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证般若体性

证般若体性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证现空为彼此相碍而成立,悟入相碍缘起,即现证离二俱、二俱非,同时证相对缘起无自性,此始可名为触证真如,或说为现证般若波罗蜜多体性。故不明此修证体性之理趣,则说《中论》八不,唯有一概说为“无自性”,更不能层层向深分别,由何缘起说其为有、由何缘起说其为空。落于缘起则可说阿赖耶与如来藏相碍而成立,证空如来藏则已于现证境界中离相碍。故若四重缘起之法义昧,则如来藏义理当亦随而蒙昧。

是故现证般若波罗蜜多体性,当由证知四重缘起而离缘起,此即如下次第———

(1)凡夫具虚妄分别,执一切法为实。

(2)悟入业因缘起,知一切法如何依因缘而有。

(3)悟入现与空为相依(或外境与内识相依),如断常,如是悟入相依缘起,如是即知业因缘起无自性。

(4)证现空(或心与境)为一异之相对,如是悟入相对缘起,即离有、非有二边执,证相依缘起无自性。

(5)证现空为彼此相碍而成立,悟入相碍缘起,即现证离二俱、二俱非,同时证相对缘起无自性,此始可名为触证真如,或说为现证般若波罗蜜多体性。

由是可说,于四重缘起,无论悟入任何一层次,皆即悟入世俗,即据此重缘起而认知一切法缘何而有,必须离此缘起始为胜义,此即已超越此重缘起而现证其无自性。

是故若落于业因缘起边际,便只能悟入诸法如何由因缘和合而成立其有,并不能现证其自性空。必须悟入相依缘起,然后才能现证业因缘起之空性。此亦即———

(1)业因缘起之世俗有,可由业因现证。

(2)业因缘起之胜义空,则须由悟入相依缘起而现证。

此为龙树诸论中常见之破立,今学者不解此义,以为既知诸法缘生,则当然可说诸法由相对待而“缘生性空”、“无自性空”。然此无非为概念之推论,抑且不知相依、相对、相碍之区别,故实非修持之现证。何以故?不妨参考说修证次第之《辨法法性论》。

于说“四正加行”时,世亲释论云———


初,谓“有得加行”,即谓(于外境)有得而唯识变现。

及“无得加行”者,谓于外境无得。


试加比较,即知“有得加行”,即相应于:由业因缘起而悟入其世俗有实为唯识(是故有得);“无得加行”之外境无得,即相应于:现证业因缘起之无自性(是故无得),由是现证相依缘起。

由是可知,业因缘起之世俗有与胜义空,须次第现证。今更赘言之———落于此缘起则唯世俗,仅知诸法缘何而有;必须超越此重缘起,始能现证此重缘起上诸法之胜义,即现证其体性即空性。如何超越,此即向上悟入相依缘起。是故瑜伽行之“无得加行”,即由“依他起”而现证外境为无所得。

此义理甚为深密,然亦实在合理,盖行人若始终落于业因缘起边际,则于修行时无论如何修止观,皆不能离于业因,是则如何能现证(不是推论)其无自性耶?

故不明此修证体性之理趣,则说《中论》八不,唯有一概说为“无自性”,更不能层层向深分别,由何缘起说其为有、由何缘起说其为空。

举此一例,余例可知。(唯相碍缘起已无更上缘起作超越,故其胜义乃由“无碍”而现证。)

以此之故,二谛可由“有无”而建立;可由“因缘”(相依)而建立;可由“一异”(相对)而建立;可由“去来”(相碍)与无碍而建立。此即诸宗二谛建立之边际。

何以月称于《入中论》、阿底峡于《菩提道灯论》广破唯识之自证分?即以其落于相依缘起而不能超越故。自证分依于见分,即未能悟入法性能相与所相之相对(法性能相为一;其所相则为多),是即不能现证依他起自性相之空性;以其落相依缘起故,便只能现证其依他而有,如是即实执。(故中观家责唯识实执内识,唯识家若只用能取识亦为空性来辩解,实如望空击影,未接触实际问题。若欲破月称,必须证明自证分非是依他。)

由建立二谛之边际,即可知了义与不了义。必须由相碍缘起而证诸法由相碍而有,复离相碍而证此诸法之空性,始为了义。说三转法轮为了义、二转法轮为不了义者,即依此而说,以二转法轮主要为说般若体性,故未能现证无碍而证由相碍而成立之诸法(如轮回界与涅槃界;法与法性)为空性。三转法轮说修证,始能圆满超越四重缘起而现证(非推理而认知)。

三转法轮说如来藏,学者依经论断章取义,遂说为“真常”;说为烦恼诸垢无始以来与如来藏共存,此皆实不知如来藏为证智境界,此境界已离相碍缘起。落于缘起则可说阿赖耶与如来藏相碍而成立,证空如来藏则已于现证境界中离相碍。此即深般若波罗蜜多,非泛说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于同一层次“无自性”者所知。

故若四重缘起之法义昧,则如来藏义理当亦随而蒙昧。释迦三转法轮之法受增益减损,是即更无修证之依据。以是之故,依传规,四重缘起法义虽为不宜轻于宣说之密义,今亦宣说。唯愿学人能由是而知般若波罗蜜多体性而入见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