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论》是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1865年12月底,马克思终于写完了《资本论》的全部初稿。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1885年9月,《资本论》第二卷出版;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资本论》问世以来,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乃至非马克思主义的学科都从中获取了丰富的营养。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从商品开始的。

(原著选自《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种项谭

《资本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政治经济学心血的结晶

《资本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始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工资理论

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利润、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

如何看待劳动价值论

如何看待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如何看待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是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资本论》问世以来,引发了无数的争论,有人将其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改造社会的利器;有人则认为它满纸荒谬,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水猛兽,贻害无穷;也有人以超然的态度,认为《资本论》所表述的理论也是经济学说史上的一家一派,要以所谓“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那么,《资本论》究竟是怎样一部著作呢?

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当编辑期间,遇到了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逐渐意识到他所要竭力改变的世界,是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而要了解“市民社会”,就必须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已有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虽有科学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辩护之辞,因此,必须进行系统批判,并确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1843年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1857年—185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促使马克思加速进行自己的经济学研究,以迎接新的革命高潮。1857年7月到1858年5月,马克思写下了《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这个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写作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内容是商品章和货币章,但此时还没有写作出版《资本论》的计划。直到1862年,在准备出版论述“资本一般”的第二分册时,马克思才形成了出版《资本论》的想法。

明确了《资本论》这个标题后,马克思开始集中力量写作《资本论》,并先后写了《资本论》的两个草稿,即《1861—1863经济学手稿》和《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1865年12月底,马克思终于写完了《资本论》(理论部分)的全部初稿。经过一年多的誊清和润色,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正式出版了。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中断了自己的研究,整理、编辑尚未出版的《资本论》手稿。1885年9月,《资本论》第二卷出版;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这是一个艰巨的工作,恩格斯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就像列宁所说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的作品。

恩格斯临终前委托考茨基整理剩余价值学说史,作为《资本论》的第四卷出版。后来考茨基把它当作独立著作于1904年、1905年、1910年分三卷出版。这样,我们一般学习的《资本论》只包括了马克思、恩格斯亲自整理出版的前三卷。

在马克思之前,劳动者没有自己系统的理论。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意识到了自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劳动是资本家发家致富的源泉,并在日益的组织化的社会化大生产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他们为反抗剥削与压迫,争取经济政治权利而斗争,但苦于没有自己的理论,有“理”说不清,斗争也不能彻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表现为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矛盾的集中体现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本质的规定,也是对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本质规定。剩余价值规律的展开与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使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经历一个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并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自由人联合体”所替代。

《资本论》所集中表述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评,是对无产阶级利益和经济意识的理论概括,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资本论》使劳动者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理论,无产阶级获得了理论上的武装,从而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还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科学社会主义著作。不仅如此,《资本论》中还体现着马克思在法律、历史、宗教、技术、教育、家庭、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天才的思想。《资本论》问世以来,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乃至非马克思主义的学科都从中获取了丰富的营养。

英国作家弗朗西斯·惠恩在《马克思〈资本论〉传》中说,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是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未完成的文学杰作,它拥有多重结构,并可从多方面进行解读:他笔下的资本,活像哥特式小说中的妖怪;有些地方,又像维多利亚时代的情节剧,黑色剧甚至滑稽剧;有时它又像希腊悲剧。在他的笔下,人类的历史就像俄狄甫斯,命运早已被事先注定。在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疯狂本质时,又不由让人想起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展露的那种讽刺手法。(1)

《资本论》是一部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是人类思想的高峰、智慧的宝库。

《资本论》共分三卷:第一卷题为“资本的生产过程”,共有7篇25章;第二卷题为“资本的流通过程”,共有3篇21章;第三卷题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共有7篇52章。

