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玲珑变幻,设问灵活

玲珑变幻,设问灵活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是1939年5月4日毛泽东为了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发表的著名讲演,很多人非常熟悉。然而人们也许没有注意,此文的设问方式玲珑变幻、角度不同、丰富多彩、出神入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年运动的方向》是单篇文章中成功运用多种设问方式的典范,值得仔细欣赏。过去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怎么样呢?这也是青年要懂得的一个重要问题。

《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是1939年5月4日毛泽东为了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发表的著名讲演,很多人非常熟悉。然而人们也许没有注意,此文的设问方式玲珑变幻、角度不同、丰富多彩、出神入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年运动的方向》是单篇文章中成功运用多种设问方式的典范,值得仔细欣赏。

(一)使用单独设问,含义清晰明了

毛泽东在文中多处用到常规的单独设问方式。比如在讲到当时的革命对象时,毛泽东问:

现在的革命对象是什么?一个是日本帝国主义,再一个是汉奸。[17]

在讲到革命目的时又问:

这个革命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人民民主共和国。[18]

又如在回忆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时,毛泽东问:

过去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怎么样呢?这也是青年要懂得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回忆孙中山先生开始革命以来的斗争历史时问:“这五十多年来的革命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呢?根本就是“唤起民众”这一条道理。[19]再如讲到五四运动的意义时,毛泽东问道: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是全国除开顽固分子以外,一切的人都承认的。[20]

他接着进一步问:

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21]

在讲到革命的主力军时又问:

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

在指出青年运动潮流中存在的反对工农运动的倾向时,毛泽东问道:

这样一个潮流好不好呢?我看是不好的,因为他们反对工农,就是反对革命,所以说,它是青年运动中的一股逆流。[22]

使用这种单独设问的方式,语言简洁,含义单纯,回答内容也是一一对应,干净利落。这样能够把作者的思想表述得像秋水一样清晰透明,便于理解。这是设问的通用方式。

(二)使用过渡设问,密切文章联系

设问具有过渡的作用。有些情况下使用设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能有效调整文章节奏。这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体现得很明显。

毛泽东在第一个问题中指出:几十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民主革命屡次地失败了,现在要来一个转变。接下去就是一个设问:

那末,现在已经转变了没有呢?没有。这一个转变,现在还没有到来,现在我们还没有胜利。但是胜利是可以争取到来的。抗日战争就要努力达到这个由失败到胜利的转变点。[23]

毛泽东又讲道:

孙中山先生远在五四运动以前,就是当时政府的叛徒,他反对了清朝政府,并且推翻了清朝政府。他做的对不对呢?我以为是很对的。[24]毛泽东还说明了自己的理由:

因为他所反对的不是反抗帝国主义的政府,而是勾结帝国主义的政府,不是革命的政府,而是压迫革命的政府。[25]

仔细揣摩上述段落,我们会发现,如果不用“那末,现在已经转变了没有呢?”和“他做的对不对呢?”这两个设问,文章也完全说得通。但是,文章会显得比较沉闷,而且设问前后的内容,有些生硬和隔膜;用了两个设问后,它们就巧妙地发挥了前后内容衔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逻辑性更强,节奏富于变化,增加了许多生动的色彩。

(三)使用重叠设问,加强语言力量

毛泽东在阐述文章的第二个问题时,上来就问:

中国的革命,它反对的是什么东西?革命的对象是什么呢?大家知道,一个是帝国主义,一个是封建主义。……革命是什么人去干呢?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老百姓[26]

这种含义相同的两个设问前后叠用的方式,就是重叠设问。

在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时,毛泽东问道:

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我们现在干的是什么革命呢?我们现在干的是资产阶级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超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27]

在第三个问题中,毛泽东问道:

中国革命干了几十年,为什么至今尚未达到目的呢?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以为原因在两个地方:第一是敌人的力量太强;第二是自己的力量太弱。一个强了,一个弱了,所以革命没有胜利。[28]

在阐述判别青年是否革命的标准时,毛泽东又是重叠设问:

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结合于工农群众,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结合了,或者反过来压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29]

以上实例均属于重叠设问,前后两问内容相同,答案只有一个。读者会想了:既然两问相同,可否去掉一问呢?如果单从含义上说是可以的。但是文章的力量会因此而削弱。所以为了加强语言力量,毛泽东故意采用了重叠设问方式,使语言的内在力量大大增强。由此看来,我们多数人往往容易忽略这些细节,而毛泽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四)颠倒问答顺序,增加语言变化

毛泽东把设问方式运用得很灵活,有时他故意颠倒问答顺序。所谓颠倒问答顺序,就是把一般设问句先问后答的语序,改为先答后问。例如,在讲到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毛泽东说:

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

在讲到延安的青年运动时,毛泽东写道:

今天到会的人,大多数来自千里万里之外,不论姓张姓李,是男是女,做工务农,大家都是一条心。这还不算全国的模范吗?

这种颠倒设问的表达方式,看似不合一般设问句的常规方式,但是它不仅丝毫没有妨碍语意的表达,而且使得先行回答的内容给人留下了更加突出的印象。可以说,正是由于它打乱了设问句的所谓“常规方式”,才丰富了设问的表现形式,使设问句语言更加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毛泽东的设问艺术,使文章产生了波澜起伏、生机勃勃的效果。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设问都能如此奏效,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毛泽东在运用设问的过程中,无论是自问自答,还是只问不答,都牢牢抓住设问的基本特点,即“明知故问”或“无疑而问”。就是说,他对所问的问题,首先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对问题的答案胸有成竹,然后再做到恰当设问,准确回答,这就能在读者心目中引起共鸣。相反,如果作者对所问的问题还是一头雾水,含糊懵懂,就别想让读者读得清楚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当然,把握文章全局,把设问安排在“啃节儿上”,也非常重要:安排在重点部分,有异军突起的效果;安排在需要转换论述角度之处,有衔接过渡作用;安排在内容比较沉重的部分,可以起到调节气氛、增加生机的作用。在需要特别强调的部分,可以运用重叠设问方式,为文章制造更加美丽的涟漪。

总之,设问使用得当,才有助于文章的思想观点更加突出,层次更加清晰,语气得到增强,激起行文波澜,更加吸引读者。这是毛泽东的设问艺术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1页。

[2]《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下册,839页。

[3]《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811—812页。

[4]《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136页。

[5] 同上。

[6] 同上。

[7]同上,138页。

[8]《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138页。

[9]同上。

[10] 同上。

[11]《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139页。

[12]同上,第二卷,439页。

[13]《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二卷,440页。

[14] 同上,440页。

[15]《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二卷,442页。

[16]同上,442—443页。

[17] 同上,562页。

[18] 同上,563页。

[19]《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二卷,563页。

[20] 同上,565页。

[21] 同上,565页。

[22] 同上,566页。

[23]同上,561页。

[24]同上,562页。

[25]《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二卷,562页。

[26] 同上,562页。

[27] 同上,564页。

[28]同上,564页。

[29]《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二卷,56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