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这样一本《寒柳堂集》

有这样一本《寒柳堂集》

时间:2022-1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4月,北京马忠文君的朋友张学东君在京城旧书摊淘到一册《寒柳堂集》,内夹旧照片一张。他与王宪钧先生有无交往,虽说难以考证,但仅仅念及王、陈两先生曾经共事这一层关系,寄赠一册《寒柳堂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经他提示,陈氏1945年有诗涉及张,而蒋氏所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也值得参考。

四 有这样一本《寒柳堂集》

2005年4月,北京马忠文君的朋友张学东君在京城旧书摊淘到一册《寒柳堂集》,内夹旧照片一张。因为书和照片都与义宁陈寅恪先生有关,承马君抬爱,嘱我考证一番。此次考证历时虽短,但感触颇深。现在拉拉杂杂地写出来,既是同道中人切磋交流的一次实录,更欲借此向不该被遗忘的前辈们略表敬意。

此书系蒋天枢先生整理《陈寅恪文集》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旧书摊上还能碰到,并不稀见。真正有意思的,还是扉页上的题字、印章(见图一),尤其是夹在书里的那张老照片(见图二)。

img4

图一

img5

图二

封面题字以蓝色圆珠笔书写,作“送给岱坚”,下钤一方红印,署时为“一九八三年”。印迹略有模糊,后经马君另一友人赵宏君考释,云:“该印仿的是战国古玺,水平尚可,印文应是‘遵骝’二字。但二字不是很规范,古玺文字中无此二字,是以小篆杂凑而成。‘遵’字无疑义;‘骝’字左为‘马’的大篆,右上为‘卯’,下当是‘田’,故定为‘骝’字。”

照片背后有繁体题字(见图三),也以蓝色圆珠笔书写,内容系对合影之说明:“蒋天枢伯伯、陈寅恪先生、陈夫人唐晓莹、陈先生第三女美彦(延?)。一九六四年照于广州中山大学校园内陈先生住宅前。”

img6

图三

接到任务的当晚,我按照习惯,首先上网搜索,目标自然不是我熟悉的陈、蒋二先生,而是陌生的“岱坚”。至于印章,我素来不谙此道,当时又没有收到马君转来的赵君释文,只得暂时搁置。

首先上Google,可惜此处的“岱坚”好像和陈、蒋二先生不大可能有什么关联。再上“百度”,意外地发现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岱坚”。十分有限的一个片断,提到了王浩先生,提到了西南联大,提到了清华研究院,这些便与陈寅恪先生有了关联。由此我推测,这位“岱坚”可能就是封面题字中的那位,至少有些像。不料一连数日,无论是家里还是办公室,怎么也进入不了“岱坚”所在的网页——“万维读者论坛精华版”,反复得到的结果只有一个:“该页无法显示。”屡试不爽之余,我推测应该是“非技术因素”在作怪,于是改而委托正在香港访学的吴仰湘君试试看。发出求救电邮的当天,吴君便从香港浸会大学的一个研究室里给我传来了一篇文章。

这篇署名被处理为“送交者:44”的文章,题为《我所认识的王浩先生》,篇末自署“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于Amherst”。文章写得好,情词并茂,纯洁质朴。与王宪钧、王岱坚父子相关的内容如下:

我是通过我的朋友王岱坚认识王浩先生的。岱坚的父亲王宪钧教授(我叫他王伯伯),是王浩五十年前在西南联大和清华研究院的老师,也是我最尊敬的人。王伯伯早年师从哥德尔(Kurt Gödel,数理逻辑中两个著名的“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者);而王浩,则是哥德尔晚年很少几个能接近他的人之一。前年十一月,王伯伯在北京逝世;去年六月初的一个星期天,我随岱坚到纽约郊外的一所乡间木屋看望王浩……