《资本论》全书是围绕“剩余价值”这个中心展开的。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流通过程为前提的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重点在于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是在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基础上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资本、生息资本等)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这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剩余价值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割。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的主要内容是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从商品开始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通过对商品的分析,发现商品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两个因素。不同的商品可以相互交换,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等的关系,这种相等的东西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不能互相比较。如果我们撇开商品具体看见的实物形态,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它们都不过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在生产它们的时候,都曾经支出过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的凝结,或者说,凝结了的人类劳动,便是商品的价值。相互交换的不同商品中的共同的东西,就是价值。

既然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么,是不是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呢?情况不是这样,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生产不同种类的商品,必须有不同种类的劳动。与商品千差万别的形态相适应,生产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具体形式的劳动,能够生产一种特定品种的产品,而每一种特定品种的产品,就是特定的使用价值。所以说具体劳动能够生产使用价值。但商品除了以其使用价值互相区别外,它们之间还有一种共同的、同质的东西——价值。这种同质的价值,不可能由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创造出来。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除了作为具体劳动的这一面不同以外,一定还有相同的一面。这种相同的东西是什么呢?尽管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在具体形式上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人的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力在生产上的一种消耗和支出。这种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就是包含在生产各种商品的不同具体劳动中的共同的东西。商品的价值正是由这种抽象劳动形成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两个方面。商品的二因素就是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货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黄金最初是以普通商品的资格参加交换的,只是最后由于它固定地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才转变为货币。货币无非是一般等价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职能之所以固定在黄金和白银上,是因为这些贵金属的自然属性适于执行货币的作用,比如说同质性、易于分割、不腐烂、体积小而价值大、便于携带等等。所以,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2)

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但货币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解决,反而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发展了。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裂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是各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代表交换价值。这样,商品的内在矛盾,就转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概括了货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商品作为物品,是简单而又平常的,但物品作为商品,却是复杂而又神秘的。人们为什么对商品产生神秘感呢?是由商品形式本身所引起的。

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本来是人们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但当劳动产品取得商品形式后,人类劳动的同一的性质,即表现为商品的价值;用时间计算的劳动力的支出,表现为商品的价值量;而人们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表现为商品交换。这样,人们自己之间的社会关系就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在人们眼里,商品取得了一种神秘的特性:商品有价值,可价值是什么?价值量又如何决定?一种东西为什么能和另一种东西交换?商品生产者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在他们看来,似乎这些物品本身就具有价值,天然就能彼此交换。价值量的变动和价值能否实现,也似乎由这种物品的天然本性所决定,而人反而要受物的支配。马克思把人们在观念中对商品的歪曲的反映,称为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的根源在于私有制条件下,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货币出现后,商品拜物教又发展为货币拜物教乃至于资本拜物教。

通过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对商品经济进行了一般性规定,揭示了商品经济所固有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商品交换则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只不过存在的条件和作用形式有了变化。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到第五篇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是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来论述剩余价值生产问题的。资本流通公式为货币—商品—货币(G—W—G′),其中,G′=G+∆G,即等于原来垫付的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马克思把这个增殖额叫做剩余价值。从形式上看,资本流通公式是和商品交换原则相矛盾的。因为按等价交换原则,交换的结果只能使价值形式发生变化,而不能引起价值量的增减。如何在不违背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个大难题。

