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在《南京政府向何处去?》一文中使用过“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为了尽快结束内战,实现国内和平,中共中央确定了与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举行和平谈判的一系列事宜。战犯不除,国无宁日。引用“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成语之后,毛泽东充分发挥其活用古语的智慧和才能,使用了“战犯不除,国无宁日”的短句,与“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相互衔接,两两对应。

毛泽东在《南京政府向何处去?》一文中使用过“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体现了毛泽东灵活运用古语,并且将古今语言巧妙搭配的精湛艺术。

了解此文背景,更有助于理解这些精美鲜活的语言。

毛泽东亲自部署和领导的三大战役结束以后,长江以北的广大国土已经回到人民手中,人民解放军即将渡江南进,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可谓指日可待。为了尽快结束内战,实现国内和平,中共中央确定了与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举行和平谈判的一系列事宜。

在国民党反动统治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形势下,1949年4月1日,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到达北平,与中共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举国上下倍加关注。

就在这一天,南京11个专科以上学校的6000多名学生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八项和谈条件。当时被迫下野却不甘失败的蒋介石不仅无视人民的正义主张,还授意南京卫戍总司令,指使军警特务镇压渴望实现和平的示威学生,致使2名学生死亡,100余名学生受伤。在这个紧要关头,毛泽东于4月4 日发表了《南京政府向何处去?》一文,正告国民党军政人员顺应历史潮流,按照人民意愿,严惩战争罪犯,走和平建国的道路。

毛泽东针对国民党军警特务的暴行,义愤填膺地指出:

四月一日发生于南京的惨案,不是什么偶然的事件。这是李宗仁政府保护蒋介石、保护蒋介石死党、保护美国侵略势力的必然结果。这是李宗仁何应钦政府和蒋介石死党一同荒谬地鼓吹所谓“平等的光荣的和平”,借以抵抗中共八项和平条件,特别是抵抗惩办战争罪犯的结果。李宗仁何应钦政府既然派出和谈代表团前来北平同中国共产党谈判和平,并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八项条件为谈判的基础,那么,如果这个政府是有最低限度的诚意,就应当以处理南京惨案为起点,逮捕并严惩主凶蒋介石、汤恩伯、张耀明,逮捕并严惩在南京上海的特务暴徒,逮捕并严惩那些坚决反对和平、积极破坏和谈、积极准备抵抗人民解放军向长江以南推进的反革命首要。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真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吗?[2]

文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一个成语。引用“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成语之后,毛泽东充分发挥其活用古语的智慧和才能,使用了“战犯不除,国无宁日”的短句,与“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相互衔接,两两对应。毛泽东使用这个成语,是把发动全面内战、将人民推入战乱、不断制造惨案、反对实现和平、破坏国共和谈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暴徒及其反革命首要,比作古代的庆父,给予严厉的谴责,同时表达了要求国民党李宗仁政府逮捕并严惩这些战争罪犯和惨案制造者的强烈要求。前一句借古喻今,凝重典雅;后一句直截了当,锋芒犀利。毛泽东的语言风格跃然纸上。

这两句话斩钉截铁,字字千钧,古今结合,浑然天成,不仅使用得贴切生动,而且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严惩战争罪犯,解放全中国,为人民创造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的坚定信念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毛泽东使用古语的艺术可谓炉火纯青。他不仅把古语运用得恰如其分,而且还将古语与现代语巧妙地搭配起来,使它产生了全新的意义。

“惩前毖后”和“治病救人”就是毛泽东把古今语言绝妙搭配的范例。

这两句话出自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一文。在该文结尾,毛泽东写道:

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有两条宗旨是必须注意的:第一是“惩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3]

毛泽东在揭露和批判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严重危害后,提出了“惩前毖后”和“治病救人”的两条宗旨。这两句话紧密相衔,前者深刻古老,凝重典雅,意味深邃;后者接近白话,平易质朴,浅显通俗。它们一古一今、结构相同,前后相衔、含义连绵,搭配和谐、对仗工整,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几乎再也找不出可以用来替换的其他词语,分明是巧对天成!

这两条宗旨,寓深刻的思想内容于形象生动的词汇之中,为实现延安整风的目的,确保整风运动的有效进行定下了基调,并赋予了新的含义。

毛泽东指出:

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坏的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但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一个人发了阑尾炎,医生把阑尾割了,这个人就救出来了。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不讳疾忌医,不固执错误,以至于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是老老实实,真正愿意医治,愿意改正,我们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变为一个好同志。这决不是痛快一时,乱打一顿,所能奏效的。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决不能采用鲁莽的态度,必须采用“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4]

毛泽东的意图是,要求全党在整风运动中,对以前的缺点和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思想、坏作风,以便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慎重些,做得好一些。但是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今天,“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已被广泛应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成为我们党对待犯了错误的同志应当采取的正确方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