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中的一些相关说法

《孟子》中的一些相关说法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的学问载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关于儒家学问要领的阐述,主要有下列这些说法:性善、求放心、仁义、尽心知性和存心养性、善养浩然之气等。在《孟子》中,还载有孟子对当时的性非善说法的一些批驳的理论。孟子的求放心说,明确地指出儒家干事业的实质:心思要向内而不要向外。

四、《孟子》中的一些相关说法

孟子是得到孔子学问真传的人,对此情况,朱熹这样说:

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孟子集注》)

孟子的学问载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关于儒家学问要领的阐述,主要有下列这些说法:性善、求放心、仁义、尽心知性和存心养性、善养浩然之气等。下面具体说明这些内容。

(一)性善说

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本来就是好的。《孟子·滕文公上》这样说:

孟子道性善。

这里的性,就是天命之性。有什么理由认为人的天性是好的呢?孟子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告子上》)

仁义礼智,是人的道德;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等道德心理是道德的表达。道德和道德心理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不是外加的。道德就是人的心性,因此说人性是善的。在《孟子》中,还载有孟子对当时的性非善说法的一些批驳的理论。孟子的性善论能明确地指出儒家的凸显人性(即明明德、致中或致诚)事业的有利条件,这有利条件就是:这人性人人本来就有,只不过人们一般不会想到这一点而已(弗思耳矣)。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公孙丑上》)

不忍人之心和恻隐之心,都是指人的爱心,这爱心的表现是无条件的。人的这种爱心发源于人的天然心性,因此说,人性本来就是善的。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尽心上》)

人性就是人的天性,是超越于知识之上的。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上》)

人性善,能善待一切,但是这善待的程度却是有差别的。这种善待方式,通常叫“一视同仁”和“爱有差等” ,之所以会这样,这是人性的自然而然的表露。这里的关于爱有差等的说法,是对于人性本质的揭示。

(二)求放心说

关于求放心的道理,孟子是这样说的: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

这里的仁,指的是人心的本体、人的精神生命,也就是人的本质、本性;这里的义,指的是人的正确的做法。放其心,是指想事物的心思;求其放心,是指不想事物。想事物,仁就不显现了;不想事物处于静默状态时,仁也有了,义也有了。人性本善,可是人却又往往表现得不善,这造成不善的原因就在于心中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儒家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仁保持在心中。孟子的求放心说,明确地指出儒家干事业(修身,或说修道)的实质:心思要向内而不要向外。

(三)仁义说

在《论语》中,着重说到了仁;在《中庸》中,着重说到了中和诚;在《孟子》中,除了仁,还着重说到了义。下面是例证: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离娄下》)

由仁义行,意为照着人性、道德做事;行仁义,意为有意识地去做有人性、有道德的事。前者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后者是指还没有达到较高的自然而然的程度。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

(《公孙丑上》)

气,是指“浩然之气” 。配义与道,是说这气是人道(义)与天道(道)相配合的结果。集义,指不断地保持具有义的心态,只有具有义的心态的积累,才会有浩然之气,假如偶然才有的义的心态(义袭而取之)就不可能有这种气。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告子上》)

仁熟,是“毋一饭之间违仁”的结果,也就是集义的结果。这是说实行修身之事,要持之以恒,要不断坚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上》)

舍生而取义,是一句名言。这句话与孔子的“杀身以成仁”的话意思完全相同。话中的生指肉体生命,义指精神生命。这样说的原因是在于突出义的尊贵。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

(《离娄上》)

仁义是天命之性,也就是道德(人从道那里得来的) ;仁义的功用就是要落实到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主要的人际关系之上,这种落实就是通常所说的伦理道德。这句话是说,人生的意义是环绕着伦理道德的实行而展现的。

(四)尽心知性和存心养性说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心上》)

知天,意为理解了本体本源的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尽心知性,即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事天,意为效法于天;存心养性,指修道、修身;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相当于“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意思。

(五)浩然之气说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上》)

上面已说到这浩然之气是由集义而形成的。可是这究竟是怎样的气呢?《中庸》中有“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的说法,话中的勇就是指浩然之气。这种气有什么用呢?孟子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

这句话很有名,知道的人很多,可是知道这话中所说的勇气是由于“集义”而来的人,却是不多的。

以上内容是“四书”所蕴含的儒家学问要领,也是从孔子到孟子的先秦儒家学说的精华。通常所说的孔孟之道,其实就应该是指这个精华。 “四书”所阐述的道理是一致的,都是讲:要凸显人的心性,通过心性实行伦理道德,以此来提高人的质量,提高人类社会的质量。关于凸显人的心性的道理,明代儒家人物薛瑄这样说:

《大学》之明德,即《中庸》天命之性。

《大学》言明德,《论语》言仁,《中庸》言性,《孟子》言仁义,一理也。

论性,是学问大本大原。知此,则天下之理可明矣。

(《读书录·续录》)

懂得了关于人的心性的道理,就叫“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了,才可实行儒家的学问事业。可以说, “四书”所说的真谛就存在于这一些教人明心见性的道理之中。

从孔子到孟子的学问的精髓,可算是真正的“孔孟之道” ,陆九渊有这样的话:

孔门惟颜(回)、曾(参)传道,他未有闻。盖颜、曾从里面出来,他人外面入去。今所传者,乃子夏、子张之徒外入之学;曾子所传,至孟子不复传矣。

(《象山语录》)

里面,指人的心性;外面,指知识见闻。孔子学问的精髓就在于讲求凸显人的心性(即明明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