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秋水》篇中的哲理

《秋水》篇中的哲理

时间:2022-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就《秋水篇》的教学做如下思考:我们确定以庄子写到的人物为组织叙述故事的出发点,简单叙述故事情节。文中写到黄河河神名叫河伯,北海海神若,河伯的行踪线索,以及河伯前后的两次感想。先来看河伯由黄河的两涘渚崖之间顺流东行,至于北海。就是说看到众多的小河流的水都流向黄河,两岸之间以及水中陆地与河岸之间看不到尽头,于是河伯感到高兴,认为天下的盛美全在自己了。这表明它超过所有江河的容量,是不能进行计算的。

第三节 《秋水》篇中的哲理

寓言就是以道理取胜,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以指导其人生。庄子创造了很多寓言,寓言中的人物新奇,道理让人深省。现在就《秋水篇》的教学做如下思考:

第一自然段学习

一、学生讲述本段故事

我们确定以庄子写到的人物为组织叙述故事的出发点,简单叙述故事情节。文中写到黄河河神名叫河伯,北海海神若,河伯的行踪线索,以及河伯前后的两次感想。先来看河伯由黄河的两涘渚崖之间顺流东行,至于北海。河伯的感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感到自己先前的认识不对。

二、基本知识

1.古今异义。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

河:古义,古代特指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大方: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精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不吝啬,不拘束。

闻:古义,知识见闻;今义,听到。

2.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时,名词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东,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面,名词做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少和轻,意动用法,以什么为少,以什么为轻。

3.特殊句式。

闻道百:定语后置,语序为“闻百道”。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语序为“以为莫若己者”。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语序为“我谓之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4.成语归纳。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来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来泛指学识渊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来是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望洋兴叹:望洋,举目远视的样子。原指面对伟大的事物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要做某件事而感到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百川灌河:河,古代特指黄河。原指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

欣然自喜:欣然,愉悦和高兴的样子。指高兴得自觉喜悦。

三、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河伯两次所见所识

1.河伯第一次所见景象:“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第一次的认识:“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看到众多的小河流的水都流向黄河,两岸之间以及水中陆地与河岸之间看不到尽头,于是河伯感到高兴,认为天下的盛美全在自己了。也就是说他觉得自己了不起,产生了骄傲心理(“辩”通“辨”)。

2.河伯第二次所见景象:“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河伯第二次所见后的感触:“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是说河伯沿着河流向东出行,到了北海,向东而看,都看不到水的边际,河伯转头向海神若感叹道:听到很多见闻,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觉得自己了不起。

3.河伯的深刻反思。反思语言为:“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意思是,况且我曾听说人们认为孔子知道的东西太少并且对于伯夷的高义很轻视,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你博大无边难以穷尽,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我可就真危险了,我必定会被那些修养极高的人所耻笑。

四、由上分析对比而得出的大道理

1.河伯两次看到的景象感触对比,一是欣然自喜,一是望洋兴叹。也就是说由开始的自大,到后来的感叹,认识到自己先前的认识是不对的,是不好的。由此我们看出,一是我们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有认识。二是我们在任何事情面前不能够自高自大,自大是由于个人无知。三是河伯没有想到北海比黄河还要壮阔,意识到一山更比一山高,事物要有比较才能鉴别。

2.河伯的反省语言中表达了他认识到个人的坐井观天、孤陋寡闻、故步自封、骄傲自满都是不对的,是有害处的。人要谦虚谨慎,谦受益,满招损。

3.宇宙是无穷的,知识同样如此。人类应该有一颗积极进取之心,积极探索真理,获得知识。

第二自然段学习

一、听到河伯的感慨后北海若做了长篇回答

1.北海若曰:“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意思是海神若说:“生活在井水里面的蛙不可以同它谈及大海的事情,是因为受蛙活动的地方局限;对于生活在夏天的虫子不可以同它谈及冰的事情,是因为受到时间的限制;识见浅陋的人不可以同它谈及大道理的事情,是因为受到他们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水边流出来,向着大海观看,才知道自己见识的浅陋,这样我就可以同你谈论大的道理了。”

