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语》中的一些相关说法

《论语》中的一些相关说法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论语》中的一些相关说法《论语》一书,主要为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述,其所记述的主要内容为孔子的言行,此外也有孔子弟子的言行。在所记的孔子的话中,有一些话所说的是关于儒家学问要领方面的道理。竭,是指不要去分别事物的这些特性。这种不分别,其实质就是不执着于某种想法、观念。身,指肉体生命。安百姓的方式就是实行伦理道德。

三、《论语》中的一些相关说法

《论语》一书,主要为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述,其所记述的主要内容为孔子的言行,此外也有孔子弟子的言行。在所记的孔子的话中,有一些话所说的是关于儒家学问要领方面的道理。下面就将这些话写出来进行分析。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为政第二》)

这是孔子在自我介绍一生中各年龄点上的学习成绩。这学,应是指学习关于明明德、亲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因此,朱熹认为: “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 ”(《大学集注》)再说成绩,这应是指精神上的一种能力的养成,而这种精神上的能力又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提高的。这里所说的七十岁时的精神上的能力,应是非常高的了。可是,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上的能力呢?下面选孔子四十岁、五十岁和七十岁时的情况说一下。不惑:孔子曾有“知者不惑”的话,可以说,他四十岁时已到了“知者”的程度。知天命:孔子曾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的话,《中庸》也说到“天命之谓性” ,可以说,在五十岁时,孔子是已经搞懂了天人之间(宇宙人生)的道理了。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就是《中庸》中所说的“发而皆中节” ,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从心所欲不逾矩,意为精神生命绝对的自由,相当于佛经《心经》中说的“无挂无碍” ,也相当于《庄子》中的“逍遥游” ,这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

我们已知,明明德可以使家齐、国治、天下平,致中可以有和,可是明明德或致中为什么能够有很大的精神自由呢?这是因为束缚人的精神自由的东西是人的各种想法、情绪和感情,实行明明德(致中)就要求“定、静、安、虑” ,就要求“慎其独” ,因此心中就没有各种想法、情绪和感情了。既然没有了束缚精神的东西,那么,人的精神生命自然是获得极大的自由了。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第九》)

意,指主观臆断;必,指固执己见;固,指保守;我,指自私。意、必、固、我,总的来说,是指不能“中节”的各种想法。可以说,凡是想法都难免会成为成见和偏见,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应该怎样想不应该怎样想,应该与不应该,其中的分寸(节)不好把握,只有从不带丝毫情绪色彩和感情色彩的心态中发出来的,没有丝毫成见偏见的言语行为,才能合理适宜,恰到好处。

子曰: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子罕第九》)

无知也,空空如也,意为没有任何想法,不带成见偏见,不带情绪感情色彩。两端,是指事物正反两面的特性,如好坏、对错、是非、成败等等。竭,是指不要去分别事物的这些特性。

子曰: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

(《微子第十八》)

异于是的是,指伯夷、叔齐等逸民。无可无不可,是孔子说自己与别人不同,不分别可与不可。这种不分别,其实质就是不执着于某种想法、观念。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里仁第四》)

适,意为可;莫,意为不可。无适无莫,就是无可无不可。可是,说无可无不可不等于说没有标准,标准就是义。这义所指的,就是天命之性、没有喜怒哀乐的中、明德、诚等,也就是人的原生态无污染的心灵。

子曰: “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阳货第十七》)

孔子认为,人应该效法于天,天是无为的,人也应该是无为的。无言,相当于无为,无为包括没有言语也没有想法。《老子》讲“断言绝思” ,佛家讲“言语道断,心行路绝” ,就是这个意思。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第七》)

默,不说话,也包括不想事物;识,记,不是记忆事物,而是指注意自己的心思。不想事物而只注意自己的心思,就是“慎其独” ,也就是修身或修道。

子曰: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里仁第四》)

假如要立志使自己心中有仁,这是一件最好的事。这话里的仁,就是“义之与比”的义,也就是天命之性、明德、中、诚。

子曰: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述而第七》)

我要想有仁,心中就想到了仁;想到了仁,仁就在心中了。想仁时,就不想其他任何事物了,不想事物了,心中就有仁,这就叫“虑而后能得” ,也叫“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

子曰: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里仁第四》)

想使心中暂时有仁,很容易,但是,要想将仁一直保持在心中,或者说要想一直保持具有仁的心态,却是非常难的事。孔子的要求是,一刻也不要离开仁,无论情况如何紧张,处境如何困难,都要做到心中有仁。

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卫灵公第十五》)

仁很重要,它是人的真正的自我,是人的精神生命。上面这句话是相比较而言,意思是说,人的精神生命比肉体生命更重要。身,指肉体生命。

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述而第七》)

抱着向天(道)学习的决心,凭借上天赋予的能量(德) ,带着不想任何事物的慎独的无污染的心态(仁) ,去做日常事情(游艺,指学习做具体工作的知识和技术)。

子曰: “观过,斯知仁矣。 ”

(《里仁第四》)

想自己原来的想事物的心思,叫反思。由于凡是想事物的心思都难免有偏差,反思时,就能觉察到这种偏差,所以叫观过。由于反思,原来想事物的思路就断了,不想了,于是心中就有了清晰的自我意识,它就是仁,这种意识也可叫知仁。

子曰: “修己以安百姓。 ”

(《宪问第十四》)

修己,指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安百姓的方式就是实行伦理道德

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公冶长第五》)

恭、敬、惠、义等道德表现正是从没有任何成见、偏见的心态中发挥出来的。

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子罕第九》)

上面已说过,知、仁、勇三者,是天下之达德。达德,可以说是人的从上天那里而来的最大的获得(道德) ,也可说是人的最伟大的道德表现。

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里仁第四》)

忠与恕,也是道德表现。有了道德,才会有所表现。这里说的道德,也就是《大学》所说的明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