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甚贫……”

“家甚贫……”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②。杨自惩想要救济他们,可是他自己家里也没有存粮了。于是杨自惩和他的妻子商量。于是夫妻两个就把自己吃的米煮成粥送给那些囚犯吃了。现在的名人楚亭和德政,也都是杨自惩的后代。要知道,杨自惩是主要负责看管犯人的小吏。而且,杨自惩在把自己家的口粮让给囚犯的时候,并不是自己私自决定的,而是和家里的妻子商量并且得到妻子支持的,这说明杨自惩的妻子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原典】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注释】

①馈遗:馈赠,赠予,赠送。

②悯:可怜。

③侍郎:官名,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④廉宪:官名,廉访使的俗称。

【译文】

杨自惩的家里十分清贫,但是对于别人的财物他从来不贪恋,别人赠送他的东西他也从来都不收取。但是每次遇到缺少粮食吃的犯人,他总会想方设法救济他们。有一天,又有好多名新来的犯人没有粮食吃,挨饿了。杨自惩想要救济他们,可是他自己家里也没有存粮了。如果把粮食给新来的囚犯们吃,那么他自己和家人就没有粮食吃了。如果把粮食留给自已吃,又觉得囚犯们实在是太可怜了。于是杨自惩和他的妻子商量。他的妻子问他:“那些囚犯是从哪里来的?”杨自惩回答说:“是从杭州来的,一路上都是挨饿过来的,现在脸上已没有一点血色了,像是又青又黄的菜一样,几乎用手就可以捧起来。”于是夫妻两个就把自己吃的米煮成粥送给那些囚犯吃了。后来他们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杨守陈,二儿子叫杨守址,做官一直做到了南北吏部侍郎的位置。他们的大孙子做到了刑部侍郎,二孙子也做到了四川廉访使,都是一代名臣。现在的名人楚亭和德政,也都是杨自惩的后代。

☞主题阅读链接

杨自惩还做了很多善事。他不忍心看到囚犯没饭吃,就宁可自己和妻子饿着也要把米留着让给没有饭吃的囚犯。

杨自惩的家里很穷,也就勉强能保证个温饱。但是,别人送的东西他却什么都不收。要知道,杨自惩是主要负责看管犯人的小吏。犯人也有父母亲人,他们的亲人也希望他们能少受点苦,所以就免不了给这些距离犯人最近的小吏们好处,但是杨自惩就是不收。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家中如此窘迫,这样做又是何苦呢?要知道,杨自惩怎么说也是政府职员,若接受别人馈赠,那不就是受贿了?杨自惩不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他的气节操守所在,与家境无关。

杨自惩虽然家穷,但是他总是记得救济别人。就连囚犯缺粮了,他都会想办法去救济他们。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普通人对粮食都是特别看重的。特别是在古代,统治阶级的剥削本来就严重,一般人家肯定不愿分给其他人吃,更何况还是囚犯。杨自惩家中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但当他看到罪犯断粮的时候,依然拿出了家中仅有的一点儿米。他拿出了他们家全部的积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爱别人比爱自己更深!一个人为善,关键看他的存心,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坚持善念而不懈怠,这个功德不可思议,真是难能可贵!

而且,杨自惩在把自己家的口粮让给囚犯的时候,并不是自己私自决定的,而是和家里的妻子商量并且得到妻子支持的,这说明杨自惩的妻子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杨自惩为善虔诚,用心积累阴德,数十年如一日,那最后得到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杨自惩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守陈和小儿子杨守址,他的这两个儿子都当过明代的吏部侍郎,在明代是朝廷正三品。杨自惩的两个孙子,大孙子是刑部侍郎,也是朝廷三品大员;小孙子是四川廉宪,在明代也是正三品。明代的杨楚亭和杨德政这两位朝廷大员,从家谱上面去查找,也是杨自惩的后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