内容分析。海神若通过三组比喻“拘于虚也”“笃于时也”“束于教也”,指出对人的见识和精神造成蒙蔽的三个方面:所处的地域、所处的时间和所受的教育。同时表明自己听了河伯一番话后觉得河伯还是一个值得和他谈论大道理的人。是的,我们的前人眼光真的很独到,这种道理至今仍然对人们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以地域为例来做简单的说明。人的成长是受环境地域的制约,特别是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形成了很多有着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荆楚文化、潇湘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中原文化等。这些特定地域的人,如果没有到其他地域去,除非是通过书籍和特定的方式,是很难了解那些地域的文化的。俗语说“入庙拜佛,入乡随俗”。

2.北海若谈论的大道理。

第一层:“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意思是天下的水没有哪个比大海更大了,众多的河流都流向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止,可它并没有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止,可它并没有虚空;春天和秋天没有变化,洪水和大旱的发生它也不知道了。这表明它超过所有江河的容量,是不能进行计算的。但是我未曾凭借这认为自己很好,自知自己是从天地之间形成的形态,并且从天地之间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就像小石小木在大山里面一样。正当存有在天地之间显得少的认识,又怎么会自己认为有很多呢?

内容分析。北海若开始讲大海的一些情况,一是大海是万川的终流所在,在万川源源不断归向自己的情况下,自己并不满盈。不停地排泄它,它并没有使之减少。总之,通过“何时止而不盈”与“何时已而不虚”两者之间的对比,表明大海胸怀的博大。二是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并且指出原因是大海生活在天地之间,自己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要从自然中汲取阴阳两气,在天地中自己很渺小,不值一提。大海之大,让我们惊叹不已,我们的地球,陆地占百分之二十九,海洋占百分之七十一。大海之大,谦虚不自满,个人是渺小的,我们人类更加应该懂得要谦虚谨慎。

第二层:“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意思是:“计算四海在天地之间的大小,不就像小洞在巨大的湖泊里面一样吗?计算中原地区在天地之间的大小,不就像稊米在仓里面一样吗?把事物的数量称之为‘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遍及九州的人类生活在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这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毫毛的末梢在马体身上一样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在这里了。伯夷辞让君王位置是为了自己博得名声,孔子谈论天下大事是为了显示自己知识渊博,这是他们自己认为自己了不起,不正像你先前自己认为自己的河水之多一样吗?”

内容分析:本部分首先通过四海在天地之间小得可怜和中原在天地之间也小得可怜的对比来说明道理:四海和中原本来在我们个人看来应该是广大的,但是他们相对于我们的宇宙大地又怎么样呢?还不是渺小得很吗?接着列举两个人处一焉的实例:人类在万物中只是一个类别而已,个人在人类中只是一个很小的个体而已。在此,突出说明个人的渺小,宇宙的浩大,那么个人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了不起又有什么用呢?最后作者借用历史上的五帝、三王、仁人及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都具有大海那样的品质,他们谦虚、不自满、不自大,所以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成就他们各自的事业。接着举出两位人物伯夷和孔子自己赞誉自己的不同行为,而河伯先前的自我夸耀也是这样的。

二、本段的道理

本段主要是通过北海若的一番金玉良言,无论是对人认识受到三个条件束缚的分析,还是对自己面对大海的辽阔,面对万川的汇入不自我夸耀;无论是用连续的比喻突出说明我们不能够自大,还是自我夸耀的人物与不自我夸耀人物的对比。这些都说明我们要努力挣脱那些束缚我们的条件,要不断地努力超越自己;要认识到个人是渺小的,宇宙是无穷的,人的追求却是永恒的,不能够止步;要做到不自满、不自傲、不自大。自大、自傲都有严重的危害。是的,我国古代有很多人因为自高、自大、自傲导致自己事业的失败和个人的悲剧。自高自大的实例为:楚汉战争中的项羽就是这样的。在鸿门宴上安排席位时竟把自己安排在最尊贵的位置上,不把刘邦放在眼里。更为可悲的是,他自己自封为西楚霸王。自傲的实例为:第一个是投鞭断流的故事,想必大家很清楚。讲的是淝水之战之前的苻坚自傲得很,认为自己有百万大军,攻打东晋能够取得胜利。由于骄傲轻敌,最终还是落得八公山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第二个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李自成,在攻下北京城后因为骄傲,同样落得兵败被杀的下场。

