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想与现实之间

理想与现实之间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资本论与新知识论一道构成新的政治论内涵,左右并影响着当代高等教育哲学观及其大学理念理论重构的时代走向。这一最新现象引发一些学者的不同意见。争创一流,只能使大学理念徒增更多的政治论色彩,大学发展必定更加趋于公司化、社会化和政治化。因为量化指标既不可靠,也不是任何一个想成为一流大学的充分条件。因为思想活动及其思想活动所激活的文化,正在被对一流的追求及其绩效指标所替代。

四、理念创新:理想与现实之间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至今,随着大学理念论战的深入,“以人为本,真理至上,持续发展,走向社会”的完整表述为当代大学理念理论体系的重构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1.要素改变与高等教育哲学观及其大学理念的重构

从根本上说,大学理念反映着大学的生存哲学。20世纪以来至今,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论争与竞争、平衡与倾斜表明:一种代表着传统的遗产,一种则代表着时代的动向;一种代表着传统的理念范式,一种则代表着大学的现实诉求。

(1)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平衡与倾斜及其两种办学模式的并驾齐驱。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哲学家J·S.布鲁贝克在1982年出版的《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深刻地分析了高校发展中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与两种办学模式并驾齐驱的社会历史原因。

第一,“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

认识论哲学基础上的大学理念强调“学术的客观性”和“价值自由”,而政治论基础上的大学理念则强调“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两种哲学认识论基础上的大学理念在指导现代大学实践模式的设置历程中冲突不断,或此消彼长,或“并驾齐驱”。[11]

第二,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大学,一方面应在不受控制和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教育与学术活动,另一方面大学又要对社会发展做出即时性的贡献。由此,现代大学必须将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并举、自由的学术活动与服务的学术活动并行作为办学指导原则。

但是,并举、并行只是一个指导原则,每所大学在选择自己的理念路向及其发展模式时,都应以自身的资源条件进行个性化定位

(2)新知识论的政治论与高等教育哲学观及其大学理念的重构。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形态的逐步确立,新知识论的政治论引发高等教育哲学观及其大学理念的重构。

第一,伴随着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承载知识与人才优势的大学日益成为民族思想智慧和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与智慧,教与学的质量如何,已经成为知识社会中的中心议题和中心政治问题。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正在占据知识社会的政治领域,就像财产和收入的获得和分配已经占据社会的政治领域二三百年一样。由此,知识论赋予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以新的思想要素,并由此相应地重构着大学理念理论。

第二,新知识论得到学界认同。比如,布鲁贝克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论应该成为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础:大学教育思想以知识为核心演绎;大学以知识创造地而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国家民族进步的动力支柱;坚持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并重的价值观,实现大学推进社会进步的新使命。

中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持有与布鲁贝克基本相同的见解。他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纳入生产函数之内,成为生产函数的内部因素而不是外部因素。换言之,知识、科技能够自行增值,因此传递与创造知识、科技的高等教育,其社会功能及其价值应当重新评价。

(3)新资本论的政治论与高等教育哲学观及其大学理念的重构。随着社会新经济发展形态的确立,经济学家人力资本论和社会学家的文化资本论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哲学观和大学理论理论重构的又一新要素。

第一,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论认为,人力资本已经取代物质资本的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任何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优势实质在于人力资本的优势,教育的使命在于,以发达优质的教育造就和积累丰厚的民族人力资本。

第二,以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为代表的文化资本论认为,文化资本有不同的民族形式,但所有民族都有文化资本形式;文化资本具有货币资本的性质,它是交换社会资源的资格与条件;拥有文化资本便能在民族社会整体中拥有更高的经济与社会地位;文化资本的多寡是决定各个民族与国家之间进行对话和竞争的前提条件。

新资本论与新知识论一道构成新的政治论内涵,左右并影响着当代高等教育哲学观及其大学理念理论重构的时代走向。

(4)“创一流”的大学理念及其政治论批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掀起了一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潮流。“创一流”,这个源于早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大学发展愿景,在以新的政治论认识论要素注入当代大学理念后流行于世。这一最新现象引发一些学者的不同意见。

第一,在美国学者大卫·科伯看来,“一流”只是一个空洞的能值。争创一流,只能使大学理念徒增更多的政治论色彩,大学发展必定更加趋于公司化、社会化和政治化。如果大学在社会市场的压力下,完全屈从于所谓“一流”标准的量化,那它就跟企业公司无异,师生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者,而成为“学店”的商人与顾客。如此而来,一流的标准将会彻底抽空大学的文化与学术内涵;一流的争创将会彻底抽空大学所谓文明遗产,大学人不再需要“吸引他们的伟大思想,有的只是自己和他们的生存需要”。[12]

第二,加拿大学者比尔·雷丁斯就“创一流”也进行了批判性揭示:现代大学的理念已经由康德的理性理念、洪堡的文化理念变异为当今争创一流的技术——官僚体系理念。

在雷丁斯看来,“一流”有如货币,既不真实也不虚假,既不无知也不自觉;“一流”不是一个确定的判断标准,而只是一种尺度。一流唯一的优点是完全没有内在的意义,或更准确地说,没有所指[13]。因为量化指标既不可靠,也不是任何一个想成为一流大学的充分条件。

在雷丁斯看来,“争创一流”只能使大学的文化使命被消解,而强烈的市场表现欲扩张使之更趋同于公司化。因为思想活动及其思想活动所激活的文化,正在被对一流的追求及其绩效指标所替代。在争创一流的理念左右下,大学越来越走向公司企业的会计式量化管理。在日益进入市场竞争体系的过程中,大学的文化诉求与精神境界日益式微。

大学一旦失去文化与精神向心力,它就会更像一个传统社会的戏班子,一个由老板(学校领导者甚至学者)、演员(教师)、学徒(学生)、观众(社会)和“黄牛”(教育掮客或学校经纪人)共同拼凑起来的戏班子!

