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聒不舍,可以振国

强聒不舍,可以振国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品《天下》篇,收获大矣!是故互质参观,所以张知,强聒不舍,可以振国,排搅神废日之说,所以益神而修业,言之为贵,不愈可见乎!“强聒不舍,可以振国”!因此,中国人民将5月7日作为国耻纪念日。袁世凯的卖国行径,是中国民族的极大耻辱。

《庄子·天下》篇是《庄子》书中唯一的纯属议论性的文章。它从庄子学派的观点出发,极其精要地介绍和评判了先秦各家学派的学说,并对其一一做出褒贬。首段为总论,阐明道术的根源。其他段落则论述各家之说与道术的关系,依次对具有代表性的学派学说予以评介,对墨翟、禽滑釐、宋钘、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周、惠施、桓团、公孙龙等各家观点,分别予以评述,既肯定反映道术的一面,又批评谬误的一面。《天下》篇是中国最早的一篇学术史专著,保存了许多佚说,像宋钘、慎到、惠施、公孙龙等人的学说,在这里都有遗存,成为研究先秦哲学思想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天下》篇是《庄子》一书的终篇,故有些学者把它视为《庄子》书的后序,是有一定道理的。

毛泽东品《天下》篇,收获大矣!这可以从他的运用活动中看出来。他最早用《天下》篇词汇和思想还是在学生时代。

“强聒”一词,出自《庄子·天下》篇第三节。庄子后学在评论宋钘、尹文的哲学主张时,其中说道:

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大意是说:受到欺侮不以为辱,解除民众之间的争斗,禁止攻伐平息用兵,挽救世间的战争灾害。本着这种意旨来周行天下,对上劝谏诸侯,对下教育百姓,虽然天下的人并不接受,但他们依然劝说不休,所以说,上上下下都受人嫌弃却仍然不遗余力地反复陈述——这是宋尹学派的一个特征。

强聒亦作“彊聒”。意为唠叨不休。强聒不舍:形容人们不想听,但仍然喧谈不休。

1915年初秋,毛泽东在致学友萧子升的一封信中,曾使用了“强聒”一词,写出了如下两段文字:

当今之世,黯閟塞,非有强聒,狂澜谁鄣?齑其躬而有益于国与群,仁人君子所欲为也。

故旷日之说,亦不足信也。是故互质参观,所以张知,强聒不舍,可以振国,排搅神废日之说,所以益神而修业,言之为贵,不愈可见乎!(《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3—14页)

毛泽东与萧子升于1914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学,萧在1915年6月毕业离校,先后在长沙修业、楚怡学校任教。

从这两段话所渗透的思想看,受信人或有不相信喧谈对“振国”的作用,故毛泽东致信强调“非有强聒,狂澜谁鄣?”“强聒不舍,可以振国”!

信中这些话体现了青年学子毛泽东强烈的爱国情怀。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更能看清毛泽东忧国忧民的云水襟怀。

1915年1月,日本国政府令其驻中国公使向袁世凯提出旨在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5月7日,又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答复。5月9日,袁世凯对日本的要求,除对条款第五号一部分声明“容日后协商”外,其余一概公然承诺日本的要求。因此,中国人民将5月7日作为国耻纪念日。

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行径和袁世凯政府的卖国罪行,激起了中国人民大规模的反日爱国运动的浪潮。在这股浪潮中,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教习石润山先生,亲作《明耻篇》四言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以示抗议和抒发胸中之愤。1915年夏,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集资刊印《明耻篇》一书。

《明耻篇》全书辑有七篇文章和一个附件。文章为:(一)救国刍言;(二)中日交涉之前后状况;(三)已签字之中日新约及交换照会;(四)请看日本前此计灭朝鲜之榜样;(五)日本祸我中国数十年来之回顾;(六)高丽亡国后归并日本之惨酷情形;(七)越南亡国惨状略述。附件为:中日贸易出入额之比较。卷首有一师教习石润山写的《感言》。书中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灭亡朝鲜,法国灭亡越南以及袁世凯卖国的罪行;并陈述了救国方法,意在教育和激励学生和民众不忘国耻,奋起挽救民族危机。

毛泽东阅读该书时,十分激动,加了许多圈点和着重号,还在多处写有批语。在该书的目次第二、三、四、五和附件的篇名上方,毛泽东均画了圈,并写有“圈出五篇为最紧要者,其余不阅可也”。并在《明耻篇》一书的封面上特地抄录了湖南一师石润山先生的四言诗;又在《感言》后亲笔题志:

“此文(指感言)为第一师范学校教习石润山先生作。先生名广权,宝庆人。当中日交涉解决之顷,举校愤激,先生尤痛慨,至辍寝忘食,同学等爰集资刊印此篇,先生则为序其端而编次之,云云。《救国刍言》亦先生作。”

6月25日,毛泽东寄了一本给友人湘生,信中说:“又《明耻篇》一本,本校辑发,于中日交涉,颇得其概。阅之终篇,亦可得新知于万一也。”

1915年7月,毛泽东在致友人(萧子升)的信中使用《庄子·天下》篇“强聒”一词,申述“非有强聒,狂澜谁鄣”“强聒不舍,可以振国”的道理,并认为这样“有益于国与群”,因此,“仁人君子所欲为也”。

毛泽东写这封信时,民国即由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着。袁世凯的卖国行径,是中国民族的极大耻辱。现在有谁能力挽狂澜,救国救民于倒悬?青年毛泽东不得不大声疾呼。他在这里引用《庄子》“强聒”一词,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以及救国救民、力挽狂澜的革命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