东海之大乐

一、公孙龙的自述

1.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然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2.意思是:公孙龙向魏牟问道:“我年少时学习古代圣王的道术,长大以后懂得了他们仁义的行为;能够把事物的不同与相同合二为一,把一个物体的质地坚硬与颜色洁白分离开来;能够把不对的说成是对的,把不应认可的看做是合宜的;能够穷尽百家的智慧,能够使众多善辩之口理屈词穷。我认为自己是最为通晓事理和见识高远的人了。如今我听了庄子的一番话,感到惊异。不知是我的论辩比不上他呢,还是我的智慧不如他呢?现在我已经没有办法再开口了,冒昧地向你请教其中的道理。”

3.名家的两派。高中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90页课下第15个注释记载:惠子代表的是“合同异”一派,公孙龙代表的是“离间白”一派。“合同异”一派认为一切差别、对立都是相对的,偏于夸大事物的同一性。“离间白”派认为“坚”为石头的特性,“白”为石头的颜色。人用眼睛看,只见到石头是白色的,不知道它是坚硬的;用手摸,只知道石头是坚硬的,不知道它是白色的。白色由视觉而得,坚硬由触觉而得,坚与白不能同时被认可,因此它们是分离的。

4.内容分析。公孙龙自认为很有辩才,懂很多道理,但是听到庄子的言论后才知道自己比不上庄子,希望庄子能够给以解答。由此便引出下文庄子进一步的言论。

二、魏牟的一番感慨语言

(一)坎井之蛙之乐

1.原话为:“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2.意思是,井蛙对东海里的鳖说:“我的确是快乐啊!我出来就在井口栏杆之上跳跃玩耍,进到井里便在井壁破损的砖块瓦块上休息。跳入水中井水就漫入腋下并且托起了我的下巴,踏入井底的泥里,泥巴就盖没了我的脚背。回过头来看看水中的那些赤虫、小蟹和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地快乐!再说我占据一坑之水,盘踞一口浅井的快乐,这也算是极其快乐的了。你怎么不随时来井里看看呢?”

3.内容分析。本部分写的是坎井之蛙之乐。现在再看它快乐的具体表现:玩耍在井口栏杆之上,在井壁砖块破损之处休息,在井中看到其他的小生物。也难为了井蛙,由于生活地域和自身视野的局限,它感到自己是快乐的,并且希望别人能够与它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快乐。虽说它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快乐,如果从庄子引用这个典故的原意是突出井蛙的见识短浅,没有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井蛙的快乐不是我们所赞成的,至少它那种自得的神气是我们不赞成的。反过来思考也未尝不可,井蛙的生活很简单,但是它却不因为生活的简单和单调而感到无聊和悲观厌世,相反却能够感到快乐,这应该还是可取的。因此,我们的生活不论条件如何,我们都要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对待自己的生命。

(二)东海之大乐

1.原话为:“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2.意思是:东海的鳖左脚还没有能够跨入浅井中,右膝就已经被绊住了。于是在迟疑徘徊后又把脚退了出来,把大海的情况告诉给浅井里的青蛙说:“千里的遥远,不能够称述大海的广大;千仞的高旷,不能够探究它的深度。夏禹的时代天下十年中有九年发生水涝灾害,而大海之水并不会因此增多;商汤的时代天下八年中有七年会发生大旱,而岸边的水位也不会因此下降。不因为时间的长短而有所改变,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有所增减,这就是东海最大的快乐。”浅井之蛙听了这番话后,心中恐惧不安,茫然不知如何是好。

3.内容分析。本段写东海之大乐的具体表现:东海不仅大,而且深;海水不仅多,而且不因为时间的改变而永久存在。浅井之蛙听到后,才感到自己的快乐小得可怜。东海之鳖在井蛙的邀请之下,到井蛙的所在去看看,看看井蛙的快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可是真的很不幸运,一开始就受到了挫折:自己的脚伸不到井里,还差一点被绊住。东海之鳖才知道井蛙是如此不知道天外还有天。为了让它明白它的渺小和无知,列举出大海不因为自己大就感到有什么了不起,相反更加谦虚。井蛙能够通过比较,在别人的劝导下有所悔悟,这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欣喜吗?因为我们时常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总之,它比那些明明知道自己有错误却不去反省的人要强很多。有了错误,有了骄傲,这很难避免,但是能够改就是一种进步呀!大家还记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细节吗?就是刘备在益州刘璋的邀请,率领荆州的军队进入益州与汉中交界的关隘去抵御张鲁。刘备在军师庞统的建议下反客为主与刘璋反目,首次攻城成功。刘备君臣开庆祝大会时,刘备在席间说出一番话表现出骄傲的神色,庞统说了一句话“攻人之国还以为喜是不对的”,由于刘备当时喝醉了,就生气地叫庞统走。庞统还真的离开席间了。酒醒后刘备感到自己失言,马上叫庞统进来。问在席间自己的过失,庞统的回答是:君臣俱失。这是何等的巧妙,一句话可以化解君臣之间的一点误会。

