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登徒子好色赋

登徒子好色赋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夫登徒子侍于楚襄王[1],短[2]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3],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于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两地均为楚贵族公子封邑。从此登徒子脱不了“好色”的干系了。何况这对比和夸张,是为了驳斥登徒子的无端中伤,并说服楚王留下自己,因而具有非如此不可的情理和逻辑的支持。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襄王[1],短[2]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3],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于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4]?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5]。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6]。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7]。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8]。旁行踽偻,又疥且痔[9]。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熟察之[10],谁为好色者矣?”

[注释]

[1]登徒——复姓。子——男子尊称。

[2]短——揭发过错,说坏话。

[3]闲——娴静。丽——美丽。口多微辞——善于言辞。

[4]说——说明,解释。

[5]里——家乡。

[6]翠羽——翠鸟的羽毛。束素——一束绢帛,形容女子腰肢细柔。素,白色的绢帛。

[7]嫣然——笑容美好。阳城——楚邑,在今河南方城县东。下蔡——楚邑,在今安徽寿县一带。两地均为楚贵族公子封邑。惑阳城、迷下蔡,意思是阳城、下蔡的公子王孙都被迷惑了。

[8]挛(luán)——蜷曲。齞(yàn)唇——齿露唇外。历齿——牙齿稀疏。

[9]踽(jǔ)偻——驼背。旁行——行不正,东倒西歪。疥(jiè)——疥疮,一种皮肤病。痔(zhì)——痔疮。

[10]熟察——仔细审察。ft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11],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12]。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13]。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14]。出咸阳,熙邯郸[15],从容郑卫溱洧之间[16]。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17]。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18],不待饰妆。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袪[19]。’赠以芳华,辞甚妙[20]。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21],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22]。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23]。’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24]。”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注释]

[11]章华大夫——楚人,入仕于秦,出使楚国。章华,楚地名。

[12]愚——愚钝。乱——昏乱。邪——邪物。

[13]唯唯——恭敬地应答声。

[14]九土——九州之土。五都——五方之都,泛指繁华都市。

[15]熙——同“嬉”,嬉戏。邯郸——战国时赵国都城。

[16]从容——盘桓。溱洧(wěi)——郑国两水名。《诗经·郑风》有《溱洧》一诗,写男女在溱洧边约会。

[17]鸧鹒(cāng gēng)——黄鹂鸟,又写作“仓庚”。喈喈(jiē)——鸟鸣声。鸧鹒鸣,是春天采桑养蚕之候,也是男女嫁娶之候。《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18]此郊——指郑卫的郊外。姝——美女。容冶——容貌艳丽。

[19]遵大路兮揽子袪——这句的意思是,我沿着大道行走,遇见美人,拉住她的衣袖,希望把她留下。此句本于《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袪(qū),衣袖。

[20]芳花——芳草。这句是说,采摘花草,吟诵“遵大路兮揽子袪”的美妙诗句,以赠美女。

[21]处子——处女。怳(huǎng)——同“恍”。怳若望而不来——意思是若有相望而守礼不来。

[22]眄(miǎn)——斜视。意密体疏——意思是情意已密,但因守礼而身体疏远。

[23]复——答复。寤——见。发鲜荣——开花。絜斋——清洁斋戒,以示虔敬。絜,同“洁”。俟——等待。惠音声——惠赠良善有德的话语。赠我如此——指赠我《遵大路》之诗。不如无生——我不如去死。意思是不接受对方欲结恩情之意。

[24]过差——过失,差错。足称——值得称道。ft

本篇王逸《楚辞章句》及以后传统《楚辞》注本皆不收。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所编《文选》,署名宋玉。唐代《艺文类聚》、明人陈第《屈宋古音义》亦载此篇,作为宋玉之作。其作者是否宋玉,争议颇多,现代学者大都持怀疑态度。但不可否认,自《文选》收录以来,本篇深受历代读者欣赏,被认为是一篇诙谐幽默的绝妙好文,故我们将其附录于此。

本篇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对“东家之子”这位绝世美人的形象刻画。作者一开始并不急于作正面描写,而是先宕开一笔,展开大空间的推进和视角的转换,从天下到楚国,从楚国到“臣里”,从“臣里”到东家之子,通过这一层层的映衬和对比,又加以侧面烘托:“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渲染东家之子的美。而后才推出工笔彩绘的美人图:“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这些精致比喻,使人联想起《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古典美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亦可谓有出蓝之胜。而点睛之笔还在最后几句:“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这也和《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美人活了,有神韵了。相比之下,东家之子的美似乎还多一份妖冶的魅力。

这里有惊世骇俗的对照:东家之子的绝美,和登徒子之妻的奇丑;美人窥墙三年而不为所动的宋玉,和连丑妇也不放过、“使有五子”的登徒子。从此登徒子脱不了“好色”的干系了。

使这两两对照产生如此鲜明效果的原因,在于对照的每一方,在作者的描摹里,都带着把握恰好的夸张的成分。也正是从这对比和夸张中,不时透出诙谐幽默的情趣,使人读来欣然快意,会心一笑。何况这对比和夸张,是为了驳斥登徒子的无端中伤,并说服楚王留下自己,因而具有非如此不可的情理和逻辑的支持。于是我们不能不佩服宋玉的辩才。

末尾章华大夫所讲的一段话,尤其是“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几句,在古代学者看来,这才是本文正义和主旨,或为讽谏楚王,或可警醒自己。现代读者却往往忽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