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凤来仪传文脉

有凤来仪传文脉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关于凤仪书院,我试图探寻除了这块石碑之外的历史留存。凤仪书院是因苏辙、苏轼、刘伯温等名士得名,象征凤鸣朝阳之瑞祥而引百鸟朝凤之喜庆。凤仪书院建立后曾多次修整或重建。凤仪书院为瑞州府属书院,所以改为瑞州府合府公共学堂。后日寇侵略中国,凤仪书院为日寇所毁,现仅有清同治黄廷金所书“凤仪书院”石匾传世。凤仪书院在高安教育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易集明

初秋的宜春学院高安校区(即原高安师范),舒适干爽,沿石阶而上,在绿树掩映中有一个贴有红色瓷砖的沿门,显得异常醒目,红墙绿瓦的洞门顶上,横嵌着一块石刻碑牌:“凤仪书院”,四个涂漆红字遒劲有力。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关于凤仪书院,我试图探寻除了这块石碑之外的历史留存。

据同治《高安县志》载:凤仪书院位于“府署后,凤山侧”,即现在的高安市政府后的碧落山东侧,解放初期的高安师范校址。

凤仪书院创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著名理学家戴震所撰《凤仪书院碑记》载:“瑞州旧有筠阳书院,在南城,奉宋之周子、二程子、张子及朱子、陆子,而明王文成亦与焉,号七贤。今太守杨公守兹郡阅二载,百废待举,闵其即于坠弛且地隘,乃徙建北城高广地。地故为祀刘文成公址,祠废碑犹存,太守因以列七贤中而八,又筑后楹,奉眉山二苏氏如旧制。苏、刘盖尝官是间,留名贤迹也,于是更以新名曰‘凤仪书院’,昭昔之日鸣凤之瑞,引为今多士幸际。”

凤仪书院是因苏辙、苏轼、刘伯温等名士得名,象征凤鸣朝阳之瑞祥而引百鸟朝凤之喜庆。凤仪书院为瑞州太守杨仲兴倡导所建,养学资金来自高安、上高、新昌(宜丰)等三县府衙置办的田亩、竹山,其性质当属官办书院。书院以程朱理学为研学根本,以筠阳书院旧制为办学模式 。宋元丰间(1078—1085),苏子由谪筠,兄子瞻便道视之,寓焉,先夕无约而梦同,因匾其堂曰“同梦”,故书院生员住房有“同梦堂”之说。沿袭筠阳书院旧制,凤仪书院也设文化堂、会讲堂、同梦堂、诗经堂、书经堂、周易堂、春秋堂、礼记堂,另外还有仪门、正门、书楼、厨房、茶厅等书院建筑。

凤仪书院建立后曾多次修整或重建。清道光年间(1821—1850),知府朱锦琮重修。咸丰年间(1851—1861),太平军攻入瑞州府治,书院被毁。同治九年(1870)九月,知府黄廷金率属捐资重修,并书“凤仪书院”石匾额于院门。同治十二年(1873),江西巡抚刘坤一颁发存院书籍共计3274卷。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清廷颁布兴学诏书,要求书院都改为学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切实整顿外,指示各省所有书院在省城的都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属州的都改设为中学堂。凤仪书院为瑞州府属书院,所以改为瑞州府合府公共学堂。宣统元年(1909),瑞州府合府公共学堂改称瑞州中学堂,附设师范科。后日寇侵略中国,凤仪书院为日寇所毁,现仅有清同治黄廷金所书“凤仪书院”石匾传世。1996年高安师范校庆90周年,石匾东移额于洞门,并撰联:“凤丹羽秀书濡诗染,仪正行端院萃府菁。”

史料记载,由于凤仪书院请名家讲学,一时名声大震,学子云集,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凤仪书院在高安教育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早在唐朝元和(819-841)末年,国子监祭酒——高安人幸南容致仕归故里后,在调露乡洪城(今上游水库内)创办了桂岩书院。据考,该书院为唐代江西六所书院之一,也是全国最好的书院之一,开高安兴学办校之先风,培育了不少名士。从唐到清,桂岩书院培育出进士22名,举人2名,贡生8名。

高安教育素享盛誉,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得时遇势,蓬勃发展。高安市委市政府在实施“教育兴市”战略中,坚持三抓:一是开源节流抓投入;二是排忧解难抓稳定;三是固本强基抓质量。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被各类高校录取的人才名列全省各县(市)前列,被誉为“教育大市”“才子之乡”。

戴震在《凤仪书院碑记》曾写道“……相语以道德,相勖以躬行”,道出了学以致用的观点,他同时又说:“六经之文,邃深而博大,学焉者,各有所至,或履之为德行,或抒之为文章,或措之成丰功伟绩,如八贤、如二苏之卓卓著乎!”

至此,笔者颇受启发:一如戴先生文章所说,青年学子学“六经”,以苏轼、苏辙、刘基等历史名人为榜样,亦或独善其身,亦或兼济下天,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高安成为“才子之乡”的秘诀所在,这也许就是凤仪书院的文脉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