从资本流通公式G—W—G′来看,资本的增殖不可能发生在公式第一阶段作为资本的货币本身。因为在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只代表一个既定的和不变的价值量;同样,价值增殖又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公式的第二阶段,即商品出卖上,因为这只能引起价值形态变化,而不能使价值量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第一阶段资本家所购买的商品上。可它又不能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因为资本家购买商品必须支付它的等价。所以,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货币所有者必须在市场上买到这样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是存在于人身体中并在生产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从有人类那一天起,人就具有劳动能力。但劳动力成为商品却需要有一定的条件。第一,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是法律上自由的人;第二,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不是任何时代都具有的,只有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力才成为了商品,成了买卖的对象。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不但能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所支付的价值,而且还能够得到一定数量的剩余价值。资本增殖的秘密就在于此。这样,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就在既不违背劳动价值论,又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的前提下,科学地得到了说明。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我们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来分析,就会发现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只要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就会超过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就能够从雇佣工人身上榨取到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就在这里。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而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就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当中有一部分是由厂房、设备、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构成的,在生产过程中,它们的使用价值以不同的方式被消费掉,但它们的价值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转换自己存在的物质形态,而不发生任何量的变化,不发生增殖,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但资本中的另一部分,即资本家投在劳动力上面的那一部分,却不是这样,这部分价值不是被转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价值,不仅包括劳动力的价值的等价,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马克思把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称之为剩余价值率。它所表明的是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也就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这样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马克思把劳动日分为必要部分与剩余部分,必要部分是指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劳动时间,这部分时间所进行的劳动是必要劳动;剩余部分是劳动日中除去必要部分所剩余的劳动时间,所对应的是剩余劳动。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的“外延量”)、增加工作强度(增加劳动的“内涵量”)或二者兼用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即相应改变工作日时间构成的途径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集中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3)通过对剩余价值概念的系统论述,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也是其目的——剩余价值生产,得到了全面的揭示和论证。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六篇马克思论述了工资理论。

从表面来看,工人出卖劳动,获得工资,工资就是劳动的价格。马克思对此进行了科学的辨析。他指出,首先,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那么,十二小时劳动的价值用什么来衡量呢?用十二小时的劳动来衡量,这是同义反复,因此,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就没有价格;第二,劳动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卖,必须在出卖之前就应该存在。但是,如果工人能使他的劳动独立存在,他出卖的就是商品,而不是劳动了。所以说,在商品市场上与货币所有者直接对立的不是劳动,而是工人,是工人的劳动力。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掩盖形式。

工资形式消除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等一切痕迹,而是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工资掩盖了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事实。马克思对揭露工资所产生的假象十分重视,把“工资第一次被描写为隐藏在它后面的一种关系的不合理的表现形式”看做整个《资本论》的三大崭新因素之一。(4)

《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七篇,也是最后一篇,马克思论述了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的使命不仅在于生产出剩余价值,而且还在于不断地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由这个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必然是一个不断的再生产过程或剩余价值资本化的积累过程。资本积累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内容。

社会再生产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形式。简单再生产是在原有规模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简单再生产意味着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生活消费,没有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是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生产过程,它是以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为前提的。

马克思认为分析简单再生产可以使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某些重要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以前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作孤立的过程来考察时所不能发现的。首先,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劳动者自己创造的;第二,资本家手中的全部资本,都是剩余价值的积累物;第三,雇佣工人的消费,也是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的。所以马克思说:“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联系起来考察,或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一方面是雇佣工人。”(5)

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积累过程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资本家总是通过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在此过程中,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表面上看,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完全符合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规律。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资本家支付工资,以平等的商品所有者的资格相互对待;而且,这种交换也是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但这只是一个形式,一个假象。

第一,资本家第一次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不过是他上一次从工人身上榨取到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资本家用从工人那里剥削来的钱,再来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表面看是等价交换,实际上资本家什么都没有拿出来。

第二,由剩余价值转化来的资本,在购买劳动力并变成工人的消费基金后,不仅要工人在生产中把它补偿回来,而且在补偿时还要加上一个新的剩余价值。就是说,资本家不仅无偿占用工人过去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还不断地利用这种剩余价值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新的剩余价值。

