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踏访扎达土林和古格王朝

踏访扎达土林和古格王朝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格王国遗址扎达土林主要是由黄土形成,当然具有黄土的直立不倒的性质,为风雨和流水雕琢成各种造型提供了基础。扎达盆地里独特的自然地貌与广大,使它成为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一片土林。托林寺坐落于扎达县城西北的象泉河畔,始建于北宋时期,是古格王国公元10~17世纪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在藏族历史上,托林寺的地位举足轻重。古格开国之时,已确定尊崇佛教。第二代古格王意希沃拨乱反正,兴建了托林寺。
踏访扎达土林和古格王朝_天界地界 : 两疆穿行八万里

刚从219线拐进去扎达的公路,就见几座五颜六色的大山。这些山没有植物,却色彩丰富,一面山坡上居然红、黄、紫、绿、白等六七种颜色,美得令人赞叹不已。我虽当了近二十年的地质队员却也没见过这样的地貌,车开不过去,只是在公路上看,我觉得,那应该是矿藏的露头。不过一座山上有这么多种矿藏也令人难以置信,我只是猜测罢了。

西藏自古不允许开采矿藏,还是不去管它是啥吧!不管它是啥,最好都别开采。西藏的自然环境没遭到破坏,就是得益于藏民的环保意识,再穷再苦也不会轻易开采矿藏。而我们虽然正在变得富裕,但是这种富裕也在不断地毒害自己,因这种经济增长是咱们作为世界工厂的结果,这一结果带来的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环境与资源的问题,经济总量的每一步增长都伴随着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枯竭。

进扎达的路不宽,但很好走,离扎达不远时,一大片土林出现在眼前。忙把车拐进一停车处,站在观景台上一眼望去,土林竟金碧辉煌,炫人眼目。象泉河两岸,土林环绕,有的像庄严宏伟的庙宇,有的像壁垒森严的碉楼,有的像恢弘高耸的佛塔,有的像古代宫殿,有的像城堡,有的像虔诚静坐与合掌的菩萨……天工万象,无可尽数。土林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浩大壮阔,鬼斧神工,在阳光照耀和蓝天为底的天幕中,闪现出黄白色的光芒,宛若神话世界。

古格王国遗址

扎达土林主要是由黄土形成,当然具有黄土的直立不倒的性质,为风雨和流水雕琢成各种造型提供了基础。扎达土林中有一些形态怪异的造型坐落在崖壁和土林上,似人似物或似兽,任凭人们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走在土林之中,感到大自然的伟力,也为它的造化所震撼。扎达盆地里独特的自然地貌与广大,使它成为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一片土林。我认为,这土林也就是面积太大了才叫土林,实际上它和云南的石林一样,主要是水和雨水千万年冲刷而成,我们在测绘地形图时叫雨裂沟,石林也好,土林也罢,大概都有些文学形容的意思。

我们的车轧着耀眼的阳光,在黄土林上映出完整的影子,像一幕电玩里的什么机器扫过各种各样的怪兽

普兰县城距扎达不远,从普兰一早就出发,看完土林后到扎达县城才刚过午,在托林寺斜对面一家旅馆住下。想去看罢古格王朝遗址,再回县城,可燕子受芦苇之托要到托林寺还愿,燕子自己也十分想进寺看看。那就先去寺庙吧,明天再去古格也不迟,反正明天到噶尔路也不远。

芦苇是佛教信徒,她认识不少和尚、喇嘛,几乎是逢寺庙就进。前年我和儿子进藏回去后,她和先生随即走了阿里,并由219国道去了新疆。也不知他俩在托林寺许了什么愿,在我们出发前,她就委托了燕子,帮她还愿。

托林寺坐落于扎达县城西北的象泉河畔,始建于北宋时期,是古格王国公元10~17世纪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在藏族历史上,托林寺的地位举足轻重。著名的益西沃、阿底峡、仁钦桑布等人物的故事都以托林寺为背景展开,它凝结了印度、尼泊尔等地工匠的心血。完好时的托林寺由迦萨殿、白殿、十八罗汉殿、护法神殿、阿底峡殿、仁钦桑布译师殿以及众多僧舍、佛塔林构成,规模宏大,而今,已很难从遗存的断墙残塔窥见当初的规模格局了。古格开国之时,已确定尊崇佛教。当时的藏地佛教虽开始复兴但却仍然混乱。第二代古格王意希沃拨乱反正,兴建了托林寺。其后请来印度高僧阿底峡弘法,阿底峡带动了西藏佛教的复兴,托林寺也因而逐渐成为当时的藏传佛教中心。托林寺因处于土林的峡谷中,红墙与土林相映生辉又别具一番壮丽。每每有人摇动经筒,沿土林间的小道绕托林寺转经。此番情景也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蜿蜒的象泉河水,碧波荡漾,银光闪闪,托林寺静静地立于河边。这座千年佛寺,尽管壁画剥落,佛像残损,却烟火袅袅,低沉的诵经声和着酥油灯的轻烟一起飘荡在寺庙内。

