,远端直肠腔中进入直肠中下段,最后才经肛门脱出。因此,采用多点位黏膜下层注射硬化剂造成无菌粘连(悬吊)固定法。但勿注入直肠肌肉层,其针头似刺入橡皮感则回退。

(2)盆底肌群和肛管松弛,失去支持作用和承托作用,排便腹压增高时,尤其在原有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基础上,可迫使全直肠和黏膜层组织外脱出。肛管和直肠间隙注入消痔灵等可起粘连、固定、承托作用,使肛管、直肠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恢复生理状态。

(3)由于单纯双位注射法不能使已松弛的肛门缩小到理想程度,所以采用钩状小钩针将外括约肌皮环钩出至肛外,用羊肠线结扎紧缩再送回肛内。羊肠线为异体蛋白,易与肌组织粘连、纤维化,起到缩肛及固定双重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