……五月十四日星期天早上,岱坚打电话告诉我,王浩去世了。……王浩是山东济南人,旅美近五十年,乡音不改。他为人纯洁朴实,言谈风趣,喜欢回顾故人旧事,对四十年代西南联大的岁月,尤其念念不忘,他常谈起金岳霖、冯友兰、王宪钧等前辈师长的事迹……

……王浩从不谈论自己的成就和影响,对师长朋友也不作无原则的恭维……对王伯伯他怀有极深的崇敬,行文时总要加上“我最亲切的老师”几个字。1

王宪钧先生(1910—1993)与王浩先生(1921—1995)的师生关系,在齐家莹先生编撰的《清华人文学科年谱》中也得到了印证。这本特殊的“年谱”,还为了解王宪钧先生与陈寅恪先生的关系留下了线索:

王宪钧先生,山东福山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继而入研究所学习。1935年考取清华公费留学生,于1936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学习数理逻辑。1938年学成归国后到昆明,在清华大学文学院哲学心理学系任教,其时陈寅恪先生是文学院中文、历史二系合聘教授。直到1947年1月公布“国立清华大学教职员名录”时,中文系的陈寅恪先生、外语系的吴宓先生、哲学系的王宪钧先生仍然同在一册。2

由此推测,陈、王二先生虽然各有专攻,但同在清华大学文学院任教,不应该毫无往来。当然,以年辈论,陈寅恪先生(1890—1969)应是王宪钧先生的师长。

众所周知,蒋天枢先生(1903—1988)也曾是清华学子。他与王宪钧先生有无交往,虽说难以考证,但仅仅念及王、陈两先生曾经共事这一层关系,寄赠一册《寒柳堂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书和照片确系蒋天枢先生寄赠王宪钧先生留念的,宪钧先生完全有可能再转送给儿子岱坚;况且,蒋先生较王先生年长,岱坚称为“蒋伯伯”也完全对题。

就在问题看似已经解决的时候,马君转来了赵君的释文,而且转述了张君提供的一条重要信息——此书曾是张遵骝先生(1916—1992)的藏物。这样一来,此前的推测便站不住脚了。于是,我转而将目光移到了张遵骝先生与陈、蒋二位的关系上。适逢友人胡文辉君2004年刚完成《陈寅恪诗笺释》,对张遵骝先生印象颇深。经他提示,陈氏1945年有诗涉及张,而蒋氏所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也值得参考。

按图索骥,果然有所收获。上古版《寒柳堂集》所附《诗存》、清华大学版《陈寅恪诗集》、三联版《陈寅恪集·诗集》,都收录了陈氏《十年诗用听水斋韵》,诗前小序有云:“乙酉七月,与公逸夜话作也。”此诗另有吴宓先生抄藏初稿,题作《与公逸夜话用听水斋韵》。《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称此四律“既欣张公逸之资禀,更多身世之感”,并且录存了吴宓先生誊抄时所作按语:“公逸为张遵骝,南皮张文襄公之曾孙。”3

南皮张氏、义宁陈氏的交谊,世人皆知,此不赘述。陈寅恪先生与张遵骝先生除了乙酉七月夜话之外,还另有文字缘。出自寅恪先生之手的,至少有一副1944年暑假在成都燕京大学为遵骝先生新婚而作的贺联——《贺张公逸先生、王宪钿女士嘉礼》,4此外,陈寅恪先生自1954年3月开始撰作《钱柳因缘诗释证》(后易名为《柳如是别传》),张遵骝先生在京曾为之校勘钱谦益的《投笔集》——“以北京图书馆所藏清咸丰间陈文田(砚香)藏旧钞本、□□(此处原文为方框“□”)学院所藏传钞本,校邓氏风雨楼所印笺注本”,5进一步丰富了文献上的储备,为陈寅恪先生的研究与创作带来了便利。