为了找前年接待芦苇的喇嘛,燕子费了不少劲,后终于找到,他叫巴迭乌珠。燕子给他看了芦苇与他之前的合影,乌珠说:朋友朋友!

乌珠的长相,看上去像印度人。在乌珠喇嘛的带领下,我们在白殿转悠。“白殿”藏语叫拉康嘎波,意为白殿。白殿殿内墙壁上绘有许多精美的壁画。乌珠手里拿着一大串钥匙,带着我们在寺里边参观边讲解,这可比导游强多了。我们在里面拍照片,看壁画,还看到一本珍藏的经书,乌珠说是《古兰经》,其实那个经,是不是《古兰经》我们不能确定,因为乌珠很明显也不大听得懂汉语。燕子再三问是《古兰经》吗,他就点头,但我还是疑惑,因为《古兰经》应该是伊斯兰教的,怎么会藏在佛教寺庙里呢?乌珠还说,这经卷只有一部了。

走了好几个殿,燕子问,里面还有很多好东西吗?乌珠说,还有还有。我们估计再往里走,应该能看到“三宝”了。托林寺有寺藏“三宝”:一是麋鹿角,有说是阿底峡从印度带来的,也有说是当年佛祖讲经地的一只麋鹿角;二是象牙质的五佛冠象征着五智如来的宝冠,据说是托林寺第一任堪布戴用而流传后世,该寺每任堪布在佛事活动中都戴此冠;三是一块黑色的大镟石,上面凹进一个清晰的脚步印,深入石内寸许,掌纹很清晰,据说这是阿底峡尊者留下的脚印。乌珠喇嘛因为我们是芦苇的朋友,拿了一大把钥匙,带我们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进去参观,一般游人是不让进的。黑暗的房间里没有照明,我们用手机照着看。寺里有很多壁画,还有法器,那里面都是上千年的文物。白殿内有很多房间,里面满是壁画与大尊佛像、佛塔,佛像基本都是残缺的,还有很多法器,让人充满敬畏。壁画也是斑驳陆离,但留存的画面颜色都很鲜亮,毕竟都是13世纪的东西,颜色还能保存这么好,真让人叹为观止。要不是乌珠主动说让我们拍照,我们根本不好意思提这要求。燕子说真的可以拍吗。乌珠说,朋友,朋友,拍!

可惜因为跟乌珠语言也不太通,他只会一些简单的汉语,所以交流并不多。天色不早了,乌珠还意犹未尽执意要带我们再看下去,我们只好婉言告辞了。乌珠给燕子用灌顶念经,虽然她听不懂,但知道乌珠在给她赐福。临走,燕子拿出两百元钱,一是替芦苇还愿,二是她自己的功德。乌珠死活不收,燕子说这是香火钱,是我们的敬意,请您收下,最后,乌珠才收下了。临走,乌珠拿出他收藏的几块取自象泉河、狮泉河里的美丽石头,除了送给燕子,还请她带回两块送给芦苇和石头。乌珠虽在天远地远的偏僻之地当喇嘛,其实也很时髦,他连汉语都说不好,却还开通了微信与人交流。

燕子后来跟我说,这段经历感觉很微妙,其实她对佛包括藏传佛教了解得并不多,但她相信因果轮回,也愿意去看看了解这些。

次日睡了个懒觉,吃了早饭后才开车向古格王朝遗址开去。

离遗址还很远,就看到了山顶的寺庙,和一些坍塌的土屋。山下是大片的黄土坡地和低矮的山包,地面上布满了碎石,车想怎么开都可以。

喇嘛乌珠

古格王国遗址王宫城堡是从10世纪开始不断扩建的。古格王国遗址占地约18万平方米,从山下到山顶高约两三百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多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古格周围的建筑都是土方,从下往上看,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仍感觉金碧辉煌,有些恍如隔世。走在废城中,有些凄凉,有些遗憾。从上往下看,能看出错落有致的街道,有的房间还能看到门窗的框架。燕子指着废墟对小不点说,瞧,那是个二室一厅,那是个三室一厅,古人很有智慧呀。其实古格的半山腰以上的房子很多是石头做的,古格遗址是当年的王朝所在地,它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住得越高地位越显赫,房子也就越好。