随着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商品生产者之间等价交换的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就变成了资本家不付等价物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劳动产品的资本主义占有权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有机构成概念基础上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有机构成包括两个层次:资本的技术构成与资本的价值构成。从技术方面考察,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A)构成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由于这种比例关系直接反映生产技术的高低,因此,称之为资本的技术构成(使用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从价值方面考察,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C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V之间,存在一定的价值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随资本积累而变化。资本积累的发展,从生产力的角度说,是科技水平的提高,这同时也就要求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应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表明在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而可变资本部分则相对地日益减少。这样,对劳动力的需要也就相对地日益减少。其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造成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人口过剩。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日益贫困化,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日益加重,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趋下降。这种随资本积累而产生的社会的两极分化——在一个极端是财富的积累,在另一个极端是贫困、奴役、劳动折磨等等的积累——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质,表现为生产规模愈益扩大,生产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广泛的发展,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依赖程度也日益加强;分散的地方市场日益汇合成统一的全国市场、国际市场。但在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质的同时,资本积累又引起了另一个后果,由资本积累而引起了资本积聚、集中与垄断,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资本家手中。生产资料归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是根据整个社会的需要来安排,而是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按资本家的个人意愿来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则完全由资本家所占有,并按照他们的私利来交换和分配。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供需矛盾、结构失调、再生产比例失衡,因而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就如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6)

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和第二篇论述了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考察的是个别资本的运动形式。这里的个别,并非具体的这个或哪个,而是对社会各种个别资本的抽象。

资本循环是指资本价值从一定形态出发,经过一系列形态变化,最后回到原来的形态,从而使资本增殖的运动过程,是对最基本的资本运动形式的规定。资本循环要不断经过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相继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态:货币资本形态、生产资本形态、商品资本形态;完成三种职能:货币资本职能、生产资本职能、商品资本职能;交错进行着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在对以上内容各自作了详细的分析之后,马克思又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得出资本循环的实现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及其循环的三种形态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每个产业资本家为了使他的生产能够不断地进行下去,必须把自己的全部资本,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其并存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种形态上。否则,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就会发生交替的中断。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地增殖价值,为了实现价值的不断增殖,资本家就必须使他的资本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是资本循环概念的具体化。

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要阐明资本运动的时间和速度及其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生产资本按其价值转移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部分。固定资本是指以劳动资料如厂房、机器等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部分。固定资本的特点是使用价值长期使用,价值逐渐转移、逐渐流通,实物在报废时更新。流动资本是指投放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上面的不变资本部分和投在劳动力上面的可变资本部分。流动资本的特点是使用价值全部消耗,价值全部转移、全部流通,实物不断更新。固定资本周转速度较慢,流动资本周转速度较快,由于资本不同部分的周转速度不同,所以资本的周转速度是指整个垫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除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外,还有劳动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度。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影响。如果把固定资本的因素撇开不谈,一般来说,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其中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快,由此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由此,又影响到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对抽象的个别资本运动形式考察之后,马克思转入了对社会总资本运动形式的具体考察,《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论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社会资本和个别资本是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在社会资本的运动中包含着个人的消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简单商品流通,而在各个个别资本的运动中则不包含这个过程。由此决定了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只能是社会总产品,因为在社会总产品中,才既包含了用于生产消费的产品,又包含了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同时也决定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不仅是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补偿已经消耗的资本价值的过程,而且还是它在实物形态上补偿那些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的物质资料的过程。因此,我们对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必须从社会总价值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这两重观点来加以考察。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从另一方面说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就需要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在价值上是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这三部分组成的;而在实物形态上,则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两种用途不同的产品组成。与产品的实物形态划分相适应,马克思又把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的总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产品必须加入生产的消费,用第Ⅰ部类表示,二是消费资料的生产,其产品要加入到资本家和劳动者的个人消费中去,用第Ⅱ部类表示。

首先看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

Ⅰ 4000C+1000V+1000M=6000

Ⅱ 2000C+500V+500M=3000

这是全年社会总产品的图示。第Ⅰ部类产品全部是生产资料,价值为6000,第Ⅱ部类产品全部是消费资料,价值是3000。全年总产品价值为9000。为使第二年的再生产能照常进行,两大部类的各个部分都必须实现,即必须通过交换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那么,如何实现呢?