至于张遵骝夫人王宪钿女士,也绝少有人提及。网上搜索“王宪钿”的结果,只有两条较有价值:一、与人合译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二、向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校友基金”捐款1千元,登记表显示,“王宪钿”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至此,我颇怀疑“王宪钿”为王宪钧先生之女弟。照常理而言,哥哥考取了名校,带动弟弟、妹妹一起来名校求学,时至今日也还屡有耳闻。但猜测只能是猜测,必须拿出证据。

既然吴宓先生曾与王宪钧先生同事,又曾手录寅恪先生《十年诗》,或许在他的日记里会留下一些将陈、王、张同时“扭合”在一起的记载。换言之,《吴宓日记》或许就是解决问题的枢纽。按照这一思路,我将1936年至1948年的《吴宓日记》像犁田一样翻了一遍。神秘的“王宪钿”终于撩开了面纱,而困扰多时的疑惑也在顷刻之间消解了。

1944年11月19日:

下午……4:30至南门内,金字街104寓宅,访张遵骝(公逸,南皮张文襄曾孙)、王宪钿(福山,宪钧之妹)夫妇。牟宗三(一号离中)已在,谈哲学。骝夫妇请到Tip-Top江湖晚饭,西餐6

1945年10月12日:

夕4-5访王宪钧、王宪钿兄妹于金子街104。7

王宪钧先生与王宪钿女士的兄妹关系,终于得到了确证!吴学昭女士所作王宪钿小传如下:

王宪钿(1915— ),女,祖籍山东福山,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燕京大学心理学系研究院。历任燕京大学心理学系助教,上海女青年会协会、上海中国福利会干事。五十年代初,调至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8

与人合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向清华大学“校友基金”捐款的“王宪钿”,应该同属一人,都指王宪钧先生之妹。9

最后一位需要重新认识的人物是张遵骝先生。为什么说“重新认识”?因为这位曾经以“张文襄公之曾孙”闻名一时、“广交游,美风仪,慷慨好义,彬彬有礼,家国天下之意识特强”10的贵公子,长期以来在不少学者的视野中竟消失得一干二净。渊雅高尚如王元化先生尚且闻所未闻,在其《一九九一年回忆录》中坦言:“我不知道张遵骝,从来没有人向我说起过他。”11何况我等晚辈后生?

张遵骝先生当年如何以常人“不可及之性情与肝胆”12救助牟宗三先生,此处暂且不表;张遵骝先生解放后如何甘坐冷板凳协助范文澜先生修订《中国通史简编》,此处也暂且撇下。他与蒋天枢先生的交往,才是本文的最后一个关键。

吴学昭女士所撰张遵骝先生小传13,以及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先生所作《〈卿云集〉前言》14,都提及张氏受聘复旦大学中文系一事。蒋天枢先生自1943年秋开始,一直在复旦中文系任职。张、蒋二位相识未必起始于同事复旦期间,但二人的交谊却没有因为解放初张调任北京而终止。1956年7月,蒋天枢先生有事入京。14日,张遵骝先生陪导蒋先生往晤前此来京公干的谭其骧先生;15次日,张遵骝先生陪同蒋天枢先生拜访蒋氏昔日同事金毓黻先生。16蒋天枢先生此行为何而来,谭、金二人均无记载。实际上,蒋氏此次赴京是专程将陈寅恪先生《金明馆丛稿初编》书稿“送交古典文学出版社(今中华书局前身)编辑陈向平先生”。17而在京期间,他就借宿在张遵骝先生宅中。18张、蒋交谊之深,于此可见一斑。

据朱浩熙先生所著《蒋天枢传》,《元白诗笺证稿》1950年由岭南大学文化研究室刊行后不久,陈寅恪先生“当即寄赠蒋天枢,并委托他分赠徐僧芋、柳贻谋及学生张公逸”。19就此而言,蒋天枢先生三十年后寄赠《寒柳堂集》,也可以说是秉承了老师的遗愿。

另据蒋天枢先生《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卷首“题识”,该书曾经钱锺书(默存)、张遵骝(公逸)两先生“惠予指正阙失,藉免愆尤”。20由此亦可看出,蒋、张之间,诚非泛泛之交可比。