第三,面对流行一时的争创一流造势,不少中国学者亦持有不同见解。在一些学者们看来,争创一流和追求卓越本身没有错,但如果由此使高校走入计量化管理和指标化跃进的歧途,则会背离一流和卓越的本来价值。

当前,国际上在评价一所大学学术地位时,热衷于获得诺贝尔奖的教师有多少、获得诺贝尔奖的校友有多少,在NATURE、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多少等指标。

前不久,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推出“卓越”大学的绩效排行榜指标:当量在校生数、当量学历在校留学生数、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数、出版专著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特别奖数、国家三大科技奖一等奖数、国家三大科技奖二等奖数、省部级科学研究与发展成果奖数、国家级项目验收数、鉴定成果数、发明专利授权数、技术转让与当年实际收入金额、专利出售与当年实际收入金额等16项指标评价。[14]

试问,上述中外会计式计量出的指标数据,是不是就一定能界定大学或实现大学的“卓越”呢?

2.大学理念的现代重构与创新

大学理念的现代重构与创新成为世界性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

(1)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从初创到成功,再从成功走向成功,都依靠一套完整的理念体系——愿景、价值观、使命。作为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部分及其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当代大学理念的建构应从以下五个层面展开,笔者将这五个层面概括为五个“W”。

第一个“W”是Why(为什么)。为什么要倾心打造世界高水平的大学?这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是给组织成员倾心倾情于教学科研事业编织一个美好的理由、理想与远景,由此凝聚人心,汇聚人气,共图大业。

第二个“W”是What to do(做什么)。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是任何一所大学为取得事业成功并从成功走向成功这一过程中,在审时、度势、定位与导向方面所必修的课程

第三个“W”是For whom(为谁)。For whom(为谁)是大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或者说,这是一个事关大学发展的境界与前途的问题。

一方面,欲做品牌学校,必先做品牌事业。任何一所大学都必须以优质教育服务与优异学术事业赢得社会声望与地位。另一方面,任何一所大学都必须以公平、正义的教育发展和学术创新“为子孙后代服务”,为社会造福,为教育消费者,为社会合作伙伴,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赢得大学与社会之和谐共荣。

第四个“W”是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什么是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学校成员(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全面与优异发展,教学与科研、学科与学术的优质与可持续发展是最重要的,这是学校一切发展的逻辑起点与归宿。

“风物长宜放眼量”。大学理念的高远,在于其不仅激励与引导学校员工发展的可持续,教学质量与学术创新的可持续,学校事业的可持续,而且在于大学的一切工作与成就确保民族国家发展的可持续。

第五个“W”是By whom(靠谁)。学校发展依靠谁?一要相信和依靠自己的知识与智慧,二要相信和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智慧与奋斗。

一方面,“人之初,性本上”,人人皆有上进心,人人皆有责任心,学校的一切工作在于以大爱之心,爱才、惜才并倾心倾情地用好才。

另一方面,“人之初,性本惰”,大学要善于以理想与制度来激励和约束领导与员工,让全校上下在组织发展与团队成长的过程中,展示每个人的个人价值,提升组织的社会品牌价值

(2)世纪之交和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在理性把握并平衡大学的三种职能关系及其重构科学合理的现代大学理念理论过程中,特别是诸多世界著名大学校长在中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组织的数次大学校长论坛上所围绕两种教育哲学认识论进行积极而深沉的反躬自问过程中,获得以下五个方面的大学理念理论的新智慧。

第一,在教育理念上,坚持高等教育普及化与英才教育精英化的有机统一,坚持从有教无类向因材施教扩展,实现从有教无类到更高层次的因材施教——有教有类、各类分享的新型民主化教育理念的转型。

第二,在办学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校原则,坚持教学科研二元并重原则下力求教学与科研二元地位的有机统一,教学科研第一前提下的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的有机统一,求理求学宗旨上的求理求学与求术求用的有机统一。

第三,在教学理念上,坚持生命哲学下的精神成人教育,坚持从单向灌输式向人本互动发展式的理念转型,坚持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并行不悖。

第四,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坚持探索高深学问与实用专门技能的有机统一,专才专业教育主导下的专才专业教育与通才通识教育的有机统一。由此,通过人文修养、科学修养和技术修养的整合化教育,培养人性健康、人格平衡与素质协和的理性公民与社会人才。

第五,在学科发展理念上,坚持学校定位与学科特色化发展道路,并在特色化发展中确立学科地位及其优势。

第六,在学术发展理念上,坚持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的宗教信仰般(敬畏、使命、责任)学术活动宗旨,坚持既关注脚下又仰望星空的学术发展价值观,并在特色化发展中确立学术地位及其优势。

理念清了,方向明了,行为便理性了。世纪之交以来的大学理念重构与创新表明:大学的生存之本在于教育服务,在于成就人与发展人;在与学术创新,在与发展自己并造福社会。在探讨大学学术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问题时,人们不能忘记了大学功能的原始命意——教书育人;不能忘记了社会发展的归宿——发展人。未来的大学理念及其办学实践,必须坚持既关注脚下、又仰望星空这条思想主线,坚持以人为中心、以科学为中心和以社会为中心的三种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三种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并不表明它们是平行关系,而是在努力追求前两个价值的前提下实现第三种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