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冲突

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冲突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义地理解,文化就是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之总和。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是对象化的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其实,制度性文化与器物性文化相比较毕竟是第二性的,与物质相对应,属于意识范畴,因此在本质上属于精神性文化。现实文化世界的种种事实,要由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合理与否来予以说明。现实文化世界中存在的很多负面问题是与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一、文化的本质、形态和人本性

广义地理解,文化就是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之总和。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2]自然界不能自发地满足人的需要,人总要通过实践,建构“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改变自然物的形态和属性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方式,以实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处于为我关系中的客体就成为打上人的意志印记的文化物,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为我关系就是文化关系,由为我关系组成的世界就是文化世界,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世界和以其为基础的观念形态的文化世界。于是,在人类面前就出现了两类世界,即自然世界和文化世界。

是否构建“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任何事物都绝对地处于相互关系之中,但动物只能通过自然生命的本能,“寻找食物和吞食食料,并不因此产生出别的东西而只生长它自己”[3]。因此,在黑格尔视野里,动物与自然界同一,不存在主客体意义上的所谓关系,因此也就没有关系。马克思借用黑格尔哲学中的“关系”范畴而说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不是说动物与世界上其他事物彼此隔绝,而只是说,动物与他物的关系在本质上仅仅是自然界自身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只有人类才能形成为我关系,从而产生文化。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是对象化的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人们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1)器物性文化。(2)制度性文化。(3)精神性文化。其实,制度性文化与器物性文化相比较毕竟是第二性的,与物质相对应,属于意识范畴,因此在本质上属于精神性文化。

狭义的文化就是指精神性文化,“包括着各种知识,包括着道德上、精神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体系,包括着社会组织方式,及最后,并非次要的,包括着语言”。[4]精神性文化以观念的形式在人脑中存在,没有形态限制;同时,精神性文化又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外化在物质载体上,以社会化的形式存在。

这种以社会化形式存在的精神性文化就是波普说的除物理世界、意识世界之外的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是人造物”,“思想内容的世界实际上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5]第三世界离不开物质载体,如书离不开印在纸张上的体现为油墨的字迹,由此也离不开纸张,但作为精神产品在本质上属于意识范围。第三世界尽管属于意识范畴,然而相对于思想过程领域的“主观意义和个人意义”而言,却具有客观性。那种认为“只有被人理解了,它才能实际上成为一本书,否则不过是白纸黑字而已”的观点是不对的。与客观存在性相联系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具有自主性。以社会化形式存在的精神性文化尽管是人造的,但是一旦存在,“就开始有一个它们自己的生命:它们会产生不能预测的结果,会产生新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第三世界更是向人呈现出神奇的色彩。正是有了第三世界,人类的精神性文化才能继承并由此得到加速发展。然而,第三世界尽管以客观形式存在,仍然是观念形式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狭义的文化更多的就是指波普所说的第三世界。

从文化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中可以理解文化的本体,其内涵是:人是文化世界的存在及其活动的根本原因。只要有人,就必然要建构为我关系,在建构器物性文化世界的同时还要建构精神性文化世界。只要有人存在,一个两重文化世界的存在是毫无疑义的。文化世界的发展不存在一个外在的目的或预定的目标,历史乐观论和历史悲观论之所以都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就在于这两种理论都存在着从外部注入历史的先验预设。现实文化世界的种种事实,要由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合理与否来予以说明。历史造就现实,现实又谱写未来。要有文化世界的辉煌未来,就要有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中合理展开的现实文化世界。因此,人的存在及其活动造就文化世界,人是文化世界的本体。

当然,不能无限地夸大这种人的本体性,否则会导致人类活动的绝对主义,即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现实文化世界中存在的很多负面问题是与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文化世界仅仅是浩瀚宇宙中十分渺小的部分,这是我们在构建文化世界中发挥人类的主体作用时不可须臾忘记的,否则必然要受到宇宙的“铁的必然性”[6]的惩罚。人类历史中的很多正反事例都已有力地证明着并将继续证明着这一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