实现条件是:

(1)Ⅰ(V+M)=ⅡC,

(2)Ⅰ(C+V+M)=ⅠC+ⅡC

(3)Ⅱ(C+V+M)=Ⅱ(V+M)+Ⅰ(V+M)

通过部门内及部门间的交换,两大部类的产品,在价值上和实物形态上都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这样,第二年的简单再生产就可以继续进行了。

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可以由此推出,这里不再详述。

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至第三篇中,马克思用剩余价值这个抽象的本质规定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表面所呈现出来的利润、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任何一个用资本主义方法生产出来的商品(W),其价值都可以用W=c+v+m这个公式来表示。其中,c代表所耗费的不变资本的价值,v代表工人所创造的价值中用于补偿可变资本的部分,m则是剩余价值。如果从商品价值中除去剩余价值m,那么剩下来的c+v这一部分,相当于资本家在生产上所耗费的资本价值,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便是商品的成本价格或生产费用(k),即k=c+v。这样,在资本家眼中,商品价值构成由W=c+v+m变为W=k+m。

随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向成本价格转化,剩余价值也转化为利润。由于商品生产上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被笼统地归结为成本价格,因而这两种资本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便无法区分了,因而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也就被掩盖起来了。

在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过程中,有一种利润平均化倾向,不论是产业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不论是投资于商业或信贷业,等量的资本几乎都可以在相同的期间得到等量的利润。表面看来,这似乎与以前的论述相矛盾,如何在坚持劳动价值论和等价交换的原则下,科学论证利润的这种平均化,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前面说明利润和利润率的问题时,仍然是假定每个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等于本企业的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如果真是如此,则不同部门的利润率的差别就将会永久保持,而不会平均化。可是,资本家是唯利是图的,处在利润率低的部门的资本家是不会甘心保持现状的,而是要与利润率高的部门的资本家展开争夺利润的竞争。各部门之间的竞争一般是通过资本的转移实现的。正是由于这种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得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当利润向平均利润转化时,商品的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进一步被掩盖、被歪曲了。

《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至第六篇对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进行了说明。

前面研究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时,都是假定产业资本单独完成资本循环的所有阶段,而无需借助商业资本和其他资本,并假定产业资本家独自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参加资本循环的不仅有产业资本,还有商业资本以及其他资本形态;剩余价值也并非由产业资本家独自占有,而是由参加资本循环的各种资本家共同瓜分。产业资本是社会经济运动中的主体,而商业资本和信贷资本则是产业资本运动的要素和条件。这三部分资本,都是总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都应分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商业资本主要起着实现商品中包含的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的作用。产业资本家以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向资本家出卖产品,商业资本家按生产价格出卖这些商品时,就会得到一个“贱买贵卖”的差额,这就是商业利润。它不是对消费者的欺诈,而是对总剩余价值一部分的占有,是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

如果说商业利润给人以错觉,那么,利息就更具有这种迷惑作用。利息是生息资本把货币的使用权转让给职能资本,并依据这种转让而取得的相应的平均利润。利息的根本源泉和本质依然是剩余价值,不过是经过了一系列中介环节,其形式发生了变化。

地租是从剩余价值的本质规定展开和论述的最后一个具体概念。这样安排,是因为地租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地租不像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那样是平均利润的直接表现形式,而是一种间接的特殊的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除去归农业资本家所有的平均利润,归商业资本家出售农产品所得的商业利润,归信贷资本家所得的利息之外,所剩余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归地主所有,成为地租。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剩余利润”从哪里来。马克思指出农业中的“剩余利润”同工业中的超额利润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而后者则是靠对自然力的垄断而产生。土地的自然力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由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使农业资本可长时间单独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在扣去成本价格和平价利润后,会有一个长期独立存在的余额,成为地租的来源。

对于《资本论》的内容,当前被关注并引发争议的主要是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劳动价值论;二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三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如果否认劳动价值论,《资本论》这座理论大厦就会轰然崩塌。当前否认劳动价值论的人有三个主要依据,其一,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无人工厂、机器人生产的产品其价值如何决定?其二,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统一的,如果坚持劳动价值论,怎么解释按要素分配?其三,马克思认为商业劳动不创造价值,而当今社会,包括商业在内的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这用劳动价值论怎么解释?

