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政之道在于修身治人

为政之道在于修身治人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中庸之道就是夫妻和睦,兄弟融洽,对子女慈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话,那么政治人物的常行、常道便是修身治人,具体讲就是“治国九经”。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亲亲,就是尊重他的叔伯兄弟在家族中的位分和待遇,适度满足他们的需要。简言之,治国九经的精神仍在执守中庸之道。

如果中庸之道就是夫妻和睦,兄弟融洽,对子女慈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话,那么政治人物的常行、常道便是修身治人,具体讲就是“治国九经”。《中庸》记载了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鲁哀公是鲁国的国君,他在位时孔子已是晚年。鲁哀公比较清明而且好学,此时孔子的智慧达到了顶峰。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如何治国理政。孔子说,古代的贤君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方略在书籍上能看到,文、武时期的善治,他们在位时兴起而去世时消失。看来善治者对政治的影响是很快的,就如同肥沃的土地使树木快速生长一样。可以说,政治就像蒲苇一样,适宜生长的环境很重要。很明显,在与国君的对话中,孔子强调了国家治理的关键是要有善治者。

子思对孔子此观点进行了细密的阐发,他说: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意思是说:治国理政的关键在人,择人的关键在修身,修身要用中庸之道,而修中庸之道要用仁义。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首先是爱亲人;义就是合宜待人,首先是要尊贤。爱亲人、尊贤者有远近上下的差异和分别,礼随之产生了。基层民众如得不到善治者的利好就难以管理。因此,有志于治国理政的君子,不能不修身,想要修身就不能不侍奉亲人,想要侍奉好亲人就不能不学会理解人,想要理解人就不能不学会理解天地宇宙之理。

由此可见,修身是治国理政的前提,不修身便不能治国。那如何修身呢?修身要践行“五达道”。《中庸》说:

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五达道”,就是五种人际关系,包括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和妻柔、兄友弟恭、朋友互信等五方面,五达道是天下所有人通行的路。而要践行“五达道”,还要具有三达德。三达德,是指智、仁、勇三种天下公认的美德,它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五种人际关系必备的美德。所以《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如何培养智、仁、勇三德呢?子思认为,得到智德的方式有三种:有人是天生就有的;有人是后天学习才有的;也有人是通过解决困境而获得的,即所谓“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而获得仁德的方式也有三种:有天然流露的,有为图利而做的,有勉强而做的,即所谓“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引用孔子的说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平常人虽然不能生来就知,不能生来就仁心呈露,但是只要好学就会渐渐有智慧,力行就会接近仁德,知羞耻就会接近勇德。子思认为,一个人如果懂得智、仁、勇三达德,就懂得修身。《中庸》说: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意思是:知道修身,才能懂得管理人;知道管理人,才能懂得管理天下国家。如何管理天下国家呢?为此,子思提出著名的“治国九经”。《中庸》说: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所谓“九经”,就是治国的九大原则,包括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等九方面,即修养自身,尊重贤才,爱护亲人,敬重大臣,体恤众臣,慈爱百姓,招来能工巧匠,优待远来的客人,关怀地方的诸侯。子思认为,凡是治理国家者都要采取这九条原则,而且这九大原则是固定不变的,古往今来都通行的,所以称为“经”。有意思的是,子思还进一步分析了“九经”对治国理政为何这么重要。他说: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这是因为治国者只有修养自身,治国之道才能建立;治国者只有尊重贤人,虚心纳谏,才不至于遇事迷惑;治国者只有爱护亲人,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心;治国者只有敬重大臣,处理政事才不至于糊涂;治国者只有体恤群臣,士子才会尽力工作予以报答;治国者只有爱护百姓,百姓才会辛勤生产劳动;治国者只有招来各种能工巧匠进行生产,财货供给才会充足;治国者只有优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四方之民才会感化归附;治国者只有关怀地方诸侯,天下才会敬服。

不仅如此,子思还进一步列举了实施九经的具体措施,他说: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即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修身,就是要内心虔敬,保持仪容仪表,行动遵守礼仪法度,因为他的言行被万民所瞩目,是万民的榜样。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尊贤,就是远离巧言令色的小人,珍视贤才而不吝惜财货。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亲亲,就是尊重他的叔伯兄弟在家族中的位分和待遇,适度满足他们的需要。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敬劝大臣,就是给他高官实权,放手让他行使。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体群臣劝士人,就是对臣僚尽心信任且给他优厚的待遇。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爱庶民劝百姓,就是农业上节用民力,不干扰农事,轻徭薄赋。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招百工劝百工,就是手工业生产定期考核,按劳计酬。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柔远人,就是对来中国旅行的外国人迎来送往,嘉奖好的并顾念弱者;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怀诸侯,就是延续废灭的家国,支持地方建立和谐的秩序,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联络,支持地方的经济民生。综观这些措施,除亲亲、怀诸侯之外,其余稍加变通便可在现代治国理政中使用,值得重视。

当然,如果细细思考便会发现,《中庸》提出的治国九大原则,实质就是要善于调节好自身、亲人、贤人、大臣、群臣、农民、工匠、外邦人和地方诸侯等九方面的关系,使各方面都能各安其位、各尽其分、各显其能,最终使国家达到天下太平。简言之,治国九经的精神仍在执守中庸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