三、第三段学习

1.原话为: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坎井之蛙与?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2.意思是:再说你公孙龙的才智还不足以达到知晓“什么为是”与“什么为非”的境界,却还想去对庄子的见解进行察悉,这就像驱使蚊虫去背负大山,驱使马蚿虫快速渡过黄河一样,一定是不能够承受的。况且你的才智还不足以通晓异常玄妙的见解,却对自己一时口舌的敏捷感到自满,这不就像是浅井里的井蛙吗?并且庄子的思想正像下踏黄泉而向上登临苍天一样,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释然四散通达无阻以便深入到深不可测之中;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开始由幽深玄妙的境界返归到广阔通达的大道。你竟然拘泥浅陋地用明察和细究的办法去探寻它的奥妙,用论辩的言辞去索求它的真谛,这只是由竹管的小孔观看天空,用锥子去测量大地的深度,不是太渺小了吗?你还是走吧!

3.内容分析。本段通过魏牟之口指出公孙龙的不对之处,对公孙龙的“自是一时之利”的看法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评。同时对庄子的思想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公孙龙学习庄子的思想方法不正确。这里要提到一个成语:以管窥天。用管窥天,从管子里看天,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看问题片面。此处涉及一个故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讲到在春秋时期,扁鹊经过虢国,听说虢太子突然死去,就向中庶子询问关于太子死时的一些情形。在听到陈述后,扁鹊凭借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认为虢国太子还是可以救活的。当时的中庶子不相信他有妙手回春的本领,于是引发了扁鹊对中庶子这个人的认识,认为中庶子是以管窥天、孤陋寡闻。于是马上就在太子的穴位上扎针,太子就苏醒过来了,再经过汤药的不断调理,不久就完全康复了。这个成语用在这里主要是用来说明公孙龙就像那个虢国的中庶子一样眼光狭窄,哪知道我扁鹊的本领超群呢?是的,公孙龙不仅眼界不行,而且学习庄子的思想方法也是不可取的。那么公孙龙是怎么去学习的呢?在魏牟看来,公孙龙就是“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在此,我们首先来看“规规然而求之以察”中的“察”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察”字的解释就是仔细看,调查。但是在哲学领域,用到“察”字就是分析,不是一般的分析,而是仔细的分析,也可以说是刻薄的分析,这里的刻薄并不是真的刻薄无情,只是这个分析将进入到逻辑的程序。这个逻辑的程序有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等一系列的推理过程。这些本来是一种良好的素质,但是这里却表示的是公孙龙拘泥浅陋地去看待庄子的言论,也就是说用一种片面的眼光去看问题,站的角度不高,是一种嘲讽。最后,明确“索之以辩”中的“索”字的含义是什么?“索”字本来的意思是认真执著的求索精神。

4.补充讲解。原文为: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意思是:你还是走吧!况且你不曾听说过燕国寿陵地方的那个少年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学习走步之事吗?未能学会赵国人走路的本事,又丢掉了他原来走路的本领,最后只得伏地而行爬着回去了。如果现在你还不迅速离开我这里,否则必将忘掉你原有的技能,并且也将失去你本来的学业。

内容分析:作者用邯郸学步的比喻,对公孙龙学习不讲方法进行了挖苦并提出了忠告。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5.公孙龙听后的表现。“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意思是公孙龙听了这一番话后张开大嘴而不能合拢,抬高舌头而不能放下,于是快速地逃走了。

6.哲学道理。本部分指出人的知识技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盲目的自满,那样只会使我们自受其辱。而且告诉我们不仅要谦虚好学,更要有超越自己之心。公孙龙和井蛙就是那种目光短浅的人。我们要认识到个人是渺小的,知识是无穷的,我们要投身到无穷的事业中去。庄子说的“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则殆矣”。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过话说回来,公孙龙被魏牟的一番话惊呆了,最后选择了逃走。这说明公孙龙有一定的羞愧之心,认识到自己还是远远落后于庄子。这种羞愧之心,如果能够转化成积极上进的动力就好了,因为知耻而后勇,这样不是很好的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