第一个论据是反对劳动价值论的常用论据。我们认为,无人工厂,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等的出现,只是表明了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劳动程序的改变,但劳动的主体还是人,而不是物,就像陈毅同志所说的:“一切机械化,一切自动化,一切电钮化,总要按一下。”计算机和机器人仍是人所制造的生产工具,只不过是程序更复杂些,在实质上,同其他机器和工具并无差别。如果没有人给他们设计程序并操纵它,也同闲置的机器和工具毫无差别。这种说法的实质在于用物的形态在生产中如何变化的问题代替商品价值由什么创造的问题,与以前所谓资本与土地也创造价值的说法没有本质区别。

第二个论据是用现行的政策规定来否定理论。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理论与政策不能混为一谈。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国家依法保护各类所有制主体的合法权利,在分配上自然要实现按各类所有制主体投入的生产要素分配。这与劳动价值论是不同层面的问题。

第三个论据值得我们高度重视。马克思认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其实是把劳动价值论限定在了物质实体商品的生产之中,原因在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机器大工业的早期阶段,社会财富与价值创造的主要部门是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也主要是这些部门所生产的物质实体商品。服务业还不发达,并未在社会职业分工及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是马克思的历史局限所在。但据此并不能否认劳动价值论。我们完全可以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考虑现代劳动形态的变化,承认服务劳动也创造价值,以此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不论西方还是中国,凡是反对劳动价值论的,都有一个共同的论点:价值是对物质财富的规定,其目的是确定价格的基础,以方便定价与交易。恰恰在这一点上,造成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解的偏差。

价格在经济生活中确实是重要的,但价格绝非仅仅针对物,它本身就是作为经济生活主体的人的关系的表现。价值则是价格的质的规定,这种规定的着眼点,不仅是作为商品的物,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物本身是无所谓价值的,不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是因为人,并成为人的经济活动的范畴,才得以形成和规定。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本质规定,之所以要规定某物的价值,不仅因为它是产品,而在于它是商品,即不是为了生产者自己消费,而是通过交换,供购买者消费。对此,不能以该商品的物理本性去探讨,只能从人的本质和本性去探讨。自然物之所以成为可供人用以交换并成为购买者消费的商品,就在于劳动对其物理形态的改变,包括改变其存在地点及其形状,以及物理和化学的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并不是物的价值,而是经过交换而得以实现的人的劳动在作为商品的物中的体现,商品价值正是人的价值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

人们之所以就价值问题进行争论,并不仅仅是为了确定价格,更重要的是要规定生产关系,即确定经济生活中不同阶级、阶层人的利益。那些反对劳动价值论者,主要目的在于维护不劳动而又占据生产必要条件的阶层的利益。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之所以反对劳动价值论,目的就在于强调资本及资本化了的土地也创造了价值,他们取得利润和地租是合理的,应该的。我们看到,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和用以购买工人劳动力的生活资料的形式参与生产的,土地则是作为自然资源来参与生产的,土地本身没有价值,只是生产和创造商品价值的自然条件,它如何创造了价值?资本本身有价值,但已经形成了的价值的物又如何再生新的价值?迄今为止,未见一个经济学家就此做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论证。实际上,资本和土地都是以一种所有权的形式参与生产的,而这种所有权是私有制的集中表现。利润和地租是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的表现,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创造价值的雇佣工人得不到全部价值,其中相当一部分剩余价值被不劳动的资本家所占有。马克思坚持并发展劳动价值论,既是从雇佣劳动者的立场出发,为他们争利益,也是为劳动解放而发布的经济宣言。人类文明的一切,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者完全有理由设想和要求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都归自己所有,而且自己决定生产和交换。对于组织起来而且素质、能力、觉悟已大大提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者来说,他们清楚商品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而且明确要求全部占有这些价值,他们不仅认为可以通过斗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而且有能力在消灭资本统治后,以社会组织的方式,有效地管理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从而使生产更为健康地发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无产阶级日益贫困。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并未落到此种境地,反而是享有很好的社会福利,其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有人以此来否定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进而否定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否失效了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积累所引致的结果,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的那种两极分化:资本家阶级的财富积累与工人阶级的极端贫困。《资本论》中对此有非常详实和生动的描述,马克思的结论是有充分的事实依据的。

