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上可见,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其理论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而“和谐社会”思想是对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3.2.2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从上可见,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其理论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突破了过去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以提高。

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最根本的标志,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一价值目标。与历史上的各种社会形态相区别,社会主义正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的条件下,社会全体成员都能获得自由而合理的发展。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富裕的前提条件,它解决了共同富裕中“富裕”问题,而通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能够保障社会富裕的合理性,排除社会富裕的不公正性,从而解决共同富裕中的“共同”问题。

这里也要注意,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最终价值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也表现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勤奋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最终使得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致富。因此,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允许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不能搞平均主义,但绝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的结果。邓小平同志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

这里要正确认识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部分先富是手段、是途径、是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才是目的。不通过部分先富,试图同步富裕,这必然导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其结果是造成共同贫穷,使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无从实现;但也不能离开共同富裕的目标去倡导部分富裕,那样势必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三,“和谐社会”是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共同富裕的思想主要是从物质财富的层面来讲的,但人很富裕并不等于人很幸福,人的幸福感的产生还需要较高等级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条件。社会之所以和谐,离不了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即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中的和谐社会思想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总之,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为五句话,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二个方面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本手段,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第三个方面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我们应当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和理解。而“和谐社会”思想是对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