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于别人自传的评价

对于别人自传的评价

时间:2022-1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逝者如斯,我意识到,这句话虽不假,却并非全部的真相。不久前,我读了最近出版的一本传记的几篇评论。所有评论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终于有个自传作家不惧说出真相了!根据这个标准来看我的自传,大概会鲜有人读吧。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尖锐的不满。读者们会发现,在讲述我自己的故事之时,我已充分利用了这些不够轰动的素材了。如果我不得不写的内容里有什么引起了读者的兴趣的话,那就已经是我的福分了。

多年前,我曾对自己说:“世上并无变老之说,有的只是悲伤。”

逝者如斯,我意识到,这句话虽不假,却并非全部的真相。年迈的另一个制造者,是习惯:即日复一日地在同一个时刻以同一种方式做同一件事情,起初只是漫不经心,接着则是出于偏好,最后就是由于懦弱和惰性。幸运的是,多变的生活也并非唯一选项,因为任性不羁和一成不变一样,都是对生活的摧残。习惯是必要的;但若一个人想要真正地活着,就不能让自己习惯于习惯,不能把一道偶然的车辙变成永久的轨道。

尽管会有疾病,尽管会有死敌——悲伤,可一个人如若不惧改变、求知若渴,为大事所喜,因小物而乐,那么他即便在崩坏的日子里,仍能鲜明地活着。在整理和写下回忆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的能力是独立于个人才能以外的;而我能有幸福的年迈时光,大概应当感谢某个祖先偶尔赋予了我这项天赋吧。

另一项技能(同样是偶然获得)则是我不会动怒太久。我倒很少忘记灵魂所受的伤痛——谁又会呢?然而生活会很快疗伤止痛,记录伤痕的书籍也少被翻阅。不久前,我读了最近出版的一本传记的几篇评论。所有评论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终于有个自传作家不惧说出真相了!那又是什么让这本传记显得真实呢?仅仅是因为这位作家“不遗余力”地详细记下了每个人荒诞和有瑕疵的一面。而这就是值得一读的自传!

根据这个标准来看我的自传,大概会鲜有人读吧。我当然没能摆脱和话不投机的人交往;但反感往往是相互的,因此也简化了我们的关系,让我们少有交集。除了漠不关心以外,我也不记得有谁用其他更强烈的方式表现出对我的不感兴趣。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尖锐的不满。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都是善意和督促,少有的几个密友更是待我以深入的理解。读者们会发现,在讲述我自己的故事之时,我已充分利用了这些不够轰动的素材了。如果我不得不写的内容里有什么引起了读者的兴趣的话,那就已经是我的福分了。

曾有人问过卓著的基督徒斯维琴夫人,如何做到对敌人亦如对待教友一般仁慈。她看起来十分惊讶:“敌人?可是所有意外皆为罕见!”1

我已找到了答案。

本书的一些章节已在《大西洋月刊》和《妇女家庭日报》上发表。我在此感谢约翰·莫里先生允许我在书中参考两三篇发表在1920年7月的《评论季刊》上的有关亨利·詹姆斯论文,同时要感谢《序言》杂志的主编允许我使用《伊登·弗洛姆》评论里的文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