其次,不可否认的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者的生产条件、生活水平、社会福利、社会权利与马克思的时代相比,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是否就说明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失效了呢?并非如此。

西方发达国家劳动者境况的改善的原因,首先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生产出了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能够从中分享到一部分;而更重要的则是劳动者在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下进行的斗争,逼迫资产阶级作出了让步。纵观近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工人运动的历史,可以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一点权利,也是工人用斗争甚至流血争取来的,绝不是资产阶级发善心所赐予的。而马克思的《资本论》无疑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还有一点,就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这使得发达国家可以汲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剩余推行福利政策,缓和国内矛盾。而当我们把视线转向那些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血汗工厂时,就会发现《资本论》中所描写的一幕仍在上演。

至于说到分配方面的两极分化,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用详尽的历史数据证明,自工业革命到现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着贫富差距恶化的趋势,并且预测将会继续恶化下去。这也为马克思所提出的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提供了一个佐证。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的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但现实是100多年已经过去了,资本主义仍然存在,并且看来仍将延续。能够据此判定马克思的结论是错误的吗?

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经济体制的时代。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也是分阶段的。从历史上看,重商主义可看做资本主义统制经济体制阶段,之后是自由竞争经济体制阶段,也就是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矛盾激化的产物。但一战之后,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并引发了严重后果——1929年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各国都在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德意日走向法西斯道路,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走出了危机。罗斯福新政实质上是一种体制变革,变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为国家作为资本家的总代表进行调控的资本主义。二战的结果是国家调控的资本主义体制联合当时的苏联,战胜了实行统制经济的法西斯主义。这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战后就取代了自由竞争体制,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马克思的历史局限性在于没有料到资本主义可以“实用”地把国家干预引入到经济体制当中,从而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阶段性变化。这不仅是马克思的局限,更是当时所有人的局限。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所遵循的是斯密的“自由放任”原则,国家是被严格排斥于经济运行之外的。国家干预、社会协调都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的东西,甚至美国罗斯福新政,也曾被人攻击为搞社会主义。这样看来,如果我们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资本主义”理解为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它的确是在马克思做出预言后不久就炸毁了,在这一点上,不仅马克思没有说错,列宁同样也没有说错。

那么,资本主义制度会走向何处呢?我们从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运动趋势来看这个问题。资本积累在多个方面束缚着劳动的发展,但劳动的本性是自由的,是不断发展的,正是劳动的发展,才使资本主义得以产生,也是由于劳动的发展,才使资本不断积累,从积累逐步发展到垄断。随着劳动发展,资本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构成和统治方式,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从自由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发展表明,资本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有伸缩性的,在一定限度内是可以成为劳动及其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式的,但这种伸缩性不是无限的,它的伸缩空间越来越小,对劳动生产力的桎梏作用将越来越突出。从长远看来,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冲破资本这个形式,无产阶级的长期斗争终会推翻资本制度,并按劳动原则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劳动解放与自由发展。这就是资本积累必然的历史趋势。

————————————————————

(1) 弗朗西斯·惠恩:《马克思的〈资本论〉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2)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3)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4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6页。

(5)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66~667页。

(6)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