上面还有个寺庙,在维修,听那上面的民工说,只有固定的日子开放。听说里面有古格壁画,保存得挺好。上面还有一个通往国王密室的暗道,本想去看,但小不点说累了,不肯上去,我们也就作罢。

10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它似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是战争还是灾难?这成了个难解的谜。从记载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在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逐渐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史书的记载难免有误差,战争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看札达县的地理环境,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这块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只剩下了土林和戈壁。吐蕃灭亡之后,阿里便成为了各派力量最集中的地方。作为古格王国所在地,扎达自然也成了朝圣者必须朝拜的地方之一。随着朝拜者的逐渐增加,原本脆弱的象泉河谷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不堪一击。加之战乱破坏,水利荒废,使当年繁华的都市变为了令人生畏的茫茫荒漠,仅留下了大漠之中的断壁残垣、坍毁的洞穴、倾倒的佛塔。可能环境恶化也是古格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曾孕育过辉煌成就的象雄文明和古格文明,但又神秘消失的象雄王国和古格王朝,今天只遗留下了千古的谜团,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古格曾经创造了奇迹,而如今这一切都消逝了,只留下了一些斑驳的遗迹和大片的黄土、戈壁。

古格废墟在高原耀眼的光下,依然灿烂。

站在曾经繁华的王朝山下,放眼望去,只有几棵孤零零的枯树,衬托着千古的沉寂。当然,还有让今天的人们值得思考的深奥或浅显的道理。

就是今天,这里的生活也不是很便利,连最起码的水、电,都不能保证。

路在哪啊

我们在扎达街上看到,许多店铺的门口都摆放着小型汽油电机,以备停电时使用。加油站同样也是自己备有大发电机,每来一辆车加油时便启动发电机发电,供加油机使用。我们住的小宾馆也一样,刚到那儿,老板就催促我们几个赶快洗澡,要不一会停电停水就洗不成了。经了解,扎达原来是个停电多于有电的地方。

信步走到托林寺门口的街道上和寺庙旁边的小公园,园里设有一些健身器材,几个孩子在器材上玩耍。在河边遇一个藏族姑娘,我见她穿着工装,心想,她肯定能和我用汉语对话,于是便和她聊了起来。果然不出所料,她不但汉语讲得很不错,还能认识一些汉字。那姑娘叫扎西拉姆,长得小巧,脸上有着高原地带大多数人都有的高原红,她很礼貌,也很健谈。她在给我介绍了扎达概况后,叹口气说:“我们这个县城就是缺电,停电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到了冬天,几乎一冬都没电没水。我听了大吃一惊,冬天的西藏是最需要电的时候,夏天倒还好一些,反正这里不是太热,用不上空调啥的,洗澡也好办。但是冬天没电怎么取暖,怎么洗澡呢?如果是牧民还能用牛粪烧火,这里可是城镇啊。

我问拉姆,没水怎么过?她说,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了,到了冬天你再来就能看到,路上有很多人骑着摩托车、三轮车去买水、拉水。

我真的无语了。载人卫星都上天了,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不能做到呢?我似乎看到了冰天雪地中,络绎不绝的各种车辆,拉着人生存必不可少的水,一走一滑地行进在马路上……在据说是太平盛世的今天,在全国人民全力支援建设西藏的今天,在电视台记者于街头喋喋不休地问大家“你幸福吗?”的今天,面对拉姆,我不知道该如何说话,惭愧、安慰还是指责点什么?

不过,我能想到,将来的某一天,待到扎达有电有水时,媒体报道会说的词语是什么。就像所有主流报道一样,当年是怎么怎么穷困,现在是如何如何得到关怀而幸福,指责过去,美化现在,或成八股文或说现代经文”,百念不厌,屡试屡爽,我自小听到的无一例外都是强大、幸福,哪怕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听到的也是这说辞。世界总是在进步,社会总是在进步,贬昨非而颂今是,无任何价值。脚踏实地做些真正有利于民、加快人民幸福指数的事,不是更有意义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