剩下来的还有那张旧照片,碰巧《蒋天枢传》卷首插页也有此照,图版说明作:“1953年9月中旬,蒋天枢赴粤,在中山大学东南区同陈寅恪及家人合影。左起:蒋天枢、陈寅恪、唐筼、陈美延。”考蒋天枢先生解放后曾两度赴粤拜谒老师,一在1953年,一在1964年。参诸《寒柳堂集》21前附插页,恰有一幅1953年9月蒋天枢先生与陈寅恪先生及其妻女等人之合照,衣着、容貌均完全一致。且《蒋天枢传》作者朱浩熙先生既是蒋氏同乡,又与蒋家有较深交往,第一手资料均由蒋夫人刘青莲女士提供。据此看来,此照应摄于1953年9月。王岱坚先生所记或系姑丈张遵骝先生转述,时空所限,偶有误忆也在所难免。

最后的结论是:此书及照片似由蒋天枢先生寄赠张遵骝先生,后由张遵骝先生转送其妻王宪钿之侄王岱坚。岱坚先生在照片背面题字时,将拍摄时间误为1964年。

宪钿女士或许还在北京,岱坚先生应该身在美国,如果有缘,很想听一听他们的评判。

注释:

1 申彤《我所认识的王浩先生》,载《读书》1995年第10期。

2 据齐家莹编撰《清华人文学科年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详见第126、216、217、325、326页。按:2005月5月29日承马忠文君电告,王宪钧是王懿荣曾孙,可参阅翟如潜、吕伟达等著《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再按:2012年2月20日承李开军博士函告,张之洞第三位夫人即王懿荣之妹。

3 蒋天枢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36—137页。按:《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之初版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5页)删略此按语。

4 陈寅恪贺张遵骝、王宪钿新婚之联,仅收录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陈寅恪集·诗集》(第184—185页)。据编者注,“录自张公逸、王宪钿先生所示”。

5 胡文辉《新发现陈寅恪遗物印象记》,载《收藏·拍卖》2004年第1期。

6 吴学昭整理《吴宓日记》第9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53—354页。

7 同上,第520页。

8 同上,第354页。

9 关于张遵骝、王宪钿夫妇的回忆性文字,最新的似乎是“旗人Sogiya博客”所发博文《永安南里的张府》(上传时间为2012年1月11日8时38分41秒)。该文罕见地披露了王宪钿本人提供的两幅照片——一幅是“六十年代居家小照”,另一幅“一九九二年一月摄于寓所阳台”。据介绍,王宪钿“潜心研究心理学,是皮亚杰著作的译者”。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bc1390100y8h5.html。

10 牟宗三著《五十自述》第五章《客观的悲情》,见《牟宗三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年版,第32册,《五十自述》第81页。

11 王元化著《九十年代日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12 牟宗三著《五十自述》第五章《客观的悲情》,见《牟宗三先生全集》第32册,《五十自述》第86页。

13 见《吴宓日记》第6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29页。

14 陈尚君《〈卿云集〉前言》,载复旦大学中文系编《卿云集——复旦大学中文系七十五年纪念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卷首。

15 见谭其骧著、葛剑雄编《谭其骧日记》,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年版,第90页。按:据谭氏日记(同前,第92页),蒋天枢是年8月10日始离京南归。

16 金毓黻在日记里数次将张遵骝误作“张镇骝”,详金毓黻著《静晤室日记》,沈阳:辽沈书社1993年版,第10册,分见第7206、7281、7353页。

17 据朱浩熙著《蒋天枢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按:该传称蒋天枢“于1956年8月专程赶赴北京”,据谭其骧、金毓黻日记,此时间似有误。

18 同上,第151页。

19 同上,第131页。

20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卷首之“题识”,1981年初版本与1997年增订本相同。

21 陈美延整理《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原刊于《收藏·拍卖》,2006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